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莲说教学设计教学设想爱莲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文字优美,意蕴深远,作者以具有高洁的品格的“莲”自比,表明了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同时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世风。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读起来比较容易,但深入理解有一定难度。本节课要通过诵读教学,力争学生当堂背诵,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和托物言志写法的理解。当然在诵读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重点字词的积累。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当堂成诵。2、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理解感悟作者借莲花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1、熟读、背诵课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2、理解作者借莲花所
2、寄寓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理解感悟作者借莲花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学习方法诵读法、探究法。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 激趣导入,引出课题课前打开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配乐的莲花图片,感知莲花的形象美。再由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导入新课,引出课题。教师板书题目,学生上台板书作者名字。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三项学习任务:(展示目标)1、熟读课文,当堂成诵。2、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理解感悟作者借莲花所寄寓的思想感情。二、简介作者及文体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字茂叔,道洲营道(湖南省道县)人,号“濂溪先生”,谥号元公。本文选自周元公集。说
3、: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既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叙事,但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与现代的杂文相似。三、初读课文,标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1、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对把握不准的字词,可以查工具书,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良好习惯。2、教师板书本文出现的生字词蕃(fn) 淤(y)泥 濯(zhu) 涟(lin) 亵(xi) 鲜(xin)有闻 3、学生板书字音,齐声读上面的词语。四、再读课文,读出节奏、停顿和语气1、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节奏、停顿和语气。语速适中,不宜太快;字字响亮,不多字,不少字,不倒字,不错字,不读破句。2、教师范读。3、学生根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4、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分
4、别找几名学生读课文,每人读一段。5、教师对学生朗读情况进行点评。五、三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理解重点实词的含义1、自由朗读课文。2、在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顿和语气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重点实词含义。蕃:多 染:沾染,污染 濯:洗涤 亵:亲近而不庄重 鲜:少 宜:应当六、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小组交流合作疏通文意水中、陆地上的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晋代的陶渊明独自喜爱菊花。自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十分喜爱牡丹。我却独自喜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并不显得妖媚,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在远处更加清幽,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
5、在远处观赏而不可靠近它(拿在手里)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喜爱菊花的人,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的,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七、背诵课文根据下面的提示,自由背诵课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 ,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 , 。背诵课文是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之一,为了提高背诵的效率,给出了一些提示性句子,辅助背诵。对学生背诵情况可采取抽查的方法,分别找几位同学背诵,其他同学评点背诵情况,
6、最后全班同学再齐背一遍。八、探讨课文的思想和艺术 1、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思考作者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体态香气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风度气质2、作者以花喻人,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莲 君子 出淤泥而不染, 生性高洁,不与世俗濯清涟而不妖 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中通外直,不蔓 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枝,香远益清 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可远观 志洁行廉,仪态端庄,而不可亵玩焉 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3、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借
7、莲的形象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此处可引导学生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自己喜爱的植物表达内心情感。如:小草默默无闻,寒梅坚强不屈。)4、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感叹当时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九、质疑研讨1、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这是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同时又是花中的隐士,清高避世,具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凡品质。因此它是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牡丹雍容华贵,历来是富贵的象征,人们对它的喜爱充分反映了当时贪
8、慕富贵,追逐名利的世风,因此它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为什么放到文章的最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是个感叹句,放到文章的最后,更能表达作者对当时趋炎附势,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污浊世风的强烈讽刺。十、反馈调控 填空 爱莲说作者是 代哲学家 。本文选自 。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1、可爱者甚蕃 蕃: 2、出淤泥而不染, 染: 3、濯清涟而不妖 濯: 4、亭亭净植 植: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 6、陶后鲜有闻 鲜: 回答问题 爱莲说中作者借莲花寄寓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背诵课文十一、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熟读背诵了课文、学习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积累了几个常见的文言词语,理解了作者借莲花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到此已经顺利完成,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请课下认真整理笔记,注意积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附板书设计爱 莲 说周敦颐 菊 隐逸者 牡丹 富贵者 托物言志 莲 君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