1、陋室铭第二课时教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编写者:广西来宾市第七中学 李春贵【学习目标】1、善于发现美,领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2、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了解文章主旨,学习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操。【学习重难点】1、善于发现美,领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2、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了解文章主旨,学习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操。【教学过程】一、 导入课程回顾上节课内容,朗读导入新课。二、 理解文意(一)自主探究1 作者为自己的房子起名陋室,什么是陋室?2 为什么取名为陋室?3 作者的眼中,他的房子“陋”还是“不陋”?4 他认为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陋室的
2、不陋?2、文章的语言很美,美在哪里?(音韵、修辞)3、结尾为何写诸葛庐、子云亭?4、为何引用孔子的话作结?(三)拓展延伸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恪守的“惟吾德馨”的情操?三、课时作业(1)解释下面加线词的含义有仙则名( ) 谈笑有鸿儒( )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2)翻译下列句子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作者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4) 作者自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然而孔子却说“不耻下问”。你赞同谁的观点?说说理由。四、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本课的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