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等式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初步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过程与方法:对比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让学生感知不等式和方程的不同作用与内在联系,体会其中渗透的类比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分组活动和班级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并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熟练并准确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难点熟练并准确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方法自主类比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1)x 50 (2)-4x 3 (3) 73x10 (4)2x-3 3
2、x12、教师提问:从以上的求解过程中,你比较出它与解方程有什么异同? 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体会不等式和方程的内在联系与不同之处。二、 深入学习某地庆典活动需燃放某种礼花弹为确保人身安全,要求燃放者在点燃导火索后于燃放前转移到10米以外的地方已知导火索的燃烧速度为0.02 m/s,人离开的速度是4 m/s,导火索的长x(m)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你会运用已学知识解这个不等式吗?请你说说解这个不等式的过程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以计算它的树龄一般规定以树干离地面1.5 m的地方作为测量部位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5 cm,以后树围每年增加约3 cm.这棵树至少生一长多少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 m?三、 课堂检测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 (2)8x 102、用不等式表示下列语句并写出解集: (1)x的3倍大于或等于1; (2)y的的差不大于2.四、 课堂小结1、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通过学习,我取得了哪些收获?3、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二次备课作业布置1、必做题:教科书第120页习题9.1第6题(3)(4)第10题。2、选做题:教科书第120页习题9、12题3、梳理一元一次不等式性质知识板书设计9.1.2不等式的性质(3)一、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二、 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