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西藏山南农牧民使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及建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6708 上传时间:2024-02-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山南农牧民使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及建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藏山南农牧民使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及建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藏山南农牧民使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及建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4卷 第2期Vol.44No.22023年3月Mar.2023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zang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脱慧洁:西藏山南农牧民使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及建议摘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西藏山南农牧民使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率较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频率低,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既有相当的热情又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培训教材适用性较

2、低,教育培训力量薄弱。提升山南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应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宣传力度,编写适合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汉藏双语教材,建立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创新培训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方式,营造农牧民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良好环境。关键词:山南;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言能力;建议中图分类号:H102;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88(2023)02-0106-05收稿日期:2022-05-27作者简介:脱慧洁(1977-),女,甘肃永登人,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民族新闻传播、民族影像

3、传播。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融媒时代西藏电视媒体创新与影响力提升研究”(项目号:18BXW055);西藏民族大学“西藏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应用研究团队”的阶段性成果。西藏山南农牧民使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及建议脱慧洁(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引 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包括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核心任务,是法律规定的责任。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 指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的重要途径,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支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2021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后简称 意见),意见 的基本原则明确要求:“坚定不移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力度,提高普及程度,提升普及质量,增强国民语言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2。西藏作为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西藏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106-106脱慧洁:西藏山南农牧民使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及建议2022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明确指出,要“推广使用好国家通用语

5、言文字”3。在西藏全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为3137901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66829人,汉族人口为443370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303443人、占35.7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344657人、占64.27%。4从人口结构看,乡村居民是今后西藏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点人群。在历史、文化上,山南是藏民族的摇篮,是西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产业结构上,山南是农业、牧业并重的地区。据统计,2020年山南全市农业产值为6.77亿元、牧业产值7.46亿元。5基于此,我们选取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的部分区县调查农牧民使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分析农牧民在使用学习国家

6、通用语言文字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一、调查的基本情况(一)调查地点及对象山南位于西藏自治区南端,北接拉萨市,西邻日喀则市,东连林芝市,南与印度、不丹两国接壤,面积约 8万平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为 354035人(截至2020年)。4民族以藏族为主,其次为汉族,还有门巴族、珞巴族、回族等。6(P1332)今山南市主要分布着藏语卫藏方言前藏土语,还零星分布苏龙语、崩如语。72021年7月,调研组选取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措美县、浪卡子县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的具体村庄为克松村、志岗村、多若村、索朗村、热木那村(以上乃东区)、卡珠村(措美县)、张达村(浪卡子县)。所有

7、调查点都为纯藏族居住的村落,共64户284人(见表1)。表1:被访农牧民的家庭基本情况调查村户数人数克松1117%4616%志岗1219%5018%多若1015%4917%索朗46%217%热木那1219%5118%卡珠1016%4416%张达58%238%从职业角度看,被调查者的家庭成员包括农牧民、学生、老师、公务员、军人等。本文只研究西藏山南农牧民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因此除去学生、老师、公务员、军人等人群,农牧民共195人(见表2)。其中,克松村、多若村、索朗村、热木那村为农区,共计114人、占农牧民的58.46%;志岗村、卡珠村、张达村为牧区,共计81人、占农牧民的41.54%。表2:被

8、访农牧民的具体情况调查村人数性别年龄学历男女19-39岁40-59岁60岁以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以上克松2814141013571443志岗35191612131082043多若311615815871671索朗13673641930热木那43182519121263070卡珠3316171116672051张达12575618220合计1959410168814644111328注:表中的高中以上学历具体包括高中、中专、大专等学历。(二)调查目的与方法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1)了解西藏山南农牧民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情况;(2)了解西藏山南农牧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文字的情况,尤其是使用国家

9、通用语言文字的情况;(3)了解西藏山南农牧民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情况,包括教育培训、教材使用、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态度;(4)在前三个目的基础上,着力探寻提升西藏山南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助力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西藏,农牧民的汉语文水平普遍较低,有的甚至不会汉语文。为避免因语言文字障碍而带来的不理解或误解,此次调查并没有采用自填问卷的调查方法,而是进行入户访谈。访谈时,根据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对被访村民进行逐一询问,了解被访谈对象及其家庭成员的语言能力、语言使用情况等。(三)问卷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1)家庭成员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表,主要涉及年龄、性别、学

10、历、职业、民族、语言文字的掌握情况、收视情况、阅读情况、微信使用情况等;(2)个人语言文字使用学习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与家人、邻居交谈时的语言使用情况,在村中开会、集市买卖、医院看病、银行办理业务时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以及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态度等。-107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二、山南农牧民使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一)山南农牧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现状1、山南农牧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国民语言能力是国民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沟通的能力,是一种多语能力,包括母语(方言)能力,国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外语能力。8语言的基本功能是沟通交流,因此就国民语言能力而言,主要

11、是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应用能力。从调查结果看,当前山南藏族农牧民主要使用藏语,部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因此,藏语能力和国家通用语言能力都涵盖听说能力和读写能力,具体说来就是藏语能力、藏文能力和普通话能力、汉字能力。根据掌握情况,语言能力水平可分为优、良、中、差和不会5个等级。我们将优、良、中3个等级划入普及范围,下面从语言文字的普及率角度来看语言能力。表3:西藏山南农牧民语言能力统计表语言文字藏文普通话汉字普及未普及普及未普及普及未普及掌握情况能自由阅读书刊借助工具书阅读书刊大致能看懂简易读物能看懂简单句子看不懂能流利准确地使用能熟练使用但有些音不准基本能交谈但不太熟练能听懂但不太会说听不懂也

12、不会说能自由阅读书刊借助工具书阅读书刊大致能看懂简易读物能看懂简单句子看不懂能力水平优良中差不会优良中差不会优良中差不会农区人数58234161319241533231110111864牧区人数299916188614845825957合计人数8732133231273029416819121627121注:表中的“能力水平”是被访者根据“掌握情况”做出的主观判断。藏文的普及率。从藏文的掌握情况看,“优良中”共计132人,普及率为67.6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率。(1)普通话的普及率。从普通话的掌握情况看,“优良中”共计86人,普及率为44.10%。(2)汉字的普及率。从掌握情况看,“优

13、良中”共计47人,普及率为24.10%。从2006年公布的数据看,21世纪初西藏自治区普通话的普及率仅为16.10%9(P25)。从本次调查看,西藏山南农牧民的普通话普及率较之前提升了2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自21世纪初以来西藏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收看电视时的语言选择。除去不看电视的5位和不清楚家庭成员是否看电视的5位外,185位农牧民被访者在看电视时的语言选择见表4。表4:西藏农牧民收看电视时的语言选择地域农区牧区藏语人数1055352比例%56.7649.0167.53普通话人数12111比例%6.4910.191.30藏语+普通话人数684424比例%36

14、.7640.7431.17从上表看,西藏农牧民在收看电视时收看普通话节目的共计80人、占43.25%。这一比例与普通话的普及率大致相当。3、微信中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除不使用微信的37人和不清楚家庭成员微信语言使用情况的12人外,共有146人的微信使用样本。微信中的语言文字使用比较多样,这里用 ABCD 分别表示藏语、藏文、普通话和汉字。从调查的情况看,西藏山南农牧民在微信中使用语言文字的情况共有 A、AB、ABCD、ABD、AC、ACD、AD、BD、D等9种情况。表5:西藏农牧民在微信中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语文使用情况人数地域农区牧区A864838AB18126ABCD14122ABD615A

15、C1183ACD312AD523BD110D220在微信中,使用普通话的28人、占19.18%,使用汉字的31人、占21.23%。如果把使用普通话、汉字的ABCD、ABD、AC、ACD、AD、BD、D等7种情况都加在一起,其比例也只有28.77%。在微信中,西藏山南农牧民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比例较低,不足三成。4、农牧民在家庭中的语言使用情况。下面分析直接被访者。直接被访者共64位,但只有62位的数据有效,下面就以这62个数据样本为分析对象。(1)配偶之间的交际用语。在52位有效被访者中,与配偶交谈用藏语的有51位、占98.08%,仅有1位用普通话交谈、占1.92%。(2)与子女之间的交际用

16、语。在58位有效被访者中,父母用藏语与子女交谈的有51位、占87.93%,用普通话与子女交谈的有7位、占12.07%。在山南农牧区,家庭内部以-108脱慧洁:西藏山南农牧民使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状及建议藏语交际占绝大多数。5、农牧民在村内的语言使用情况。邻里之间进行交际时,62位直接被访者都用藏语进行交际;在村中开会时,有54位用藏语、占87.10%,有8位用普通话、占12.90%。农牧民在村内的语言使用仍以藏语为主,很少使用普通话。6、农牧民在市镇上的语言使用情况。市镇上的语言使用情况以市场、医院、银行为例。在这3个场合中,直接被访者的语言使用情况见表6。表6:西藏农牧民在市镇上的语言

17、使用情况藏语普通话市场人数2834比例%45.1654.84医院人数3032比例%48.3951.61银行人数3527比例%56.4543.55在市镇上,山南农牧民使用普通话的比例一般在50%左右,比在其他环境中要高很多。7、农牧民使用文字的情况。对农牧民而言,写字并不频繁。为能比较好地体现农牧民的文字使用情况,我们设定文字使用的背景为“签字”。在签字时,62位直接被访者的文字使用情况是:用藏文签字的有37位、占59.78%,用汉字签字的有25位、占40.32%。(二)山南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现状1、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态度。这里用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作用”“是否愿意学习国

18、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回答来判断农牧民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态度。62位被访农牧民的回答情况见表7。表7:西藏农牧民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态度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作用有用人数61比例%98.39有些用人数1比例%1.61是否愿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愿意人数57比例%91.94不愿意人数1比例%1.61无所谓人数4比例%6.45总的看来,西藏山南绝大多数农牧民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持一种赞同、肯定的积极态度。2、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材。山南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时所使用的资料有两类:一类是正式出版的教材,如 汉语藏语一本通10;一类是未正式出版的自编学习材料,如山南市藏语委办(编译局

19、)编写的 汉藏日常用语学习读本(2021)、克松村村委编写的 国家通用语言学习课本。3、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方式。现在农牧民主要通过文化补习夜校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夜校的老师主要是驻村工作队干部、乡村振兴专干和科技专干,其总人数一般在 4 人左右,人力有限,且重点培训对象是村两委班子成员。三、山南农牧民在使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存在的问题从现状看,山南农牧民在使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主要存在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1、山南农牧民的普通话普及率较低。2020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为80.7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山南农牧民的普通话普及率低了近37个百分点,其差距依然很大。国务院办公厅发

20、布的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 提出了“到2025年,普通话在全国普及率达到 85%”2的主要目标。因此,要提高西藏农牧民的普通话能力和普及率,任重道远。2、在西藏山南农牧民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人数很少、频率较低。这是造成山南农牧民普通话普及率较低的重要原因。唐婧指出:“西藏农牧区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遇到的主要问题中,缺乏适当的语言环境、缺少说话的交流机会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11。3、绝大多数农牧民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持一种赞同、肯定的积极态度,认为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重要作用,愿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但部分农牧民干部群众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

21、区。4、西藏山南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培训教材适用性较低。从实际情况看,已有的培训教材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材的内容还不够系统、全面,多数以国家通用语言的入门教学为主,但忽视对国家通用文字的教学;其次,对于缺乏汉语文基础的农牧民而言,现有正式出版的教材比较难,常束之高阁,没能发挥更大的作用。5、教育培训力量薄弱。学校、媒体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教育培训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参与度很低。驻村工作队干部、乡村振兴专干和科技专干主要负责对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国家通-109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用语言文字培训,而针对广大农牧民的培训较少,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途径少。

22、四、山南农牧民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建议根据山南农牧民的实际,下面就“如何提升西藏山南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能力”这个核心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一)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宣传力度首先,向农牧民干部群众讲清楚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和好处,增强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动性。从关系农牧民切身利益的角度讲清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创业竞争力、就业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农牧民看到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语言红利”,使农牧民产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内生动力。其次,向农牧民干部群众讲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消除认识误区,增强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积极性。

23、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保护民族语言文字之间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西藏各级主管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向农牧民干部群众讲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藏语文的关系,让农牧民愿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二)编写适合西藏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色教材在充分考虑农牧民多数会藏文的基础上,自治区教育厅、语委组织西藏相关科研院所、高校,编写一部适合西藏农牧民系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汉藏双语培训教材。教材可分为初、中、高三级,包括汉语拼音入门、常用汉字、常用词句及会话,用藏文拼写普通话,并与汉语拼音对照,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使农牧民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三)建立农

24、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长效机制首先是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培训队伍,增强培训力量。应增加具备汉藏双语能力的培训者,可以选派市内各级学校的教师、村中的大中专学生,并从社会中招募志愿者,充实培训队伍,增强培训力量。参与对口支援西藏的省市、高校和有关单位,也应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援藏工作的内容,制订工作计划和时间表,保证培训人员和活动经费,切实增强培训所需的人力和财力。其次是培训应突出重点。除继续深化对农牧区村(居)干部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培训外,还应以具有小学及初中学历的青壮年农牧民为培训重点,加大对牧区干部群众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培训力度。(四)创新培训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25、方式除文化夜校之外,应增加其他形式的培训。如在农闲时节,聘请市内各级学校的教师、电台主持人、返乡的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在村委集中进行现场培训;聘请区内外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教师,通过网络对农牧民进行线上培训;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与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宣讲、法律宣传、疫情防控等相结合。(五)营造农牧民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良好环境各地市各级学校的教师、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专干和科技专干以及村(居)干部结对帮扶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中小学生带动农牧民更好地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具备一定自学能力之后,农牧民使用培训教材、APP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村委会

26、不定期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歌咏比赛、汉字书写比赛等活动;驻村工作队和乡村振兴专干和科技专干也要积极学习藏语文,藏汉族相互学习彼此的语言文字,互学互助,共同提高。参考文献1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语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EB/OL.中国政府网:http:/ 语易地扶贫搬迁背景下德吉村的语言生活呈现出“语言聚集”的主要面貌。搬迁村民族成分单一,语言生活相较于搬迁前更为集中和单纯,形成了以藏语为主要交际工具的交际模式。德吉村依托山水风景、人文情怀,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示范意义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对当代乡村振兴工作和语言生活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以语言扶贫为依托,

27、构建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核心的经济交互模式,借助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制定符合经济发展方向的语言政策和机制,通过语言政策调整“民智”扶贫方向,对实现和构建“扶智”“扶志”的扶贫体系具有指导意义。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通过对德吉村语言生活的调查研究,能够从语言和扶贫两个角度把握德吉村的语言状况,为德吉村的整体发展和系统扶贫提供材料支撑,从而更好地助力德吉村的整体发展,探讨德吉村未来的交际模式和方向。参考文献1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Z.2016.2林华东、陈燕玲.泉州地区三峡移民语言生活状况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11(2).3喜清娉.宁夏闽宁镇回族吊庄移民语言生

28、活调查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4黄金玲.易地扶贫搬迁背景下的语言问题与语言发展契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为个案J.语言研究,2019(18).5罡拉卓玛.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藏区特色村落发展模式调查以青海省尖扎县德吉村为例J.新西部,2020(3).6苏剑.语言扶贫的理论逻辑、经验支持与实现路径J.学术月刊,2020(9).7Marschak,J.The economics of languageJ.Behavioral Science,1965(2).责任编辑王宝红校对陈鹏辉(上接110页)4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西藏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西藏自治区第七次

29、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N.西藏日报(汉),2021-05-20.5山南市统计局.山南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山南市人民政府网:http:/ 少数民族语言卷(第2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8魏晖.国民语言能力建设刍议J.语言科学,2014(1).9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10西藏自治区“双语”教材编写组.汉语藏语一本通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民族出版社,2017.11唐婧.论在西藏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举措N.西藏日报(汉),2021-09-15.责任编辑王宝红校对陈鹏辉-1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