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节日的礼物.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206928 上传时间:2024-12-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节日的礼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节日的礼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节日的礼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节日的礼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节日礼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P56、P57“节日礼物”【教学目标】1、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2、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教学难点】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包装盒一个【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节日礼物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奇奇也不例外,今天是奇奇的10岁生日,让我们唱首生日快乐歌来一起分享这份快乐,好吗?(音乐响起“生日快乐”之歌

2、。)二、探索新知:(一)在高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1、(课件出示课本第56页图)现在,奇奇家的桌上摆满了朋友们送来的生日礼物(板书“节日礼物”),机灵狗贝贝很想看个究竟。a.贝贝先是站在地面上看;b.然后抬起了前腿看;c.唉,还是站在凳子上看吧;d.最后,它终于爬上了桌子2、让学生模拟观察自带的礼物师:昨天,我们各个小组已协商好并派各组的组长为奇奇准备份礼物,各位组长都把礼物带来了吗?现在各小组的组员都很想知道是什么样的礼物?老师也很想知道。等一下老师请组长拿出礼物来,请同学们按以下两个要求观察所看到的范围:先坐在地上观察;再站起来观察。记住自己所观察到的物品的范围。(1)组长取出礼物,请各小组

3、按要求观察桌上的礼品。(2)小组讨论后说一说看到的礼物的范围。(3)请组长把礼物收到盒子里,并收到抽屉里。(以免分散注意力)3、请按贝贝四次看礼物的顺序,在书上标出结果来,你们该会标出来吧?各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同时说明理由。4、小结并板书:位 置 低高 范 围 小大5、请与同学交流,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生自由回答)6、下面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一组练习,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后讲评(每人分发1张)。妞妞坐在地上玩,她非常想看看桌子上放了什么东西(1)她先是坐在地上往上看了看。(2)她站了起来看。(3)她踮起了脚尖往上看。(4)最后,她让妈妈把她抱起来看。请你按妞妞四次看东西的顺序,在

4、四个画面下的()里标出1、2、3、4来。(课件出示图)(二)在远近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1、说一说:(课件出示图)小明沿着小路向树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先比较这两幅图的区别,然后说出哪幅在A点看到的,哪幅是在B点看到了?提问: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树越(?)2、小结并板书:近远 小大3、试一试:请分别画出小明站在A,B位置时所能看到的树的范围。(1.)以A点为顶点,在房子的两侧各画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角的两边外的树木是小明站在A点看到的。(课件演示)(2.)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确定B点看到的树的范围。(课件演示)4、下面老师再为同学们准备一组练习,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后讲评(课件出示题)摄像大师猴子和

5、兔子沿小路向变电大楼走去。下面两幅图,哪幅是猴子拍到的,哪幅是兔子拍到的?(图略)学生独立完成后师讲评。三、引探总结: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谁听到或在哪里看到过这句诗?它的前两句是什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请思考:这两句古诗是什么意思?你能描述一下吗?联系我们今天的数学课想一想,与我们这节课“观察物体”有什么联系吗? 我们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而由远到近看景物,看到景物的范围越来越小,看到的物体越来越大。四、知识应用:利用假日与家人从不同角度一起观察你们的家,用你的慧眼去发现它与以往的不同。 板书设计: 节日礼物 低高 位 置近远范

6、 围 小大 教学反思:新课程的理念,是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关注孩子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我结合教材,以学生眼前的教室和互动学习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丰富课堂教学中的现实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节课我所提供的大量的实践活动,都是围绕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来进行的。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安排了学生先模仿机灵狗“蹲着看”,再“站起来看”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明白生活中存在着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我还将数学知识和语文知识相联系,实现了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展现创新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既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做到松弛有度,随时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组织教学能力,对开放性教学下如何组织和管理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