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本科职业教育的关系厘清——兼论对建设本科职业教育的启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52457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本科职业教育的关系厘清——兼论对建设本科职业教育的启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本科职业教育的关系厘清——兼论对建设本科职业教育的启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本科职业教育的关系厘清——兼论对建设本科职业教育的启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9学报2023年第31卷第4期2023Vol.31No.4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缘起、难点、特征(一)缘起:国家分类改革高等教育的需要我国高校发展有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1,并依此形成大学评价标准,发展路径单一导致高等教育发展同质化,成为制约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最大障碍;二是发展观念的固化,认为大学是培养精英人士的、是象牙塔式的,大学一定要讲学术、一定要有大师、一定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课堂、教师、教材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等固化的观念从思想深处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我国1999年以来新建的600多所本科高校,绝大部分为地方高校,它们的总体特点是建校时间短、数量多、位于地市、条件薄弱、

2、起点低、转型发展面临诸多困难。2012年,国家开始尝试对本科高校分类建设,推出应用型本科教育。2017年2月4日,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提出“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类型高校的定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9月24日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要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分类设置标准,制定分类管理办法,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这些文件的出台都说明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

3、转变是一种国家教育战略意志。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普通本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本科职业教育的关系厘清兼论对建设本科职业教育的启示陈雄章(南宁学院 校长办公室,广西 南宁 530000)摘要 在国家分类改革高等教育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育和本科职业教育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类型应运而生。通过对比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本科职业教育发现,两者的相同点在于都突破了高等教育的一元化办学格局,形成办学主体的广泛参与,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也是一致的;不同点则体

4、现在教育内涵、入学方式、办学主体和方式、培养目标、课程逻辑体系五个方面。目前,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单位的办学工作和普通本科教育没有太大区别,主要体现在没有形成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教育目标体系,缺乏对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单位特色的探索和本科职业教育核心功能的深度思考,未能体现我国本科职业教育内涵的专业建设设计与规划,试点高校缺失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设计和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完整流程,本科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目标要求和特色体系未能引起试点高校的重视,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地位、体系构建、模式改革还没落实到位,社会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仍有待探索。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产教融合

5、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621(2023)04-019-072023-06-22陈雄章(1962),男,广西陆川人,南宁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应用型高校建设研究。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20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本科职业教育的关系厘清兼论对建设本科职业教育的启示陈雄章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被放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里,说明应用型本科教育和本科职业教育有很大的相似性。(二)难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转型困境国内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人才类型总体有两大类:一是从事发现和研究事物客观规律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二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又可以

6、分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是国家分类建设的本科新类型。应用本科教育则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本科教育。要建立一种全新的应用型本科教育难点很多,难度很大,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思维定势与习惯形成的阻力我国高校内部办学的思维定势与习惯已形成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巨大阻力。我国历来以建设研究型、学术型大学为传统,大学传统建设思想深入人心,形成一定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模式。应用型高校的创办者、教师也大多来自这些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大学,办学初期基本照搬研究型、学术型大学的做法,要创建全新应用型本科教育绝非易事。同样,高校外部的思维定势与习惯也是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7、的阻力。社会对大学建设的评价也有思维定势与习惯,在国家没有出台应用型高校完整的建设评价标准之前,社会习惯按研究型传统精神、传统标准去评价高校,按传统标准去配置资源,尤其是资源的配置以学科、学术、学者为基本标准,使得许多应用型高校又走到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高校的老路。2.对应用型概念与内涵理解不统一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全新的办学类型,目前还存在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存在办学目标游离化、政策执行功利化、实践探索表层化等问题。诚如刘振天先生在学术主导还是取法市场:应用型高校建设中的进退与摇摆一文中说:“事实上,从2009年以来接受过合格评估的200多所新建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评估专家反映最多也最为

8、突出的问题,就是应用型目标落实不到位,应用型建设表面化、形式化。一些高校将应用型停留在口头,实际办学中追求学术性,以学科和科研为导向。一些高校对应用型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导致思路、举措和行动未能同步跟进,在相关建设方面难有起色和收效。合格评估方案中,对应用型高校提出了系统化的指标要求,但新建院校整体上距此尚有相当大的差距。例如,在合格评估现场考察与访谈中,多数新建院校的领导和中层干部不能很好地理解应用型的本质与内涵,教师对应用型概念缺乏认知和了解,其教学行动与应用型目标未能建立有机关联。”23.错位的专业目录教育类型的划分,归根结底是知识基础的划分。一般认为职业教育是以实践知识为基础,而普通

9、教育则以理论知识为主。可问题是:普通教育中的研究型、学术型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是确定的,但普通教育中的应用型是不是也以理论知识为主?应用型本科教育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最难确定的是自身知识类型的定位,普通教育中的研究型和应用型共用2012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这个目录沿着“学科门类专业类别专业名称”从大到小的命名逻辑,专业名称多用“某某学”标识,突出的是理论知识和学科体系的逐步演化和分类,属于显性理论知识。按照该目录的知识价值取向,虽然有研究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三个类型的划分,却没有三个类型知识基础的划分,因为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应用型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办学目标模糊、学科定位不清的状况,知

10、识基础这个“型”没有定下来。4.培养目标多元的国家标准根据92类587个专业国家质量标准人才培养目标统计,共有研究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型、应用型、工程型人才、应用技术型人才、复合应用人才、应用专门人才、复合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创新创业型、创新型、职业型、技能型、专业型、实用技术人才、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专门专业人才、专门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多样化人才、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人才、外向型人才、专门化人才、一专多能人才等20多种表述。培养目标的多元表述虽然体现了不同人才的服务面向定位,但也反映21学报2023年第31卷第4期2023Vol.31No.4出人才类型界定不清

11、的问题。5.“中间塌陷”所谓“中间塌陷”,就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体制机制中的地位、办学资源的获取、自我定位与寻位之间始终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摆脱不了与研究型高校同质化发展、与产业行业发展脱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羸弱等“时代病”。对众多当属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高校来说,走上研究型,路径陈旧,基础无法企及;走下应用职业型,观念无法接受,心有不甘;走进应用型,社会评价不高,自我定位与寻位迷茫“中间塌陷”已成为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亟待破解的大问题。虽然普通本科向应用型转变比较难,但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普通教育中的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的一些基本要素已经逐渐为大家所认可,主要有:具有区域

12、(行业)特征的服务面向,以应用型为主的培养目标,与业界合作的办学模式,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注重实践的培养过程,多元化结构的师资队伍,服务导向的管理理念和制度,等等。如果坚持按照这些要素去办学,开展人才培养,相信应用型本科教育高校的特征会越来越显著。(三)特征:应用型本科教育基本属性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使命,学术界普遍认为,服务发展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使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方向,而要履行办学使命,应用型本科教育需要破解五大问题:一是人才培养如何面向地方,二是学科专业如何适应地方,三是科学研究如何服务地方,四是文化传承创新如何引领地方,五是国际合作交往如

13、何促进地方。最终,要达成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想得起、用得上、信得过、离不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效果。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大学精神,一般认为,学术型、研究型高校的大学精神是旁观式的批判、超越、思想与技术引领进步;应用型高校的大学精神是直接服务社会、参与社会发展,从应用型高校诞生的时代背景中可以发现,应用型本科教育最突出的特质就是培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强调与社会共存共融共成长,高度重视和突出服务社会职能,以服务多样性、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参与式建设,深度融入社会进步的现实进程。但由于目前对应用型高校的评价制度偏研究、学术导向,对服务导向的认同感还比较低。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一般

14、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以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而需求是分层、分类的、千差万别的。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社会市场需求,就有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以产业链各环节的差异化需求为例,可以看出培养定位的差别:研究型、学术型高校培养定位于产业链中的规划、研发环节,定“性(质)”在原理;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定位于产业链中的工业设计、多重实验、工艺改进环节,定“性(质)”在技术。按照应用技术型这类应用型人才定“性(质)”在技术的基本定位,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技术的转化、实施和创新,申请专利并获得专利许可,定“(向)面”在行业产业企业。本科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是通才基础上的专业复合型

15、人才,这种特性由技术科学本身的综合性特征所决定,现代新技术的开发、使用和改造主要集中在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因此,为行业企业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是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定“(规)格”在复合。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主要以掌握实践技术为主,并兼有一定的经验技术,定“(特)点”在 实践。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一般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实践知识应用能力”为目标,以“能力产出”为基本导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突出培养相应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这里要求的“突出培养相应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体现的就是能

16、力产出导向,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整个过程要以能力产出培养为核心、以学以致用为宗旨、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标准为依据、以全面发展为原则。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一般认为,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培养使用的是理论知识(学科)逻辑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使22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本科职业教育的关系厘清兼论对建设本科职业教育的启示陈雄章用的实践知识(工作行动、技术应用)逻辑课程体系。所以,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按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原则,以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产出为主轴,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以实践知识基础建立应用型课程的逻辑体系,以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产出建设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

17、,以技术发展变革应用型的课程内容。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我们知道,传统中国高等教育的标准育人模式是“一所学校、一位教师、一间教室、一张讲台、一门课程、一本教材、一张考卷”,这种模式较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走产教融合的路径,通过产教之间的跨界、融合,重构产教双协力的培养新模式。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全方位、立体化、深度融合的产教关系,能够实现教育与行业的对接、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的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在关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不仅要关注技术研究、开发、转化、应用和培训,也要关注高校通过产学研不

18、断强化的服务社会的职能,还要关注多样化、多元化高等教育市场需求的变化并作出灵活反应与变革。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一般认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职业教育实践学时学分不低于总学时学分的一半。应用型本科教育在理论联系实际理念的指导下,遵循实践教学总体服务理论教学的需要,在传统学术型、研究型高校的办学思维中,对待理论教学的要求是“深厚”,而职业教育对待理论教学的要求是“够用”,著名教育家潘懋元给出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教学的建议,叫作“坚实”,当然也有不少应用型高校的用词是“扎实”,不管是“坚实”还是“扎实”,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都要强化其实践动手能力。关于应

19、用型本科教育的质量评价标准,一般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使命与精神之新、职能和目标之新,决定了应用型高校的教育质量必须坚持“社会性标准”。应用型高校应以满足经济社会尤其是产业发展需求为核心,着重追求的是“社会性”(“外适性”)而非“学术性”(“内适性”)质量。注重“学术性”还是“社会性”,已经成为研究型、学术型高等教育与应用型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质量上最本质的区分。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毕业的规格与标准,应用型本科教育大体有四大要求:必要的本科底蕴、较强的应用能力、明显的专业特长、良好的职业素养。就毕业标准看,研究型高校是说得出、背得出就合格,主要是通过考试或完成毕业论文,外在表现形式是学历与学位证

20、书。应用型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单需要说得出,还必须要做得出、做得好,所以,应用型本科教育通常要求学生做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反映职业能力的学习成果,实实在在地掌握职业技能,而不仅仅以考试合格、完成毕业论文、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为依据。二、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本科职业教育异同分析要弄清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本科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明确两者的概念和内涵。本科职业教育是指职业教育类型的本科层次,是“新类型中的新层次”。国家将应用型本科教育放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里,表明国家认同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本科职业教育的相似性。从2014年首次提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概念,到2019年15所职业大学成立,到如今开始

21、稳步发展本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迎来一个重要的里程碑3。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如何将本科职业教育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新型教育,还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本科职业教育都是类型教育,这两种类型教育的共性之处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两种类型教育的办学主体都突破了学校本身的一元化格局,形成多元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格局,不管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还是本科职业教育都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特征的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大特点就是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引产入教”是应用型高校办学的基本要求与发展方向,更是构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如今的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高校最结构性失

22、业问题不是出在社会需求上,而是出在高23学报2023年第31卷第4期2023Vol.31No.4校人才培养模式上,建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解决部分结构性失业问题。二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是一样的,虽然产业发展与管理的人才需求千差万别,但核心载体还是落在专业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层面上,这点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既然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本科职业教育是两种类型不同的教育,自然应该有其明显差别,目前,国内尚未明确两种类型教育的区别,在笔者看来,这两种类型教育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涵上的差别,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旧类型中的新类型,本科职业教育是新类型中的新层次。应用型

23、本科教育是新类型一个“新”,本科职业教育是新类型+新层次两个“新”,显然,本科职业教育的内涵要丰富得多。二是学生入学方式上存在差别。目前不管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还是本科职业教育都是走普通高考招生方式入学,结合相关文件精神与本科职业教育实践来看,以后将探索更多职业教育高考招生模式,后续可能会形成应用型本科教育通过普通高考招生入学,本科职业教育通过职业高考招生入学。三是举办者与举办方式存在差别。目前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由各级政府主办,本科职业教育未来更多由企业、行业协会来主办,走的是多元主体办学道路。四是培养目标上存在差别。人们依据知识的基础与能力的结构,大体上将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教学归为研究型,以实

24、践知识为基础的教学归为应用型。应用型也是一个比较广博的概念,人们又根据显性实践知识和隐性实践知识,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划分为工程应用型(设计型规划型、决策型)、技术应用型(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技能应用型(操作型)等。不管哪种类型都体现出实践知识导向,实践动手能力的特点,但不能简单说能动手就是应用型,能就业就是有质量。但归纳来看,普通本科教育的应用型侧重工程应用型和技术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侧重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应用型,也就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五是课程逻辑体系上存在差别。课程是高校教育的心脏,是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落脚点,是影响乃至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目前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绝大部分采用与研

25、究型高校高度相似的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这是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同质化的根源,难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因类建课”。“因类建课”是指在课程建设逻辑体系上有所差别,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逻辑是基于实践知识的工作行动逻辑,重在回答“做什么”“怎么做”,本科职业教育的课程逻辑是基于实践知识的技术应用逻辑,重在回答“用什么”“怎么用”。笔者认为,基于实践知识的工作行动逻辑课程体系服务于一个工作领域的核心能力产出,侧重工作领域的“宽”;而基于实践知识的技术应用逻辑课程体系服务于一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产出,侧重工作岗位的“专”。总之,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本科职业教育作为两种类型不同的教育,差

26、距是明显存在的,至于差距在哪里?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按照笔者理解,要建设全新的本科职业教育,需要搭建本科职业教育的思想架构,目前还没有形成类似的架构,但从笔者从事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的经历看,这个思想框架必须有效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本科职业教育如何将学生在学校的大学所学知识转化为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应用能力;二是本科职业教育如何将实践知识的技术技能理论转换为技术技能实践应用能力;三是本科职业教育如何将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思维转换为现实的生产力和现实产品。所以这个思想架构的关键是在教育与产业两个不同逻辑体系之间,教育公益性与产业营利性之间不断进行转化、转换,如果能实现有效的转化、转换,就建立了本科职业教

27、育的新思维,这种新思维有如下三大构成要素:即跨界思维,教育与产业彼此跨界协同育人的结构形式、体制机制和办学格局;融合思维,教育与产业在彼此跨界基础上进行资源、队伍、管理、教学、文化上的完全融合,重新定义生存发展的功能定位和社会价值;重构思维,教育与产业在彼此跨界、融合基础上,重构教育新共同体、教育新生态、人才培养新模式,找到制度创新的设计方法和逻辑工具。三、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工作评析当前,我国本科职业教育尚属试点阶段,相24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本科职业教育的关系厘清兼论对建设本科职业教育的启示陈雄章信不久的将来将迎来全面建设。近年来,笔者关注到一些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单位的办学工作和普通本科教育没有太大

28、区别,没有有效拉开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差距,没有体现出本科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这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建设目标国家倡导建设本科职业教育的重心不在本科职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课程建设、社会服务等,而在形成本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国家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更加丰富多彩,更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因此,本科职业教育建设总体目标应该是:精确本科职业教育办学定位,精心设计建设内容,初步搭建起本科职业教育的育人体系、专业与课程体系、导教体系、执教体系、实践实训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形成本科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例如,本科职业教育应该实行学校和产业行业“双主体”育人,实施深度的产教融合

29、、校企合作,使其成为本科职业教育首选的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再如,本科职业教育要求必须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实施“双大纲”(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自成体系)导教体系,在保证本科基础文化底蕴的同时,彰显实践育人的特点。(二)建设内容一般试点高校的建设内容主要涉及大力实施专业升级改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开发建设、“双师双能型”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升级、社会服务提升、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国际化建设等方面,但其缺乏对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单位特色的探索和本科职业教育核心功能的深度思考。例如,内部治理体系是高校非常重要的建设内容,本科职业教育的内部治理体系一定不能走普通

30、本科教育之路,而应该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治理,但现阶段,在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单位的建设内容中基本上看不到共同治理的理念与制度设计。(三)专业建设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与基本单元,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最重要的是理念与思维,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内涵应结合本科职业教育特点和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展开,而本科职业教育特点和区域产业发展特点要具体落到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师、学生、教学行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手段七个核心要素中去,进行精心的规划与谋划,按照计划针对性建设,但比较遗憾的是,能够体现我国本科职业教育内涵的专业建设设计与规划目前还比较少见。(四)人才培养首先,试点高校缺乏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设计

3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具体包括四层含义:一是培养目标和规格;二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三是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四是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应围绕这四层含义逐层回答,前面提到,综合各方面研究来看,本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产教双协力的培养新模式。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全方位、立体化、深度融合的,能够实现教育与行业的对接、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的对接、课程内容与工

32、作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这是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基本前提。其次,试点高校缺失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完整的流程,完整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流程,应由学校与企业做到“八个共同”:共同制订培养标准、共同实施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教材讲义、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 质量。(五)课程建设试点高校课程建设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按照本科职业教育的规律,解构与重构课程体系;二是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解构与重构课程体系应该按照职业岗位分析、培养目标确定、就业能力与素质分析、分解能力要素点、概括知识要素点、对应要素等要

33、求,构建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职业素养课程+职业技能课程+职业发展课程”三大课程模块体系。课程模块体系至少要符合本科职业25学报2023年第31卷第4期2023Vol.31No.4教育课程的三个基本特征:实践动手能力导引,实际与理论交互,职业能力验证。只有明确目标,课程建设上才有清晰的思路、统一的风格,体现出本科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特色。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方面,本科职业教育不同于研究型大学以理论学习为主的培养模式,它更强调实践牵引。因此,必须从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确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课程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不是“课”的问题,而是“程”的问题,也就是课程实施的软

34、课问题,课程实施是手段、方法、保证。建设任务是做好教学行动、学习过程、多边发展、条件优化、生态营造、制度保障等,这些方面在目前的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中似乎也没能引起高度重视。(六)创新创业教育目前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浪潮迭起,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如果不全方位跟进建设,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专业与课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政、课程思政)的结合,势必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而本科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拉开与普通本科教育之间培养进路,笔者建议从如下四个维度去考虑:创新创业是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要融入学生的血液里;推动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要将工匠精神写进学校课堂;

35、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立德树人结合,凸显人文情怀与社会关怀;遵循结合专业抓好学业就业从业创新创业成就事业的路径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七)实践教学本科职业教育实训实践体系应该围绕提升实践动手能力问题,构建校内校外“双基地”实训实践体系,而要想体现本科职业教育色彩,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本科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目标要体现“四性”,即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创新性;二是构建具有本科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优化实践教学条件,采用多元共建、共管、共享的方式,建设更多生产性实训基地;四是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四个转变”,即从演示型向实战型、从验证性向设计性、从限制性向开放性、从单一性向综合性

36、转变。目前试点高校对本科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体系地位、体系构建、模式改革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八)社会服务科研决定水平,服务决定地位。理论上说,本科职业教育应依托学校专业资源与优势,初步建成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努力提高学校的辐射带动能力。但本科职业教育也应有其自身的特色,如果只是一般性地提出重视科研与服务,加强合作研究和科研平台建设,没有太多的创新性。就职业本科教育的科研工作看,试点高校科研与服务的目标是建设协同创新平台、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人文社科基地,仍带有很强的学术性、学科性,与本科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追求不相统一。本科职业教育的科研应更侧重应用性、社会性,将先进

37、技术转移、创新和转化应用作为科研的主攻方向与科研评价的主要方面。因此,与企业产业行业的紧密结合,大量的横向项目与经费,大量的专利等应用型成果才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本科职业教育的服务工作看,其对象是服务行业企业产业、服务社区,这是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服务的内容更多是技术转移、创新和转化应用,至于服务的形式,更是本科职业教育要创新探索的。参考文献1 阳荣威,刘伟豪高校分类评价的制度化困境与突破进路: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3):41-50.2 刘振天学术主导还是取法市场:应用型高校建设中的进退与摇摆 J高等教育研究,2019(10):21-28.3 顾洪江职业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关系辨析 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25-29.责任编辑:韦国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