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三峡之秋一课是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方纪先生用他的亲身感受,向我们介绍了雄奇壮丽的三峡景色。作者按照早晨中午下午夜晚这一时间顺序,抓住不同时间景物的特点,并恰当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长江的气势,生机和灵性。文章脉络清楚,语言优美大气,韵律感强烈,琅琅上口,适合学生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既让学生受到三峡美景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又让学生在品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 通过五年的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会按要求预习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意,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并画出相关语句,进行简单批注,但是这些孩子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2、很少能到著名的自然景区旅游观光,不能亲身去体验、感受那些壮美的自然景观,缺乏感性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应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搜集资料,教师也要准备好相关的资料来弥补学生理解的困难。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激发热爱长江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知识目标: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 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及修辞手法的运用。3.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难点:作者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不同时段景色。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教材的处理:这
3、是一篇讲读课文,内容抒情,文辞优美,我采用开放式教学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边读边思考。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讨论、研究、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合作能力。使学生在读中体会三峡秋天景色的无穷魅力,在读中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秋天是一个美丽浪漫的季节,香山的红叶,新疆的葡萄,陕西的苹果,不同地方的秋天有着不同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秋的脚步来学习方纪先生写得散文三峡之秋。(板书课题)2、 关于三峡你知道些什么? 请大家看这幅地图介绍:三峡位于长江中游,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主要
4、景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这是一个神奇而壮丽的地方。 3、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思考回答: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景色的?划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2、思考: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作用?(开头总写三峡的秋天;结尾点明具体时间,告诉我们作者描写的是三峡中秋这一天的景色。) 3、既然开头总写了三峡秋天的特点,我们就一起来读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 默读这段,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橘柚树)出示课件 文章写了橘柚树的哪些特点呢?(叶子,果实,清香) 作者为什么要在这一段里写橘柚树呢?是要告诉我们什么?(秋天来了,三峡充满成熟气息)板书:
5、成熟之美 4、在这充满成熟气息的秋天,三峡的早晨会是怎样的景象呢?三、学法指导,合作探究1、 请大家仔细地读一读写早晨的段落,想想这一段作者写了三峡早晨哪样最突出的景物?(板书:露)写出了早晨的什么特点?(明丽)明丽是什么意思?从哪里体现出了明净?从哪里体现出了美丽? 怎样理解“绿叶金实”(作者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又注意抓住早晨特有的露水变化的过程,结合对树和阳光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三峡秋天的早晨那份明媚与靓丽。然后再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有感情的朗读。) 早晨起来,看到晶莹的露珠,明媚的阳光,看到这绿叶金实你有什么感受?(清爽、舒畅)你想怎样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语调应是轻快的,这样才能把三峡明
6、丽的特点展现出来。)指名读,评价,再指名读。 2、刚才我们学习了描写早晨景色的这一段,说说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一段的? 3、学生汇报: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写出了这个时段的什么特点。 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这个特点的? 我们刚才也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了。(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很好,大家学得很用心。那现在就用这些方法去学习后面三个时间段所描写的景色,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择你们喜欢的段落批注,小组里的同学都学习这一段,思考后交流你们的学习收获,待会在班上交流。 4、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组长注意做好记录。5、全班交流。(1)中午的山峡作者主要抓住了什么景物?写出了山峡的什么特点?我们一起
7、来感受一下这种热烈的感觉,(出示课件)你感受到了吗? 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长江的热烈? 出示两句话,“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照在水面上,长江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这两句话都是在写中午的热烈场面,你们觉得哪一段更好?哪些词用得好?还有哪里写得好? 老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翻滚、呼啸、奔腾”这些词语,突出了江水那豪壮的气势,拟人句: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金色的铠甲应该披在威武的战士身上,跳跃应该是人的运动,这
8、里用它们来写山峰和阳光,就赋予山峰战士威风凛凛的气势,赋予阳光人的欢快,烘托出这种热烈的气氛。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把长江化作一条巨蟒,咆哮奔腾、呼啸而去,所过之处,一片金黄,既写出了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麟),又赋予长江巨蟒的翻滚呼啸的雄劲、热烈的气势,更具有生命力。可见用上好的词语和恰当的修辞方法,文章会更精彩。读中午的三峡,应该怎么读?(语速应快一些,语气是热烈的。)指名读,评价,齐读。 (2)下午的三峡作者抓住的景物是什么?写出的特点是什么?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下午的平静?出示课件,你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想到了什么词或句子?小结:在透明的薄雾中,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静静流淌的小溪,温柔可爱。
9、如果中午长江是一个健壮的小伙子,那么下午时的长江就是秀美的少女?女生读,男生读(语速平缓,体现温柔之感)(3)在写夜景时,作者用了两个自然段给我们描绘了两幅画面,在第一幅画面里先写了什么?(渔火、灯标、汽笛)偶尔的汽笛响,更衬托出长江的什么?(板书)你喜欢这一段中的哪句话?为什么?读一读,老师听出了你的喜欢。在这宁静的中秋之夜,有一样景物不得不提,那就是月亮。三峡的月色到底独特在哪里呢?三峡的月色为什么这么独特呢?(因为山是墨一般的黑,所以月光才显得特别皎洁,清冽;因为山高,峡谷深,所以月亮就像一个巨大的探照灯发出明亮的光芒,倾泻而下,像瀑布那样凌空飞降,像素锦那样直挂下来。)出示课件文字,读
10、到这么美的一段话,你想说点什么?只有三峡才有如此神奇美妙的月色,让我们仿佛进入了梦境,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它展示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读夜晚的三峡,语速应慢下来,体现三峡的宁静之感。) 7、小结:三峡的秋天就是这样多姿多彩,作者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用细腻的文笔,形象的的比喻和拟人,写出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色,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交流)下课后,大家像丁丁冬冬那样,把你的收获写在“我的视角”里。 五、课外延伸,感悟运用1、秋天的三峡,有时热烈,有时平静;有时明丽,有时朦胧真是气象万千。三峡的神韵又何止这些呢?你想更多地了解三峡的奇异风光吗?我们可以读一读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余秋雨的三峡。2、作者将这么美的三峡景色写了下来,让我们读了如临其境,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校园秋色或水城秋韵。六、附:板书设计三峡之秋早晨:露 明丽成熟之美中午:水热烈下午:雾平静夜晚:月宁静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