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ABSTRACTBo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and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pose new requirements for researching and practicing urban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planning.This study reviewed the literature on
2、 urba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in Chinese and English.Papers published in core journals which were downloaded from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and Web of Science,were reviewed through an econometric analysis using CiteSpac
3、e software.Research progresses,research hotspots and trends were presented in phased maps.Furthermore,research contents about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were summarized and extracted according to hotspot keywords.The relevant research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ro
4、blems were disclosed,and a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urba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the future was proposed.Research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research o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beginning s
5、tage(20002005),rising stage(20062013)and development stage(2014).The research results increased continuously.Specifically,the quantity of research papers in China increased more slowly than in foreign countries.There were few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the beginning stage,and the research di
6、rections were relatively dispersed.In the rising stage,the number of relevant studies increased at a stable rate.Foreign studies began to apply the spatial analytical method to the setting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Studies in China discussed th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layout unde
7、r the policy background of equitable access to basic public services and urban-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Relevant studies achieved rapid grow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Faced with an intensifying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in Western countries,studies in foreign countrie
8、s focus on environmental fairness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while studies in China emphasize all-round optimization of utility evaluation,configuration,and management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can be summarized i
9、nto three aspects:spatial layout,policy and management,and utility evaluation.Research results concerning the spatial layout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used social equity and spatial equity as an important principle of configuration.Studies on the configuration method mainly focus on optimizing th
10、e theoretical model for location selection.In studies concerning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management,scholar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determining management subjects and introducing social power and market mechanism to realize industrialization.Studies on utility evaluation of public service faci
11、lities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utility evaluation.Subjective utility involves residents needs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as per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Objective utility mainly covers accessibility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Based on the review of researc
12、h content,studies o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have a problem in that local innovation of theory has to be strengthened.The scientific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research methods still have to be improved.Moreover,standards of indexes,reasonability of their weights,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still ha
13、ve to be optimized.Associations of studies o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from perspectives of different subjects still have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Future research could focus on three aspects.Firstly,future studies can further enhance local theoretical discussions based on practice in China.Secon
14、dly,the scientific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urban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configuration methods shall be further discussed using comprehensive multi-source data.Finally,it shall strengthen diversity of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and perfect the theoretical frame system to study public service faciliti
15、es.Research conclusions can provide references to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urba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China,and offer research suppor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y.KEY WORDSurba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econometric analysis;research review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城市公共服
16、务设施研究述评*Research Review on Urban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since the 21st Century汪成刚1,魏宗财2,章倩滢3,黄 昕4WANG Chenggang,WEI Zongcai,ZHANG Qianying,HUANG Xin 本文引用格式 汪成刚,魏宗财,章倩滢,等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研究述评 J南方建筑,2023(8):12-22.WANG Chenggang,WEI Zongcai,ZHANG Qianying,et alResearch Review on Urban Public Service Fa
17、cility since the 21st CenturyJSouth Architecture,2023(8):12-22.摘要国家“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颁布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均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研究及规划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使用 CiteSpace 软件,对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关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中英文期刊文献进行了计量化分析。进一步根据历年发文数量、相关政策颁布时间,将 21 世纪以来国内外公服设施研究划分为起步期(20002005 年)、上升期(20062013 年)、发展期(2014 年)三个阶段。研究结果显示,中英文关于公服设施研究成果可概括归纳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政策
18、和管理、效用评估三个方面,主要研究内容聚焦于公服设施的均等化和社会公平、空间配置模型优化、供给和管理模式、可达性、居民需求及满意度等。对研究内容的梳理发现,公服设施研究在理论、方法及内容体系三个方面尚存在不足。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研究理论的创新以及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并强化研究视角的多元性,完善公服设施研究的理论框架体系。成果能为国内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为践行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研究支撑。关键词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计量分析;研究述评*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271206):移动互联网技术影响下城市零售空间重构特征与机理研究;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1
19、A1515011073):基于虚-实消费行为互动的城市零售业空间布局优化策略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22XGL08):数字经济视域下城市商业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及调控策略。中图分类号TU-023;TU984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0-0232.2023.08.002文章编号1000-0232(2023)08-0012-11作者简介1高级工程师;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副教授,通迅作者,电子邮箱:;3高级工程师;4高级工程师;1&3&4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http:/ 官方网
20、站13 汪成刚,魏宗财,章倩滢,等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研究述评J南方建筑,2023(8):12-22.引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需要深化对公共服务设施资源配置的研究。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作为反映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志,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2022 年 7 月,国家“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发布,指出“十四五”时期需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到 2025 年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未落户常住人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均衡性和可及性的增强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核心内容,这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及研究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国内对公共服
21、务设施的文献研究多从单一视角切入,如探讨了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与供给1、空间布局2、均等化3等;或对社区公服4、老年公服5等特定类型公共服务设施展开讨论,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的综述成果相对欠缺6,7,与蓬勃发展的公服设施规划实践存在隔阂。使用 CiteSpace 软件,运用计量化分析方法对新世纪以来国内外中英文期刊文献关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分阶段图谱式呈现其研究进展、研究热点及趋势等内容,厘清与辨析中英文成果关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研究发展的特点与问题,提出未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国内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为践行国家新型城镇
22、化战略提供研究支撑。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 数据来源本研究使用的中文文献和英文文献数据分别来源于知网(CNKI)和 Web of Science(WOS)。以“主题=城市and体育设施 or 公共服务设施 or 公服设施or 医疗设施 or 教育设施 or 社会福利设施 or 文化设施”的条件检索 CNKI 数据库中发表年份为 20002021 年的核心期刊文献,期刊来源包括北大核心、CSSCI 以及CSCD,共检索到 1100 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献;将主题设置 为“public facility or public service or health facility or educat
23、ional facility or cultural facility or sports facility or social welfare facility”和“urban or city”,选取“Social Issues”、“Planning Development”、“Geography”、“Urban Studies”、“Management”五大类方向,对WOS 数据库核心合集发表年份为 20002021 年的英文期刊文献进行检索,共得到 2650 篇英文核心期刊文献。1.2 研究方法CiteSpace 计量分析软件有助于揭示研究演化的关键路径及拐点,并以知识图谱方式将研究热点
24、、研究趋势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处理8,9。基于检索获得的文献数据,探讨新世纪以来城市公服设施的中英文研究文献数量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并划分阶段,纵向比较分析公服设施研究主题的变化;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及突变分析,探讨各阶段公服设施研究的研究热点及其变化态势;进一步基于对各关键词的分类对具体研究内容展开评述;最后,基于总结的研究不足,结合当前的公服设施规划背景,提出研究展望(图 1)。2 国内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研究进展2.1 文献时间分布新世纪以来国外英文期刊关于城市公服设施研究的年均发文量持续增多,且总体涨势稳定;国内中文研究成果也逐年增多,但增势较国外为缓(图 2)。根据历年发文数量和相关政策的颁
25、布时间,国内外公服设施的中英文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1)起步期(20002005 年):新世纪初期,国外关于城市公服设施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少,年均发文量在 7图 1 研究框架图 2 国内外发文量时间分布折线图14官方网站 http:/ 人居环境 Human Settlements/南方建筑/South Architecture 2023.8 篇浮动;国内关于公服设施的规划实践偏少,相关研究成果较少。该阶段的文献数量处于起步期,积累较缓慢。(2)上升期(20062013 年):国外文章的年均发文量呈现阶梯式增长态势,每两年增长约 30 篇,表明国际学术界对公服设施关注度的持续上升;在国内,2006
26、 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目标后,关于公服设施的规划实践和研究逐渐受到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相关研究数量逐年上升。(3)发展期(2014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进入高速发展期,且整体增幅较大,年发文量由 2014 年的 115 篇增长到2021年的390篇,揭示出该领域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焦点;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发文量由 2013 年的46篇持续增长,到2021年达到新的高峰值(101篇),但与英文发文数量仍存在较大差距。2.2 研究热点主题利用 CiteSpace 软件分别对起步期、上升期、发展期三个阶段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时间切片设置为一年,得
27、到三个阶段的国内外城市公服设施研究热点关键词图谱及核心关键词(图 3)。2.2.1 起步期(20002005 年)在该时期,国外关于公服设施的研究方向多以问题和政策为导向,通过典型案例或者行为调查来探讨公服设施。研究成果较多聚焦于交通方面,有学者使用公共交通服务的多段行程规划,提出包括步行、固定路线公共交通和出租车等需求响应模式,以此制定公共服务的交通政策10,也有学者从道路交通及管理角度出发,研图 3 三个阶段中英文文献关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研究热点关键词图谱http:/ 官方网站15 汪成刚,魏宗财,章倩滢,等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研究述评J南方建筑,2023(8):12-22.究
28、警局、医院、消防等公服设施的应急模式11,反映出交通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性。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偏少,主要以问题为导向,对公服设施优化配置和管理对策进行了探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计划经济语境下所实施的公服设施规划体系已难以适应新世纪的公服设施配置需求12,导致了设施配置效率低,管理不足等问题的出现12,13。针对此,学者强调应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厘清设施建管主体的权责,提高设施管理的强度及有效性12。为适应国内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特别是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前期筹备工作,体育设施成为该时期国内学者重点关注对象。通过借鉴参考国外经验,国内学者指出应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投资,
29、重视大众体育设施建设,并加强体育设施管理维护,促进形成完善的体育设施体系14。总体上,新世纪初期国内外公服设施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数量相对较少。国外学者主要关注城市公共交通(public transport),并集中于政府管理与决策,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决策支持(decision support)等管理类关键词亦有涉及;国内学者主要聚焦于体育设施,关注社区尺度的公服设施建设,体育设施、社区、对策等是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2.2.2 上升期(20062013 年)在该阶段,国外的研究成果已将 GIS 空间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城市公服设施的配置和评估研究中,公服设施的管理
30、与政策制定方面也开始探讨公有和私有化的关系。从需求端看,一项在比利时基于 GIS 网络分析的研究将个人时间纳入可达性,提出空间 时间限制的差异影响了公共设施的使用及其服务范围15。从供给端看,研究聚焦在各类公服设施的空间分布,并结合政府资助情况、研究区内的人群特征(种族、收入等)进行公服设施分布公平性的评价,分析资源分配差异的原因16。此外,在公服设施管理方面,交易成本、市场管理、监督、政治利益均能显著影响公共服务的私有化,其中监督与管理市场竞争至关重要17。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政策的提出,国内学者开始探究公服设施的配置和管理议题。研究发现,城乡、区域之间的公服设施非均
31、等化现象显著,经济发达城市公服设施的数量均等化水平相对较高3。基于此,学者们认为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明晰政府责权,加大投资力度,以保障公服设施的均等化发展,缩小城乡公服设施服务差距9,18,19。此外,也有学者对城市尺度的公服设施的配置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国内公服设施存在供不应求、建设管理脱节、社会分异等问题20,21,进而提出了优化配置标准,引入多元建设管理主体,鼓励公众参与等对策建议21,22。总体上,该时期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数量均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国外对公服设施的可达性(accessibility)、模型(model)方面探讨较多,同时管理(management)、政治(polit
32、ics)等关键词仍有较高的热度;国内学者对公服设施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均等化”、“现状”、“城乡统筹”等关键词成为该时期的研究热点。2.2.3 发展期(2014 年 )这一时期国际上开始使用更多的分析方法或更完善的影响因素指标来优化公服设施的配置评估体系,在公服设施管理方面聚焦于多元主体参与的管理模式。在公服的配置评估方面,由于西方贫富差距问题的加剧,空间公平在城市规划领域受到更多关注,其中公园绿地的可获得性成为重要指标。研究多采取曼-惠特尼U检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方法23,24,探讨不同人群各类公服设施的可获得性。也有研究进一步将城市依恋水平、个人态度及需求等纳入公服设施的配置优化25。公
33、服设施管理方面的成果进一步聚焦于研究多元主体的具体案例并进行归纳总结和推广,强调公众参与及可持续性管理的重要性26。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出台,推进公服设施全方位的优化成为国内规划学科研究的新要求。相关成果不仅关注公服设施的配置和管理,更聚焦于其效用评估,以揭示公服设施规划建设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一方面,基于供给侧视角,部分学者利用核密度法、网络分析法等方法对公服设施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评价,发现大部分城市公服设施呈现集中化、规模化布局的特点,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27。另一方面,结合需求侧视角,学者们通过测度公服设施的可达性,对其效用进行评估28。国内学者认为通过
34、健全公服设施的分区分级分类配置体系,鼓励公众参与规划决策等方式29,30,可有效提高公服设施的可达性,优化公服设施的空间布局。总体而言,该时期国内外的研究数量仍呈现上升态势,但国外英文文献的增幅远高于国内。延续了上一阶段的成果,国外英文文献的研究热点关键词仍集中在可达性(accessibility)、模型(model)、管理(management)等,同时出现频次迅速增长,而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等生态类词汇成为新的热点关键词;在国家政策高度重视公服设施优化配置的背景下,国内公服设施相关研究的热度持续升温,“可达性”、“空间布局”等高频关键词成为研究热点,成果数量持
35、续上升。2.3 研究态势研判16官方网站 http:/ 人居环境 Human Settlements/南方建筑/South Architecture 2023.8 英文突变词强度开始年份 结束年份 中文突变词强度开始年份 结束年份market4.4120022012体育场馆2.3920002001economy8.0920032016社区3.4620042014New York city3.3720072008均等化3.8120082011Los Angeles4.5320112014教育设施2.6120122015gentrification4.0620132015城镇化3.32201420
36、17developing country4.3920142016医疗设施3.2720172021urbanization4.5620152016文化设施3.6820182021Guangzhou3.8520182019乡村振兴3.2920182021justice4.6220192021生活圈2.7220192021travel behavior3.4620192021多源数据2.2720192021研究内容分类英文关键词(频次)中文关键词(频次)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配置原则justice(70)、efficiency(26)、equity(61)、inequality+disparity(2
37、8+22)均等化(7)、以人为本(7)、公平性(6)配置方法model(176)、land use(109)、space(104)、system(92)、pattern(78)、optimization(31)空间布局(23)、城市规划(14)、专项规划(8)、空间配置+设施配置+资源配置(2+2+2)政策与管理policy(235)、management(138)、governance(91)、government(47)、public participation(46)、market(45)、economy(39)城乡统筹(8)、城镇化(7)、城市更新(10)、乡村振兴(7)效用评估客观效
38、用accessibility(253)、public transport(93)、environment(83)、quality(81)可达性(32)、交通(6)主观效用health(183)、demand(64)、behavior(43)、perception(70)、satisfaction(41)个体行为(4)、需求(5)、供需匹配+供需关系(5+2)、满意度(8)、评价(6)基于对新世纪以来公服设施研究的关键词突变分析(表 1),国外英文成果的研究理念呈现出由市场转向人本化、研究地域多元化、绅士化及社会媒体对公服设施影响等突增的态势。首先,研究理念逐渐由市场与经济转向人本关怀,市场(m
39、arket)和经济(economy)的起始突变年份较早,分别是 2002 年和 2003 年,且突变持续时间较长,均在 10 年以上;随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持续渗透,公正(justice)、出行行为(travel behavior)等人本化的关键词在 2019 年的出现频率显著升高,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其次,研究地域由发达国家的洛杉矶(Los Angeles)、纽约(New York city)等逐渐向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y)延申和拓展。此外,近 10年来公服设施的研究与绅士化(gentrification)、城市化(urbanization)等社会现象紧密相关。国内城
40、市公服设施研究成果呈现出研究对象多元化、研究尺度聚焦化、研究理念转向均等化、研究方法数字化的态势(表 1)。首先,研究对象趋于丰富多元。2008 年以前国内研究发生突变的关键词仅为体育设施,至 2012 年,研究成果开始出现教育设施、医疗设施、文化设施等突变关键词,设施类别趋于丰富。其次,研究尺度由社区转向社区生活圈。“社区”关键词出现的年份较早,且突变持续时间高达 10 年,表明社区是国内公服设施研究的重要尺度;人们日常活动交往对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的依赖及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提出,促使“生活圈”关键词成为新的突变词,自 2019 年开始突变持续至今,研究内容更加聚焦于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服
41、设施。此外,研究理念由城市内部公服设施的优化配置转向推进城乡公服设施的均等化配置,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国家政策要求相适应。最后,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基于多源数据的数字化方法成为公服设施研究的重要工具。3 国内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主要研究内容基于对热点关键词及聚类分析的归纳总结,国内外城市公服设施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政策与管理、效用评估三个方面(表 2)。3.1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3.1.1 空间配置原则:均等化和社会公平公服设施的空间配置研究一直都是城市规划学科的重点关注对象。社会公平是国外文献关于城市公服设施配置原则的研究重点,将不
42、同社会经济属性的人群和公服设施空间关联进行空间公平性测度是其主要内容(图 4)。西方学者倡导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以提高公服设施配置效率的政策占据上风,促使国外学者更为关注公表 1 国内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研究关键词突变分析表表 2 国内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研究内容关键词分类表图 4 国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原则研究服设施空间布局的公平性及基于不同需求人群的公平性差异。学者们主要采用曼-惠特尼 U 检验、有序相关分析、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建立不同收入、年龄、种族、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的居民与教育、医疗、文体设施等公服设施布局的联系23,24,31,以此作为政府拨款分配或管理的依据,进而提出公服设
43、施空间配置决策。与国外研究类似,鉴于公服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18,http:/ 官方网站17 汪成刚,魏宗财,章倩滢,等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研究述评J南方建筑,2023(8):12-22.国内学者认为空间公平和社会公平是公服设施配置的重要原则。既有研究主要从设施数量和设施质量两个维度探讨公服设施配置的空间公平性29,强调公服设施应实现数量、质量方面的均等化配置32,33。在社会公平方面,国内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服设施配置存在社会分异20,老幼人群、中低收入人群、外来人群等弱势群体在获取公服设施服务方面往往面临不公,故提出公服设施的配置需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满足不同阶层、年龄、性别、文
44、化背景人群的需求34,并提高公服设施的群体(阶层)可达性18。3.1.2 空间配置方法国外学者对公服设施的配置方法经历了从早期的传统区位选择理论模型到基于不同需求的多目标空间配置模型的优化。上世纪,Cooper 首先将韦伯工业区位论应用到公服设施布局领域,Teitz 进一步将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公服设施区位分布平衡假设纳入到标准化与数量化的理论框架中。此后,学者们基于区位选择模型做出了大量的探索,如在模型优化方面,有学者使用移动搜索法和两步移动搜索法测度芝加哥地区卫生医疗空间服务范围,提出两步移动搜索方法更简洁准确35。然而,过于注重区位的影响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公服设施配置目标,不同的目标导向间亦可
45、能产生冲突36。随着地理信息技术与区位选择模型的不断结合,基于多目标的公服配置方法被用于理论优化研究及规划实践中。有学者通过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来解决香港新建医疗设施多目标冲突的问题36,亦有学者建立了基于人群特征的最优覆盖方法和多准则决策分析法来优化多目标的公服选址布局决策37。国内关于公服设施配置方法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规划标准研究以及区位决策分析两方面。规划标准是国内公服设施配置的主要依据与参考,规划学领域学者对国家现有的相关规划标准进行分析,认为传统的“千人指标”、“服务半径”等标准已不再符合当前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强调以“生活圈规划”的方式进行公服设施配置,并建立分
46、区、分级、分类公服设施配置体系38-40。此外,基于地理学视角,国内学者还引入西方区位选择理论以及相关模型进行公服设施区位决策分析,其中区位分配模型41以及 Voronoi 方法42是常用的分析方法。POI数据、人口数据等多源数据丰富了公服设施研究的数据来源43,使得公服设施空间配置研究突破了以往数据不可测、数据尺度较小、数据时效性差等局限性,但同时也仍然存在对数据动态变化考虑较少,数据类别划分不够精确等问题。3.2 公共服务设施政策与管理在公服设施政策与管理研究方面,国外学者聚焦于供给模式主体、公服设施市场化、公众参与模式等领域。西方国家公服设施的供给模式在经历了从二战后单政府供给到政府和企
47、业双主体联合供给模式的转变后,90 年代进一步发展为政府、个人、市场等联合的多元供给模式。学者们对不同供给主体管理方式展开了较多研究,其中市场化的影响为重点。Shaw 梳理分析了英国政府对医疗设施公私合营的政策成效,强调私人融资计划能使公服设施拥有私营部门的商业活力和效率44,也有学者提出经济危机影响下美国和欧洲城市对公服设施市场化呈现三种反应:政府减少公共服务支出、政府通过外包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政府和市民进行反市场化运动45。有国外学者探究了新技术对于公众参与方式的推动作用,认为技术平台的建设助推居民能便利地参与公服设施管理46;亦有学者以实际案例为基础,探讨不同公众参与方式对公服设施管理的
48、影响47。国内学者主要从管理现状和改善举措两方面开展公服设施政策与管理的研究。许多学者基于实证案例提出国内公服设施管理主要存在产权及管理主体不清晰、使用率不高、缺乏日常维护、运营资金不足等问题22,并从政策响应、借鉴国外公服设施经验两个方面探讨了改善公服设施管理现状的策略。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城镇化等政策的提出,国内学者相继探讨了相应的公服设施运营管理方式18,利用政策工具优化公服设施的管理情况。同时,国内学者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外公服设施的管理经验,强调获取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支持的重要性,引入 PPP、BOT等新型运营管理模式14,为国内公服设施的运营管理提供
49、了参考。3.3 公共服务设施效用评估3.3.1 客观效用:可达性测度国外学者对公服设施的客观效用评价聚焦于可达性的研究,多出现在城市规划学科领域,囊括不同类别可达性内涵、测度方法及影响因素。首先,可达性测度成果主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切入,供给侧的成果多使用缓冲区分析、核密度分析、网络分析等方法48,49,通过评估单元面积内公服设施数量来测度研究范围内公服设施的可达性;需求侧研究则考虑了居民出行的衰减和极限距离等要素,方法包括最短距离法、重力模型法、两步移动搜索法、最小旅行成本法50,51等。将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因素纳入模型中将会使可达性的测度更加准确,这将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其次,公服设施可
50、达性测度包括空间测度及非空间测度,当前大多数的研究都关注空间距离的制约,而文化水平、种族等非空间因素的制约在可达性评估中亦占有重要地位31,相关探讨仍有待18官方网站 http:/ 人居环境 Human Settlements/南方建筑/South Architecture 2023.8 深化。公服设施可达性的影响因素包括设施服务能力、交通路网情况等客观因素,也包括个人出行频率、出行意愿等主观因素52。与国外研究相似,国内学者主要通过测度公服设施的可达性对其客观效用进行评价(图 5),其中对教育设施、医疗设施、体育设施等单类设施的可达性测度是焦点,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步移动搜索法、核密度法、缓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