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艺术美育现状及发展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23175 上传时间:2024-02-2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艺术美育现状及发展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艺术美育现状及发展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艺术美育现状及发展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美化生活 BETTER LIFE1842023.08文/李茂婷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艺术美育现状及发展策略1985年5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国家实力的强弱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被劳动者的素质所影响,这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同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教育改革根本目标。基于此,国家陆续出台了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多个政策文件。“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2、深刻理解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关联,努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感和心灵的教育。学校美育对培根铸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将是高等教育现在以及将来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高职院校要下深功夫改进美育工作,将其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环节。美育与职业教育美是一种主观感受,虽然人们都能感受美、识别美,但在回答“什么是美”时,答案却大不相同。蔡元培提出:“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感情的陶养。这种陶养就在于美育。”美育以情感教育为核心,更加强

3、调感通性与情感性,是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灵的素养教育,更是“润物无声”的润泽和濡染。人们通过美育陶冶心性,保持内心的活泼,与外界沟通,把握客观世界的美,进而塑造一个高尚纯洁的人格。现代职业教育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才?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还是能适应未来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始意识到:现代职业教育不仅要专注于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更要着眼于培养有文化内涵、专业扎实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而美育无疑是最佳路径。因此要重视美育的独特功能,着眼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提升其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将美育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融合,构建一体化的美育课程体系,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判断能力,提升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

4、让学生在美育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碰撞中成为拥有“大师”思维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高职院校美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美育现状党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把学校美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美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推动学校美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针对学校美育提出了更完整、系统以及连贯的改革要求,同时也指出“高校美育工作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还不相适应,与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对优质丰富美育资源的期盼还不相适应”的现状,美育依然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高职院校美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对美育认识不到位且存在偏差。第一,

5、缩小美育的内涵,将美育与艺术欣赏教育或者艺术技能教育等同,制约了美育的深度和广度;简单地将美育归为个性教育,把美育的含义界定为道德情操或职业道德,将美育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否定其丰富性、相对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第二,过度关注美育的功能性,甚至将其功利化。在具体实施中,过于强调学习艺术知识和训练艺术技能,弱化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兴趣的培养,或者将其功利化为用于展示学校“美育成果”和迎接上级各类检查的教育。第三,忽视美育普遍性,缩减成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教育,社团活动、艺术类协会的建设始终集中在少数艺术特长生群体身上,普通学生的参与度较低。美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和教学形式单一。一是美育课程体系不完

6、善。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美育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合理,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美育类课程普遍存在课时安排不够、课程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没有设置与课程相匹配的教学成果评价体系等问题。二是美育实施途径单一且流于形式。美育教育多以通识教育课程或选修课的形式存在,教学以普及性知识为主,并无太多提升性的内容;艺术实践活动主要依靠学生社团和艺术表演,大部分还停留在视觉娱乐层面,审美境界有待提升,导致美育的功能难以发挥出来。美育师资不足且氛围不浓厚。近年来,由于我国的高职院校招生人数持续增多,出现了教师数量紧缺、教师结构失调等问题,现有的美育教师队伍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美育教学的需求。此外,在人

7、才引进和扩充师资方面,多数高职院校更愿意将精力放到重点专业上,美育教师通常数量不足且配备不齐,教学多以兼职教师为主,美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素养、研究水平都有待提高。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更多地关注职业培训与技能养成,校园环境建设和氛围营造更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一些学校打造的校园环境,无论是线下的景观设计、设施引进,还是线上的网络宣传、平台页面都显INTO LIFE 走进生活1852023.08得比较呆板,缺乏美的感染和熏陶,无法营造一个优质的美育文化氛围,因此难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高职院校美育实施途径和发展策略更新美育观念,明确美育目标高职院校要深刻意识到美育“化人”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探索美

8、、体验美以及运用美,帮助学生树立自身的审美自信,使之通过美的转化实现人格独立。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美育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因素,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一环;由于高职院校的教育通常以职业劳动、生产劳动为核心,并且担负着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人才的时代使命,所以其美育目标应该着眼于对学生品德、智力、身体等各部分的培养。以美为本,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目的。完善美育体系,创新美育模式遵循新时代美育“提高审美素养、温润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创造力和创新动力”的基本要求,基于席勒“美育为感性和理性的相互结合与统一”的理论,根据“审美感觉、审美认知、审美体验、审美表现、审美

9、创造”五阶递进式美育规律,构建新时代美育体系,丰富创新美育模式。完善美育课程体系。融合第一、二课堂,建立课程教学、文化活动、艺术实践以及艺术表演“四位一体”的艺术教育体制,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美学、社会美学等融入美育课程体系,运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模式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教中学、在练中会、在演中精。一套合理的美育课程内容应包含美育基础理论、实践课程以及艺术鉴赏课程。美育基础理论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开展基础美学理论以及审美知识等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美学思维体系,明白其内涵和原理;艺术鉴赏课程可以在更深层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美育实践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美育实践的

10、机会,进而深化学生对于美育理论的理解,其中包含学校的文化建设、课外艺术活动等。构建美育评价体系。优化美育课程体系为促进高职院校的美育教学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美育课程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健全符合美育特点的评价考核机制。学校应采用科学可行的方法,立足学生审美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从教学要素、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美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注重在专业岗位以及职业场景中融入美育元素,营造丰富浓厚的艺术与文化氛围,将美育元素如糖化水般融入专业课程群,“专美融合”教学生做事,“以美强技”教学生获得立足的一技之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美创素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行业特色和职业需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美育教学方式,将不同

11、形式的艺术活动与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有机结合,让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专业工作中融入自身对艺术的看法、对美的追求等,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增强专业认同感和成就感,感受到美带来的美化生活 BETTER LIFE1862023.08愉悦。美育与历史文化教育融合。美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但也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要真正理解美、欣赏美,以美养性,不仅需要艺术理论的学习、艺术技能的锻炼,还需要文化精神的传承。只有植根于历史文化背景,实现文学艺术作品、艺术思想、审美情趣和社会现实的融通,才能使“美”变得厚重且有力量,不再仅仅是一种个人兴趣。职教美育必须重视历史文化的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人格,重视挖掘中

12、华美育精神,将之融入职业教育,发挥艺术经典的作用,推动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中华美德传承与创新,这不仅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需要,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美育与信息化配合。结合新媒体环境下的美育普及模式,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借助网络学习平台、VR场景体验以及虚拟实训系统等,开展美育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探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文化传播模式,促进审美认知与艺术理论、艺术技能、素质拓展的融会贯通。例如,选取优秀的艺术作品网络资源,通过整理归纳,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丰富美育资源;利用线上平台,定期发布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知识传递、沟通交流新模式,实现全

13、方位、全时段育人,确保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加强美育师资,优化美育环境首先,强化美育师资力量。一是强化补充。按照学校的办学规模合理规定美育教师所占比例,设置美育专任教师岗位,整合校内专任教师资源,引育并举、专兼结合,打造适应新时代美育要求的教师队伍;加强与社会美育专业和行业代表的沟通,使优质社会美育资源进入校园,有条件的话,可以引进非遗传承人、优秀文艺工作者等人士到学校兼任美育教师,弥补学校美育资源的不足。二是提升质量。全方位提升美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思想政治素养、育人水平,采用校本培训、教师进修等多种方式,帮助教师巩固自身的美育理论知识基础,提升其艺术欣赏实践能力和美育教改

14、科研能力,进而培养一批具备美育理论、精通本专业技能、具备艺术修养和组织能力的美育教师。三是团队建设。组建教研协作小组,定期交流学习心得,对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对教学问题的利弊进行分析,将学科带头人的骨干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积极促进教师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和协作交流,搭建学习平台,打造美育课程团队。四是加大激励。畅通美育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将美育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艺术社团指导以及课外活动、课后服务等第二课堂指导计入工作量;为美育教师的职称晋升、职业发展、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提供有力的支撑。其次,营造浓厚的美育氛围。为此,高校必须夯实美育硬件基础。建设好可以满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专用教室,配

15、备好美育教学所需的器材设备,建立美育器材补充机制;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与地方共建共享音乐厅、剧院、博物馆、书法馆以及美术馆等艺术类的场馆。最后,提升美育软实力。聘邀校内外知名专家、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实践活动,扩大美育活动影响力;将美育融入志愿公益、技能实践、社团表演、双创实践等二课堂活动,培养美育普及与文化传播的先锋队;组织学生参加艺术展演等高层次艺术创作展示、竞赛,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新时代审美追求和较高的艺术品位;积极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邀请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团体进校开展活动,通过系列艺术展演,营造浓厚的美育氛围。综上所述,新时代下的美育工作是高校必须坚持的重要任务,提高高职院校的美育专业性,不仅要重视课程建设与师资培养,还需要深入挖掘各个学科与专业当中的审美育人元素,让美育全方位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渗透在一切与教育有关的活动中,推动形成人人都有追求美的理想、创造美的能力、展现美的平台的美育新格局。本文系泸州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美育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LZJF22C21);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三教改革视域下油画装饰与运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202227)研究成果。(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