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舞动治疗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8836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舞动治疗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舞动治疗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舞动治疗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青少年研究与实践戈2 0 2 3年第2 期流动留守青少年舞动治疗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研究陆红芬,陈凡赢,王泽(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浙江杭州31159 9)摘要:重视和促进心理健康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加强关爱服务的重点工作之一。舞动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干预性心理治疗方法,其干预对象的团体性、干预目的的隐蔽性和干预手段的非语言性更加契合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以浙西地区一所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观察评估他们在情绪、性格、行为方面的问题,并结合舞动治疗的治疗原理,设计能促进留守儿童情绪表达、社会适应、性格完善的舞动治疗心理干预方案。通过对10 名留守儿童的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舞动治疗在干预留守

2、儿童心理问题上的适宜性和可行性。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舞动治疗;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0 9 5-9 30 3(2 0 2 3)0 2-0 0 42-0 8自2 0 16 年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来,各部门紧紧围绕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大幅减少。据2 0 2 0 年浙江省民政厅相关数据统计,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约6.3万人 。相较于2 0 16 年8.3万农村留守儿童的数据,减少了2 万人。2 0 2 2 年2 月,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 0 2 2年高质量推

3、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再次要求“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残疾人收稿日期:2 0 2 2-0 8-2 6基金项目:2 0 2 1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不如跳舞农村留守儿童舞蹈美育”(2021R408059)作者简介:陆红芬(19 8 7 一),女,浙江桐庐人,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陈凡赢(2 0 0 1一),女,浙江宁波人,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2 0 19 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农村留守儿童。王泽(2 0 0 0 一),男,浙江舟山人,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2 0 19 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42等关爱服务”。对农村留守儿

4、童的关爱保护,不仅在于减少留守儿童数量,还在于提升现存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境况,如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健康状况等,尤其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研究指出,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的留守儿童,成年后容易出现大量消极情绪和身心症状,人际关系紧张,行为冲动和难以克制的暴躁性格2 。本研究尝试用舞动治疗这一艺术心理治疗形式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关爱呵护留守儿童更全面更健康地成长。方法,最早应用于焦虑症、儿童孤独症的缓解9-10 。性格孤、心理叛逆和自卑心理等心理健康问一、舞动治疗题5。也有研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一方面严重自卑,另一方面存在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而且(一)理论溯源他们焦虑和抑

5、郁的比例都高于非农村留守儿童,舞动治疗又称舞蹈动作治疗,是一种创造性的情绪不稳定6 。学者大多从家庭、学校、社会等艺术治疗。舞动治疗最早可追溯至2 0 世纪30 年代维度进行了原因剖析,并给出了对策建议5-8 。的美国,美国舞动治疗协会将其定义为“将动作用诚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于治疗,并促进个体情绪和生理等整合的过程”3。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共同发力,建立系统、有效美国精神免疫学家甘蒂丝波特研究发现,的预防机制。但是,对已然出现心理问题或者无包含情绪的分子不是只存在于头脑中,而是分布法改善现实处境的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如何帮助他们从当下的心理困扰中解脱出来,进而提高个于人体全

6、身。因此,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体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重要课题。都储存在人类的身体里。身体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舞动治疗作为一种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治疗童年创伤痕迹,同样,身体经验亦可以反映心理的发展过程。心理问题会深藏在人的身体之中,使其形成既有的动作模式,这些动作模式便是其心理问题的外化表现。舞动治疗通过强调肢体作为表达的载体,利用舞动让个体获得骨架与肢体的可动性,用非语言创造性行为表达个体深层次的情感,并释放压抑和紧张的情绪。可见,舞动治疗实际上是一个不断相互影响的人际互动过程,人们通过与环境等的互动来感知、发展自己,以交互的动机模式和不同质感的动作来进行对话。(二)研究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

7、国出现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步显现并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有研究发现,与农村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行为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并且年龄的增长会使问题更加明显4。随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举措的逐步落实,国内学者的研究焦点逐渐从教育公平、社会保障等宏观视角转移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水平等微观领域。有研究发现,相比于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在情绪稳定性、心理抗逆力、性格、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更多问题,如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国内学者对舞动治疗的应用开始于2 0 世纪9 0 年代末。19 9 4年,伏羲玉兰将舞动治疗引人我国后,国内学者开始尝试使用舞动治疗对精神分

8、裂症、抑郁症患者等进行干预治疗,并取得了明显的改善效果。当前,舞动治疗已应用于更广泛的群体和场景,包括特殊儿童行为矫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训练、灾后人群创伤修复、个人减压放松治疗等。谢丹将其运用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干预,认为舞动治疗帮助当代大学生适合的表达方式,通过接纳与分享、交流与沟通,他们拥有了更多的朋友,从而主动走向人际关系的整合。诸多实践研究证实了舞动治疗对特殊儿童的治疗有效性。雷建洁利用舞蹈、戏剧、绘画等融合手段构造多式联运舞蹈治疗干预策略,拓展情绪行为障碍儿童教育康复思路12 。还有学者将其应用于留守儿童群体。多项研究结果证实,舞动治疗可以很好地疗愈留守儿童。胡文认为,舞动治

9、疗对城市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有明显改善作用13。刘玲娟认为,舞动治疗对城镇留守儿童的自我效能感、身体自尊有积极影响,对于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14。黄任之提出,舞动治疗适合应用于留守儿童的心43理创伤疗愈,并通过理论和小样本的试验证实,舞动治疗对留守儿童的身体、心理层面都有改善作用2 。这些治疗对象以城镇留守儿童为主,很少应用于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留守儿童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且心理问题更为突出,更需要深人全面的研究。本研究将面向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群体,针对其出现的情绪、行为、性格等问题,探索舞动治疗的实施方案及效果,以期为舞动治疗应用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领域提供借鉴。二、

10、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浙西某县城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为研究地点。该所学校由县域内偏远山区的五所农村小学合并而成,其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学校现有学生545名,其中留守儿童129名,比例达到2 3.7%。经了解,该所学校中来自单亲家庭、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的学生比例较高,且多为留守儿童。该校设有心理老师1名,每年春季会面向四年级学生开展心理测评,年龄留守年限编号性别(岁)T女12C男9Z女11Y女1144测评工具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M H T)。在该校2 0 2 2 年的心理普查中,心理问题检出率为8.9%。(二)研究方法首先,采用自编问卷调查留守儿童的留守状况

11、,包括学习、生活、社交等情况,为后续设计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因考虑到调查对象年纪尚小,由调研员一对一帮助儿童填写问卷。其次,由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填写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共发放9 5份,回收73份,其中有效量表为58 份。该量表是一种他评量表,有家长、班主任两种版本。本研究采用班主任版本量表,主要评估小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情绪稳定性、社会适应性及行为习惯。量表分为8 个部分,共计8 0 个题目,包括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特种障碍等。接着,结合问卷调查和量表测评的结果,初选了40 名留守儿童作为备选对象。最后,随机选取5名留守男童

12、和5名留守女童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访谈,以进一步了解和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这10 名留守儿童的信息详见表1。表110 名农村留守儿童的信息基本情况(年)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母亲早年离家出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两个月左右才通一次电话;成绩良好;谈及父母8时一度硬咽,表示和父亲通话时自已每次都会哭泣,希望父亲能多回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平时经常与父母联系,性格较为开2朗;成绩良好,在采访过程中回答比较积极主动,但遇事经常犹豫不决,和同学、老师相处不太融洽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离异多年;跟随父亲生活,但父亲回家较少,对自己并不怎么关心,学费由爷爷奶奶垫付;情绪障碍、性格缺陷、10学习

13、成绩一般,性格极度内向,课堂上常常精神恍您,注意力不集中和母亲一起生活,父亲在老家工作;成绩优异,待人友善,4表现欲较强;自小患有哮喘,吃的食物受限且不能吹风,学校里的很多活动不能参加,时常闷闷不乐量表测评结果情绪障碍无明显心理障碍社会适应障碍情绪障碍续表年龄留守年限编号性别(岁)S男11H男8F女11Q女7W男12N男10三、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结合量表测评和访谈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负性情绪积聚,无处释放有研究指出,“父母情感的缺失会造成他们的心理或精神上的情感危机”15。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他们对于父母的过度思念会带来郁闷

14、、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例如儿童乙,已出现咬指甲、频繁眼等不良习惯,这正是焦虑情绪的外在表现。多半的受访儿童对有关父母的话题颇为敏感,常伴有委屈、忧伤、埋怨的情绪,如儿童T、H、Q 等甚至出现抑郁的倾向。该校心理老师透露,在有自残自伤行为的儿童中,留守儿童不在少数。儿童的情绪问题较常见,但非留守儿童一般能及时得到父母的关注,父母会通过耐心的沟通交流、温暖的生活照料等消解其负面情绪。但农基本情况(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父母离异,父亲在外务工;患有白血7病,需终身服药,医生坦言其最多只能活到30 岁;性格阳光开朗,成绩优异,看上去和同龄人无异自小和爷爷奶奶生活,父母很少回家,也从不联系自己;性4格

15、非常内向,在班级里成绩相对较好,位于中上游与爷爷奶奶生活,母亲早年因吸毒跳楼离世,父亲也因吸7毒进过戒毒所;其父亲现已从戒毒所回到家中,并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性格开朗,乐观积极,成绩良好父母在外地工作,且经常吵架;母亲从不回来看望孩子,有时甚至不接电话,父亲一周联系一到两次,对其学习要求5比较高;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日常生活,比较害羞、内向,不太善于表达早年与姑姑一起生活,现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性格有些内7向,对于一些访谈问题保持沉默;学习一般;当被问到有关家庭、同学关系方面的问题,都表示不想回答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在其很小的时候便外出打10工,父亲只有过年会回家,母亲因工作忙很少回来量

16、表测评结果无明显心理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情绪障碍社会适应障碍性格缺陷情绪障碍、学习障碍村留守儿童的情绪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班主任、生活老师等无暇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祖辈忙于生计,又加之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对与儿童的沟通往往不够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只能自我消化或者压抑情绪,长此以往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二)性格孤僻敏感,内驱力低下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并且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情绪会逐渐增加和泛化16 。儿童Z在访谈中总是低头不语,在谈及父母时有明显的情绪波动。其班主任表示:“她经常沉默不语,甚至长时间一言不发。性格太内向了,和同班同学相处也很害羞;和老师说话

17、,头就更低了”儿童H性格也非常内向,在访谈中基本闭口不言,在谈及父母的话题时显得很抗拒。儿童W也是如此。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自卑与孤僻,一方面是与缺少社会支持,特别是情感支持有关。该校的45心理老师说道:“家长一般只关心学习怎么样,吃得怎么样,很少会和孩子有情感交流。”与父母缺少日常沟通,加剧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封闭,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淡漠、儒等。另一方面,这与家庭教育的缺位有关。该学校的班主任F在访谈中提道:“留守儿童一般是能看得出来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相对比较差。部分儿童暑期刚回来的一个星期是有改善的,可能是回到父母身边了,但是过不了多久就打回原形了.”校长在谈及孩子的行为习惯问

18、题时,补充道:“祖辈容易纵容小孩,对孩子没有学习方面的要求,只要他们不闯祸,确保安全就可以了。”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业成绩、技能特长、学识眼界等方面与他人的落差,让他们缺少主动与他人交谈的意愿,遇到困难也很少会向他人求助,逐渐形成个性阴郁、孤僻等心理特征。(三)人际交往退缩,适应不良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呈现恐惧与回避的特点。如儿童乙的社会适应障碍明显,从课堂发言到班级活动,她都没有任何兴趣,也总是拒绝同学和老师的邀请。遇到困难时,她也不会求助他人,能解决的自已解决,不能解决的就不解决,态度消极。这种心态也严重影响到了学习,她在课堂上总是精神恍,注意力不集中,考试多次不及格。

19、儿童Q是个极度内向的女孩,访谈中说话结巴、声音微弱,容易脸红,回家后也是很少说话,不出门。儿童容易受家庭、学校等现实环境的影响。例如儿童N的父亲每次打电话都会问“你最近有没有做坏事”,导致N在校表现得循规蹈矩,鲜少主动与人交往,也没有了同龄人的童真快乐。此外,如果学习成绩不理想,来自同学和老师的负面评价就会增加,其人际交往的资本就会减少,会加剧自卑心理。46四、舞动治疗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一)舞动治疗理论舞动治疗理论认为,动作和情绪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舞蹈动作让人们的内心世界得以具象化呈现并且可触摸。个人独特的动作是每个人内心世界的象征。在动作互动中,关系模式也变得清晰可见,身体

20、动作层面的变化也会影响自身内在的情感和体验317。1.治疗原理。(1)动作隐喻。身体动作是与心理状态进行沟通的有效途径动作隐喻就是舞动治疗的重要工具。动作隐喻是压缩在动作或姿势中的象征意义。例如一个人摆出驼背的姿势,可能表示自己承担了很多生活的重担,压力比较大;一个人在活动中不敢伸手去碰触其他人,可能表达出他担心和恐惧的情绪。对于留守儿童而言,身体能显示出他们的童年创伤痕迹。在访谈中,儿童乙双手正放在膝盖上方,习惯性地低头,说话声音很轻,体现出自卑、胆怯的性格;儿童C虽然表面乐观积极,能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提到父母时,他经常下意识地摸自已的后脑勺,声音变轻,表情开始变得犹豫等。捕捉这些动

21、作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舞动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接纳他人、表达自己,降低和克服自卑感,发现和培养社会情感。(2)身心整合。舞动治疗的理论根基是身心的结合,认为只有身体和心灵充分整合的个体才是完整和全面的。在身体、心理和灵魂中,人格的部分是恒定且不断连接互动的,这三种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变化都会影响另一形态的体验和知觉37通过舞动治疗的动作引导,身体内积压的情绪和负面力量得以释放,情感记忆被重新唤醒。舞动是关于人生舞台的隐喻。每个人的一生都要面对三种关系,即自我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与环境的关系。在舞动治疗的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可以更安全地表达自我,更具象、更有体感地探索自己在处理这些人际关

22、系中的模式,从而疗愈创伤,改善人际关系。2治疗应用。(1)情绪表达。身体姿态是个体情绪的外化表现,情绪是身体内部的信号。7一12 岁的儿童语言发展还不完善,尚不能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留守儿童的处境,使其更加不敢随时随地表达真实情绪。舞动治疗创设了一个安全温和的团体氛围,鼓励其在同质团体中真实地舒展身体,在舞动中表达身体潜意识,释放被压抑在身体内部的消极情绪。同时,友好的团体、肌肉活动、节奏旋律本身也会刺激大脑分泌让人轻松、愉悦的激素,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2)社会适应。在舞动团体中,每个成员的人际互动模式都会时刻呈现在他们身体的塑形、动作韵律和内驱力上,舞动治疗师会将此作为资源加以

23、运用3 10 3。舞动就是一种沟通,是向团体传递信号的一种表达方式。舞动团体的建构、发展、维护、分离便是个体社会适应的模拟。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困扰易引发社会适应不良,使其从被动孤立到主动疏远,从缺乏自信到产生不公正感,久而久之会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舞动治疗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在关系中发展自已,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建构自已的内心世界,拉近人际距离、接纳自已并了解他人,促进更好的社会适应。(3)性格完善。小学阶段正是留守儿童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调研发现,部分留守儿童虽然处境不理想,但性格开朗、社会关系良好、学业表现优良。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感受爱的能力较强。他们能充分觉察到遥远的父母

24、、身边的祖辈以及学校的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关爱,并充分接纳现实处境、积极应对困难。舞动治疗能提升留守儿童感受爱的能力,在角色扮演、镜面技术等活动中调整认知,消除误解、积极转念。(二)舞动治疗实施面向农村留守儿童,以团体舞动的形式开展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已的身体,运用身体语言传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帮助他们利用身体作为载体去认识人在多元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多元空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渐渐看清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与心灵之间的互动关系,提高自我感知能力,减少内在恐惧,在肢体和心灵上全面了解自己17 。本次舞动治疗以团体的方式进行,对前述10 名农村留守儿童开展6 次活动,历时一个半月。治疗

25、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放松热身阶段、主题发展阶段和分享结束阶段。在不同阶段,治疗师设置不同的干预目标,并据此来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1.放松热身阶段。(1)建立安全、可信任的活动氛围。低年龄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有着较强的警戒与防卫之心,不会轻易地释放自己的身心,因此,在介人前建立一个安全且相互信任的心理环境尤其重要。活动现场放置了一些柔软的靠垫、抱枕、玩偶等供儿童随时取用。活动前,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暖场,以提前调动儿童的正向情绪,并引导儿童找到属于自已的安全岛。安全岛可以是教室的一个角落、一把熟悉的椅子,也可以是自己想象的某个场景(卧室、海边、草地等),用于临时处理焦虑或不安情绪。(2)评估儿童的

26、个性和情绪状态。从留守儿童进人舞动空间开始,评估和关系的建立就开始了。留守儿童融入团体的速度、强度、开放性和同一性等维度,包括其是积极主动加入还是志志旁观后进人,是主动招呼还是沉默安静,身体姿态是收缩还是扩展,动作和周围人一致还是不同等,都可以为下一阶段的治疗方案提供评估和47参考。对于胆怯被动的留守儿童,可给予更多鼓励,带领其做一些放松身体的动作,增加其安全感。2.主题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将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特点,完成三个主题的团体疗愈。(1)“我的情绪我做主!这一阶段主要聚焦身体和情绪的关系,让留守儿童体验身体舞动带给情绪的积极变化。在热身游戏之后,将留守儿童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一个情

27、绪主题,引导组员各自用动作演绎此种情绪,比如思念亲人的忧伤、被老师批评后的委屈等。之后,全体围坐成一个圈,每个小组派代表演绎各自的情绪主题,其他成员观察并做交流分享。随后,教师带领全体儿童一起做“舞动轻松操”,感受身体放松带来的愉悦心情。(2)“我想和你做朋友!这一阶段的舞动治疗分两次进行,旨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体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意义,学习面对冲突时的应对方法。第一次活动是体验人际关系的建立。热身游戏后,教师组织留守儿童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感知身边的事物,如用脚感受坚硬的地板、感受同伴的脚等,以唤醒身体能量。之后,由一名儿童做一个动作,传递给右手边的人,在此基础上第二个人再增加一个动作并传给第三

28、个人,依次传递下去,直到在场的所有成员都链接在一起。最后,所有成员交流在传递信息与被传递信息时的不同感受。第二次活动是体验人际冲突的化解。儿童拿着抱枕做两两对抗练习,要求尽量展示自已的力量。之后,根据对抗强度将儿童分为A组强力组和B组轻柔组。接着,强力组和轻柔组分别两两搭档,完成动作对话:两人同时用强力的方式对话;两人同时用轻柔的方式对话;一人用强力,另一人用轻柔的力;在前面的基础上互换对话方式。最后,所有成员交流彼此感受。(3)“我会越来越好!这一阶段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镜面动作练习,以帮助留守儿童看到更加48真实的自己,增强自信,接纳自我。在轻松愉快的热身游戏之后,进人镜面游戏。一个人随意做任

29、何动作,另一人做镜子,要求做镜子的人尽量做到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的幅度、强度、速度等都和对方一致;然后,双方互换动作;最后,大家一起交流感受。大部分留守儿童比较内敛,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即兴动作。教师不断地鼓励儿童尽量去模仿对方的任何表情和动作,可以是害羞的表情、尴尬地挠头、不知所措地搓手等。不管对方的动作多么细小,都尽量去捕捉每个瞬间,慢慢拉近两名儿童的心理距离,使其逐渐打开自己的身体,能更加自由地展示自己。3.分享结束阶段。此阶段的目标在于帮助儿童发现自己的变化,并播种希望,使其用更加阳光的心态拥抱未来生活。首先,儿童自由地平躺在地板上,放松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充分地与地板接触,闭上眼睛感受地板对

30、身体的承载。接着,教师打开轻音乐,引导儿童深呼吸,感受胸腔、腹部的起伏,回忆过去轻松愉悦的景象,感受当下的力量和自在,许下关于未来的愿望。然后,儿童在纸上画出对未来的成功愿景。最后,所有的儿童围坐成一个圈,交流分享一个多月以来的收获和感受,并彼此拥抱,温暖告别。(三)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对10 名农村留守儿童开展为期6周的小样本舞动治疗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舞动治疗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舞动治疗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打开了身体,提高了身体的感知能力,使其更加柔软、灵活和轻松。第二,舞动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负面情绪。在每次治疗结束后的交流环节,教师都

31、收到了正面反馈。第三,舞动治疗缓解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与回避。他们开始愿意与其他人交流,身体接触、语言交流都越来越自然,也更加自信。儿童Z和W发生的变化较为明显。尤其是儿童W,根据班主任反映,他开始主动和同学交流,上课专注力也提高很多。第四,舞动治疗对儿童情绪调节具有普适性,即无心理障碍的儿童也能在其中收获积极体验。在前期测评中无明显心理障碍的儿童C和S,他们在参与试验时表示“很轻松”“挺有趣”。五、结语与传统的心理咨询相比,舞动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干预性心理治疗方法,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干预中的优势在于:它用肢体动作代替语言表达,无须儿童自诉创伤经历;它往往采用团体的方式进行,给儿童更多

32、的安全感;它对儿童的情绪调节是在潜意识层面的,干预过程更加隐蔽。本研究对舞动治疗应用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理论和实践可行性做了一定的探索,但只是进行了小样本的试验。后续研究可扩大样本容量,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农村留守儿童中进行舞动治疗,以进一步探索舞动治疗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干预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参考文献:1浙江省民政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110 号提案的答复EB/OL.http:/ 0 19(5):37-41.3赵研,彭紫焱.舞动治疗一一舞蹈与心灵的对话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 0 18.4国家卫健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 0 18 R.北京:国家卫健委,2 0 18.5

33、何宏莲,宋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面临的问题及治疗对策J.理论观察,2 0 2 1(6:8 3-8 6.6冯帮,邓心仪.近五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述评J.基础教育研究,2 0 16(7):10-13.7梁沁苗,袁书,李宏翰.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因素与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教育观察,2 0 19(8):51-53.8左小彩.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0(2):53-55.9MEREDITH R B,KATHRYN G L.Effects of dance/movement therapy:a meta-analysis J.The Arts i

34、nPsychotherapy.1996(3):249-260.1oKOCH S,MEHL L,SOBANSKI E,et al.Fixing themirrors:a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dancemovement therapy on young adults with autismspectrum disorderJ.2015(3):38-350.11谢丹,黄婧.舞动治疗缓解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策略研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6(4):10 9-115.12雷建洁.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多式联运舞动治疗的干预策略J.文化教育,2 0 2 0(9):151-153.13胡文.城市留守儿童偏差行为的舞动治疗实证研究一一以长沙市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14刘玲娟.舞动治疗对城镇留守儿童自我效能感与身体自尊影响的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 0 2 1.15邹琳.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创新模式探索J.核农学报,2 0 2 0(11):2 6 43.16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17郭贝贝.“舞蹈创作与实践”课程一心理学舞动治疗的教学法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 0 2 0(8):151.(责任编辑:张文婷)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