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智障儿童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8838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智障儿童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智障儿童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智障儿童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9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79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人文社会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智障儿童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黄悠恋,罗璇(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江西宜春336000)目前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个案的形式开展,团体辅导主要以班会形式开展,心理辅导缺乏系统性,效果有待加强。团体绘画心理辅导指的是将绘画心理技术引入团体辅导,学生通过绘画呈现自己的意识与潜意识,提升感受,疗愈自我;以绘画为媒介激发团体互动,从而促进沟通与表达,澄清思想与情感,重构心理自我。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2、对于智障儿童效果获得公认,但国内起步较晚1。本研究旨在探究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智力障碍儿童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效果。一、研究对象选取江西省某特殊学校 4 个班,39 名智力障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有智力障碍残疾证;年龄6-16 岁;自愿参与研究。其中轻度智力障碍 9 名,占比 23%;中度智力障碍 13 名,占比 33.3%;重度智力障碍 17 名,占比 43.6%。男性 25 名,女性 14 名。经统计分析,选取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的 3 个班参与实验,其中 1 个班作为实验组,2 个班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生 19 例,女生 11 例,轻度智力障碍 3 例,中度智力障碍 12 例,重

3、度智力障碍 15 例。二、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表评估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选取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的 3 个班参与实验,其中 1 个班作为实验组。实验组被试参加为期 10周的团体绘画治疗,前 4 周为一周两次,一次 45 分钟;后 6 周为一周一次,一次 90 分钟。具体做法是:第1 3 次课程以“绘画初相识”为主题,让学生接受与习惯绘画的方式,促进表达,绘画形式为涂鸦画、自由画、填色画、完型画;第 4 7 次课程以“绘出我心”为主题,让学生画表情、画开心、难过、感动的事等,让学生认识情绪、觉察情绪,并学会正确表达情绪;第8 10 次以“认识自我”为主题,通过画动物画、自画像等,让学

4、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觉察自我,增长自信;第 9 12 次课程以“感知世界,和谐自我”为主题,通过画全家福、画学校、画规则与自由,让学生感知世界,感知集体与爱,形成和谐自我;第 13 16 次课程以“展望未来,分享收获”为主题,通过团体作画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展望未来、分享收获,结束课程。每次团体绘画治疗按以下步骤开展:一是热身。通过绘画游戏或其他心理游戏,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活跃气氛。二是绘画艺术活动:根据活动目的,拟定绘画主题,由个人单独作画或团体一起作画,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感受与领悟。三是分享与对话:以绘画为载体,通过分享与对话达到澄清思想和情感的目的,并且在分享与对话中得到整合、升华。三、

5、评估工具运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评估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由于智力障碍学生很难完成自测问卷,故选用此问卷的教师版本。该量表包括情绪症状、行为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和亲社会行为五个维度,前四个维度测量儿童心理健康状况2,这四个维度分数相加得到困难总分,第五个维度侧重于测量儿童的积极品质。相比于同类型量表,此量表结合积极、消极两方面进行摘 要:我国智障儿童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类型的特殊儿童,各地特殊学校和培智学校的智力障碍儿童比重均大于其他类型特殊儿童数量的总和。与同龄儿童相比,智力障碍儿童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差。本研究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39名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并

6、选取其中三个班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开展为期10周的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实验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团体绘画心理辅导能有效提升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关键词:团体绘画心理辅导;智障儿童;干预研究中图分类号:G448;G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8-0079-03收稿日期:2023-05-22修改日期:2023-07-10基金项目:2021 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团体绘画治疗在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XL21211)作者简介:黄悠恋(1990.1),女,江西赣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艺术心理治疗研究;罗璇(1984.11),女,江西奉新

7、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发展心理学研究。80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J O U R N A L O F J I A M U S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80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J O U R N A L O F J I A M U S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测查,更为全面,更加适合低危群体的测查。长处与困难问卷在美国、荷兰、德国、英国等 40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应用于

8、评估儿童青少年的行为和情绪问题,我国学者寇建华和杜亚松等人建立了 SDQ(教师版)的上海地区常模2,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Cronbach 系数为 0.718-0.800。统计学分析。数据运用 SPSS20.0 软件进行处理。四、研究结果(一)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选取 39 名 6 16 岁的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困难总分为 23.167(4.676),亲社会行为平均分为 4.167(1.704)。依据 SDQ 中国常模与评分标准,困难总分反映心理健康问题,0 15 分为正常水平、16 19 为边缘水平、20 24 为异常水平。39 名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如表 1 所示

9、。表 1智力障碍学生困难总分检出率心理健康水平人数所占比例总检出率正常水平717.95%边缘水平37.7%异常水平2974.36%总检出率3282.06%82.06%(二)团体绘画治疗对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结果1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性检验选取年龄相近、智力障碍分布相近的三个班级参与实验,并对三个班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差异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得出 F 值与 P 值(见表 2),P 值均大于 0.05,说明三个班在困难维度及社会行为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随机选取一个班为实验组,两个班为对照组。表 2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性检验统计值 情绪症状

10、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困难总分社会行为F1.2773.0661.0153.1910.9953.242P0.2950.0630.3760.0570.3830.1122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性检验在经过 10 周的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后,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教师版再次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后测,并对后测结果进行差异性检验(见表 3)3。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采用薛费检验法进行事后检验(见表 4),结果表明,实验组在困难维度的多数维度上(除情绪维度),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特别是在同伴交往维度,分数差异较大,社会行为维

11、度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实验组经过干预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提升。其中对照组 2在心理健康各维度的表现均比对照组 1 更差。表 3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性检验统计值情绪症状 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困难总分 社会行为F11.24519.48313.94130.4665.2075.207P0.0000.0000.0000.0000.0120.012表 4实验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的多重比较结果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困难总分社会行为实验组对照组 1均值差-1.9583-1.9167-1.8750-3.2083-8.95831.8750Sig.(双侧)0.1170

12、.0000.0250.0000.0000.036实验组对照组 2均值差-1.9583-2.3167-3.1500-3.4833-12.98331.7500Sig.(双侧)0.0000.0000.0000.0000.0000.037五、讨论(一)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本研究发现,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为 82.06%,说明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儿童,这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4,不一样的是本研究中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高于以往研究。如王春丽3以中轻度智力障碍学生为研究对象,同样运用困难与长处问卷(SDQ),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 56.37%,检出率明显

13、低于本研究结果,可能的原因是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轻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其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占比 43.6%,相比轻中度智力障碍儿童,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发展障碍必然影响其心理发展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陈云英等5的研究表明,智力缺陷程度越高,其适应水平就越低,本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点。(二)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研究结果发现,经过 10 周的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实验组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上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这与以往研究结论相符,说明团体绘画心理辅导不仅适用于自闭症、听障等特殊儿童,还适用于智力障碍儿童,能够显著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1团体绘画心理辅导促进智力障碍儿童心

14、理健康的原因探析团体绘画心理辅导是如何提升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者访谈了部分智力障碍儿童及他们的带班老师,结合绘画心理辅导老师的观察,我们总结81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81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人文社会出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团体绘画心理辅导以绘画为媒介,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智力障碍儿童因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导致有些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无法适应课堂教学,课堂离座行为较为严重。绘画以其丰富的画具和自由的绘画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智障儿童能放松身心,表达自我。辅导过程中,智障儿

15、童从不会画到乐意画到想画得更好,从不分享到主动分享,说明智障儿童对绘画心理辅导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第二,团体绘画心理辅导通过绘画表达自我,澄清认知和情感。精神分析流派认为,绘画是通往个体潜意识的桥梁。通过绘画,智障儿童能够将潜意识流露,再通过教师引导、画者澄清,将潜意识表达上升到意识层面,帮助画者认识自己、表达情绪情感。干预伊始,学生大多不会画、不会说,通过绘画与引导,学生能简单描述自己,并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优秀品质,从而树立自信。之后,通过绘画心理辅导,学生的认识从自己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并在课堂中流露出越来越多样的情绪,能够主动进行分享、交流,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有

16、提升,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学生人际关系进一步扩展。第三,团体绘画心理辅导融合绘画与团体辅导,能发挥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团体绘画心理辅导过程中,团体围绕同一个目标进行绘画,之后画者在团队中展示自己的画作,分享作画体验与主题相关的心理故事,这个过程中学生增强了自信,也能够对内心进行二次整合,提升学生的认识与领悟,丰富学生对每一心理主题的内心感受,从而整合自我,促进心理健康。同时,在分享、领悟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认真、积极的态度倾听团体其他成员的分享并给予支持,让学生感受团体的温暖,并且从另一个视角认识他人或重新看待问题,丰富学生的认知与体验,促进理解与领悟。2团体绘画心理辅导促进智力障碍儿童心

17、理健康不同维度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经过团体绘画心理辅导的干预后,心理健康的多数维度均有所改善。其中情绪症状维度,在与对照组 1 的对比中差异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相比于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及其他行为问题,情绪症状的改变更难。智障儿童的情绪问题包括情绪的识别障碍与情绪的表达问题,智障儿童的认知智力局限假说认为,智障儿童的认知智力局限使得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不佳,所以在情绪识别任务上表现较差;情绪特异性假说主张智障儿童存在与情绪信息加工有关的特定缺陷,这一缺陷部分独立于智力缺陷6。因此,针对智障儿童的情绪问题,需要更系统的干预方案。结果表明,对照组 2 在心理健康各维度的表现均比对照组 1

18、更差,可能的原因是本研究的主试为智障儿童班级的主班老师,存在主试者偏差。(三)团体绘画心理辅导的反思与建议智障学生的绘画心理辅导需要延长团体建设时间,以保证团体辅导的效果。好的团体能促进团体成员开放自我,获得支持与力量,催化团体动力。智障儿童的团体意识更为薄弱,传统教学中往往重课堂纪律与任务完成度,学生不习惯在课堂中表达与分享。因此,针对智力障碍学生的团体绘画心理辅导,需要增加团体建设的课时,围绕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习惯绘画的表达方式、养成分享与倾听的习惯等目标进行。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团体绘画心理辅导要细化目标,缓慢推行。智力障碍学生各维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多样化,受限于认知能力,智力障

19、碍学生的自我觉察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均不足,不同主题的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应围绕小点扎实推进,确保每一个学生能体验到、理解到、领悟到。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辅导应注意协同各方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发展个体差异较大,在辅导过程前应及时向主班老师、个训教师、家长了解学生情况,做到因材施教;辅导后向其他教师、家长反馈学生情况,将团体绘画心理辅导效果延续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心理练习水平,提升心理健康实效。六、结语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健康关系到智障儿童的个性培养、社会适应与未来发展,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

20、专业性、科学性与系统性。绘画心理治疗对于具有言语表达缺陷的特殊学生有着天然的适用性,而团体绘画心理辅导既能发挥绘画心理治疗的作用,又能发挥团体的动力,提高绘画心理治疗的适用广度和辅导效率,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参考文献:1童捷,孙喜蓉,俞玮,等团体绘画治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和服药依从性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34(1):11-142栾文敬,路红红,童玉林,等家庭关系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3(2):27-36.3王春丽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在智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4赵均重庆市特殊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陈云英,韦小满,赫尔实弱智学生的智力与适应行为的特征与关系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5(12):25-276董萍,雷江华,徐添喜智障儿童情绪识别特征的理论解释与具身干预J中国特殊教育,2021(1):31-36(责任编辑:姜懂懂、于淼)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