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村振兴背景下南郑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2570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1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背景下南郑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南郑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摘要院 森林资源既是重要的生态屏障袁 又是不可多得的生产资料遥 文章以汉中市南郑区为研究背景袁介绍该区 野十三五冶 以来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袁 通过走访调研尧 查阅文献报告梳理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不足袁针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带动力尧 林区基础设施差尧林业产业收益期长尧 林副产品销路单一尧 林农生产管理水平低等不足曰 立足乡村振兴袁 坚持绿色引领袁 基于现状提出盘活村集体经济组织尧 兴建林区基础设施尧 优化林业产业模式尧 拓宽林副产品销售渠道尧 提升林农生产管理技术五项建议袁 以期为南郑区乡村振兴贡献林业力量遥关键词院 林业产业曰 南郑区曰 乡村振兴曰 收益期曰 产业模式南郑区隶属于陕西省汉中市,位于陕

2、西省西南边界、汉中盆地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2、降雨量927.3 mm。土地总面积2 809.03 km2,森林覆盖率63.1%。南郑区是陕西林业大县,境内森林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十三五”以来,南郑区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资源保护为前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立足于乡村振兴,通过走访调研、查阅报告文献梳理南郑区林业产业现状,分析林业产业发展中不足,有针对性提出建议,以期为南郑区乡村振兴贡献林业力量。1南郑区林业产业现状1.1落实造林绿化工程。聚焦“国土增绿”和“森林提质”,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3、。期间累计完成造林项目7 066.67 hm2和四旁树栽植1 280万株,其中:退耕还林2 266.67 hm2、封山育林200 hm2;天保工程人工造林266.67 hm?、封山育林933.33 hm2、飞播造林1 666.67 hm2;长江防护林人工造林333.33 hm2;中央试点造林666.67 hm2;栽植雷竹经济林400 hm2、油茶经济林333.33 hm2。1.2兑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根据文件精神和技术标准,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生态作用、立地条件、林分质量等因素,对全区有林地进行区划,其中公益林按标准进行生态效益补偿,统一规划时政策倾斜贫困镇村和贫困户12。南郑区集体所有的国家

4、公益林主要分布在米仓山主脊两侧3,共涉及7个镇45个村25 893.33 hm2。1.3推进林(山)长制及聘任村级生态护林员。全面推行林(山)长制,设置区、镇、村林(山)长,其中区级林长5名、镇级林长78名、村级林长242名,实现三级林(山)长对全区覆盖。积极开发村级生态护林员岗位,既可把村级生态护林员作为“生态哨兵”,又可以解决部分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实行村聘、村管、镇考核相结合,累计选(续)聘任村级生态护林员3955人次。1.4开展林农技术培训。征询各镇村技术需求,聘请市、区专家、乡土专家组建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镇村进行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提高林农生产管理水平;重点开展核桃、油茶等丰产栽培

5、管理技能培训;期间组织林业技术培训班195场次,参训林农10 651人次,其中贫困户6 896人次。编写、修订印发30多种技术资料,通过集中培训和入户走访免费发放2万余份。2南郑区林业产业发展存在不足查阅各级政府报告、相关文献,结合日常走访调研,梳理南郑区林业产业发展存在如下不足。2.1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示范带头作用。“十三五”以来,持续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期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群众发展产业,由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普遍存在底子薄、起步晚、基础差等缺点,一直没有起到示范带动群众发展产业的作用46。2.2林区基础设施差。虽然精准扶贫“村退出标准”要求路通,但是通村、通组道路仅仅辐射到群众集中居住区

6、,大部分林区还是保持原有的羊肠小道,不具备机械化作业的条件,栽植、管护、采摘、运输只能依靠人力,极大降低生产效率;同时林区也缺乏供水设施,森林抚育基本依靠人力供给和天然降雨。薄弱的林区基础设施严重阻碍了当地林业产业的发展56。2.3林业产业收益期较长。林业产业具有前期投资高、收益期较长的特点。农户受传统经营观念束缚,大多数林业产业经营者过分依赖于政府投资,对林业产业资金投入不足,同时重栽轻管现象突出,影响产业成效。如果不及时优化林业产业发展模式、缩短产业收益期,持续投入而得不到收益会直接导致经营者放弃发展林业产业78。2.4林副产品销路单一。目前,南郑区仅有两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主要从事油茶加

7、工,严重缺少林副产品对口加工企业9 10。经济林进入丰产期,由于当地没有对口深加工企业,林农每年收获优质林副产品只能以原材料低价销售,收益率低、利润薄,直接削弱乡村振兴背景下南郑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高江波1田进1许涛2胥红志1渊1 汉中市南郑区秦巴生态保护中心陕西南郑723199曰 2 汉中市南郑区林业勘察设计队 陕西南郑723199冤乡 村 振 兴现代农村科技2023 年第9 期120窑窑了群众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6,11。2.5林农生产管理水平低。大部分年轻劳动力放弃发展林业产业,选择外出务工,剩余劳动力年龄较大且文化水平偏低,接受科技知识能力较弱12。即便多次上门技术指导、服务,但是

8、林农还是缺乏林业生产管理技术,普遍呈现“讲时都会、用时全忘”,直接导致林业产业发展失败。同时重栽轻管现象还是根深蒂固的存在,日常管护、抚育意识严重不足。3南郑区林业产业发展建议坚持绿色引领,用足用好政策,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林业力量。基于南郑区林业产业现状提出以下建议。3.1盘活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群众发家致富。盘活村集体经济组织,用好村集体经济资金,选准项目,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1215。以全市“双招双引”行动为契机,启动“凤引计划”,聘用“乡土专家”为村集体服务,推荐有能力的人在村委会担任职务,吸引对口企业来当地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企业+集体经济+农户”模式,状大村集体

9、经济组织,引领群众发家致富。3.2完善林区基础设施,破解林区产业发展瓶颈。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便利的交通和充足的水源可以大幅度降低林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林业生产效率,便利的交通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机械化作业率,充足的水源可以给予林木有效的抚育。完善基础设施可以解决多年困扰林业产业发展的难题。3.3优化产业模式,缩短产业收益期。单一的林业产业模式必然影响经济林的效益。为了更好发展支柱产业,应坚持“以林为主、多种经营、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规划策略,把林业产业模式由原来单一模式转变为复合模式,保证主林充分发展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各林层的空间16。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试验,筛选适合

10、的林下产业,如混交林、次林层产业、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复合模式。以期林农能够早日获益,让林业产业能够发展起来,让林农有盼头、守得住。3.4培育引进林业企业,拓宽林副产品销售渠道。给予政策支持、技术指导,引导培育引进林业企业。在全市“双招双引”大环境下,招引一批林副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原材料保障,通过签订“订单农业”的形式让群众放心、企业安心,既解决林副产品销售难、价格低的难题,也为企业提供绿色、优质原材料保障,达到互利共赢目的。3.5提升林农生产经营技能,强化林农产业管理意识。持续加强产业技术服务,进一步加大林业技术培训力度,激发群众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改变林农重栽轻管的思想,让林农能够

11、热爱技术,感受到技术带来的效益。以陕西省“521”科技示范工程为抓手,大力兴建示范点、培训示范户,辐射带动林农发展林业产业,起到“树一个样板,带动一片发展”的效果。继续完善科技特派员和产业技术指导员派选政策,严格落实考核制度,做到“四个不摘”,务必做到“换人不撤人”,确保各村产业发展有专人规划、指导。参考文献1 田佳蕊袁 刘义华袁 吴玥袁 等.陕西省林地生态补偿机制及展望 J.陕西林业科技袁 2022袁 50(01)院 7683.2 苏宽袁 秦小康袁 杨丽.汉中市南郑区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及保护对策 J.热带林业袁 2020袁 48(04)院 5861.3 秦小康袁 刘光哲.南郑区林业精准扶贫项

12、目选择及其效果分析 J.陕西林业科技袁 2018袁 46(02)院63 66.版)袁 2019袁 37(04)院 13 17袁 49.4 刘秋梅袁 吕孝伟袁 张志国.汉中市南郑区实施产业扶贫的调研与思考 J.农业科技通讯袁 2019(12)院 4951.5 白惠.陕南地区林业对农户脱贫的贡献研究 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袁 2021.6 秦小康.汉中市南郑区何五岭村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袁 2017.7 孙亮.秦巴山区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述评 J.陕西林业科技袁 2020袁 48(02)院 107 110.8 白惠袁 刘光哲袁 张晓瑞袁 等.陕南地区林业扶贫贡献的测算及影响

13、因素实证分析 J.西北林学院学报袁 2021袁 36(03)院 290 296.9 郭敏.汉中市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及扶持政策 J.湖北林业科技袁 2018袁 47(01)院 82 84.10 唐强袁 唐德瑞.秦巴山区生态扶贫效益浅析要要要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 J.国土绿化袁 2020(07)院 4649.11 刘勇袁 王京民袁 杨正礼袁 等.秦巴山区林业发展探讨 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袁2017袁 1(06)院 49 52.12 张晓瑞.陕南地区林业扶贫中农户参与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袁 2018.13 王怡袁 郭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度的演化要要要基于熵权-TOPSIS 原理对 14 个 野连片特困地区冶 的测量 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袁 2022袁 16(03)院 97 104.14 刘亚楠.林业产业化扶贫长效机制研究 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袁 2020.15 张震.陕南产业扶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要要要以汉中市略阳县白雀寺镇为例 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袁 2019袁 37(04)院 13 17袁 49.16 吴恒袁 朱丽艳袁 王海亮等.新时期林下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模式思考 J.林业经济袁 2019袁 41(07)院 7881.乡 村 振 兴现代农村科技2023 年第9 期121窑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