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题: 陋室铭 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一、【前测】听写注释词语名: 灵 : 斯: 上: 惟: 德馨: 上: 鸿儒: 白丁: 素: 案牍: 劳形: 何陋之有:二、【示标】1.明确文章思路结构2.学会托物言志的手法学习重点:明确文章思路结构学习难点:学会托物言志的手法三、 【导标】(自主学习)1、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 呢?统领全篇的词语是哪个?_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陋室不陋”的呢?_3 作者为什么写诸葛庐,子云亭? “何陋之有”照应文中哪句?_4.作者在文中表明了什么情趣情操?运用的是什么写作手法?_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_ _6、
2、自学之后你还有哪些疑问?_ 四、【释标】(探究、展示)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五、 【测标】(10分)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3、表明主人的室中事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 。5.下列句子属于对偶句的是(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C 孔子云:“何陋之有?” D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六、 【固标】(小结本节课内容)七、 课后巩固提升去私(14分)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
3、。”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注释1. 祁黄羊:名奚,字黄羊,晋国大夫。 2、解狐:人名 3.外举:推荐外面的人。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 ) (2)解狐非子之仇邪 ( )(3)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臣之子”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谁可而为之 B非问臣之仇也C余闻之也久 D孔子闻之 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_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_4、对去私这篇文章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A通过对晋平公任用贤才的事迹的描写,赞扬了晋平公知人善用的优秀品质。B通过对祁黄羊唯贤是举的事迹的描写,赞扬了祁黄羊知人善用的优秀品质C通过对祁黄羊唯贤是举的事迹的描写,赞扬了祁黄羊以国家利益为重,公而忘私,举贤任能的优秀品质。D通过对晋平公任用贤才的事迹的描写,赞扬了晋平公善于听取采纳他人正确意见的优秀品质。八、反思_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