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川酿酒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3515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酿酒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川酿酒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川酿酒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种植技术2 0 2 3年第8 期四川农业科技SIKCHUANAERCULTURAL SCENGEAND TECHNOLOGY四川酿酒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李超,袁勇*,陈辰,陈晓云,陈洪伦,谢新闻,向云(中化现代农业四川有限公司,成都6 1 0 0 1 0)摘要:川酒在四川省食品轻纺产业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优质酿酒小麦原粮需求巨大。各大酒企对优质酿酒小麦的品质标都有一定的要求。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四川大部分地区冬季多雾,光照不足,适合生产中、弱筋小麦,正契合了酿酒专用小麦的要求。特别是川北丘陵麦区的绵阳市、广元市、以及盆中的遂宁市,南充市辖区,即是弱筋小麦的优势产区,也是酿酒“曲麦”生产

2、的优势产区。但限于品种、栽培技术、施肥、农机等的不匹配,每年四川省内生产的小麦达到酿酒曲麦标准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笔者经多年研究,通过种、肥、药、机、技的全方位融入,集成了一套完整的四川优质酿酒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技术,以期为农户增产增收提供帮助,同时也为用粮企业提供本地优质原粮,促进本地小麦产业化。关键词:酿酒专用;小麦;高产栽培四川省现代农业“1 0+3”产业发展战略中,川酒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酿酒原粮生产也成为重点 ,各大酒企也纷纷纷加码原粮基地建设 2 。但是由于酿酒曲麦除对正常的感官、理化指标有要求外,还要满足软(粉)质率达8 5%以上,容重7 5 0 g/L以上,对赤霉病粒率也有一

3、定的要求。由于四川区域冬季干旱,早春又易受“倒春寒”影响,小麦返青后拔节孕穗期,降雨较多,易发生根腐病(茎基腐病)、白粉病、锈病(叶锈、条锈病),抽穗扬花期降雨频繁,田间湿度大,易诱发赤霉病。小麦成熟收割季节,连续阴雨使成熟的小麦易发生“穗发芽”的现象,严重影响品质。以上种种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四川酿酒专用小麦的发展。现将四川酿酒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概述如下。1土地选择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如冲击土壤,质地为沙壤的土壤或较沙壤的土壤,且以水、旱轮作的较好。旱地选择谷地或土壤较肥沃的一、二台土地,同时应具备相应的灌、排水条件。2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2.1品种选择品种对酿酒小麦的品质影响较

4、大,尤其是对于小麦的软质率及容重。根据多年研究,在现有四川区域的小麦品种中,“绵麦9 0 2”和“绵麦9 0 5”最适宜酿酒专用小麦的生产。选种时,应选择纯度收稿日期:2 0 2 3-4-2 8作者简介:李超(1 9 8 6 一),男,硕士,农艺师,研究方向:作物栽培。E-mailchao.li-。*为通讯作者。2299%、净度9 8%、发芽率8 5%、水分1 3%的商品种进行种植。“绵麦9 0 2”(川审麦2 0 1 9 0 0 0 5)为春性红皮小麦,株高8 2.3cm,穗数2 1.5 万/6 6 7 m,穗粒数42.5粒,千粒重49.2 g,两年区试平均产量38 8.7 6 kg/667

5、m,软质率7 5%以上,容重7 2 2 g/L3。“绵麦9 0 5”(川审麦2 0 2 1 0 0 1 1)为四川省首个酿酒专用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的育成,填补了全省酿酒专用小麦品种的空白 4。该品种为春性红皮小麦,株高9 1.8 cm,穗数2 2.1 万/6 6 7 m,穗粒数47.3粒,千粒重5 0.3g,籽粒容重7 5 5 g/L,粗蛋白质含量1 1.6%,软质率8 9%,区试两年平均产量42 9.2 kg/667m。2.2种子处理小麦种子播种前采用拌种剂拌种,可预防小麦早期病虫害,特别是对于土传病害的防治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可提高小麦的基本苗数和产量,增强小麦对逆境的抵抗能力,提高小麦的

6、成穗数 5 。拌种时可选用2 7%苯.咯.噻虫嗪悬浮种衣剂,1 kg麦种用2 mL,对水1 0 mL后拌种或45%苯醚甲环唑烯菌胺噻虫嗪悬浮种衣剂1 kg麦种用3mL,对水10mL,同时可结合氨基酸叶面肥一起进行拌种,以提高种子芽率。一般在播种前1 2 d拌种,拌种后摊晾在阴?处阴干后播种。3土壤处理3.1禾秸秆还田及灭茬四川区域小麦种植主要为稻麦、稻玉轮作,针对于稻-麦轮作区,若采用半喂入式收割机进行收割,需提前将秸秆清理出稻田,待播种后将秸秆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若采用全喂入式收割机进行收割,收割时留茬高度1 0 cm,秸秆长度5 cm,收割SICHUAN AERCUTLURAL SCENC

7、E ANDTECHNOLOGY四川农业科技时需将秸秆进行均匀抛洒。若前茬为玉米,收割时玉米留茬高度应1 5 cm,并将7 0%左右的玉米秸秆清理至地块外,剩余部分采用灭茬机进行粉碎还田。对于有条件的地区,秸秆粉碎后,可在秸秆表面喷施微生物菌剂,以加速秸秆的腐解。3.2施基肥在使用基肥时,首先应对土壤进行取样测定,并根据土壤肥力测试结果及目标产量制定施肥方案,提倡有机无机肥结合使用,从而达到均衡施肥的目的 6 。一般来说施用底肥时,需将磷钾肥全部用作底肥一次性施用,同时还需控制氮肥的用量,并尽量早施为好,酿酒专用小麦建议氮肥6 0%作底肥、40%作分肥施用 7 。基肥可选用氮含量2 0%的复合肥

8、(可选择2 5-8-1 0、2 6-6-8 等配方),免耕浅旋机条播使用35 kg/667m,人工撒播及无人机飞播使用40 kg/667m。若仅施商品有机肥,建议施用2 0 0 2 5 0 kg/667m。针对于秸秆还田的地块,为防止秸秆腐烂时微生物同小麦争夺养分,底肥的施用量应增加5%1 0%8 ,并相应的减少追肥用量。3.3精细整地土壤摘情的保持,是小麦正常出苗的保证。尤其是在四川区域,进入1 0 月下旬后,降水较少,因此为增强土壤蓄水保能力,小麦播种前需要对田块进行精耕细整。可采用液压式翻转犁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以2 0 2 5 cm为宜,翻耕后采用旋耕机将土块耙细(碎)、耙透、整平、踏实

9、,达到上松下实、蓄水保的目的。针对于稻麦轮作田块,同时要开好边沟、厢沟,做到沟沟相通,方便排湿 9 。一般要求边沟宽2 5 30 cm、深2 5 30 cm,厢沟宽2 0 2 5 cm、深2 0 2 5 cm。4播种4.1#播期选择“绵麦9 0 5”及“绵麦9 0 2”均为春性品种,安全播种方式播种效率高,种、肥同播,播种深度一致,出苗整齐分免耕浅旋机条播早,可节约用种量3kg/667m左右。麦苗生长健壮,田间通风透光,抗倒伏力较强,能提高播种质量旋耕后播种,可增加土壤含氧量,促进根系下扎,对水分旋耕后撒播和营分吸收强,分好。播种后若遇连续降雨气候天气,有利于雨水渗透肥、种同撒浅旋播种省工、省

10、时、简单方便快捷,播种效率高省工、省时、省投入,特别适用于田块低凹,田面又耙又免耕撒播烂的田块,机械无法下田旋耕的状况下,能保证播种面积,且能适时播种2023 年第8 期种植技术播期集中在1 0 月2 3日1 1 月5 日。播种前应根据当时天气及土壤情条件,适时早播。4.2播种方式选择在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合理的选择播种方式。4.3播量控制若采用机条播,用种量控制在1 2 1 3kg/667m,机械播种深度控制在3 4cm,过深不利出苗并形成高脚苗,造成苗势较弱,不利于分的发生。过浅则可能造成种子吸水不匀,在干旱时严重影响种子出苗,造成基本苗偏低。若采用撒播用种量控制在1

11、5 1 7.5 kg/667m,播种前充分关注天气状况,在土壤情较差及未来晴热少雨时,若采用撒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则需在播种后采用旋耕机等机械进行盖土。田间基本苗数量不宜过低,一般控制在1.51052105株之间。5田间管理5.1出苗期管理播种出苗期前需加强田间的水分管理,平原区稻麦茬田多数年份土壤湿度较大,出苗相对容易。在丘陵区稻麦茬田湿度往往偏大,播种前应充分排水降渍,确保小麦能安全出苗。旱地小麦应及时查看土壤情,对土壤情较差的地块及时进行灌水。5.2追肥播种后,当麦苗生长到一叶一心期,需在田间选点做定点调查,将基本苗各点调查的数据汇总,计算该田块基本苗的平均值,若基本苗低于1 1 0 株/

12、667m,应及早追肥,促进分,达到高产群体结构。追肥时可选用尿素等高氮肥料进行追肥,追肥施氮量(纯氮)控制在4kg以内。5.3田间除草在稻麦茬田土壤情较好时,可在小麦3叶表1 不同播种方式优劣势分析优势劣势对播种田块有一定要求,田间湿度较小,田块较干不烂,稻茬较浅,稻草秸秆抛撒较均匀,田块较大,田坎不高,坡度不大,道路畅通要求田块较干,田面不耙不烂,人工撒播不太均匀,且播种用种量较大,播种效率不高,人工投人量大播种量较大,播种田块较干,播种深度不均匀,田间稻茬较高的需要先灭茬,出苗不均匀,农机手操作要熟练,旋耕深度要基本一致播种出苗后田间杂草密度大,种类多,麦田化除工作要做好。播种量更大,因播

13、种时湿度大,根系发育不良,分慢而弱,要旱旋多施追肥,丰产性略差23种植技术2 0 2 3年第8 期期采用5 5%异丙隆吡氟酰草胺悬浮剂1 6 6.7 mL/667m进行封杀处理。针对于情不好稻麦茬地块或旱地,可在麦苗5 7 叶期,杂草35 叶期采用30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2 5 mL/667m+50%氟唑磺隆双氟磺草胺水分散粒剂4g/667m+280g/L烷基乙基磺酸盐可溶液剂5 0 mL/667m进行杂草防治。针对于目前较难防治的杂草,如罔草、棒头草、雀麦等,可在翌年开春后小麦拔节前采用异丙隆、氟唑磺隆等药剂进行二次防治。除草时应充分注意天气情况,在日平均气温低于5 时、大雨前后及

14、冷空气到来前均不宜施药。5.4冬灌合理的冬灌可为翌春小麦返青和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在四川地区冬灌时间一般为1 2 月下旬至1月上旬,即二九末,三九初”。灌水量根据小麦播种后至冬至期间的降雨量而定。降雨时间多,降雨量大,土壤含水量较高,应采取浇灌或者不灌。降雨少或基本无降雨,土壤干燥,含水量很低,应采取冲灌,并逐块进行,不可成片漫灌或泡灌。冬灌要适时,选晴暖天气的9:0 0 1 5:0 0 浇水,灌溉后应及时进行田间检查,防止积水影响小麦生长。5.5病虫害防治在开春气温回升后(成都区域一般为正月前后,川东区域略早,川北区域略晚),需重点关注小麦蚜虫、红蜘蛛以及白粉病、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可在小麦

15、拔节起身期或当田间发现白粉病或锈病的发病中心时进行喷药防治。此时可选用1 2 5 g/L氟环唑悬浮剂5 0 mL/667m+7.5%高效氯氟氰吡虫啉悬浮剂2 5 mL/667m+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1 0 mL/667m进行防治,针对苗弱的地块及年前发生药害、冻害的地块,可增加含氮量较高的叶面肥(如腐殖酸叶面肥、氨基酸叶面肥等)同病虫害防治药剂一起喷施,以促进小麦生长。小麦进人抽穗灌浆期后,四川地区一般多夜雨,造成小麦赤霉病高发,防治难度增加。赤霉病发生后,会使受害的小麦粒中含有类雌性激素、致呕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毒素,对人畜有毒,不能食用。因此,此阶段需重点进行

16、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可在小麦齐穗后35 d,采用2 0 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6 0 mL/667m+430g/L戊唑醇悬浮剂2 4mL/667m+7.5%高效氯氟氰吡虫啉悬浮剂2 5 mL/667m+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1 0 mL/667m进行防治。若此时期出现连续阴雨,需在第一次防治后1 周选择适合天气采用2 0 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6 0 mL/667m+430g/L戊唑醇悬浮剂2 4mL/667m进行2 次防治,以确保赤霉24.四川农业科技SIKCHUANAERCULTURAL SCENGEAND TECHNOLOGY病防治效果达标。5.6收割在小麦蜡熟末期到完

17、熟期,利用晴好天气用带秸秆粉碎功能的收割机及时收割,四川区域小麦一般在5 月上中旬基本成熟,此时小麦植株叶片干黄,茎秆节间呈金黄色,穗子变黄,子粒含水量下降到25%左右,胚乳变成蜡质状,子粒干重达到最大值。但小麦也不可过于成熟,防止因籽粒脱落造成产量降低,同时造成穗发芽而影响品质。采用全喂人型小麦联合收割机作业时,其留茬高度应1 5 cm,损失率应2%。作为酿酒专用小麦原料,应单收单脱,注意不要混杂 1 0 5.7干燥小麦收获后应及时进行晾晒或烘干,烘干前应对小麦进行清选,含杂率应2%,烘干时粮食受热温度应低于5 5,以避免品质降低。烘干后应单独堆放,以避免混杂。6结语四川区域小麦生产主要依托

18、于稻麦、玉麦轮作模式进行,但是受限于稻麦轮茬制度,现有茬口衔接较为紧密,因此抓住酿酒企业加大原粮基地的建设契机,进一步进行稻一麦轮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周年方案的研究,推动稻麦协调发展,并同步开发适宜于无人机直播的稻一麦轮作方案,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促进丘区农业规模化发展,扩大小麦的播种面积,不断为川内酒企提供优质原粮。参考文献:1何员江,钟和平,吴,等四川省北部酿酒专用弱筋小麦生产技术 J.中国种业,2 0 2 2,(9):1 46-1 49.2杨孟涵瞄准酿酒专用粮酒企纷纷加码原粮基地建设 J.中国食品,2 0 2 1,(0 0 1):8 2-8 3.3何员江,吴舰,钟和平,等酿酒专用小麦新品种绵

19、麦9 0 2 选育及配套生产技术研究 J.种植技术,2 0 2 2,(9):1 8-2 0.【4 杨都.培育当家品种聚焦育种攻关,川酒提质增效酿酒专用粮如何实现“关键一跃”?N.四川农村日报,2 0 2 3-0 2-2 1.5吴优,赵海侠,张明,等。不同种子药剂处理对小麦纹枯病控制效果和小麦苗情素质的影响 J.现代农药,2 0 2 1,(2):6 2 6 4.6孙立学,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 0 1 2,(24):28,30.7 王淑荣,费德友,李小雨大穗弱筋小麦新品种南麦6 6 0 特征特性及早地栽培技术要点 J.农家参谋,2 0 2 0,(2 0):5 6.8岳慧,朱恒利,刘芳淮北地区中强筋小麦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 0 1 1,(2 3):1 0 8,1 1 0.9何员江,吴,钟和平,等酿酒专用小麦新品种绵麦9 0 2 选育及配套生产技术研究 J.四川农业科技,2 0 2 2,(9):1 8-2 0.【1 0 任勇,何员江,王小松,等.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绵麦1 1 2 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J.四川农业科技,2 0 1 7,(7):1 31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