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课程多元化考核体系的措施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8835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课程多元化考核体系的措施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课程多元化考核体系的措施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无机非金属材料学课程多元化考核体系的措施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022 NO.30 创新教育无机非金属材料学课程多元化考核体系的措施研究程丽乾*刘瑞平 梁誉贤 黄啸 王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摘要:本文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学课程为例,探讨了多元化考核体系在该课程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考试方式、分值分配等多元化考核体系的相关内容,初步进行了相关考核的实践。结果表明,这种多元化考核体系有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巩固课程相关知识点,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无机非金属

2、材料学相关课程的吸引力,在重视知识学习的同时也重视能力的锻炼,为培养新时代无机非金属材料学方向的人才作出贡献。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学 多元化考核 教学方法 学习能力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2)10(c)-0240-04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Diversified Assessment System in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CourseCHENG Liqian*LIU Ruiping LIANG Yuxian HUANG Xiao WANG Qi(China Uni

3、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100083 China)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diversified assessment system in the course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It focuses on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diversified assessment system,such as examination methods and score se

4、tup,and preliminarily carries out the practice of relevant diversified assessment system in the course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It is shown that the diversified assessment system help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consolidate the relevant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u

5、rse,enhance the learning initiative of the students,and improve the attraction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related courses.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exercise of learning ability would be emphasized whil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basic knowledge learning.The diversified assessment system disc

6、ussed in the paper would contribut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the field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Key Words: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Diversified assessment system;Teaching method;Learning ability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主要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这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率、作业等内容;期末考试以试卷考核为主要形式。然而,知识学习不应该以实现考试高分

7、为最终目的,即不应局限于课堂知识点,不能采取轻过程重结果的考核模式,而应该时刻结合日常生产生活,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锻炼持续学习的能力。尤其地,随着近些年来网络信息等的高速发展,学生们获得知识的方式不再局限DOI:10.16660/ki.1674-098X.2205-5640-9279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越崎青年学者(项目编号:2019QN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21041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2104054)。通信作者简介:程丽乾(1986),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材料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及研究工作,E

8、-mail:。240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022 NO.30 创新教育于课堂,他们从网络课程、学生交往、新闻热点等中,都可能发现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的相关知识。传统的考核方式和分值分配逐渐无法更好地将课程内容完全体现。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无机非金属材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可利用多元化考核体系,将考核与时代发展接轨,开拓相关课程的考核宽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1 目前考核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多年来,我国高校专业课程的考核大多采用传统的终结

9、性考核模式,即期末笔试(占60%80%)+平时成绩(占20%40%)1。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可体现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无疑难以实现课堂教学对人才培养的目的,束缚着教育教学方法的革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如何调整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的考核体系,关乎本学科人才培养的目的。因此,如何认清传统终结性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设计合适的多元化考核体系。关于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具体问题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阐述。1.1 “重知识、轻能力”,教学目的单一化当我们仅是为了提高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时,教学和考试就会变得非常简单,所耗费的时间大大减少,失去了培养知识学习能力层面的意义。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将失去

10、互动性,成为照本宣科的背书式教学。这是因为,只要在课堂上着重将课程重点和难点进行简单重复,让学生会做相关类型的题目,就可以轻易地获得较好的教学成果,并且可获得较高的考试成绩。知识的讲授变成了简单的课文背诵,学生们专注于死记硬背基本原理和公示,对于学科的相关知识无法进行深入的交流。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课堂上教师在讲授重点难点的时候,学生能够集中精神进行学习;但当讲到非重点难点章节的时候,学生们将选择性地减弱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如此急功近利的课程学习,让学生可以获得较高的学习成绩,但无法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更远一步考虑,无机非金属材料学方向的相关研究方向紧扣国家科技发展,其中,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11、例如陶瓷、玻璃、水泥等制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新能源材料、智能材料及生物材料等材料连接紧密,相关的应用研究突飞猛进2。现在大学生进行研究生深造的可能性较大,课堂上讲授的相关知识很有可能成为学生研究生阶段攻读的科研课题,或者与科研课题产生一定的联系。因此,为了考试成绩单一化地学习,难以夯实学科基础,也不利于学生日后的科研工作。由于培养具有专业的无机非金属知识的科研或技术人员,是本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考核机制影响下的课堂教学难以收获良好的课堂效果,无法达到本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另一方面,集中于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的考核形式也无法让学生成为主导。作为知识

12、学习的主体,原有的单一考核形式无法展示学生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也无法提升学生在课堂和考试中的参与程度。材料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同步进行,课本上的知识无法完全概况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的所有知识,学生们也就没法从课本上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拓展。例如,无机非金属材料与人们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我们衣食住行之处都可以见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这就为我们活跃课堂、增加互动提供了多种素材。学生们的成长经历各不相同,对于课堂上相关素材产生的联想也千差万别,如果能够引入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能够展示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进行相关的实例举例,学生能够深入体会到这一课堂知识点在其他领域中的活学活用,也能够聆听其他同学对于这一内容的

13、不同理解,这就让课堂知识学习变得具有深度和广度,学生也乐意去主动学习。可惜的是,这一部分内容并没有在最终的考核形式中占据一定的分值比例。此外,期末考试形式大多以闭卷或开卷形式为主,学生们急于将自己知道的知识点誊写到试卷上,无法从中获得思考的过程。考试形式如果不改变,这种应试带来的消极效果会逐渐加重。总之,当前的考核模式“重知识、轻能力”,教学形式和教学目的单一化,教师和学生们在“应试”的方向上可能会越走越远。教师应该时刻秉持“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教育方法,努力改变当下的考核体系,让学生能投入更多的兴趣去主动寻找课程中和课程以外的相关知识,并设计合适的多元化考核体系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各个方面的

14、表现。1.2 “重成绩、轻过程”,学习兴趣难激发对于学生来说,传统的考核模式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的确是获得较高分数的简单途径。这是因为,只要对课堂上老师布置的作业,相关的重点难点开展针对性地练习,则可掌握大部分考试内容,对于获得高分甚至满分都不会是难题。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对于学241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022 NO.30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创新教育习会显著缺乏参与性。例如,一些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不思考、不主动,甚至会出现作业抄袭的现象。即便是教师

15、批改作业后对相关同学进行提醒,也很难有效改变其表现。学生们沉浸于考前要点突击,试题模练,寻找考试的“套路”。归根究底,考核体系呈现出“重成绩、轻过程”的状况,学生无论投入多少学习热情,耗费多少学习精力,仍然被禁锢在了传统的考试模式中。最终,付出多与付出少区别不大,用心学与草率学效果一致,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也就无法对课程的相关学科进行深入了解。这种“应试教育”完全放弃了对学习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无法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也不会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去解决生产现场出现的问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会被严重束缚。考试仅仅是我们在掌握知识时采取的一种考核方式,而非学习知

16、识的目的。因此,学生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对于知识的学习不能局限于书本表面,而应该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拓广自己的知识面,加深自己的知识深度。人才培养强调的正是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强对学习能力的锻炼。2 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 提高知识学习主动性2.1 多元化考核体系的构建多元化考核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教师改变自身观念和教育方法。教师在设计课程考核方案的时候,应该首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和差异性3-4。针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学这门课程来说,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这就意味着课本中的很多现象及原理均是通过日积月累的

17、实验结果总结而来,所以不能重理论,轻实践5。此外,书本的编撰总是难以跟上知识的更替速度。在实验中,往往能够发现一些书本中不曾介绍或者介绍不够全面的知识点。针对这些发现,教师不应回避或否定,而且应该乐于与学生共同探讨和验证。例如,采取课堂提问、课堂分组讨论及头脑风暴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团队合作去解决相关问题,对课堂问题进一步延伸;提出不限于书本的学科问题,结合新型的课堂在线测评,改变评测方式,考查知识的掌握速度;期末考试形式中减少闭卷考试的比例,将开卷考试纳入其中,并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法等。基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学课程本身的特点,结合上述对学生培养的设想,我们认为较为合理的多元化考

18、核体系如图1所示。按照总评分数为100分来计:平时成绩的分值占比提升为50%,其中,出勤占10%,平时作业占10%,课堂提问及讨论10%,课程相关知识调研报告10%,课堂在线测评10%;考试成绩的分值占比下降为50%,其中,闭卷考试占比 30%,开放性问题的开卷考试占20%。其中,课堂表现、调研报告、在线测评和开卷考试环节,不限于课本知识,可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进行适当的延伸。例如,在本学年无机非金属材料学课程的讲授中,结合了当下神州十三号返回舱的新闻热点,开展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相关知识的讲授。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19、,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本专业的一些学生对返回舱的材料产生了好奇。课堂上,结合此次发射任务,给学生们提问了高温耐火材料的应用,并通过调研报告的形式下发这次作业。在学生们返回的作业中,能够感受到学生们对于耐火材料这一典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产生的浓厚兴趣。学生们引用了美国、俄罗斯、欧洲等国家的耐火材料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耐火材料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和性能,并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耐火材料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对比。这次作业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求知积极性,还提升了民族自豪感。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分值分配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数调整,当一些学生无法完成相关课程考核环节时,可适当提高其他内容的分数占比值。例如,

20、一些同学因为病假等无法完成某次平时作业或调研报告,可适当提高其在后续课堂表现等的分值设定。总之,图1多元化考核体系的分值分配情况242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022 NO.30 创新教育这种考核方式和分值分配的形式,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知识学习能力进行了评价6。以上多元化考核方式不仅适用于本课程,在其他课程中也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7-8。2.2 多元化考核与课程知识的联系通过进行2.1中提到的进行考试方式和分值

21、分配的改革之后,课程“应试”的部分大大降低,学生为主角的表现成为这种新考核体系的主要内容。这种新的多元化考核体系有望显著提高学生在课堂参与度、互动性及主动性方面的表现。经过多元化考核体系在本课程中的改革之后,我们初步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与结论。下面,对这些结果进行列举。第一,我们发现分组讨论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教学和考核形式。在一个小组成员里,即使各成员间成绩不一、性格迥异,但为了共同解决课程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地参与其中。在这种团队协作中,学生们会对最终结果进行充分地讨论,这无疑加深了对于相关知识学习的主观印象。第二,在布置课堂论文时,强调让学生们能够结合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

22、们能够紧密结合时事,展开不限于本课程的一系列问题的探索。很多学生关注了国内一些行业出现的“卡脖子”问题,尤其是涉及材料的关键部件。国内在含氟化工领域与国际水平相差较大,我国工业界的很多关键的原材料,诸如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等都高度依赖国际供应,如何安全、高效地生产符合工业要求的相关产品是我们材料及化工专业学生的挑战和任务。第三,在开卷考试中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学生们会广泛地引用生活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方面的知识。当提到如何理解我国是“基建强国”这一内容时,学生们会提出我国水泥材料等的飞速发展,对于国内和国际合作伙伴基建方面的强力支持;当提到电子领域的芯片基

23、片等的发展时,不少同学都写下了“国之重器”与个人志向的联系;当提到新型功能材料时,有的同学还会联想到科研中遇到的新型压电功能材料的应用,从一枚小小的传感器入手,开展无尽地科学探索。这种多元化考核方式鼓励学生们走出课本,不再囿于校园,寻找身边与学科发展相关的一些新现象、新材料、新政策。在这些方面进行相关分值分配,虽然看上去增加了分数统计的繁杂程度,但却收获了显著的课堂教学效果。这种多维度的、多视角的互动,扩大了学生们的认识范围,加深了学生们的知识理解,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无疑对于学生日后进入工作岗位有着助力作用。3 结语课程考核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的手

24、段,更是教与学的短期目标和指挥棒。如何改变传统“应试教育”,即如何将学生从单一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为对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我们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大学生的关键步骤。本文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为目标,介绍了多元化考核体系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学课程中的应用,针对性地研究了考核方式和分值分配对课程教学质量的影响,主动发挥学生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学课程中的主角作用,这种考核体系的改革无疑会增强学生对学科相关知识的探索兴趣,为培养新时代无机非金属材料学方向的人才作出贡献。参考文献1 孙敏,彭天祥,王桂秋,等.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多元化考核模式实践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19,36(

25、3):85-88.2 程丽乾,赵会友,刘瑞平,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学课程互动式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12):208-211.3 殷雄.普通本科院校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5):112-114.4 孙亚娟,张俊丽.普通本科院校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0):124-125.5 程丽乾,赵会友,刘瑞平.无机非金属材料 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与探索J.科技视界,2017(18):105,111.6 王衍,胡琼,申屠留芳,等.工程类课程智慧型多元化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7(383):13-14,17.7 雷萌,樊瑶,胡永.公共数据库课程多元化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23):111-113.8 李莹.疫情影响下英语混合式教学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156-158.2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