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夏夜星空:红色的大火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31576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夜星空:红色的大火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夏夜星空:红色的大火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夏夜星空:红色的大火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夏夜星空:红色的大火星文/杨伯顺古人经过长期观察星空,发现每到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黄昏,都分别有一颗特殊的星出现在正南方的天空中,人们称之为鸟星、火星、虚星、昴(mo)星,这四颗星也成了四个季节的代表。夏天的代表星是“火星”,当然啦,这里的“火星”可不是太阳系的行星火星,而是“大火星”,它是一颗恒星,西方人称它为“天蝎座阿尔法”,而中国古人称它为“大火星”或“心大星”。对于中国人来说,它可是一颗非同寻常的星星!大火星的故事我们在北半球七八月份的夜晚,可以看到这颗闪耀在南方低空中的红色星星。或许这也是古人称它为“大火星”的原因。从地球上看,大火星与火星的外观十分相似,因此有时候会使人混淆。商

2、代时,人们非常重视大火星,所以大火星又被称为“商星”。神话传说中,五帝中的帝喾(k)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阏(yn)伯,一个叫实沈,二人虽是兄弟,关系却如同仇人,常常大动干戈。帝喾为了防止兄弟两个自相残杀,便让阏伯搬到商丘,主要祭祀商星,将实沈迁到大夏,主要祭祀参星,这两颗星在天上的位置刚好相反,不会同时出现,二人自此再也没有相见的机会,避免了争斗。现在,河南省商丘市还留存有阏伯台遗址,当地人称它为“火神台”,这个名字就来源于天上的大火星。古人还观察到,夏天过去之后,傍晚时分的大火星便不再处于正南,而是渐渐偏西,此时天气也逐渐转凉。这时是农历七月,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便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46就

3、表达了这个意思,反映了大火星的位置变化与季节变迁之间的关系。因此“七月流火”本意是夏去秋来,天气转凉,而不是天气很热。但人们后来误把“七月”理解成公历7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天气炎热了。苍龙之心古人在漫长的观测过程中,将天上的星星勾连成为某些形状,便形成了星座。他们发现,夏季夜空中分布在南方夜空中的群星酷似某种动物,便依据这种动物的身体部位命名这片星区中不同的星,于是就产生了“角”“心”“尾”等七个星座,它们共同构成了一条横亘在夏夜中的巨龙。这条夏夜中的巨龙,便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东方苍龙。它在春天的黄昏时分从东方升起,提醒古人春天已经到来,可以进行春天的农事了。我们现在人人熟知的“二月二

4、,龙抬头”,说的就是在农历二月初的黄昏时分,人们可以看到苍龙的脑袋从东方的大地上升起,这种景象被称为“见龙在田”。斗转星移,到了盛夏时节,这东方苍龙早已高高升起,横亘天宇,这种景象又被称为“飞龙在天”。悄悄告诉你,金庸先生创作的射雕英雄传中,“降龙十八掌”里面的很多招式、名称都与这条苍龙的位置有关!而“大火星”刚好处在这条巨龙的心脏处,它的亮度胜过这片星区的其他星,因此也被称为“心大星”。1987 年,河南濮阳出土了一座 6000 多年前的古墓,其中有一对蚌壳塑造的龙虎图像,旁边还有一个由白骨堆成的北斗图案,说明这体现的是天上星空里的龙和虎。考古学家认为,这说明我国 6000 年前的古人便已经

5、认识天空中的苍龙星象了。盛夏时节的“飞龙在天”天象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蚌塑龙虎墓平面图H34白虎北斗H51M54北苍龙H4647人们在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也发现了一个精美的漆衣箱,箱子的正面有苍龙、白虎的形象,而苍龙一侧的侧面则绘制了一颗大星,有些学者认为这颗星周围的符号正是“火”字,说明这颗星就是古人观测到的大火星。考古工作者还在一幅东汉壁画墓天象图里清晰地看到了东方苍龙和其中的心宿形象。由此可以看出,古人认识东方苍龙与大火星的历史十分悠久。陕西靖边渠树壕壁画墓星象图里的东方苍龙战国“二十八星宿图”漆衣箱湖北省博物馆藏48大火星的记载为什么古人这么关注大火星呢?首先,可能是因为它足够亮,颜

6、色也比较奇特。其次,古代的观星者对自然界的认知有限,认为大火星的明暗变化与帝王的命运有关。古代观星者喜欢通过观测星星占卜吉凶,他们认为“荧惑守心”是最为凶险的天象之一,“荧惑”指的是火星,而“心”指的是大火星,“守”就是停留、停滞的意思,“荧惑守心”的意思就是火星“停留”在心宿内,大火星旁边。这种天象一旦出现,就意味着有帝王要遭受厄运。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从现代天文学的角度来看,火星逆行时看上去就像是暂时停住了,当逆行发生于心宿里的大火星附近时,便形成了“荧惑守心”的天象。不过,古人并不知道这种原理,因此每逢“荧惑守心”出现,他们一定会慎重地记录下来。抱着“宁可记错也不要放过”的心态,他们一共留

7、下了 23 次“荧惑守心”的记录。但通过研究,专家们发现这 23 次中竟然有 17次都是错误的,多是古人认错了星星!更令人惊讶的是,还有 4 次记录分别发生于公元前 195 年、344 年、商代的甲骨文中提到,当时的观星者发现大火星旁边出现了一颗新的亮星,称之为新大星。这 颗 新 的 亮星 应 该 是 宇 宙中 一 些 原 本 比较 暗 的 星 突 然变亮而被发现。869 年、1398 年,它们的平均间隔时间都是530 年左右。研究者认为这 4 次,古人有可能看到了同一颗定期爆发的星星,说不定就是商代甲骨上记载的那颗“新大星”呢!虽然这只是一种推测,但也有一定的道理,说不定人们在未来能够再次目睹大火星旁边那颗隐没不见的“新大星”再次爆发呢!“新大星并火”甲骨拓片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