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菱形的性质一、教学内容菱形的性质(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55-56页)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菱形的概念和性质; 掌握菱形面积的两种计算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活动,探索出菱形的性质以及菱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观察能力; 根据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3)情感态度:在直观地操作活动和观察、类比、分析过程中获得数学结论,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
2、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分享别人的想法和结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能从交流中获益;2、教学重难点: (1)重点:菱形的性质(2)难点:菱形对角线性质的探索以及菱形面积用对角线求法的探讨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临沂市初中数学“三五四”教学策略)四、教学用具: 课件 矩形的纸五、教学流程:1、复习导入图形D形性质平行四边形边 角 对角线对称性课件出示:(1)学生填表的依据,从而引入新课:不等式的性质(2)想一想: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变为直角,这个平行四边形就变成了矩形。如果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变为相等,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成为了什么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邻边相等【设计意图】通过(1)填
3、表,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对角线、对称性这四方面的性质,学生简单的回忆有利于后续的学习,同时也为新课的展开作好了铺垫;通过(2)想一想,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不改变角,而是让一组邻边变为相等的,会得到怎样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师结合多媒体给学生演示,这样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菱形。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为学生在新课学习中潜移默化的提供了类比的学习方法。2、自主探究(1)菱形的定义:通过前面想一想这个环节,为学生概括出菱形的概念架起了一座桥梁,并能让学生准确把握菱形的本质属性:菱形是平行四边形;菱形的一组邻边相等。然后通过一组判断题,再次使学生明确菱形的概念,最后让学生找一找生
4、活中的菱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习的兴趣。(2)动手做一做:通过师生共同做一个菱形,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为进一步探索菱形的性质起到了情感上的激励作用;(3)小组探究菱形的性质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得出菱形的一些性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方面去考虑。然后课件出示表格: 图形 性质菱形 边 角 对角线对称性学生通过完善表格,梳理所得到的知识,进一步巩固了菱形的性质,然后让学生找出菱形特有的性质,明确平行四边形与菱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设计意图】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探讨出菱形的性质,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足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
5、体地位,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并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总结归纳,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展示自己成果的同时,学会倾听别人,在宽松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和快乐。(4)你能帮我吗?求菱形的面积课件出示: 如图,我家正在装修房门,想在菱形ABCD处安装一块玻璃,已知每平方分米的玻璃价格为1元,请问需要得到哪些数据,便可知道要花多少钱?BCDAO通过实际问题的探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与生活。激起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愿望。然后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让学生总结出菱形面积的两种计算方法。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S菱形=底 高利用对角线计算菱形的面积:菱形的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设计
6、意图】在探讨用对角线计算菱形面积的时,鼓励学生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组的再次活动中,学生将菱形转化为两个等腰三角形,四个直角三角形,或者将菱形补成一个矩形,这些方案的提出,不仅使学生最终得出菱形用对角线求面积的方法,而且在解决菱形问题中也提出了一些辅助线的做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以致用课件出示: 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的长度分别为8cm,6cm ,求菱形ABCD 的面积和周长。(口头解答)CAB【设计意图】通过这道题进一步巩固菱形的性质以及菱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初步的成功中感受学习的乐趣。4、试
7、一试课件出示:1、菱形ABCD中,A=120,如果它的一条对角线长为8cm,求菱形ABCD的边长. 2、如图1,菱形ABCD中,BAD=120,AE垂直于BC垂足为点E,BE=CE吗?为什么? 如图2,从菱形的钝角顶点C所作的高CE平分边AD,则这个菱形的锐角度数为_. 【设计意图】一题多变,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不同的学生通过努力做出自己的答案,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由于答案有的不是唯一的,所以通过比较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为后进生的学习指定了一个方向,同时也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在数学课堂上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课标要求。5、颗粒归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明确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以及菱形的性质,菱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6、我的收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然后找同学汇报。【设计意图】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总之,本节课的设计, 紧紧围绕三五四的课堂教学策略,给学生留有足够交流的机会,力求体现“生为主体,师为主导”,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学会与人合作;在倾听别人观点的同时,善于反思自己,使之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