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目标1.认识“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字,正确读写“行驶、凌晨”等10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的方法。3.感受船长在海难危急关头仍然忠于职守、从容不迫、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教学重难点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中感受船长伟大的品质。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械”的声母要读成“x”,不要读成了“j”;“窿”是第二声“ln”,在“窟窿”这个词中要读成轻声“lon”。“窿、遣、卑”三个字容易写错,重点指导书写。2.阅读理解抓住“英雄”一词,从哈尔威船长下达的四次命令入手,紧扣一个“情”字,着力体现一个“悟”字
2、,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提升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3.表达运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章的相关语句,通过对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揣摩,并运用联想、质疑等方法,体会人物的崇高品质,在层层解剥中突破难点,并通过课后写话训练,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字,正确读写“行驶、凌晨”等10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板块一 激情导入,提示课题1.导入新课。(1)师导入:大海是美丽的,大海是汹涌的,但大海又是无情的。有关大海的故事说不完也道不尽,今天让我们登上一艘漂亮
3、的邮船,认识一位船长,一个英雄哈尔威船长。在危难时刻,他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精神令我们感动。(配泰坦尼克号主题曲作为背景音乐)(2)课件出示课题。(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2.读题质疑。(1)生齐读课题。(2)师引导: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3)生交流,师适时评价。示例1:哈尔威船长是如何化险为夷的?示例2:当时的场面是什么样的?3.师小结: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会“质疑”,还要学会自己通过阅读来“解疑”。今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相信大家能在文中找到答案。【设计意图】兴趣是行动的最好指导。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的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也为下
4、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根据阅读要求,合作自读课文。2.课件出示阅读要求。课件出示:l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自学。l 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检查生字新词。(1)师引导:同学们刚才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2)课件出示生字词语。(3)读准字音。师指名认读生字,注意变色的字,相机正音。“秩”读翘舌音,“汹、窿、岗”读后鼻音,“混”读第四声。生开火车认读;全班齐读。(4)识记生字。形近字识记示例: 你(你们) 棵(一棵树) 甜(甜美) 维(
5、维持)弥(弥漫) 裸(裸露) 酣(酣睡) 唯(唯一)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宀+辛宰;扌+昔措;山+冈岗。形象记忆:“窟窿”就是洞,所以是穴字头。(5)指导书写。指导书写“遣”字。视频出示“遣”字,学生书空练习。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练习。指导书写“卑”字。(课件出示“卑”字的笔顺)生练习书写。(6)全班齐读生字词,在读中巩固。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师指名反馈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课件出示段落。(3)指名反馈读后感受。师引导:了解“诺曼底号”遇难的经过后,谁能用一个简单的词语说说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预设:感动、激动、自豪、惊魂未定、害怕、恐慌、慌张5.抓住关
6、键语句,探究海难发生的原因。(1)师引导:同学们,“诺曼底号”造于1863年,是一艘大轮船,在英伦海峡范围内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像这类英国邮船,晚上出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然而危险就这样没有任何预兆地降临到了这艘船上,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2)师指名反馈。(预设:因为当时海面上雾很大,可见度低)(3)出示课件。课件出示:l 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l 雾越来越浓了。l 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隐约可辨。(4)师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雾的大。(5)师引导:因为当时的雾太大了,所以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突然一声巨响(
7、音频播放巨响)(6)师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师紧张地追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先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然后用文中的句子说)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师惊恐地说:黑夜里,发生了(师指名读)师恐惧地说:宁静的黑夜里,发生了(小组读)师惊慌而恐惧地说:宁静的黑夜里,“诺曼底号”的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突然一声巨响(全班读)6.课堂小结。师:“诺曼底号”在一个宁静的夜晚遭遇了灾难。当时船上包括船长在内一共六十一人,我们知道最后除船长以外,其他人全部逃生。那么,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采取了什么措施呢?下节课我们
8、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设计意图】扎实过字词关,是语文教学必须落实的基本目标。在这个板块,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学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又借朗读了解课文大意,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第2课时课时目标学习作者运用外貌、动作等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人物的品质。教学过程板块一 谈话导入,想象画面1.师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2.板书课题:“诺曼底号”遇难记。3.谈话导入新课。(1)师引导:同学们,当你们正在沉睡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会有什么样的反应?(2)生自由交流。(3)师述:是啊,谁都会感到惊慌、害怕。当“诺曼底号”的乘客们被巨响惊醒,知道自己所乘
9、坐的船被剖开了一个大窟窿,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板书:与“玛丽号”相撞)【设计意图】设置疑问,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引起阅读期待。板块二 品味语言,感受“英雄”1.引导想象品读,体会人们的惊慌。(1)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段音频。师指名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示例:听到了尖叫声、哭喊声、船上物品坠地的声音、人们奔跑的声音仿佛看到了人们惊慌、害怕的神情,看到了人们蜂拥而出,看到了人们因奔跑摔倒在了地上2.体会文中人们逃生的场面。(1)师引导: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一场面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相关段落。(2)师指名回答。(相机板书:人们争先恐后地逃生)(3)课
10、件出示人们争先恐后逃生的段落。师指名朗读,生评价后再读。师引导练习朗读:如果你来读,你会怎么读?会强调哪些词语?为什么?生自由交流。生抓住重点词语,在读中感悟。(4)再次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段音频。(5)生齐声有感情地朗读人们争先恐后逃生的段落。3.分角色朗读,体会船长的镇定果断。(1)师启发:同学们,求生的欲望让乘客们一窝蜂地拥上救生艇,你推我搡,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会出现什么新的危险呢?(2)预设:推搡中会有人落海,抢救工作将会变得缓慢,老弱妇孺会落后,救生艇会翻(3)师生合作朗读对话部分。师引导:同学们,再这样下去,救援工作无法开展,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命丧大海,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黑暗中传来
11、了简短有力的对话。师生合作朗读文中对话部分。(4)引导体会船长的镇定果断。师: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一个怎样的声音?(预设:坚定的、镇定的、果断的、严厉的、威严的)师:从这样的声音中你们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船长?(预设: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处事果断、指挥有方)(板书:临危不惧舍己为人)(5)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注意读出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处事果断、指挥有方的特点。4.想象人物画面,体会船长的英勇无私。(1)师引导:黑暗里坚定而严肃的声音,使得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上只有一个人没有逃生,他就是(生齐读)(板书:哈尔威船长)(2)师配乐范读课文。(3)课件出示段落。(4
12、)师引导想象:同学们,你们的脑海中呈现了怎样的画面?(5)生自由发挥想象,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船长的敬佩之情。师引导:这感人的画面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请大家自由练习,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几个自然段。生自由练读后,指名朗读,师相机指导。师配乐,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自然段。5.教师小结。(1)师: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得救的人们会说些什么呢?(2)同桌自由练习说一说。(3)全班交流;师适时评价,激发同学们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和赞叹之情。【设计意图】语文课需要感动,需要震撼。这份感动源于学生与作品的直接对话,是师生之间的心灵接触。本板块通过多
13、形式、多层次的朗读,如师生合作朗读船长与船员的对话,指名朗读描写混乱场景的句子,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人们的慌乱,让学生充分领略哈尔威船长的风采,感受他伟大的人格品质。板块三 理解句意,深化主题1.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1)师引导:同学们,在危险面前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沉着地指挥人们逃生,他在那个可怕的黑夜静静地离开了我们。雨果是这样评价这位伟大的船长的。(出示课件)(2)师指名朗读。(3)评价船长。师引导:说说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示例:践行一次英雄的“壮举”的机会人人都有,关键在你是否付诸行动。在死亡面前,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舍己为人,他的高贵品质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
14、论。师小结:“诺曼底号”不幸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惊恐慌乱中,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船上所有的人都获救了,而他自己,却被海水无情地吞没,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永远留在人们心中!2.课堂总结。(1)师引导: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请在书上的空白处写一写。(2)生自由练写后全班交流,及时评价。(3)师总结。(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同学们,人生犹如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帆船,谁也不能预想前方会怎样,或风平浪静,或惊涛骇浪。无论如何,你都得扬起风帆驶向远方,遇到惊涛骇浪,你要冷静,临危不惧、机智勇敢。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真正的舵手。【设计意图】让学生
15、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文字运用中加深学生对哈尔威船长这一高大形象的认知,这是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更是情感的流露,精神的彰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上,我致力于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伟大品质,体会作者引人入胜的描写方法。1.引导质疑,激起阅读兴趣。学生进入高年级,解决自己感兴趣的语文问题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在阅读中有明确的目的性。充分利用电影泰坦尼克号的视频及相关音频资料,将文中恐惧、慌乱的场面描写进行直观呈现,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朗读想象当时的场面,以自己的朗读和想象进行情景再现。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本文表达的情感需要学生在字里行间仔细品悟,通过相互交流体会文章的感人之处。同时,文章的工具性
16、也不容忽视。本课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两点:其一,通过语言描写,感悟人物品质。其二,理解词语的比喻义。第一点是教材要求实现的单元教学目标,第二点是根据课文理解的需要自行加入的。3.分角色朗诵体会情感。教学从船长与机械师和大副的对话中体会船长的果断与镇定时,我指导学生进入情境反复朗读。刚开始时学生的语速过快,个别句子朗读时不够清楚。于是我提示:“船长啊,我给你提个意见。你刚才说话太快了,让别人听了感觉你有点着急。类文链接要让别人感觉到你的镇定,就应在说话的时候冷静些,让自己的话语掷地有声!”到第二组朗读时,学生去掉中间的旁白,朗读衔接紧密,更好地表现出在当时紧张的情况下船长的果断与船员们的默契配合。
17、2023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含答案】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 看拼音写词语。gu ju h xio mng lng pi qin g bo f rng k long qin kn zo yng tng lu 二、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霎时(sh s) 踮脚(din din) 鹅卵石(nun lun)风俗(sh s) 跃出(yu yu) 泼剌声(c l)三、 比一比,再组词。 掠(_) 绽(_) 梢(_) 瓣(_) 惊(_) 锭(_) 俏(_) 辩(_) 四、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鲜花(_
18、)(_)(_)(_)大作 绿树(_)(_) 雪花(_)(_) 鲜果(_)(_)草翠(_)(_)1.可以用来描写冬天的词语有:_、_。我还能写出两个:_、_。2.秋天,爷爷的果园大丰收,到处_。五、 根据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挑大梁 破天荒 敲边鼓 栽跟头1如果不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以后迟早会(_)。2一向成绩优秀的小明,这次考试竟然不及格,这真是(_)的事儿。3这出戏由他(_),一定能引人注目。4别人说话时,他总是喜欢(_)。六、 修改病句。1这篇文章的语句和用词很通顺。_2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_3这些工作因为都是些小事,但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_4草原把夕阳映得五彩缤纷。_5我
19、们按捺不住激烈的心情,一起欢呼起来。_6我明天早上很可能一定去你家玩。_7循着钟声,来到了山半腰的寺庙。_8上课时,老师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_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_,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_,形成一堵_。2._,小尾巴甩得滴溜溜。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_。3._,_。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八、 阅读纪昌学射片段,回答问题。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
20、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能不眨一下。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练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你要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那时候再来见我。”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1根据文段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是指纪昌的眼力是在家里练习的。(_)(2)飞卫让纪昌先
21、练眼力是为了让纪昌打好基本功。 (_)(3)纪昌练眼力分两步走,先练习追踪快速移动物体,再练以小视大。(_)2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请选择合适的选项,把序号填在括号里。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转换及转折C表示意思的递进 D表示声音的延长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能不眨一下。(_)3“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句中带点词“竟然”能否换成“果然”?为什么?_4读读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从句子的加点词你体会到纪昌是个怎样的人?先概括他的特点,再具体说说理由。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
22、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_九、 习作表达。题目: 以“我的好朋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可以写人,也可以写物。(2)有中心、有条理。叙述的时候要注意些清楚他(它)为什么是你的好朋友。字数在350字左右。_参考答案1、规矩 呼啸 朦胧 派遣 胳膊 芙蓉 窟窿 乾坤 遭殃 藤萝2、sh din lun s yu l3、掠过 绽开 树梢 花瓣 惊吓 钢锭 俊俏 争辩4、盛 开 狂 风 成 荫 飞 舞 飘 香 花 开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鹅毛大雪 北风呼啸 鲜果飘香5、栽跟头 破天荒 挑大梁 敲边鼓6、这篇文章的语句通顺,用词很准确。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些
23、小事,但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 夕阳把草原映得五彩缤纷。 我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一起欢呼起来。 我明天早上很一定去你家玩。 循着钟声,我来到了山半腰的寺庙。 上课时,老师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7、逐渐拉长 白浪翻滚 两丈高的水墙 花牛在草地里走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8、1 2A3不能换。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不在意料之中。果然,表示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竟然”更符合语境。4句子中“就”的意思是:立即,不用很多时间;“又”的意思是:重复,连续;从这两个词看出纪昌学射箭时很刻苦、很自觉。9、示例:我的好朋友我有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她个子不高,戴着粉色头箍,扎
24、着马尾辫。我觉得,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十分幽默,总能逗得我哈哈大笑。记得有一天下课,我们一起下楼梯。我问她:“你们学校有没有要求写中国梦我的梦啊?”她点点头,又说:“你知道吗,我们班有两个人写得超现实。我跟你说一下那两个人是怎么写的。”这时,她以一种奇怪的腔调,右手拍着胸脯说:“本大少爷要到雅安当志愿者。”说到这,她伸出食指,一边摇动着她的食指,一边继续用那怪怪的腔调说:“至于实现这个梦想的方法嘛就是让学校出钱给我坐飞机到雅安。记住,要现金,我要自己订航班。”当时,我不由得哈哈大笑。接着,她继续用那怪怪的腔调说:“另一个人的梦想则是希望学校捐出一台电脑给山区的孩子用。”听完她的话虽然我知道肯定有些夸张,但看着她手舞足蹈,听着她绘声绘色的描述,我早就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幽默的语言能使人快乐、欣悦和愉快。我的这个朋友就十分幽默,总能令我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她就是我的好朋友小亭。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