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验证行为影响模型实证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7549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验证行为影响模型实证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验证行为影响模型实证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验证行为影响模型实证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研究论文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交媒体情境下网络虚假信息传播行为干预研究”(2 1 B T Q 0 4 9)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 莫祖英(通讯作者),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质量管理、虚假信息治理,E m a i l:m o z u y-i n g 6 1 11 6 3.c o m;刘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信息行为;盘大清,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信息行为。本文引用格式:莫祖英,刘欢,盘大清.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验证行为影响模型实证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 0 2 3,1 3(4):7 2-8 3.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验证行为影响模型实证研究莫祖英 刘 欢 盘大清(

2、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郑州,4 5 0 0 4 6)摘 要 以社交媒体虚假信息为研究对象,本文分析影响用户信息验证行为的因素及路径,以帮助用户更好地规避网络虚假信息,实现网络空间的自净化。在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 L M)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验证行为影响模型,并对影响用户信息验证行为的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枢路径中的信息仿真度、信息主题热度和边缘路径中的平台信任度是影响用户情感反应的关键因素,而中枢路径中的信息相关性、信息主题热度和边缘路径中的媒介丰富度是影响用户风险认知的关键因素;情感反应和风险认知对用户信息验证行为具有显著的

3、影响作用,是信息验证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本研究可为社交媒体平台管理和用户虚假信息防范提供参考。关键词 虚假信息 信息验证行为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社交媒体 实证研究中图分类号G 3 5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0 9 5-2 1 7 1(2 0 2 3)0 4-0 0 7 2-1 2D O I:1 0.1 3 3 6 5/j.j i r m.2 0 2 3.0 4.0 7 2A n E mpi r i c a l S t u dy o n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M o d e l o f S o c i a l M e d i a U s e r s D i s

4、 i n f o r m a t i o n V e r i f i c a t i o n B e h a v i o rM o Z u y i n g L i u H u a n P a n D a q i n g(S c h o o l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M a n a g e m e n t,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A e r o n a u t i c s,Z h e n g z h o u,4 5 0 0 4 6)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e x

5、a m i n e s t h e f a c t o r s a n d p a t h s t h a t a f f e c t u s e r s i n f o r m a t i o n v e r i f i c a t i o n b e h a v i o r,i n o r d e r t o h e l p u s e r s a v o i d d i s i n f o r m a t i o n o n t h e i n t e r n e t a n d a c h i e v e s e l f-p u r i f i c a t i o n o f c y

6、b e r s p a c e.B a s e d o n t h e e l a b o r a t i o n l i k e l i h o o d m o d e l(E L M),t h i s p a p e r u s e s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a n d s t r u c t u r a l e q u a t i o n m o d e l t o d e-v e l o p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m o d e l o f s o c i a l m e d i a u s e r s d i s i n f o

7、 r m a t i o n v e r i f i c a t i o n b e h a v i o r a n d c o n d u c t s a n e m p i r i-c a l s t u d y o n t h e f a c t o r s t h a t a f f e c t i n g u s e r s i n f o r m a t i o n v e r i f i c a t i o n b e h a v i o r.T h e r e s u l t s h o w s t h a t i n f o r m a-t i o n s i m u l a

8、 t i o n,i n f o r m a t i o n t o p i c p o p u l a r i t y a n d p l a t f o r m t r u s t a r e t h e k e y f a c t o r s o n u s e r s a f f e c t i v e r e a c-t i o n s,w h i l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r e l e v a n c e,i n f o r m a t i o n t o p i c p o p u l a r i t y,a n d m e d i a r i c h

9、 n e s s a r e t h e k e y f a c t o r s o n u s e r s p e r c e p t i o n o f r i s k.T h e u s e r s a t t i t u d e s,w h i c h i n c l u d e e m o t i o n a n d c o g n i t i o n a r e t h e p r i m a r y d e t e r m i-n a n t s o f u s e r s i n f o r m a t i o n v e r i f i c a t i o n b e h a

10、 v i o r.T h i s s t u d y c a n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s f o r t h e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s o c i a l m e d i a p l a t f o r m s a n d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u s e r s s p r e a d i n g d i s i n f o r m a t i o n.K eyw o r d s D i s i n f o r m a t i o n;I n f o r m a t i o n v

11、 e r i f i c a t i o n b e h a v i o r;E l a b o r a t i o n L i k e l i h o o d M o d e l;S o c i a l m e d i a;E m p i r i c a l s t u d y271 引言近年来,随着W e b 2.0的快速发展,以各类网络社交工具、在线社区、短视频平台等为代表的社交型网络媒体涌现,成为用户获取信息、浏览资讯的重要途径。社交媒体以其便利性、即时性、交互性等特点极大地提升了网络用户参与度,促进了信息交流与传播,同时也带来虚假信息、网络谣言等大肆传播的负面影响,给网络环境和社会发

12、展造成极大的隐患。作为信息传播的主体,社交媒体用户在面对虚假信息或疑似虚假信息时,是否会对其进行验证,哪些因素会影响用户的信息验证行为,这些问题仍未得到探索。而厘清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验证行为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减少虚假信息传播,从而推动网络信息高质量发展。用户信息行为相关研究多侧重于传播行为、采纳 行 为、搜 寻 行 为、应 对 行 为 等 方面1,少数关于虚假信息验证行为的相关研究,主要从“信息验证”视角出发,分析用户在虚假信息某一情境下的行为。例如T o r r e s等2基于认识和信任理论构建新闻验证行为模型发现,新闻传播者的分享感知、对假新闻的风险意识、信源可信度、共享意愿共同影响社

13、交网络用户的信息验证行为;S h a r m a等3通过对比印度和美国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传播与验证行为发现,信息质量和信息类别对用户共享与验证信息具有显著影响;胡兵等4引入认知需求理论,对移动端虚假信息及其成因进行研究发现,认知需求对低教育程度的用户信息验证行为影响更大,而信息可信度对高教育程度的用户信息验证行为影响程度更高,用户对虚假信息的感知度也是影响用户信息验证行为的重要因素;E d g e r l y等5通过操纵新闻标题虚实性的方式探究观众验证新闻的意图发现,当参与者感知到的标题真实性越高,其验证意愿越高;K h a n等6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证实了互联网使用经验、信息搜索与验证能力以及对

14、信息验证的态度,会显著影响社交媒体用户关于错误信息的自我效能感。总之,相 关 研 究 主 要 集 中 在 新 闻 传播、社交媒体平台、移动端信息等情景下的虚假信息验证行为分析上,研究方法多采用实证研究和模型检验方法,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文将以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的虚假信息验证行为为对象,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 l a b o r a t i o n L i k e l i h o o d M o d e l,E L M)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究社交媒体用户对虚假信息进行验证的内在动机与影响机理,以推 动 用 户 共 同 参 与 治 理 网 络 虚 假 信息。本文虚假信息验证行为,是

15、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遇到虚假信息或疑似虚假信息时,为求证该信息的真假,通过网络搜索、资料查询、朋友交流、专家咨询等方式所进行的验证行为。2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 L M)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 L M),又称双路径模型,2 0世纪8 0年代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P e t t y和C a c i o p p o共同提出,该模型描述了信息在被用户接收以后,会先通过影响用户态度,进而由用户态度变化影响到其后续行为的过程7。具体而言,用户根据信息加工精确性的个人主观需求,会对接收到的信息从中枢路径和边缘路径两个方面进行不同深度的加工分析,从而影响用户自身对该信息态度的变化,进而影响用户行为8。中枢路径通

16、常指用户从信息内容质量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边缘路径则主要通过外围简单的线索或推理进行判断,通常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因中枢路径和边缘路径对于信息处理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同,故中枢路径最终形成的认知反应和情感反应,要比边缘路径形成的认知反应和情感反应更加持久稳定、可预测。在信息行为研究方面,双路径模型主要用于考察用户信息接收前的搜寻行为和信息接收后的采纳行为。T a n g等9认为,信息搜寻行为显著受到用户对网络信息精细加工程度思考态度的影响;L i等1 0发现,信息质量(中枢路径)和信源可信度(边缘路径)对网络用户的信息采纳意愿有显著影响。本文中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验

17、证行为反映了社交媒体用户在接收到疑似虚假信息后,根据已有认知做出的信息求证行为。用户会基于自37身知识结构与外在情境对接收到的信息产生差异化态度,即用户对这一信息真实性的认知反应以及该信息带给用户的情感反应会存在差异,而干扰用户认知反应和情感反应的因素有多种,其重要性也各不相同。本文拟根据用户对信息处理的不同精细加工程度,采用双路径模型将影响因素进行细分,构建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验证行为影响分析的双路径模型。3 用户虚假信息验证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根据E L M模型,可将用户信息验证行为的影响路径分为中枢路径和边缘路径,它们共同影响用户对待疑似虚假信息的态度,进而影响其信息验证行为。对于用户态

18、度,通常将其分为情感和认知两个维度,以有效预测用户的行为意向和行为措施1 1。M a c k i e等1 2从群际情绪方面提出个体行为是由情感偏好和认知决定的。情感和认知的变化会对用户的行为产生影响,情感反应更为主观,体现了用户被信息调动的情绪反应;而认知反应偏客观理性,是用户对信息价值的认知与评判。鉴于社交媒体的娱乐性和虚假信息的风险性,本文将用户遇到虚假信息时的态度变化分为情感反应和风险认知两个维度,它们共同影响用户对疑似虚假信息的验证行为。情感反应是指用户在面对疑似虚假信息时的主观情绪反应,而风险认知指用户对疑似虚假信息可能造成危害的风险意识与理性判断。本节拟从影响用户态度的中枢路径和边

19、缘路径以及用户态度对信息验证行为的影响三个方面构建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验证行为影响模型。3.1 中枢路径影响因素分析信息验证行为的中枢路径,是指用户从疑似虚假信 息 的 内 容 质 量 方 面 进 行 深 入 思考,以决定是否进行信息验证。从信息内容角度看,疑似虚假信息与用户自身的相关程度、信息内容的仿真程度以及信息热度的高低等因素,会影响用户对虚假信息的验证行为。疑似虚假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需要用户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查验,而其内容的信息热度、与用户的相关度会引起用户的关注,从而激发社交媒体用户的验证行为。故本文假设信息相关性、信息仿真度、信息主题热度为信息验证行为的中

20、枢路径影响因素,它们通过影响用户的情感反应和风险认知,进而影响用户信息验证行为。3.1.1 信息相关性信息相关性是指信息内容与用户自身需求及所处情境的相关关系。信息内容与用户自身需求、任务情境越相近,其信息相关性越高。用户在遇到疑似虚假信息时,信息相关性越高,其对信息的熟悉度和关注度也会越高,那么用户进行信息查验的可能性也会越大;反之,当信息相关度较低时,用户的关注度和查验可能性也会越低。在信息相关性对情感反应的影响方面,王巍1 3发现网络用户在遇到虚假新闻时,主观情绪更易受到与自身关联性强的高涉入度信息的影响;当疑似虚假信息内容与用户密切相关时,用户主观上会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从

21、而引起用户较高的情感反应。在信息相关性对风险认知的影响方面,闻心玥等1 4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越高的个体对健康风险感知的能力越强;用户对疑似虚假信息的感知相关性越高,其对该信息的风险认知也会越高,反之则越低。故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H 1:疑似虚假信息的相关性对社交媒体用户的情感反应(a)和风险认知(b)具有显著影响作用。3.1.2 信息仿真度信息仿真度指虚假信息与真实信息的相似程度,即 虚 假 信 息 伪 装 成 真 实 信 息 的 程度。虚假信 息 伪 装 得 越 好,信 息 仿 真 度 越高,那么用户识别的难度越大。信息仿真度是虚假信息内容的一个方面,用户对信息仿真度的感知高低直接影响其情

22、感反应和风险认知,进而影响其信息验证行为。在信息仿真度对用户情感反应的影响方面,L i a n g等1 5通过对T w i t t e r中7 5 0 0个用户信息获取网络的跟踪发现,仿真度较高的信47息更容易提升用户的获取意愿;对于真假未知的信 息,用 户 首 先 会 根 据 第 一 印 象 来 判断,当信息仿真度较高且符合用户原有认知时,就容易产生积极的情感变化。在风险认知方面,B i s h o p1 6对认知约束的研究发现,知觉和记忆中固有的认知图式会限制人们的认知判断,当新涉入的信息符合原有认知图式时,人们对其风险意识往往不高;自身原有认知影响用户对信息仿真度高低的判断,对与自身原有

23、认知有偏差的信息,人们往往受限于“有限理性”理论,较少去验证信息的真假性。因此,本研究假设:H 2:疑似虚假信息的仿真度对社交媒体用户的情感反应(a)和风险认知(b)具有显著影响作用。3.1.3 信息主题热度信息主题热度指疑似虚假信息内容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受关注程度。通常高热度话题是用户极易关注的信息,由于用户猎奇心理,此类信息会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和评论热度。一旦出现相关虚假信息或疑似虚假信息,其热度和关注度也会较高,从而促使用户进行信息验证的可能性也会较大。在信息 主 题 热 度 对 情 感 反 应 的 影 响 方面,阎国华等1 7发现,针对热点事件的网络评议,往往成为人们宣泄现实情绪的重要手

24、段;热点话题带有天然的流量优势,虚假信息往往受到人为的捏造和夸大,对于热点话题的传播具有更强的推波助澜作用,更易引发人们的情感波动。在高热度话题的风险认知方面,S h m a r g a d等1 8发现,人们对政治新闻的认知显 著 受 到 这 一 新 闻 热 度 排 名 的 影响;黄楠楠等1 9研究发现,网络热点事件在传播过程中易发展成为网络舆情,引发公众的困惑和质疑,其风险认知较高。因此,本研究假设:H 3:疑似虚假信息的主题热度对社交媒体用户的情感反应(a)和风险认知(b)具有显著影响作用。3.2 边缘路径影响因素分析边缘路径是指从疑似虚假信息相关的外围线索进行推理判断,以决定是否进行信息

25、验证的影响路径,它主要通过外在的显性特征进行判断,通常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精力。在总结以往信息验证行为研究的基础上,本节拟从疑似虚假信息的媒介丰富度、信源权威性和平台信任度三个方面分析信息验证行为边缘路径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关系。3.2.1 媒介丰富度媒介丰富度指疑似虚假信息媒介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如视频、图片、文字等,其媒介形式越丰富,受众对其真假性的识别难度越大。社交媒体用户在遇到疑似虚假信息时,其媒介形式的丰富程度会影响用户对其信息真假的判断,通过引起用户的情感反应和风险认知,进而影响其信息验证行为。在媒介丰富度对情感反应的影响研究方面,范涛等2 0基于多模态视角研究发现,媒介丰富度高的多模

26、态信息更易对网民情感反应造成波动;用户对疑似虚假信息真实性的感知受其媒介类型的影响,丰富、饱满的视频图文,由于其直观性、生动性,常常能充分调动用户的情感反应。在风险认知的影响研究方面,S h i n等2 1通过深度学习分析视觉数据发现,媒介等级高的图片信息要比单纯的文本信息更能消除人们的疑虑,增强社交媒体内 容 的 说 服 力;媒 介 的 展 现 形 式 越 丰富,用户对该信息的信任程度就越高,而对其虚假性的风险意识则会降低。因此,本研究假设:H 4:疑似虚假信息的媒介丰富度对社交媒体用户的情感反应(a)和风险认知(b)具有显著影响作用。3.2.2 信源权威性信源权威性指信息发布者在社交媒体平

27、台中的声誉高低2 2。通常,信源权威性越高,用户对其所发布信息的信任度越高。在信源权威性对用户情感反应的影响方面,心理学研究认为,用户被说服的过程会显著受到信源可信度的影响,接收到不同信源发布的异质化信息时,用户更易被信源权威性高的发布者说服2 3。刘坤锋等2 4研究发现,读者对数字阅读内容的情感反应显著受到信源可信度的正向影响。由于虚假信息带有迷惑性,用户很难57仅靠内容判断其真实性,因此,信源权威性成为用户判断信息真假的重要线索。在信源权威性对风险认知的影响方面,姚志臻等2 5通过研究网络问答社区用户对疫苗的情绪语义表达发现,信息来源对人们感知到疫 苗 的 风 险 程 度 具 有 显 著

28、影 响;魏 武等2 6发现,线上知识付费用户会选取信誉度较高的知识供应者,以降低付费后所获取的知识质量不高的风险。社交媒体中权威性高的信源如官方认证用户、微博意见领袖、网络大V、领域专家等发布的信息,往往会得到用户群体的信任,从而影响用户对其所发布信息真实性的风险认知。因此,本研究假设:H 5:疑似虚假信息的信源权威性对社交媒体用户的情感反应(a)和风险认知(b)具有显著影响作用。3.2.3 平台信任度平台信任度指网络用户基于平台声誉、使用经历等而产生的对平台的信任程度。平台的信息质量、用户群体、广告投放等直接影响用户对平台的使用体验,从而产生不同的信任度。在平台信任度对情感反应的影响方面,L

29、 e e等2 7发现,声誉高的电商平台更易赢得消费者信赖,同时消费者对商品在线评论的信任度也受平台信任度影响;用户在判断信息真实性时,对平台的感知信任度越高,对其发布的信息信任度越高。在风险认知的影响研究方面,F e r r e i r a等2 8发现,众筹平台的声誉显著影响潜在用户的信任和风险意识;万岩等2 9研究发现,网络社群平台的品牌感知直接影响用户在社群平台浏览信息时的风险感知;对于信任度较低的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用户的风险意识往往比高信任度平台发布的信息风险意识更强,如知乎、豆瓣读书等社交平台以其专业、精细的高质量原创内容,致使用户对其中虚假信息的风险意识相对较弱。因此,本研究假

30、设:H 6:疑似虚假信息所在平台的信任度对社交媒体用户的情感反应(a)和风险认知(b)具有显著影响作用。3.3 用户态度对信息验证行为的影响分析人们的态度变化会对行为产生相应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认为,态度变化与行为具有正相关作用,人们的态度波动越强烈,行为意向就会越明显。C o s t e l l o等3 0通过对患者的半结构化访谈分析发现,患者对健康信息的个人情感会影响他们对健康信息的查证行为;不确定性减少理论认为,人们会对内心未知的不确定产生不快,从而通过搜寻相关信息以减少内心不确定性3 1。当人们对社交媒体疑似虚假信息产生情感反应和风险意识时,其信息验证的可能性会得到强化。故本文假设:H

31、7:疑似虚假信息引起的情感反应对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验证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作用;H 8:疑似虚假信息引起的风险认知对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验证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作用。综上所述,本文构建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验证行为的影响模型,如图1所示。根据图1中各变量及其影响关系,结合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及成熟的测量量表,设置变量对应的观测变量,作为实证研究中调查问卷的题项,以验证本模型中的影响关系及其路径。4 模型验证本节将以社交媒体用户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图1中理 论 模 型 进 行 参 数 估 算 与 模 型 验证,分析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验证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构建影响模型。4.

32、1 数据收集首先,在文献调研与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设计。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关于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验证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其题项为理论模型中各变量的观测变量。问卷设置采用L i k e r t 7级量表。其次,进行问卷预调研,该阶段共收回预调研问卷7 9份,均通过信度效度检验。根据被调研者反馈,将个别描述不清晰、问卷情境难以理解的题项予以删除或修正,得到最终的调研问卷。修改后的题项设置如表1所示。本问卷旨在调查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验证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态度变化对信息验67图1 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验证行为影响模型表1 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验证行为

33、影响因素初始量表内容及相关参考来源变量测量项测量项内容参考文献信息相关性I C 1疑似虚假信息与我是相关的I C 2疑似虚假信息内容适用于我的需求I C 3疑似虚假信息内容适用于我的兴趣M c K i n n e y等3 2信息仿真度I S D 1疑似虚假信息的表达内容看起来很像真的I S D 2疑似虚假信息的内容符合大众的认知I S D 3疑似虚假信息的内容与我的原有认知很接近I S D 4疑似虚假信息的表述过程符合逻辑思维,听起来很有道理L e d e r m a n等3 3信息主题热度I T P 1疑似虚假信息内容是近期的热门话题I T P 2疑似虚假信息内容是被社会广泛关注的I T P

34、 3疑似虚假信息登上社交媒体热度榜单I T P 4疑似虚假信息近期得到了大量的转发与评论L e d e r m a n等3 3媒介丰富度M R 1疑似虚假信息包含了足够的资料,如相关数据、图表等M R 2疑似虚假信息的内容包含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M R 3疑似虚假信息通过多个常用平台传播,传播渠道丰富L i u等3 4信源权威性S A 1疑似虚假信息的提供者是值得信赖的S A 2疑似虚假信息的提供者是受公众认可的S A 3疑似虚假信息的提供者是认证用户S A 4疑似虚假信息的提供者是官方媒体B h a t t a c h e r j e e等8平台信任度P T C 1疑似虚假信息的发布

35、平台是值得信任的P T C 2疑似虚假信息的发布平台具有较高的声誉P T C 3疑似虚假信息的发布平台具有良好的口碑P T C 4疑似虚假信息的发布平台中很少有假消息出现Z h a n g等3 5情感反应E R 1疑似虚假信息的内容引起了我的兴趣E R 2疑似虚假信息的内容使我产生了强烈的情绪E R 3疑似虚假信息的内容使我感觉非常兴奋E R 4疑似虚假信息的内容使我感觉非常愤怒L i1 0风险认知R C 1疑似虚假信息存在一定的危害性R C 2疑似虚假信息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R C 3疑似虚假信息会给我身边的人造成不良后果R C 4疑似虚假信息让我提高了警惕曾群等3 6信息验证行为I V B

36、1我会习惯性对社交媒体上获取的信息产生质疑I V B 2我会频繁地去求证在社交媒体上获取到的信息I V B 3我会花费很多时间去求证一条来源于社交媒体的信息的真实性I V B 4我习惯于验证在社交媒体上获取的信息K a n k a n h a l l i等3 7、Z h a等3 877证行为的影响。在正式调研中,采用问卷星平台生成问卷,并以网络形式随机发放,调研时间为2 0 2 2年3月1 5日至3月2 4日,共收回问卷3 3 9份。将问卷填写时间低于8 0秒、同一选项连续选择5次、问卷填写存在明显的前后矛盾等问卷视为无效并剔除,最终得到有效样本数3 2 0份,有效回收率为9 4.3 9%。样

37、本数据中基本信息统计如表2所示。由表中数据可知,男女比例基本均衡,年龄以3 5岁以下为主,学历以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为主,其中超过9 0%的用户曾在社交媒体遇到过虚假信息,近7 0%的用户有过信息验证行为。这一用户特征基本符合本次调研要求。表2 样本数据的基本信息分布统计项频数比例(%)性别男1 5 94 9.6 9女1 6 15 0.3 1年龄1 82 5岁1 1 13 4.6 92 63 5岁1 4 34 4.6 93 64 5岁4 11 2.8 14 65 5岁1 65.0 05 5岁以上92.8 1学历高中及以下2 99.0 6专科8 02 5.0 0大学本科1 1 93 7.1 9硕士

38、研究生8 92 7.8 1博士研究生30.9 4在社交媒体上是否遇到过虚假信息经常6 31 9.6 9一般1 2 84 0.0 0偶尔几次1 0 73 3.4 4从未2 26.8 8当怀疑社交媒体信息真实性时,是否验证过信息经常6 72 0.9 4偶尔1 4 24 4.3 8从未1 1 13 4.6 94.2 信度与效度检验4.2.1 信度检验信度检验指测量工作的可靠性,即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本文使用S P S S 2 5.0对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采用C r o n b a c hs A l p h a系数和组合信度(C R)值进行信度检验,如表3所示。其中K M O=0.8 8 9,

39、远大于统计学家K a i s e r给出的0.7这一标准,B a r t l e t t球形检验的X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为0.0 0 0,达到显著性水平,表明数据整体适合采用因子分析。由表3可知,数据的总体信度系数C r o n b a c hs A l p h a值为0.9 3 5,且各分项的C r o n b a c hs A l p h a值均大于0.7(0.8 8 70.9 4 2),组合信度(C R)值均大于0.8这一标准,表明本次调研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度,通过信度检验。4.2.2 效度检验效度常用于测评模型的真实度,一般分为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两类。内容效度方面,本问卷题项设计主要借鉴

40、了以往使用过的量表,因此问卷题项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通常分为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收敛效度方面,由表3可知,问卷题项的标准化因子载荷介于0.6 6 90.9 5 2之间、C R值均大于表3 测量指标的因子载荷、C r o n b a c hs A l p h a、C R值及A V E值变量测量项因子载荷C r o n b a c hsA l p h aC RA V E信息相关性I C 10.9 0 3I C 20.9 5 2I C 30.9 0 10.9 4 20.9 1 40.7 7 9信息仿真度I S D 10.7 4 0I S D 20.7 8 7I S D 30.8 9 4I S

41、 D 40.8 3 60.8 9 80.8 8 70.6 6 2信息主题热度I T P 10.8 9 6I T P 20.8 4 8I T P 30.9 1 7I T P 40.8 0 90.9 1 40.9 0 60.7 0 6媒介丰富度M R 10.9 2 7M R 20.9 2 6M R 30.8 4 50.9 2 70.9 1 00.7 7 1信源权威性S A 10.8 5 2S A 20.8 8 8S A 30.8 4 1S A 40.7 9 50.9 0 80.9 0 10.6 9 6平台信任度P T C 10.7 8 1P T C 20.7 8 9P T C 30.8 8 5P

42、T C 40.8 5 50.9 0 50.8 8 10.6 5 7情感反应E R 10.8 4 5E R 20.8 6 5E R 30.8 5 8E R 40.7 9 30.9 0 70.8 8 80.6 6 6风险认知R C 10.6 6 9R C 20.7 5 7R C 30.8 9 3R C 40.8 3 00.8 8 70.8 7 80.6 4 2信息验证行为I V B 10.8 2 6I V B 20.8 8 7I V B 30.8 3 4I V B 40.7 8 30.9 0 30.8 8 60.6 6 0总体信度0.9 3 5870.8、平方差提取量(A V E)均大于0.6,说

43、明问卷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区分效度方面,表4显示了问卷区别效度的检验结果,所有潜变量的A V E值的平方根值均大于对应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说明各潜变量间的区分效度良好。表4 相关系数与A V E平方根变量信源权威性媒介丰富度信息仿真度平台信任度信息相关性信息主题热度风险认知 情感反应信息验证行为信源权威性0.8 3 4媒介丰富度0.4 9 70.8 7 8信息仿真度0.6 5 00.6 7 90.8 1 4平台信任度0.7 2 80.7 9 90.4 9 10.8 1 1信息相关性0.2 3 50.2 4 50.5 7 10.1 7 70.8 8 3信息主题热度0.2 5 80.2 70.6

44、 2 80.1 9 50.2 2 70.8 4 0风险认知0.1 9 20.4 4 90.3 8 10.2 1 30.6 7 70.5 1 40.8 0 1情感反应0.3 7 80.4 0 40.6 1 20.5 1 40.2 2 10.6 4 60.2 6 90.8 1 6信息验证行为0.1 6 50.2 5 10.2 8 90.2 1 10.2 6 90.3 4 00.4 8 30.4 7 30.8 1 24.3 模型检验与修正为检验理论模型的有效性,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使用A M O S 2 4.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采用极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A M O S分析结合了传统的一般

45、线性模型与共同因子分析的技术3 9,充分实现了模型先验信息的利用,在样本量较小时估算结果稳健,对小样本数据的适用性较好。故本文使用A-M O S 2 4.0软件,绘制社交媒体用户虚假信息验证行为影响模型图,并导入数据进行模型计算与检验。本文采用p=0.0 5这一显著水平。由路径系数估计值的检验结果发现,有六条原假设路径不显著,分别是H 1 a、H 4 a、H 5 a、H 2 b、H 5 b和H 6 b,故将这六条路径予以删除。同时,检验结果发现,中枢路径上信息仿真度对信息相关性、信息主题热度具有显著影响,边缘路径上媒介丰富度和信源权威性对平台信任度具有显著影响。经过模型修正与数据计算,得到社交

46、媒体用户虚假信息验证行为影响模型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图(图2),其中所有路径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图2 修正后的模型及标准化系数由图2可知,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值表示两个变量间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数值大小反映了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作用的大小。由图中路径系数值可知,所有潜变量间关系均为 正 向 影 响,影 响 作 用 值 介 于0.2 0 10.4 2 8之间,且均在p0.0 0 1条件下达到显著水平。内因变量旁的数值为多元相关系数的平方(R2),表示预测变量对效标变量的联合解释变异量。由图2可知,“信息仿真度”“信息主题热度”和“平台信任度”共同解释“情感 反 应”3 0.6%的 变 异 量,“信 息

47、相 关性”“信息主题热度”和“媒介丰富度”共同解释“风险认知”2 5.3%的变异量,而“情感97反应”和“风险认知”共同解释“信息验证行为”2 5.2%的变异量。本文采用极大似然法估计各回归系数参数结果,除八个参照指标值设为1、不予估计外,其余回归加权值均达到显著,如表5所示。表中C.R.(临界比)值表示参数估计值与估计值标准误差(S.E.)的比值,相当于t检验值。所有路径系数检验值p均小于0.0 0 1,属于显著影响范围,说明图2中所有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估计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些路径关系得到了样本数据支持。表5 路径系数的检验结果路径E s t i m a t eS.E.C.R.p检验结

48、果风险认知信息相关性0.3 0 00.0 4 24.9 1 7*支持信息相关性信息仿真度0.2 7 00.0 8 14.4 7 6*支持信息主题热度信息仿真度0.3 7 90.0 6 16.4 9 8*支持情感反应信息仿真度0.2 1 90.0 6 23.3 1 6*支持情感反应信息主题热度0.3 0 40.0 5 25.2 3 9*支持风险认知信息主题热度0.2 7 90.0 5 24.7 2 5*支持平台信任度信源权威性0.4 2 80.0 6 47.2 7 6*支持平台信任度媒介丰富度0.3 2 20.0 4 85.7 5 7*支持风险认知媒介丰富度0.2 0 10.0 4 73.4 2

49、 2*支持情感反应平台信任度0.2 5 00.0 5 94.0 6 2*支持信息验证行为情感反应0.3 1 50.0 5 74.9 9 0*支持信息验证行为风险认知0.3 3 30.0 5 85.3 0 3*支持模型的适配度检验如表6所示,由表中拟合度关键指标可知,各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本模型的拟合度较好。表6 模型适配度检验摘要模型拟合系数统计值最优标准值拟合情况C M I N/D F1.6 8 42优R M S E A0.0 4 60.0 5优G F I0.8 6 80.9可接受C F I0.9 5 80.9优I F I0.9 5 90.9优T L I0.9 5 40.9优N F I0.9

50、 0 40.9优5 结果分析与讨论5.1 结果分析(1)中枢路径的影响关系分析中枢路径上主要包括信息相关性、信息仿真度和信息主题热度对用户情感反应和风险认知的影响,进而影响其信息验证行为。由图2中路径系数值可知,在情感反应的影响方面,信息仿真度和信息主题热度对用户情感反应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而信息相关性对情感反应的影响路径未通过检验(H 1 a),影响不显著。由路径关系及系数值可知,信息主题热度(0.3 0 4)对情感反应的影响高于信息仿真度(0.2 1 9)的影响,是中枢路径中最主要的关键影响因素。由图中关系可知,信息主题热度会受到信息仿真度的正向影响(0.3 7 9),即疑似虚假信息的仿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