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西方疯癫与性别史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解读.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2967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疯癫与性别史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解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西方疯癫与性别史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解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西方疯癫与性别史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解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11西方疯癫与性别史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解读西方疯癫与性别史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解读安永娜摘要:学术界关于疯癫史的讨论中,“患者被置于疯人院的意图”一直存有争议。在其争议性的历史背后,疯癫与性别之间建立的耻辱感相联系,在患者、疯人院及其家庭等社会关系之间的互动中得到强化。历史学者对此研究已跨越一个世纪之久,系统地梳理和回顾西方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还原不同争论背后的历史场域,可为现实提供参考资源。关键词:医学史英国史女性与性别史疯癫20世纪60年代,西方民权运动风起云涌,“反精神病学运动”(anti-psychiatry)a随之兴起,自由与话语权争夺一时成为学术风尚。疯癫与文明b作为这场运动的重要代

2、表,揭露了主流体制以文明符号来规训异己因素的现象。这又进一步启发了女性主义c思潮的发展,即洞察并抗争男权体系,a该词最早由英国精神病学家库柏(D.Cooper)于1967年提出,并引起学者共鸣,得到广泛传播,从对精神病学领域的思想批判,到成为一场社会文化运动。下文提及的法国哲学家福柯(Michel Foucault)、英国精神病学家莱恩(Ronald Laing)和库柏以及美国精神病学家萨斯(Thomas Szasz)均是代表人物。他们的核心观点是,“疯狂”并不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疾病存在,而是由外在的政治、经济或文化需要来定义,用以维护现存社会秩序的手段。参见D.Cooper,Psychiatr

3、y and Anti-psychiatry,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s,1967。bMichel Foucault,Madness and Civilization: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New York:Vintage,1961.c女性主义,即“女权主义”,最早萌芽于19世纪中期。参见裔昭印:西方妇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83页。本文“女性主义”均采用此意。212世界历史评论2023 年第 2 期争取女性在公共领域的地位等。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女性学者打破职业垄断,女性主义观

4、点逐渐延展到知识领域。女性学者反思、批评原有的“虚伪”的男权知识体系,试图打破男权主义对知识领域的垄断。a直到今天,此趋势在西方社会依旧方兴未艾,相关论著层出不穷。与西方学术界研究如火如荼不同,国内学术界对疯癫b与性别c主题却甚少关注。d出于拓宽中国的西方医学史研究目的,彰显性别视角对疯癫史研究的不同影响,笔者认为有必要系统地梳理和回顾西方学术界特别是英国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文献,同时希冀借此引起国内同仁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一、兴起与发展(一)20 世纪 60 年代研究的兴起18世纪以前,对精神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人们为了防止精神病人侵犯他人而将某些精神病人集中在一起,隔离起来,这种机构称为“疯

5、人院”。若按资金来源来说,疯人院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志愿慈善、个人私营以及1845年由政府力量主导而重组的疯人院。慈善资助收容精神病患者的专a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患者被送进疯人院不是因为生理疾病需要治疗,而是由患者身边人出于利益关系或规训因素,强制女性患者入院。参见Nancy Tomes,“Feminist histories of Psychiatry,”in Roy Porter and Mark S.Micale(eds.),Discovering the History of Psychiatr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p.34883;

6、“Managing womens minds,”in Elaine Showalter,The Female Malady:Women,Madness and English Culture,18301980,New York:Pantheon,1985,pp.7498。b关于“疯癫”概念的术语和定义纠葛非常复杂,如lunatic,insane,mad等词,在医学和法学上的定义也不同。本文遵从英国学者取“madness”之意:精神错乱,以某些异常心理或行为模式为特征的一系列行为。参见Roy Porter,Mind Forgd Manacles:a History of Madness in E

7、ngland from the Restoration to the Regenc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p.3。c性别史关注的是随时间发展的变化,或者在特定历史时期中单一社会内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人们感受到的(perceived)男女间的差异;男女间关系的形成;作为社会性别的产物(gendered beings),女人之间的关系和男人之间的关系的性质。参见美 索尼娅 罗斯:什么是性别史,曹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2页。20世纪90年代“社会性别”概念引入国内,在妇女/女性史研究的基础上,社会性别史研究逐渐兴起,并形

8、成了“妇女/性别史”这一为学界普遍认可的表述方式。本文亦采用此种表达方式,偏重性别史中的女性方面。参见高世瑜:从妇女史到妇女/性别史新世纪妇女史学科的新发展,载妇女研究论丛,2015年第3期。d国内近几年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对疯人院运营模式或名人疾病的原因探析,而少性别角度。比如,赵秀荣:1719世纪英国关于疯人院立法的探究,载世界历史,2013年第5期;邹翔:走近艾萨克 牛顿的疯癫:人文与科学的多重阐释与构建,载世界历史,2017年第2期。213西方疯癫与性别史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解读门机构至少于1600年,就已经在伦敦存在,最早可追溯至建于15世纪的伯利恒医院(Bethlem Hospital)

9、。a此类医院往往规模较小,同时居住环境拥挤、糟糕,病人主要来自伦敦和周边各郡的贫民阶层。也有一部分来自富裕阶层的病人被单独收容,他们支付额外的费用便可获得更舒适的环境和更好的食物。由此开启了慈善疯人院中公共事务和私人事务双管齐下的先例。18世纪,女性进入疯人院的数量渐趋增加,一些描述医生以治疗“性冷淡”名义对女性患者实施性侵犯的匿名小册子,开始流入公众视野,疯人院丑闻逐渐引起社会和政府的关注。以英国为例,为规范疯人院的运行,英国政府于1774年通过了疯人院法案(The Madhouses Act 1774 14 Geo.3 c.49)。进入19世纪经济转型时期,政府对社会治理的干预力度加大,疯

10、人院的监督立法得到进一步加强,女性遭受性虐待的信息逐渐从公众视线中消失。19世纪中叶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民众忙于经济发展,工业经济下的家庭和社会对疯人院态度一改往日,扩增的市场需求使个人私营的疯人院迅速“繁荣”起来,管理患者的市场化趋向增强,“疯癫”变身为一项热门交易。b与此同时,疯人院患者的入院病因也出现了变化,“工作焦虑”“过度学习”和“产褥期精神错乱”等病因载于案例之中,c人们对精神疾病的看法也随之改变,精神疾病从道德的“堕落”变为一种受到同情的“躯体性疾病”。而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社会前所未有地开始关注战争给士兵带来的精神创伤后遗症问题,“弹震症”(Shell s

11、hock)这一术语(后被正式命名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首次进入公众视野,精神病学由此得到正统医学界(orthodox medicine)d的认可,获得进一步的专业化发展。e与此a 英 李奥纳多 史密斯:公共慈善、私营机构和国家干预:英格兰疯人的制度化护理(16001815),傅益东、赵炜煜译,载医疗社会史研究第1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bWilliam Ll.Parry-Jones,The Trade in Lunacy:A Study of Private Madhouses in England in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12、 Centuries(Studies in Social History),London:Routledge,2006.c以英国格拉斯哥皇家疯人院入院病因为例,参见18851900 Bound annual reports,Gartnavel Royal Asylum,Glasgow,Britain,HB132222,b2189159x,Wellcome Library,pp.276277。d与民间医学(alternative medicine)相对应,指培养全科医生的官方正规医学,参见Mike Saks,Orthodox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Politics,P

13、rofessionalization and Health Care,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2003。e“The Report of the War Office Committee on Shell-Shock,”The Hospital and Health Review,Vol.13,No.1(Oct.,1922),pp.393402.214世界历史评论2023 年第 2 期同时,战争为西方女性进入公共领域工作提供了重要契机,奠定了其后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基础。a20世纪60年代,随着西方“新社会史”研究b兴起,医学史与其结合为医疗社会史等不同分支,“疯

14、癫”的研究领域得到拓展。c精神病学的人文研究真正兴起,尤以疯人院的主题研究引起关注。比如,20世纪最富挑战性和反叛性的已故法国哲学家兼历史学家米歇尔 福柯的经典代表作疯癫与文明。以法国等欧洲国家为理论分析的案例模板,福柯用700多页的篇幅探讨了“疯子”这个社会产物,从中世纪的流放到“古典时期”d的社会控制,对纳入现代医学服务体系之前的疯人院演变历史进行了深刻剖析,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考察一定历史情境中精神医学的意涵,诠释了疯狂如何被构建在社会非理性范畴之内。疯癫与文明的基本主题是通过理性征服“疯狂”。在前古典时代,“疯狂”与理性一直处于共生关系。在中世纪,“疯狂”带有启示的色彩。在文艺复兴时期,

15、它成为“纪念品”,对人类生活的恶作剧般的想象。e不管怎样,“疯狂”都是为了让理性更接近真理。在福柯看来,从“古典时期”开始,这种关系就破裂了,“疯狂”变成了需要驯服、控制和限制的东西。19世纪的创新是从锁链到道德权威的运动,通过在疯人院创造一个监视和判断的世界来实现这种顺从。由此,福柯认为,疯人院是权力机器运作的一部分。福柯以权力理论吸引了大批追随者,并在其后席卷全球的“反精神病”后现代主义f思潮中一直发挥着重要影响,对西方精神医学史的早期发展具有开创之功。以对欧美的影响为例,英国的罗纳德 莱恩g和美国的托马斯 萨a周兵:美国妇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b“新社会

16、史”注重对地方共同体的研究,提出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力图彰显普通民众在历史中的价值。参见姜启舟:威廉 乔治 霍斯金斯与英国新社会史的兴起,载史林,2020年第6期。c赵秀荣:英美医疗史研究综述,载史学月刊,2007年第6期。d书中提到的“古典时期”不是指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古典古代,而是指近代绝对君主制和法国大革命时期,大体上与西方文学史上所说的古典主义文学时期一致。本书中这一术语的用法与福柯其他著作中的用法也是一致的。参见法 米歇尔 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第376页。eMichel Foucault,Madness and Ci

17、vilization: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p.13.f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兴起的社会思潮,解构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等,认为史料文献带有虚构性。gR.D.Laing,The Divided Self:An Existential Study in Sanity and Madness,London:Penguin Books,1965.215西方疯癫与性别史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解读斯a均深受其理论影响,认为精神病是一个被非医学因素所形塑的概念,这与麻疹、疟疾等生理性身体疾病完全不同。(二

18、)20 世纪 70 年代研究的鼎盛与20世纪60年代研究的兴起阶段不同,20世纪70年代的疯癫与性别史研究可谓西方医疗社会史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西方不少具有医学史研究分支的大学、研究机构或基金组织b专为性别史研究申请或设立了丰厚的奖学金。疯癫与性别史的研究成为进一步推进精神病学发展的重要视角,有大量著作问世。比如,1972年玛尔塔 维斯的论文集受苦受难: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c回顾、反思了维多利亚时代有关女性的社会刻板印象婚姻和生育是女性唯一的社会功能。而对疯人院的禁锢主题则主要呈现出两种研究范式:一是前期对于疯人院内医患关系的研究,二是20世纪70年代转向以家庭为研究对象,并尝试将精神病史与疯

19、人院史细分,各自研究。大卫 莱特是后者的重要代表。d他认为传统精神病史所主张的医疗机构对患者负主要责任的观念,与疯人院史并不相同,由此引入疯人院史中患者家庭的市场诉求视角。女性患者被关入疯人院是家庭状况在当时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反映,即一方面工业化节奏使得其他家庭成员无法在家照顾精神病人,另一方面家庭也越来越认同资产阶aThomas S.Szasz,The Myth of Mental Illness,New York:Harper&Row,1961;Thomas S.Szasz,The Manufacture of Madness: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nqu

20、isition and the Mental Health Movement,Syracuse: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reprint edition,June 1,1997.First published in 1970.b比如,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理事会(AHRC)、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ESRC)、欧洲研究委员会(ERC)和惠康基金(Wellcome Trust)等。cMartha Vicinus,Suffer and be Still:Women in the Victorian Age,London:Methuen,1972.这些成果的取得与20世纪60年代

21、新史学的兴起密切相关,其间,妇女史得到极大发展,大量著作出版面世,不限于精神病领域的有Sara Mendelson&Patricia Crawford,Women in Early Modern England,15501720,Oxford:Clarendon Press,1990;Anthony Fletcher,Gender,Sex and Subordination in England 15001800,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Christine Peters,Patterns of Piety:Women,Gender and

22、 Religion in Late Medieval and Reformation Englan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Tracy Borman,Elizabeths Women:Friends,Rivals,and Foes Who Shaped the Virgin Queen,New York:Bantam,2010。以及以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女性身份为主题的研究:Carole Levin,The Heart and Stomach of a King:Elizabeth I and the Politics of Sex

23、and Power,Second edition,Pennsylvan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14(first version in 1994)。dDavid Wright,“Getting Out of the Asylum:Understanding the Confinement of the Insan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Vol.10,No.1(April,1997),pp.137155.216世界历史评论2023 年第 2 期级对闲散人员和非

24、生产力的价值观,不想花费时间或精力照顾疯癫患者。因此,19世纪工业化下的家庭需求所形成的经济链,促使疯人院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身体史研究a的勃兴,研究身体成为疯癫史研究的新热点,尤其关注患者在疯人院的治疗经历。1985年,美国女性主义者伊莱恩 肖沃尔特在其代表作女性之病:女性、疯狂和英国文化,18301980b中,以“道德治疗”c为例,从性别、阶级角度对入院患者的不同治疗经历予以分析,阐述疯人院内精神错乱治疗的差别对待。作者以女性主题的写作来追溯女性对主流医学的反应,旨在于男性所主导的医学界中,发出被淹没的女性的声音。作者发现长久以来,对女性精神疾病的治疗过分依赖于阴蒂切除

25、术,而疯人院则通过将女性患者限制在高大围墙之内,最大程度地强化了女性抗争的无力感。d值得注意的是,该书还提到性别作为“疯癫”传播载体的戏剧性历史形象转换。比如,在古罗马奥古斯都时代,“疯子”的文化意象尚是男性。在18世纪中叶,最著名的疯癫表现作品是由丹麦雕塑家凯斯 加布里埃尔 西伯(Caius Gabriel Cibber)e为英格兰贝特莱姆(Bethlem)皇家医院门口处雕刻的两个男性“疯子”裸体雕塑。自古希腊罗马时期希波克拉底时代起,医学最初是为男性设计和服务,故以男性为精神疾病的主要诊治对象,后来“疯子”这一带有贬义和弱势的文化形象落在女性身上。f女性进入疯人院的原因和遭遇始终占据了性别

26、史的相关研究主题。到20世纪90年代后,一方面,有学者认为是基督教对女性更为严格的着装打扮、a身体在史学领域发展较迟,“身体史”概念远未沉淀为一个成熟的范畴,不同学者有不同分类。目前的共识是,身体史不是与文化史、社会史、经济史、医学史和妇女史等并列的历史学分支学科,而是一种以福柯、特纳等人的身体理论为分析工具的研究方法与范式。目的在于通过对权力、社会、传统文化绾结下的“身体”遭遇的关注以揭示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礼俗及其历史变迁。参见法 阿兰 科尔班、法 让雅克 库尔第纳、法 乔治 维加埃罗主编:身体的历史(3卷),张竝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bElaine

27、 Showalter,The Female Malady:Women,Madness and English Culture,18301980,New York:Pantheon,1985,p.76.c1780至1810年间发展起来的精神疾病医学治疗方法,起源自法国。d“Managing womens minds,”in Elaine Showalter,The Female Malady:Women,Madness and English Culture,18301980,New York:Pantheon,1985,pp.7498.e被英国威廉三世(William III)誉为“国王壁橱的

28、雕刻师”。fThomas Percy,Reliques of Ancient English Poetry,Richard West,1985.217西方疯癫与性别史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解读行为规范等的要求,尤其对女性贞洁的过度强调,致使女性一旦出现不符合教会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就会以精神疾病的名义被关进疯人院。a另一方面,英国学者则在宗教因素之外,尝试以解构主义对维多利亚时代英格兰的文学、医学和“社会”文本等进行多角度分析。比如,1995年吉尔 马特斯的不稳定的身体:维多利亚时代的性和生育表征,b通过将女性小说置于社会、经济、法律和政治多重话语中,展示了这些话语在维多利亚时代性别和性的建构中的相

29、互作用,并特别指出女性的写作活动如何参与并形塑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化特征。c与此同时,女性主义也开始聚焦于精神疾病症状的具象化研究,并试图从文化角度解析社会对它的污名化建构,主题紧密围绕女性的生育功能所代表的社会意义展开,对传统研究和意义规范做出掷地有声的反思和批判。比如,女性最具代表性的疾病歇斯底里症,长久以来,常见于各类文学评论家、精神分析家、女性主义理论家、历史学家的文章和书籍。1995年,马克 S.米卡尔在走近歇斯底里症:疾病及其解释中,回顾了歇斯底里症出现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法国,“匿名”于20世纪90年代的疾病发展脉络,考察并试图重构歇斯底里症隐喻在19世纪法国诗歌、小说、戏剧、

30、社会思想等不同文学艺术形式和政治中的概念使用。对米卡尔来说,歇斯底里症既是医学概念,也是文化隐喻,歇斯底里症的盛行和“消失”,不单单是医学过度干预的结果,还意味着歇斯底里在艺术、社会和政治领域的隐喻也随之失效。d从古希腊到弗洛伊德时代,歇斯底里一直被“污名”所固化。人们对未知的先天恐惧或后天偏见,使得某些疾病经常被过度赋予社会意义。aChristina Vanja,“Gender and Mental Diseases in the Early Modern Society:The Hessian Hospitals,”published in Leonie De Goei/Joost Vij

31、iselaar(eds.),Proceedings of the 1st European Congress on the History of Psychiatry and Mental Health Care,Rotterdam:Erasmus Publishing,1993,p.74.bJill L.Matus,Unstable Bodies:Victorian Representations of Sexuality and Maternity,Manchester and New York: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5,p.4.c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涌

32、现出一批优秀的边缘女性小说家,比如玛丽 沃尔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她们以精神错乱的女人为虚构角色,表达对父权传统僵化的愤怒。参见Sandra Gilbert and Susan Gubar,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The 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dMark S.Micale,Approaching Hysteria:Disease and Its Inter

33、pretation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p.220.218世界历史评论2023 年第 2 期正如美国文艺批评家苏珊 桑塔格经受癌症后,深感疾病被“转换成一种道德评判或者政治态度”的“过度想象”,而决定康复后为疾病剥离象征意义的重压。a随着研究的开展,精神病史研究者开始引入两性视角。以琼 布斯菲尔德为代表,b她在1996年出版的男人、女人和疯狂:了解性别和精神障碍一书中,运用精神分析、生物学、女性主义的研究范式对材料进行仔细核查和阐释,发现女性并不是之前研究所述的那般“疯狂”,而是存在“更为广泛的轻微精神疾病症状”,c期望由此打破

34、精神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女性疾病的社会刻板印象。她认为,“精神障碍”一词通常被认为是整体的,但实际上其中有些与女性有关(忧郁、焦虑、神经性厌食症),有些与男性有关(酒精相关疾病、反社会人格),有些则两性兼具(精神分裂症、躁狂症)。这种性别分布与精神障碍确实有关,但这种关系是间接的,可以通过适当的性别行为引导来调节。这种将性别考虑纳入诊断类别的特点,在神经症d和行为障碍中表现得最为明显,通常将理性和主动视为男性,情感和被动视为女性的原则贯穿于整个诊断过程。到19世纪下半叶,疯人院大量扩张时期,女性广泛存在的“轻微”精神疾病表现,造成了女性在疯人院中比例过高的问题,则很容易被误读。然而,两性视角对比的

35、研究方法,在具体实践中却并不容易实现。研究者发现在所收集到的档案资料中,统计数据难以在各项研究中实现标准化,这使得研究中的性别对比阐释存在较大局限性。流行病学的数据在几个方面的用途有限:患者统计数据仅包括治疗病例,而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自我转诊(self-refer)e,因为她们更易感到焦虑和忧郁。这与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就诊流程正相反,比如需要先确诊是否具备生理基础或酗酒、梅毒所致精神病,而这多是男性的痛苦病因,因此“真实”的性别相关的患病率很难确定。而a 美 苏珊 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5页。bJoan Busfield,Managing Madness:

36、Changing Ideas and Practice,New Hampshire:Hutchinson&Co Ltd,1986.cJoan Busfield,Men,Women and Madness:Understanding Gender and Mental Disorder,London:Palgrave Macmillan,1996,p.19.d“神经症”(Neurosis)一词在20世纪之前专指非器质性疾病,而到20世纪后,又包括器质性障碍。e自我转诊,意味着人们无需先看医生就可以自行转诊到医疗服务机构,因此通常不被算入文中“治疗 病例”。219西方疯癫与性别史研究:文献的回顾与

37、解读且,男性酗酒是否会因此掩盖或混淆忧郁症状,或者症状学是否因性别而异,这些在当时都是悬而未决的医学问题。总之,这样的数据无法维持对精神病学的性别批判,而对于精神病学“主要是通过女性患者之上的男性医学界来构建”a的结论,则需要进一步在某些特定精神疾病的情境下,对性别进行集中式的深入研究,而不只是来自官方公报的程序性陈述。值得注意的是,到20世纪90年代,精神病学史的研究面向更为丰富,在性别史角度之外,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研究向度:一是关注到工业经济兴起和城市人口扩增的社会结构转变对精神错乱发病率的影响,进而分析不同社会组织在精神病患者管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b二是“个案”微观研究的趋向,通过结合不同

38、疯人院实例,运用“自下而上”的患者研究视角,使实证主义方法为之一新。c(三)2000 年以来研究的新进展千禧年以来,关于精神疾病的代表性著作,除了性别主题的研究,不少作品在对档案的调查分析中也指出阶级因素的影响,甚至认为虽然女性在精神病方面遭受了不公平对待是事实,但性别因素并不是精神病史所面临的最主要矛盾。比如,2008年,丽莎 艾比娜妮西在疯狂、坏的和悲伤:从1800年到现在的女性和精神医生的历史d中,针对女性被认为比男性更容易患精神疾病的社会原因做了大量个案研究。她以英格兰不同郡的疯人院报告和病例为论据,以弗洛伊德理论为分析工具,认为疯人院对女性精神疾病患者存在过度或不当治疗,致使女性的“

39、疯狂”声誉广泛受损。她以19世纪女性“典型疾病”歇斯底里症为例,在对多种史料综合分析和衡量后,认为精神疾病更可能是由贫穷引起,而不是由性别造成。“不论男女,咨询医aJoan Busfield,Men,Women and Madness:Understanding Gender and Mental Disorder,p.231.bFrancis J.Rice,Madness and Industrial Society:Study of the Origins and Early Growth of the Organisation of Insanity in Nineteenth-Cent

40、ury Scotland,c.183070,Volume I,Doctor of Philosopher thesis,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1981.cJonathan Andrews,“Case Notes,Case Histories,and the Patients Experience of Insanity at Gartnavel Royal Asylum,Glasgow,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Vol.11,No.2(1998),pp.255281.dLisa Ap

41、pignanesi,Mad,Bad and Sad:A History of Women and the Mind-Doctors from 1800 to the Present,London:Virago,2008.220世界历史评论2023 年第 2 期生的患者比例最大的是老年人,那些没有正常工作或从事体力劳动的人。”a研究随时代的更迭会有不同的主题偏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女性被要求离开岗位、重归家庭的社会氛围引起了女性的不满,女性视角的精神疾病研究主题再次占据主导地位。2012年,阿里 哈格特在绝望的主妇、神经病和家庭环境b中,针对20世纪5060年代女性缺乏工作机会的事实和不满,运用

42、口述史等史料阐释战后女性的困境,在于传统社会对男女不同社会角色的期待。作者也尝试在精神病史领域进一步寻得论据,但如前所述,艾比娜妮西的研究结果是,性别在精神疾病的成因和治疗中并不是主要的争议点。2014年哈德 路易斯在英格兰疯人院中的性别和阶级,18901914c中,以性别和阶级的双重视角,对英格兰和威尔士疯人院制度的兴起做了调查和分析,并从疯人院护士等医务人员的看护职责、患者的治疗方法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作者认为,对男性和女性不同气质规范的社会建构,增强了性别的社会意义,并通过阶级、年龄、种族或民族等其他社会结构强化,因此“疯癫”现象是患者所受社会综合影响的结果。与此同时,男性视角的研究也渐

43、成气候,尤其是与女性气质相对的男性气概研究。作为社会建构的性别对象,男性的困扰在21世纪得到比之前更多的专注。以亚历山大 谢泼德为例,d通过运用社会学家罗伯特 康奈尔模型e为基础的分析框架,探讨近代早期英国男性的多样性,以及他们与父权原则的复杂和经常有争议的关系,比如社会建构的男人应该是保护者、养家糊口者或领导者,或者将男人与愤怒、自私和侵略联系在一起,这是有问题也是有害的。通过理解男性也存在得不到疏通的忧郁情绪,增加了公众对性别关系理解的新维度。aLisa Appignanesi,Mad,Bad and Sad:A History of Women and the Mind-Doctors

44、from 1800 to the Present,p.489.bAli Haggett,Desperate Housewives,Neuroses and the Domestic Environment,London:Pickering and Chatto,2012.cHide Louise,Gender and Class in English Asylum:18901914,Basingstoke:Palgrave,2014.dAlexandra Shepard,Meanings of Manhood in Early Modern England,Oxford:Oxford Univ

45、ersity Press,2003;Alexandra Shepard,“From anxious patriarchs to refined gentlemen?Manhood in Britain,circa 15001700,”Journal of British Studies,Vol.44,No.2(2005),pp.290292.eRobert Connell,Masculinities,Cambridge:Polity Press,1995,chapter 3.221西方疯癫与性别史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解读其后,精神疾病史迎来发展高峰,综述性的大块头著作问世,其中英国学界以著名医学

46、社会史学者罗伊 波特为代表。他一生参与撰写、编辑的医学史书籍超过百本,其生前的著作现大多收藏在伦敦的惠康图书馆。在他主编的剑桥插图医学史a第八章“精神病”中,概述了自希腊时代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到19世纪的疯人博物馆、20世纪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内容,再到20世纪晚期以来以福柯为代表的“反精神病运动”历程。这本书虽然对英格兰的精神病发展史作了重要时间节点的梳理,但未提及作为通史性著作对精神病的概念定义等基础性问题的阐释。1994年收录在波特发现精神病学史选编中的南希 托姆斯的女性主义精神病学史b一文,再次将女性主题拉回到精神疾病史的范畴,作者在书中通过分析英格兰疯人院女性患者的不幸遭遇,控诉医学

47、话语权为男权社会长期垄断,从而长期遮蔽了这些 丑闻。2002年,波特的收山之作疯狂简史c面世,全书简述和回顾了神与恶魔、理性与疯狂、愚人与愚行、监禁与抗议、精神医学的兴起与精神分析的发展等精神病史发展历程,较为全面。在罗伊 波特看来,“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但此文明产物既不是女性主义者的一家之言,也不是福柯式社会控制的表现。波特认为,福柯的学说建立在虚构“疯狂”的基础之上,仰赖于各种控制措施、精神医学与其他医学所构成的抽象理论网络,早已超出法国的证据史料所能论证的史实;另一方面,波特认为,有的精神疾病的病理实体的确存在,属于器质性疾病。在研究方法上,波特强调研究通过“自下而

48、上”的患者视角解读“疯狂”。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综合性的著作开始真正正视“疯狂”的定义,但针对学界存在的诸多争议,波特规避了这一问题,表明自己并不试图定义何为“疯狂”,也不臆测精神疾病的本质,而只关注“疯狂”的原因历史。daRoy Porter(editor),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Medicine(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i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bNancy Tomes,“Feminist histories of Psychiatry,”i

49、n Roy Porter and Mark S.Micale(eds.)Discovering the History of Psychiatry,Oxford:Oxford University,1994,pp.348383.cRoy Porter,Madness:A Brief Histor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dRoy Porter,Mind Forgd Manacles:A History of Madness in England from the Restoration to the Regency,Cambridge:Harv

50、ard University Press,1987,p.3.222世界历史评论2023 年第 2 期2011年,被誉为“罗伊 波特继承人”的精神病史家安德鲁 斯卡尔,在疯狂简史a中对精神病的来源、发展做了简洁而系统的梳理,是西方学界研究精神病学史的重要入门读物。斯卡尔也关注到“疯狂”术语的多变,他认为,这些词汇知识的演变,展示出人们对疯癫态度的阶段性变化。比如,“疯狂”(madness)这一术语,在今天已不再是民众可接受的礼貌用语;而对于精神病学家来说,它的使用亦是一种挑衅,是对医学界精神错乱诊断和专业治疗知识陈述的拒绝,是对现代医学科学的不信任。总而言之,斯卡尔关注的是,医学专业化对精神病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