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学科德育的深化研究与创新实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49302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97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学科德育的深化研究与创新实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时代学科德育的深化研究与创新实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摘要】学科德育促进了学科教学形态的改变:德育从“课外”走进“课内”,学科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从“分离”走向“融合”,教师从“专人”走向“人人”,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和育人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深化对学科教育属性的研究,加强对学科德育与学科课程教学中蕴含的其他诸育的融合关系的研究,将价值观引导和必备品格培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在“跨学科综合育人”“跨学习领域全面育人”方面进行创新实践。【关键词】学科德育;素养导向;课程融合【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005-6009(2023)30-0022-02【作者简介】周敬山,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上海,201203)

2、校长助理,华东师范大学卓越教育研究所所长,正高级教师,博士,上海市学科德育科研实训基地主持人。学科德育是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育人方式改革,是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学科德育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理念,有目的、有意识地激活学科既有的德育资源,或运用适切开发的德育资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开展的基于学科教育属性和特点、符合德育规律的教学活动。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进一步推动了学科德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学科德育努力推动学校实现教

3、育理念和育人方式的三大转变:在学科教学方面,推动德育从学科边缘走进学科核心;在学生发展方面,推动德育从外在他律向内在自驱转变;在德育队伍方面,倡导“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经过近20年的探索实践,学科德育的理念已得到广大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明显提升,学科德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学科与德育的关系、学科德育的内容体系建设、学科德育的基本方法等已得到逐步解决。学科德育促进了学科教学形态的改变:德育从“课外”走进“课内”,学科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从“分离”走向“融合”,教师从“专人”走向“人人”,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和育人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而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启

4、动和新课程新教材的全面实施,特别新时代学科德育的深化研究与创新实践周敬山 点评 专题二二三年第三十期22是教育部印发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和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求“坚持素养导向”,要“聚焦核心素养”“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素养导向”和“课程综合”等新时代教育改革要求下,学科德育如何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又成为广大理论研究者和中小学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新课题、面临的新挑战。班主任如能充分发掘学科特质,不仅可以减轻班主任多重压力,更能实现教书即育人的价值融通,让学科德育理念在更大更广范围内落地开花,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本期系列探索成果中,

5、李屹老师聚焦新课改实施中学科德育与班主任工作、学科育人与建班育人相互关系的理性思考和教学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素养导向下学科德育“跨领域”研究的新视角。李屹老师从国家政策要求、学科德育特性、课程开发建设等角度系统探讨学科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的内在关系,提出学科德育的班本化的实践为时代新人奠定道德成长的基石。缪莉丽老师不仅深入挖掘小学语文学科育德的有效策略,还将语文德育资源引入班级文化建设,融入晨会课程和劳动教育,为我们呈现了语文学科教师“跨领域”开展学科德育的案例。杨淋老师针对素养导向的新课改要求,提出了学科德育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问题。吴燕老师则运用数学学科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从认知、情感、人际

6、关系、意志等多方面提升班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挖掘数学学科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跨学科”学科德育案例。上述成果显示,学科德育在体现学科自身特性、发挥学科自身作用的同时,正尝试突破单一学科范畴,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跨学科、跨学习领域的贯通设计,在更广的教学范围中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若干意见 指出,要深度挖掘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形成协同效应”。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教基 2022 5号)明确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

7、制定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南”,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主阵地作用,深入挖掘语文、历史和其他学科蕴含的思政资源,“强化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深入实施跨学科综合育人”。所以,从研究制定新时代“中小学学科德育指南”、构建学科德育新格局、形成学科德育新局面的角度出,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进一步深化对学科自身教育属性和教学特点的研究,筑牢学科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融合的根基;二是坚持“德育为先,五育融合”,加强对学科德育与学科课程教学中蕴含的诸育的融合关系的研究;三是坚持素养导向,开展如何将“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和培育“必备品格”落实为学科德育具体内容的细化研究;四是开展“素养导向”和“课程综合”要求下,学科德育“跨学科综合育人”“跨学习领域全面育人”的创新实践。总之,学科德育既是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全面提升的过程中面临的新挑战,也是学校教师在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新机遇。责任编辑:周小涛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