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危机与改造——19世纪晚期丹麦农业变革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9818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机与改造——19世纪晚期丹麦农业变革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危机与改造——19世纪晚期丹麦农业变革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危机与改造——19世纪晚期丹麦农业变革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 4 卷第8 期No.8 Vol.44宁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2023年8 月Aug.2023危机与改造-19世纪晚期丹麦农业变革探析孙柳(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宁夏银川7 5 0 0 2 1)摘要:1 9 世纪晚期,西欧诸国面临着海外农产品持续性入侵的压力,这一情况深刻地影响到整个西欧农业发展进程。在此背景下,丹麦农业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了一场自我革命。一方面,主动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由粮食生产转向高附加值的乳肉制品生产,以此来规避国外农产品关税壁垒。另一方面,在继承丹麦土地改革的既有成果,维持中小规模农场为主导的同时,

2、丹麦建立农业互助组织,通过合作制而利用大规模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优势,有效提高本国农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通过主动的自我革新,丹麦成功地度过了这次农业大萧条,并走向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农业发展之路。关键词:农业萧条;农业合作;农产品升级;自由贸易中图分类号:K534.4收稿日期:2 0 2 3 -0 4-2 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法国农民经济研究(1 7 8 9 1 9 1 4)”(2 1 XSS004)。作者简介:孙柳(1 9 8 9 一)男,山东青岛人,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欧洲经济社会史研究。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4-1 3 3 1(2 0

3、 2 3)0 8-0 0 8 9-0 619世纪晚期海外农产品的冲击之下西欧各国经历了严重的农业萧条,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因应此次危机。不同于法德通过关税壁垒,回归保护主义以维护本国农业生产者权益的手段,以中小规模农场为主导的丹麦依然坚持农产品自由贸易之路。农业生产者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同时,大力组织各式的农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质量,将更高层次、质量更优的农产品输人国外市场,最终成功实现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一、1 9 世纪晚期丹麦农业危机长期以来,丹麦是一个以农产品出口为标志性产业的国家。1 9 世纪中叶科布登一谢瓦利埃条约体系下,西欧各国普

4、遍实行农产品自由贸易政策。在该政策的刺激下,丹麦农业以出口英国、德意志等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为导向,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农业繁荣与发展。这种繁荣可以从一些具体数字中窥知。丹麦农产品总产值从1 8 3 0 年的8364万克朗增至1 8 7 0 年的3.0 4 亿克朗,农产品出口额从1 8 3 0 年到1 8 7 5 年增长近8 倍,其中粮食出口值在1 9 世纪6 0 年代以前占总出口值的三分之二以上,且6 0 年代末相比于3 0 年代,丹麦的粮食出口量增长1 倍。1 1但好景不长,到1 9 世纪晚期,这种以粮食出口导向的农业生产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1 9 世纪晚期交通运输业革命的带动下,美国、澳

5、大利亚、阿根廷等国产出的海外粮食大规模涌入,导致西欧农产品贸易壁垒瓦解,继而造成西欧的粮价大幅度下跌,带来西欧农业的整体性萧条。在丹麦,同样面对这一困境。从1 9 世纪7 0 年代中期农业萧条刚刚来临到1 8 8 0 年之间,粮价下降10%,五年以后,下跌幅度增至3 0%,约十年以后跌入最低谷,下降比例达到3 5%。2 1 在粮食价格下89滑的影响下,丹麦土地价格同样大跌。8 0 年代至90年代土地价格下降1 5%,9 0 年代至1 9 0 0 年土地价格下降2 5%。每公项田地价值从1 8 8 0 年一1884年的40 0 0 克朗降至1 8 9 5 1 8 9 9 年的2 40 0克朗。3

6、 19世纪晚期,农业萧条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不断地侵蚀着丹麦农产品出口机遇,进而威胁着丹麦农业的健康发展。德国作为丹麦农产品重要出口地,为了应对突然袭来的海外农产品,维护本国农业生产者的利益,采取最为直接且成本低廉的手段降低外来农产品对本国农业生产的影响。这些举措意图将危机转嫁他人,包括高筑农产品关税壁垒,直接限制甚至禁止外国农产品特别是生肉制品进口。德国议会于1 8 7 9 年制定关税法令,提高粮食进口关税,规定德国小麦和黑麦进口关税为每吨1 0 马克。此后,粮食关税持续走高,1885年达到3 0 马克,1 8 8 7 年已经涨到5 0 马克。随后稍有回落,1 8 9 1 一1 8 9 2 年

7、恢复到每吨3 5 马克。4 作为丹麦生猪主要出口市场的德国在1 8 7 9年关税法中明令规定每头生猪进口关税为2 马克,1 8 8 5 年增至6 马克,到1 8 8 7 年最终完全禁止从国外进口生猪。此外,德国还以牲畜卫生安全管控的名义设定进口配额,限制和压缩国外其他牲畜进口。通过这种举措,截至9 0 年代中叶已经成功阻止了9 0%活体牲畜进口。5 1 另一个出口市场一一英国虽然也通过法律限制外国农产品进口,比如1 8 8 2 年英国议会颁布法令禁止活牛的进口,但英国基本保持了农产品自由贸易的政策,继而演变为丹麦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二、丹麦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型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得丹麦农民不得不考

8、虑因应之策,以求快速摆脱困境。受到海外农产品的冲击,欧洲各国消费者对粮食、牛奶和生肉等初级农产品的需求饱和或者接近饱和,而对深加工产品如黄油、奶酪、熏肉等的需求依然坚挺,粮食价格大幅下滑与黄油、熏肉价格相对稳固产生鲜明对比。1 7 7 1 一1 7 8 0 年1 公斤粮食和1 公斤黄油的价格之比为1:1 6,1 8 7 6 一1 8 8 0 年这一比例变为901:20,1901一1 9 0 5 年这一比例达到1:2 7 之多。熏肉价格变化与黄油大体一致。另有数据表明,农业萧条时期,与粮食价格下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油价格却在节节攀升。每百公斤从1 8 6 6 一1 8 7 0年1 40 克朗升至

9、1 8 9 6 1 9 0 0 年的1 9 0 克朗,再到19061910年的2 0 4克朗。7 英、德两国对初级农产品进口限制程度较深,而对各类深加工农产品的进口限制规定相对宽松。外来的农业危机的出现在对丹麦农业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给丹麦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与转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此时丹麦生产者们可以做出两种选择,其一是为了暂时渡过危机,回归保守,提高农产品自给自足的程度并高筑关税壁垒。其二是加速从种植业过渡到畜牧业产品以及原料的深加工。丹麦人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选择了后一条道路。丹麦人进口了海外廉价的粮食和饲料,将之用于民众消费和家畜的饲养,由此得到的农产品原料进行就地加工再将加工后农产品

10、进行出口。1 8 7 5 年丹麦粮食进口量仅为7.1 万吨,饲料作物进口量仅为1.5万吨,而至1 9 1 0 年时粮食进口量达到6 5.7 万吨,饲料作物进口量高达48.1 万吨,其大部分都来自北美和南美。8 其中牲畜养殖消耗了全国所有粮食数量的8 2%,仅有1 3%用于民众食用。9 农业生产者们的注意力从传统粮食生产转向肉、蛋、奶酪、黄油等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海外农产品大量涌入的挑战在1 9 世纪6 0 年代时已经被一些观察敏锐的有识之士意识到,爱德华特斯多夫是其中的代表。他曾长期担任王室农业协会主席一职,在任之时便极力倡导丹麦农业生产结构应当适时调整,从以生产粮食为主转向生产畜牧产品为主。

11、广大农民也在经济活动中逐步顺应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从7 0 年代开始,丹麦各类牲畜养殖数量一直处于攀升态势。肉牛养殖量从1871年的1 2 3.9 万头增至1 8 9 3 年的近1 7 0 万头,奶牛养殖量从1 8 7 1 年的8 0.8 万头提高到1 8 9 3 年的1 0 1.1 万头,生猪的养殖量从1 8 7 1 年44.2 万头上升到1 8 9 3 年的8 2.9 万头。1 0 1 牲畜产品的产值随时间推移而增长。统计显示,1 8 5 0 一1 9 0 0 年,奶制品如牛奶、奶油和奶酪,在整个农产品比重从18%上升到42%,而牲畜的直接产品一一猪肉、小牛肉和牛肉,从占农产品总数三分之一增

12、长到约二分之一。1 9 0 0 年间,乳肉制品产值与粮食产值之比已经变为8 5:1 5,在5 0 年代这个比重为5 7:43。)至此,丹麦农业生产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已定,由农业萧条前的粮食出口经济体逐渐向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出口经济体演化。三、农业合作化运动起源与发展经过1 8 世纪晚期到1 9 世纪中叶的土地改革运动,丹麦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强大农民阶层。这个自由农民阶层以经营中等规模农场为特色,截至1 9 世纪末,9 0%的农民都是自已农场的所有者。绝大多数农场规模介于1 1 2 汤德哈特康(约1 0 8 0 公顷)之间,此类中型农场总规模占整个丹麦农场总

13、规模的7 5%之多。1 2 相对于大地产和小农场结合的农场结构而言,这种以中等农场为主导的农场结构使农业生产者们容易达成一致,形成利益上的共同点。丹麦农产品生产由粮食为主转向奶制品和肉制品等深加工产品为主,农产品生产种类所具有的高度一致性带来生产者利益的一致性,这两种因素都成为丹麦农业合作化开启的前提和基础。丹麦农业合作化运动以生产合作化运动为主流。通过生产出质量上乘、竞争力强的乳肉制品,从而达到抢占国内外市场之目标,丹麦的农民无疑面临着很难跨越的阻碍。农民自产自加工的乳制品和肉制品质量普遍不高,市场竞争力弱,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农民个体生产的产品要与国外大企业加工的乳肉制品争抢市场份额,更感

14、力不从心。合作乳酪厂建立以前,丹麦个体农民农场生产的黄油声誉非常差,只能以机器的润滑油和防治寄生虫的药膏出口到英国,大庄园生产的黄油才能以高质量黄油名义出口到英国。1 3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局面,农民们便需要自我组织起来,通过成立合作性农产品加工厂,提高乳制品和肉制品质量,这样使小规模农场与大规模加工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了各个小规模农场的经济效益。合作加工厂出现一般要以技术上的突破为先导。1 8 7 8 年丹麦工程师L.C.尼尔森发明了先进的奶油离心机,该机械可以在不停运转的情况下将奶油从牛奶中分离出来,从而成功制造出质量统一的并可与大农场制酪厂相抗衡的乳制品。奶油分离机加工量规模很大,能够

15、一次性加工3 0 0至40 0 头奶牛产出的牛奶,但当时单个中等农场能够养殖的奶牛仅有6 1 4头,因而农民必须联合起来才能实现奶油分离机加工效率的最大化。1 41 奶油分离机的发明与推广,为合作制乳品加工厂出现提供了技术前提。最终的突破出现于1 8 8 2 年6 月1 0 日的日德兰半岛西部的耶丁,在此地成立了丹麦历史上第一家乳品合作社。乳品合作社成员将自已农场上产出的牛奶交给乳品合作社,合作社按时收购牛奶,年利润以自已全年所交的牛奶数量按比例分红。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多地将自已农场上产出的牛奶交给乳品合作社。每个成员在乳品合作社会议上都有平等的一票,有效地加强了乳品合作社的民主与平等特性一一

16、所谓“一人一票(Oneman,one vote)”的原则而不是“按照奶牛拥有量分配投票权(the cows who vote)”15。甫耶丁的乳品合作社一成立,周围地区相似的乳品合作工厂纷纷拔地而起,数量与日俱增,与之相对私人乳品工厂数量降低。1 9 0 0 1 9 1 4年,私人乳品工厂数量从5 1 1 个减少到2 1 2 个,合作工厂数量从1 0 2 9 个上涨到1 1 6 7 个。1 6 为了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与保证更为稳定地向英国出口,数目日趋庞大的乳品合作厂逐渐联合起来,最终于1 9 1 2 年建立了丹麦乳制品联盟。合作乳品工厂生产乳制品过程中产出规模庞大的废渣和废料,供农民作为饲料养

17、殖生猪,带动了丹麦生猪养殖业的扩张。1 8 6 5 年以前丹麦人主要出口生猪到德国,后来鉴于德国对国外牲畜进口实行严格的限制和管控政策,丹麦人开始以英国为目的地的熏肉生产。同时以合作乳品工厂为蓝本,1 8 8 7 年1 2 月份第一个合作猪肉熏制工厂在丹麦霍尔森斯(Horsens)应运而生。之后,其数量91也在缓缓增长。在最初的十年内每年有2 4个合作猪肉熏制工厂建立,到1 9 0 0 年全国有2 6 个合作猪肉熏制工厂,成员为6 万人;1 9 1 4年合作工厂数量增至46 个,成员增加到1 3.5 万名。1 7 如乳品合作工厂一样,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合作猪肉熏制工厂按照有限公司的原则组织起

18、来成立丹麦合作猪肉熏制厂联盟。合作猪肉熏制厂相比于私人厂能够获得更为稳定的生猪来源,使合作工厂在竞争中优势尽显,挤压了私人工厂的机会。1907年合作工厂处理的生猪为1 3 0.7 万头,私人工厂处理的生猪约为5 5.7 万头;1 9 1 4年合作工厂处理的生猪已经增长至2 43.4万头,私人工厂的处理量降低到40.9 万头。1 8 1 1865年英国与丹麦蒸汽船运输定期化以后,丹麦的鸡蛋开始向英国大规模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口鸡蛋的规模日趋膨胀。1 8 7 0 年,价值1600英镑的5 万打鸡蛋出口到英国;1 8 9 0 年价值27万英镑的5 0 0 万打鸡蛋出口到英国,随后出口鸡蛋的价值达

19、到3 5 万英镑。之后,丹麦鸡蛋出口逐步走向停滞。1 9 这种出口上的停滞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出口鸡蛋质量的低劣。鸡蛋价格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所以丹麦人往往为了谋利将夏季产出的鸡蛋储藏起来,等到冬季价格高涨之时再出口,放置时间过久,很难保证鸡蛋的高质量。此后,为了保证出口鸡蛋的高质量,丹麦生产者成立地方性出口协会,协会成员必须保证每周都将鸡蛋送到协会,禁止运送不新鲜的鸡蛋。到1 8 9 5 年2月2 7 日,丹麦成立了全国性“丹麦合作鸡蛋出口协会”,刚刚成立时协会仅有2 4个地方组织,成员不到3 0 0 0 人;到1 9 1 4年地方组织数量增至5 40个,成员人数达到4.5 万人。销售鸡蛋金额

20、从1896年的3.9 万镑上涨到1 9 1 5 年的42.6 万英镑。2 0 除了乳品合作社、合作猪肉熏制厂和丹麦鸡蛋出口协会这类具有高度典型性代表之外,丹麦农民还建立了合作水果罐头厂、合作面包厂、合作酿酒厂,等等。除了生产与销售(出口)组织之外的以农民为基础的各类组织在1 9 世纪晚期相继兴起,包括联购、信贷、育种、保险等各种类型的合92作组织。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都证明了农民通过某些方式进行自组织的愿望与尝试,成为丹麦农业历史上第一次草根运动。四、1 9 世纪晚期丹麦农业变革的成效为有效应对农业萧条,1 9 世纪晚期丹麦出现了一场前所未见的“农业变革”一一农产品生产结构转型与农业合作运动开启

21、。这场“农业变革”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丹麦传统农业的改造。黄油、熏肉和鸡蛋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取代粮食成为丹麦农产品的支柱,农产品生产规模扩大,丹麦农产品的竞争力明显增强,使丹麦农业成功走出了因粮食市场垮塌而造成的危机。从最直观的数据丹麦农产品价格变化来看,7 0 年代中叶到9 0 年代,丹麦农产品价格水平下降2 0%2 5%,但是到90年代晚期至一战之前丹麦农产品价格大幅度回升,比例达3 0%,已经高于农业萧条之前水平。2 1农业革命后,丹麦农产品生产规模持续明显扩大,尤其是乳肉制品。合作乳品加工厂建立与发展推动了丹麦乳制品生产扩张。在合作乳品厂出现以前,平均规模农民农场(7 0 英亩)上只能养

22、殖8 头奶牛,每头奶牛产量很难超过3 8 0 加仑牛奶或约1 1 0 磅黄油。合作乳品加工厂出现后,平均规模(7 0 英亩)的农民农场养殖的奶牛数量增加到1 1 头,每头奶牛产出5 5 0 加仑牛奶或2 2 0 磅黄油。每个农场黄油的产量从8 8 0 磅增长到2 2 0 0磅。2 2 从总数来看,1 8 9 3 1 9 1 4年丹麦养殖奶牛数量从1 0 1 万头增至1 3 1 万头,生猪数量从6 8.5万头增至1 1 5.3 万头。黄油产量从7.5 万吨增至143万吨,牛奶产量从1 9 4.5 万吨增至3 5 7.4万吨,猪肉和熏肉产量从7.2 万吨增至2 1.7万吨。2 3 在此基础上,农产

23、品出口规模扩大。数据统计表明1 8 8 1 1 8 8 5 年丹麦黄油出口量仅为1.5 万吨,1 9 0 1 一1 9 0 5 年出口量上涨至7.6 万吨,1 9 1 1 一1915年增至近1 0 万吨。2 4 到一战以前,全球近30%进行交易的黄油产自丹麦。2 5 原先由于质量低下而出口受阻的鸡蛋获得新的出口机遇,合作组织使出口鸡蛋质量更为标准化,出口鸡蛋的价值从1 8 9 1 年的3 8.7 万英镑增加到1 9 0 9 年近1 40万英镑,不到2 0 年时间,出口价值翻了两番。2 6 截至1 9 1 4年,丹麦出产农产品中的三分之二供出口销售。2 7 如果单从英国进口农产品市场上来看,19

24、世纪8 0 年代到2 0 世纪1 0 年代丹麦供给的黄油占英国进口黄油比例从1 5.1%增至43.3%,丹麦熏肉占英国进口熏肉比重从0.7%扩大至48.2%,丹麦鸡蛋占英国进口鸡蛋比重从3.6%暴涨到 2 3.9%。2 8 1 同时,丹麦出口农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合作乳品厂能够通过一些举措鼓励奶农提高牛奶的质量。譬如,合作社成员都应当用统一方法来处理牛奶,养殖奶牛饲料数量应当不低于一定的量,牛奶出售的价格必须按照牛奶的油脂和奶油量定等。合作工厂所产出的高质量乳制品获得外国客户的认同与赞赏,在国外市场上打出了声誉。7 0 年代中期,丹麦农民自制的乳制品质量非常差,“从未被出售过屋顶上的木板悬挂着

25、小的、干燥的、硬到锋利的奶酪,作为引诱麻雀的工具”2 9 。到9 0 年代中叶,几乎所有产自丹麦的黄油都被列为最高的一等品。3 0 来自奥地利的竞争对手也不得不承认丹麦合作工厂在提高产品质量上的作用,“他们黄油的高质量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在丹麦进行乳制品生产的系统合作系统系统从头到尾都是完美的系统它显示了最高聪慧的标志,并被真正的合作精神所激励”。3 1 鸡蛋出口上,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出口鸡蛋的高质量,鸡蛋合作出口协会有自已的中央仓库,所有供应出口的鸡蛋都要先进入中央仓库,进行清理、打蜡和分级,坏鸡蛋会被拒绝并挑栋出来,好鸡蛋则会被盖章出口。3 2】丹麦鸡蛋合作出口协会还规定了以下原则:成员应

26、当直接进行鸡蛋出口,出口劣质鸡蛋者必须被处以重罚,每枚鸡蛋都要盖上印章以建立劣质产品回溯制度,这样的规定便从制度上保障了出口鸡蛋的质量。五、结语在1 9 世纪晚期农业萧条的大背景之下,不同于法国和德国这样的欧陆大国走上通过行政手段保护本国农产品生产者权益的道路,以中小农场为主的丹麦农业走上了一条进行彻底自我变革的道路。丹麦农民们以英国和德国出口市场为目标,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主动联合和自我组织,建立农业互助合作社,通过合作制,利用大规模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优势,进而实现农产品产业化一由粮食生产转向高质量乳肉制品深加工,推动了丹麦农产品出口规模增长,有效地提高了丹麦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成功实现了

27、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参考文献:1彦斯克里斯腾森.丹麦农业现代化历程(1 7 5 0 1 9 8 0)【M.田晓文,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 9 9 2:6 4.2彦斯克里斯腾森.丹麦农业现代化历程(1 7 5 0 1 9 8 0)【M.田晓文,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 9 9 2:8 7.3 彦斯克里斯腾森.丹麦农业现代化历程(1 7 5 0 1 9 8 0)【M.田晓文,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 9 9 2:8 8.4T.Pierenkemper and R.Tilly.The German Economy during TheNineteenth Century M.New York

28、 Oxford:Berbahn Books.2004:83.5W.B.Steven.Agricultural Protection in Wilhelminian Germany:Forging an Empire with Pork and Rye 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82 42(2):318.6 J.Warming.Danish Agricultur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oper-ation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23,37(3):491.7 A.

29、Milward and S.Saul.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ontinen-tal Europe,1780-1870M.New York:Routledge,2011:504.8K.Persson.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Denmark and Norwaysince 1870 M.Aldershot: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tmited,1993:134.9 J.Warming.Danish Agricultur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oper-ationJ.Th

30、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23,37(3):496.10H.Faber.Cooperation in Danish Agriculture M.London:Longmans,Green And Co,1918:33.11克努特J.V.耶斯佩森.丹麦史M.李明,张晓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2:1 3 4.【1 2 彦斯克里斯腾森.丹麦农业现代化历程(1 7 5 0 1 9 8 0)93M.田晓文,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 9 9 2:1 0 2.13 I.Henriksen.Avoiding lock-in:Cooperative

31、creameries inDenmark,1882-1903 J,European Review of EconomicHistory,1999,3(1):185.14I.Henriksen.Avoiding lock-in:Cooperative creameries inDenmark,1882-1903J.European Review of EconomicHistory,1999 3(1):61.15 J.Warming.Danish Agricultur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op-eration J,The Quarterly Journal o

32、f Economics,1923,37(3):507.16I.Henriksen.Avoiding lock-in:Cooperative creameries inDenmark,1882-1903 J.European Review of EconomicHistory,1999 3(1):37.17 克努特J.V.耶斯佩森.丹麦史 M.李明,张晓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2:1 0 7.18H.Faber.Cooperation in Danish Agriculture M.London:Longmans,Green And Co,1918:66.19H.Faber.Coo

33、peration in Danish Agriculture M.London:Longmans,Green And Co,1918:71.20H.Faber.Cooperation in Danish Agriculture M.London:Longmans,Green And Co,1918:75-76.21B.HansenRural women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DenmarkJ.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1982,(9)2:1093.22H.Faber.Cooperation in Danish Agricult

34、ure M.London:Longmans,Green And Co,1918:45.23 A.Milward and S Saul.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onti-nental Europe,1780-1870 M.New York:Routledge,2011:504.24H.Faber.Cooperation in Danish Agriculture M.London:Longmans,Green And Co,1918:45.25C.Christensen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In Denmark M.Washingt

35、on,D.C.:Department Bulletin,1924:1.26H.Rider.Haggard,Rural Denmark and Its Lesson M.Lon-don:Longmans,Green And Co,1911:199-200.27D.Higginsa.and M.Mordhorst.Reputation and export perform-ance:Danish butter exports and the British market,c.1880-c.1914J,Business History,2008 50(2):169.28K.Persson.The E

36、conomic Development of Denmark and Nor-way since 1870 M.Aldershot: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t-mited,1993:156.29S.Kjeldsen-Kragh.The Role of Agricultur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M.Copenhagen: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Press,2006:777.30 D.Higginsa and M.Mordhorst.Reputation and export perform-ance:Dani

37、sh butter exports and the British market,c.1880-c.1914J,Business History,2008 50(2):193.31D.Higginsa and M.Mordhorst.Reputation and export perform-ance:Danish butter exports and the British market,c.1880-c.1914J,Business History,2008 50(2):191.32I.Henriksen.Avoiding lock-in:Cooperative creameries inDenmark,1882-1903 J.European Review of EconomicHistory,1999 3(1):50.责任编辑李世荣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