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字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7392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字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字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43经济视野economic perspectivepin pai yan jiuR数字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袁滢珍(武汉城市学院)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是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客观要求和有力举措。据国家统计数据,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 2005 年的 2.6 万亿增长到 2022 年的 50.2 万亿,占 GDP 的比重也由 2005 年的 14.2%提升至 2022 年的 41.5%。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改变了就业市场结构。大学生作为每年的就业市场主

2、体,其就业问题也深受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本文拟通过目前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市场的改变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对高校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方法路径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关键词:数字经济;大学生;就业中图分类号:F2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847(2023)26-0143-03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始终把促进就业摆在最优先的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于新时代新征程,也着重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数字经济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为实现经济转型、促进经济结构改革提供了重

3、要的发展方向,并在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就业难问题提供了新机遇和新思路。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虚拟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数字经济催生出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创造了大量新就业形态,提供了大批新型工作岗位,相关行业吸纳就业能力快速提升,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机会。一、数字经济时代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机遇数字经济在当今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已然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亟需就业市场供给大量的数字产业化人才和产业数字化人才。数字经济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重构就业结构和创新就业形态两个方面。(一)数字经济重构就业结构数字经济

4、是科学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它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先进技术为主要支撑,借助于现代信息网络工程系统,深刻变革了当今社会诸多领域的就业结构。一方面数字经济发展会使大量重复性、机械性的劳动类型被数字化、智能化的先进设备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会释放出大量劳动力人才,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会带来较多的知识技术密集型岗位,从而推动就业结构由低技术体力劳动为主向高技能脑力劳动为主转变;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也会催生出大量新产业、新商业模式,加速了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过程中的就业结构转型,涌现出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形成了多元化的就业结构,使数字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数字人才缺口

5、较大。另外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引起了新就业岗位性别结构的变化,因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平台经济有较灵活的就业方式,因此女性劳动者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水平,并且因为女性的性别特质,其也能更好地胜任一些新就业岗位,女性在数字经济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背景下,其自主创业的概率也显著提升。(二)数字经济创新就业形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2021 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达 909 万,较上年增加 35 万,同比增加 4.0;2022 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高达 1076 万,年度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同比增加15.5,规模及增速均创历史新高。在严峻的就

6、业形势下,中国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创造新就业岗位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数字经济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催生出新的就业形态和就业模式,因新就业形态自身具有的线上共享功能、灵活性等特点,深刻变革了传统的就业方式,促进了“宅”经济、共享经济、自由灵活就业等新型就业方式的发展,为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方案,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压力。另外,很多新的就业形态也正在进一步职业化、专业化,2019 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个新职业,如全媒体运营师、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网约配送员、供应链管理师等,大多数都与数字经济有紧密联系。“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7、,也带动了商品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的线上、线下零工或雇佣就业,形成多元化、开放型的数字经济平台就业生态体系。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一)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日益广泛近年来,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加之经济形势的下滑,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慢就业”风潮在大学生群体中悄然兴起并日益扩大。“慢作者简介:袁滢珍,生于 1991 年 9 月,女,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工作管理。144经济视野economic perspectivepin pai yan jiuR就业”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

8、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据统计,中国越来越多的“90后”“00 后”年轻人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慢就业”可以使大学生暂时停下脚步,避开求职高峰,并让自己有更多时间为人生发展做出思考与选择,从而确保就业的质量,在这一点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慢就业”并不是适合所有毕业生,因为它需要高昂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而生活中相当一部分“慢就业族”的出现也是因为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改变,就业态度消极,没有明确的择业方向,不敢踏入社会,害怕交往和竞争,从而盲目跟从他人而选择“慢就业”,实质是躲避就业,害怕就业,不想就业,这种现象对于个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明显不利。(二)大学生普遍缺乏针对新就

9、业形势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更多的是课堂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生活圈也主要局限在大学校园,对于校园外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形势往往疏于了解和认识,从而较难把握新经济时期的就业形势,从而进一步影响和限制了对自身未来的科学的职业规划。一方面,大部分大学生在毕业阶段盲目加入求职队伍,很可能因为缺乏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和相应的技能而错失良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就业信息的全面掌握,具有数字技能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盲目扎堆,倾向于选择高薪资和资源发达的地区和行业,没有把握其他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和行业的机会。(三)大学生的数字素养、思维及技能亟待提升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亟需就业市场供给一批具

10、备一定数字技能的人才。新时代的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互联网的世界,可以称之为“数字原生代”。但因大数据、云计算、信息等新技术学习难度较大,知识、技能更新迭代速度也快,且高校教育系统尚未形成完善有效的机制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数字素养、思维及技能,加之新时代的大部分大学生,也未主动自觉地学习了解数字经济,对于数字化产品的消费和数字化工具的使用仅停留在初步认识和了解的水平上,并未系统性地了解和掌握有关数字化的专业性知识,也未对数字素养和数字思维进行更深的思考和训练,无法对数字资源进行充分应用和创造性结合,对已经到来的数字经济时代的认识还处在懵懂时期。因此新时代大学生的数字化素养和思维亟待提升,数字化技能也亟

11、须提高。(四)高校就业辅导教育工作有待调整高校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重点体现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上,但目前来看,就业指导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整体效用不高,因为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还停留在粗浅的层面,并具有一定滞后性,缺乏系统专业的指导教材、教学大纲及相应的课程标准,课堂内容较为单一,主要以求职简历制作、面试等基础内容,缺乏对新经济时期就业市场的讲解和指导。此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由高校辅导员完成,专业水平相对不高。而且就业指导教师对于数字经济时期的新就业形势的特征把握较为局限,并未全面掌握就业信息,很难对大学生求职技能的提升提供高效及时、系统全面的指导,不利于大学生在数字经济时期

12、顺利就业。三、数字经济时代下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需及时更新就业指导观念,深入引导毕业生清醒认识到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数字经济的发展已深刻调整就业结构,并创造新就业形态,复合型数字型高端人才在未来就业市场更加被青睐。对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有新思路和新方向。(一)适应时代变化,高校专业设置要主动匹配数字经济产业调整数字经济时代已经深刻改变了目前的就业形态,有数据显示,我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已接近 1100 万,截止到2022 年人社部发布的 4 批 56 个新职业中,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新职业就超过 20 个,人工智能培训师、数字化管理师、互联网营销师等众多新兴职业层出不穷,数字经

13、济已经开启了新的就业空间。但高等教育体系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反应滞后,引发了人才供给端的错配。为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建议高校紧跟时代,推行数字经济相关的专业教育,条件允许的可以直接增设数字经济教育专业,优化专业结构设置,提升专业内涵,动态匹配产业调整,同时可以进一步优化通识教育、学分制、辅修专业或第二学位制度,为非数字经济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从而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就业素质和数字学习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应对变化。(二)进一步推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优化调整目前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覆盖面比较广,但课时分配却很少,导致很多内容并不能完全有效地被学生接收。另外担任该课程的老师往往

14、并非科班出身,并且很多高校都是采取辅导员讲授,他们往往自身也未有系统的就业指导知识和丰富的求职经验,加之与新背景下的就业市场形势联系不紧密,分析不透彻,所讲授的知识通常实用性不强,甚至有的与现实脱离,学生的课程知识获得感较弱,应用能力也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如很多学生学习过该课程之后,一份基本的有竞争力的求职简历都写不出来,更没有多少同学能够通过就业指导课来深度思考出如何全面深刻地看待求职。针对以上情况,亟须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一方面高校要充分重视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设置及学时分配,课程内容要紧跟时代,如在课程内容上,目前在教学中常见的有 MBTI、霍兰德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其核心是

15、主要基145经济视野economic perspectivepin pai yan jiuR于是人职匹配,但现在已经是 VUCA时代,特征往往表现为复杂性、不确定性,现实情况是发现了适合干某一项工作,但最终结果却由于其他条件变化而随之出现新变化。因此,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以更好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职业规划。要充分利用“0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深度挖掘互联网的资源,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内容,并加强完善往届毕业生就业真实案例库的建设,发挥朋辈榜样作用促进就业指导。在学时学分设置及分配上,增加学时及学分,以引起学生重视,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素

16、质高、结构优、专业强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建设的重要任务。如重点构建适应数字智能时代的教师结构,全面提升该课程任职教师的专业化、市场化、全局化、发展化的视野,着力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思维能力和授课能力,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就业指导服务教师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育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加强重点领域就业引导,引导毕业生提升数字素养和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主动培养与工作相匹配的知识和能力,保持与职业领域的同步发展,积极实现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和升华。(三)做好就业服务,全面提升就业指导体系数字化水平据艾媒咨询数据,2021 年中国 69.6%企业主要通过网络招聘平台寻才,为了适应新的变化,高校学

17、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主动提升自身就业指导服务数字化水平,主动完善就业平台资源,夯实就业基础保障。及时完善和优化就业信息平台的整体功能,运用大数据技术,推进线上为主与线下为辅平台的深度融合,消除政府、企业、院校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传输壁垒,形成全流程、全覆盖、立体化的数字化系统平台,满足用人单位和学生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确保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各项服务的精准性和时效性。例如,开展远程线上职业辅导,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就业指导精品慕课,同时加强与网络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机构的合作,引进专业职业测评系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求职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研发构建就业双选招聘系统,将毕业生信息数

18、据库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数据库进行比对,智能搜索匹配关键词,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精准推送供需信息,实现个性化、高效率的管理与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求职的痛点问题。(四)提升综合素质,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之下,一方面是就业择业观要与时代结合,这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让毕业生切实了解市场人才需求和就业形势,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合理调整就业期望,找准职业定位,尽可能避免“慢就业”现象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是学生就业创业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这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落脚点。在数字经济时代,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三个方面:第一,持续学习能力。数字经济时代

19、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这就要求高校学生要具有不断更新现有的知识体系的意识。高校要在各种课堂里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培养此种意识。第二,创新创业能力。在数字经济时代,当代大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和“信息”,大多数学生创新力不足。在数字经济时代,每个人每天可能都要面对大量的信息和数据,而这些信息和数据更新迭代速度又非常快,如此眼花缭乱的信息,大学生要想创新,就要从辨别信息、分析问题、整合资源、解决具体问题开始,一方面,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关注各种新技术,结合自身的专业领域进行全面深度的思考,从而逐步培养创新思维;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建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资源,让其能“零延时

20、”地接收到创业信息,并有更多的机会去进行创业实践。在政策上扶持,在技术上支撑,在资金上奖励,在管理上服务,在结果上予以认可,建设一整套配套措施,发挥整体布局协同联动效应,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以创业带动就业。第三,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用人单位对应聘人员经验的需求与高校毕业生缺乏经验的矛盾一直存在。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不断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大学就业指导体系应兼顾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适当提高就业实践在课程成绩中的比重,掌握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变化,多渠道安排各年级学生到用人单位实践,做好定期回访,并针对反馈的情况进行分析,及时优化就业指导课程,确保课程内容的有效性。四

21、、结语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企业更加青睐具备更强“数字素养”的毕业生。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我们不能忽视,更不能回避的时代命题,数字经济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需要准确识别社会发展和形势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参考文献1 中 国 信 息 通 信 研 究 院.中 国 数字 经 济 发 展 报 告(2022 年)R/OL.(2022-07-08)2022-08-13.http:/ 刘淑春.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靶向路径与政策供给 J.经济学家,2019(6):52-61.3 王文.数字经济时代下工业智能化促进了高质量就业吗 J.经济学家,2020(4):89-98.4 胡放之.杨金磊.数字经济对就业 的 影 响 研 究 J.湖 北 社 会 科学,2021(1):80-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