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233974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PDF 页数:79 大小:2.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2023年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2023年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2023年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2023年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3前言2023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恢复、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国际交往的不断恢复,2023 年中国展览业呈现全面复苏的局面。展览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2023 年,各地各部门加大对展览业的支持力度,展览业加速复苏,各类展会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各国企业深化合作搭建了公共平台。企业纷纷重启出国参展办展,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出国办展质量不断提升,助力外贸稳规模

2、、优结构。国家级展会扛起了引领展览业复苏的大旗,进博会、广交会等全面恢复线下办展,国际参展商、采购商比例不断提升,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创新办展模式,打造全新开放型国际合作平台,成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自 2005 年以来,中国贸促会已连续 19 年发布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分析展览行业年度发展趋势与特点,在国内外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为展览行业发展提供了参考与指引。受中国贸促会展览管理部(国展局和世博会事务办公室)委托,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编制了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 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经贸类展会1为研究对象,在数据分析、政策研究、专家座谈基础上,聚焦2023年中

3、国展览业发展环境、总体特点、国内展览发展、出国展览发展、展览馆市场、国家级展会进行了深入分析,全面、准确地反映 2023 年中国展览经济发展状况并展望 2024 年中国展览业发展趋势。1经贸类展会(经济贸易展会)是以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商务活动为主要功能的展会(国家标准:GB/T26165-2021)。一、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奠定展览业发展基础/002二、各级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强化展览业发展保障/003三、新一代数字技术创新激发展览业发展新动能/005四、中外人员往来持续恢复释放展览业发展活力/006五、全球展览业复苏助力中国展览业国际化发展/007第一章2023 年中国展览业发展环境分析01

4、一、中国经贸类展览全面恢复至疫情前水平/010二、展览业市场主体经营情况不断恢复向好/010三、企业重启出国参办展加大市场开拓力度/011四、国家级展会成为引领展览业复苏排头兵/012五、展览馆实际运营数量和利用率大幅提升/013第二章2023 年中国展览业总体特点02一、展会数量和面积均超疫情前水平/016第三章2023 年中国国内展览发展分析03C O N T E N T S目录二、展会分布呈现显著区域集聚特征/017三、小型和中小型展会恢复速度领先/020四、工业与科技类展会数量面积均居首位/021一、企业出国参展办展逐渐恢复/028二、亚洲西欧仍是出国展览主要市场/029三、交通物流、

5、医疗保健行业占比上升/032四、出国办展项目质量有所提升/035五、组展单位呈现头部集中态势/038六、中国贸促会恢复组织线下出国展/040第四章2023 年中国出国展览发展分析04一、实际运营展览馆数量创历年新高/046二、大型展览馆利用效率同比大幅提升/046三、新建展览馆迎来交付高潮/048第五章2023 年中国展览馆市场分析05一、首届链博会打造全新开放型国际合作平台/052二、第 133 和 134 届广交会全面恢复线下办展/055三、第六届进博会推动“三大定位”再提升/056四、2023 年服贸会彰显中国开放成果/058第六章2023 年中国国家级展会分析06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

6、023002一、南昌市展览业发展总体情况/068二、2023 年南昌市展览业发展成效/068三、2023 年南昌市展览业经验做法/069附录2023 年城市展览业发展分析:以南昌为例08一、展览业将在经济复苏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062二、中国展览业国际影响力将持续提升/062三、展览业专业化细分化趋势愈发凸显/063四、中国展览业走出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063五、展览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064六、技术进步将推动展览业加速转型升级/064第七章2024 年中国展览业发展展望07目录003第一章2023 年中国展览业发展环境分析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30022023 年,各地区各部

7、门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为展览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一、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奠定展览业发展基础2023 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消费市场加速回暖,展现强大韧性,为展览业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前三季度国民生产总值(GDP)达到 913027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5.2%;其中第三产业 GDP 增幅最大,同比增长 6%。图 1-12023 年前三季度 GDP 绝对额及增长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在吸引外资方面,2023 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

8、资企业 37814 家,同比增长32.4%;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达到 9199.7 亿元1。在对外贸易方面,2023 年我国外贸规模继续向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民营企业贸易额保持增长,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持续巩固。1-11 月,我国进出口总值 37.96 万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持平。随着外贸发展积极因素的不断增多,11 月,进出口总1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https:/ 0.9%进一步提升至 1.2%。其中,在进口额保持增长的情况下,出口额同比增长 1.7%,实现 2023 年 4 月以来首次正增长,贸易顺差扩大 5.5%。在总体规模稳中有进的同时,外贸结构也持续呈现积极变化,机电、高新技术等重点

9、产品进出口数据表现亮眼。在居民收入方面,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均实现快速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 3 万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 6.3%,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 5.9%。我国消费市场呈现持续复苏的态势,2023 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342107 亿元,同比增长 6.8%。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接近 2 万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 9.2%,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 8.8%。随着升级类消费需求加快释放,文化、体育和娱乐类消费日益成为新热点,文娱体育类展览成为展览业新的增长点。2023 年前三季度教育文化娱乐类支出 2084 元,占人均消

10、费总支出的 10.7%;医疗保健类支出 1835 元,占人均消费总支出的 9.4%。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91619 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数字出版、互联网搜索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 5 个行业小类营业收入增速较快,分别为 25.1%、22.7%、19.5%、19.0%和 18.9%,文化市场供需潜能明显释放1。二、各级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强化展览业发展保障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应明显等特征,在引导产业发展、推进经贸往来、拉动消

11、费升级、带动技术创新、促进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 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展览业的重要作用,不断出台系列支持政策,积极推动线下展会加快恢复。在中央层面,2023 年 1 月 28 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指出,推动国内线下展会恢复,支持企业出境参展。2023 年 4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首条意见即聚焦展会作用,要求“优化重点展会供采对接。推动国内线下展会全面恢复。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s:/ 年 7 月 31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要求促进文

12、娱体育会展消费;鼓励各地加大对商品展销会、博览会、交易会、购物节、民俗节、品牌展、特色市集等活动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会展消费。在地方层面,2023 年各地政府密集出台展览业支持政策,涉及发展规划、资金扶持、产业促进、行业标准等多个方面,为各地展览业持续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持。多地将展览业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北京、上海、湖南、武汉、济南、苏州等地均出台了推动本地展览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见表 1-1)。表 1-12023 年部分地区出台的展览业支持政策地区时间政策福州2023.2福州市关于加快打造东南会展高地的若干措施广州2023.3广州市品牌展会认定办法(暂行)厦门2023.5

13、厦门市进一步促进会议展览业发展扶持办法雄安新区2023.5关于雄安新区促进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上海2023.6上海市推动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会展之都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年)宁夏2023.7关于促进会展博览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湖南2023.8湖南省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苏州2023.8苏州市关于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苏州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年)济南2023.8济南市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2023.9关于促进本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郑州2023.9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加强会展引领作用、支持会展业

14、优先发展的若干意见哈尔滨2023.10哈尔滨市支持第三产业(会展业)发展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武汉2023.10武汉市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会展中心城市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年)陕西2023.10展会现场服务规范 会议服务现场规范沈阳2023.11推动沈阳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第一章2222222222222222005三、新一代数字技术创新激发展览业发展新动能展览业具备深度融合应用数字技术的天然土壤,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激发展览业发展新动能,催生了虚实融合一站式会展技术平台、元宇宙技术

15、场景等展览新业态新模式;技术领域的快速变革,推动展览业上下游企业重塑组织结构、工作方式和业务流程,为展览业发展带来了深刻变革。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由于线下展览场景受限,加速了“数字展览”业态从技术理念到应用实践的发展进程。励展博览集团(ReedExhibitions)调查显示,疫情暴发后,84%的观众和参展商至少尝试过一种新的数字服务1。全球展览业协会(TheGlobalAssociationoftheExhibitionIndustry,UFI)对未来展览模式发展趋势的调查显示,61%受访者认为应推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展览模式,并注入更多数字化元素2。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展览行业

16、应用数字技术推进展会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业态模式创新。2023 年,北京市提出“提升场馆数字化水平”,上海市提出“鼓励展览场馆大力推进智慧场馆建设,加快会展线下线上融合发展”,苏州市提出构建会展业“智能服务”体系。数字化转型是展览企业实现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数字化展览服务使得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云端线上空间,通过应用数字工具,办展、参展、观展等多主体之间可有效突破传统线下场景的时空限制,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的深度合作交流。数字化展览管理助力企业优化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参展、办展的成本和技术门槛,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观众,提高展览效果。目前,展览业各方主体对数字化的理解

17、程度和接受程度不断深化,纷纷布局数字化转型升级。英富曼集团和杭州会展集团共同推出“全球数贸通”计划,米奥会展推出网展贸 MAX 数字化产品支持企业双线展,励展博览集团推出励展通(ReedConnect)电子平台,帮助展商实现智能化参展。广交会、进博会等各大展览品牌,借助 5G、元宇宙等新技术打造永不落幕的“云展”平台。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也深度参与数字会展业务。深度融合数字技术、推动业态模式数字化发展,已成为业界共识,为展览业发展注入新动能。1资料来源:励展博览集团,https:/ 1-2会展企业数字化进程调查数据来源:UFI。四、中外人员往来持续恢复释放展览业发展活力人员流动是展览业发

18、展最基础的要素,疫情期间,国际人员往来受限极大阻碍了展览活动特别是国际展览活动的开展。2023 年以来,随着中国采取“乙类乙管”措施,不断优化外国人员来华签证及入境政策,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等,中外人员往来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入境旅游稳步复苏,国际人员往来持续恢复。民航部门支持和鼓励中外航空公司恢复国际航班,进一步便利国际经贸合作和中外人员往来,国际客运航班持续恢复,自 2023 年 8 月下旬以来已稳定在疫情前的 50%以上,其中,英国、意大利、阿联酋等 22 个国家的航班量已经接近或超过疫情前水平。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

19、显示,中国第三季度对外国人签证的签发量已经恢复到了 2019 年同期的水平;第三季度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查验出入境人员 1.23 亿人次,同比增长 454.4%,达到 2019 年同期的 73%1。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的旅游业 2023 年展望报告预测,2023 年全球国际旅客1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https:/ 30%,达到 16 亿人次1。携程数据显示,2023 年第三季度入境游订单比第二季度增长 34%。2023 年前三季度北京接待入境游客 75.07 万人次,同比增长 303.5%;接待外国人 59.96 万人次,同比增长309.8%;国际旅游收入 10.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

20、92.4%2。五、全球展览业复苏助力中国展览业国际化发展2020 年以来,全球展览业遭受了较大冲击,随着世界逐步远离疫情困扰,全球展览业已经进入了复苏通道。2023 年 7 月,UFI 发布全球展览行业晴雨表,预计 2023年全球展览业收入将平均达到 2019 年水平的 97%。2023 年上半年,79%的公司报告称其活动“正常”,而下半年大部分月份这一比例增至近 90%。展览业是对外开放的助推器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风向标。近年来中国展览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际参展商来到中国。中国展览业也加快“走出去”步伐,在展览规模、服务水平方面接近或领先国际水平,搭建广交会

21、、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链博会等国际经贸合作平台,形成一批全球知名的国际展览。全球展览业不断复苏有效促进了中国展览业的国际交往、推动中国企业出国参办展,吸引更多国际化展览落地中国。1数据来源:经济学人智库,https:/ 年中国展览业总体特点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30102023 年是中国全面恢复线下展会的第一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恢复、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国际交往的不断恢复,2023 年中国展览业呈现了全面复苏向好的局面。一、中国经贸类展览全面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23 年,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线下展会加快恢复发展。我国境内展览市场需求旺盛,2023 年中国经贸类展会数量和面积相比 2

22、022 年均实现了大幅增长,且已超过 2019年疫情前水平,展览业呈现全面恢复态势。根据本报告调查,2023 年中国共举办经贸类展会 3923 项,比 2022 年增加 2116 项,同比增长 117.1%;比 2019 年增加 376 项,同比增长 10.6%,超越疫情前水平。2023年中国经贸类展会总面积 1.41 亿平方米,比 2022 年增加 8548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3.3%;比 2019 年增加 1076 万平方米,增长 8.25%,同样超越疫情前水平。UFI 的数据也印证了中国展览业的持续复苏,报告 2023 年下半年活动“正常”的中国公司比例达到 74%,而半年前这一比例

23、仅为 29%。从区域分布来看,2023 年经贸类展会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东部地区举办经贸类展览项目数量和面积均大幅领跑全国,全国占比分别为 68.26%和 73.53%;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仍是热门展览区域,2023 年三大区域举办经贸类展会数量占全国比重为 57.35%,总展览面积占全国比重高达 63.27%;其中,长三角地区 2023 年共举办经贸类展会 1031 场,总展览面积 4398 万平方米,在全国占比分别高达 26.28%和 31.14%。从行业分布来看,工业与科技类展会在数量和面积上均居各行业展览首位。二、展览业市场主体经营情况不断恢复向好随着线下展览市场需求的回暖、

24、展览业的逐渐恢复,展览业相关市场主体的经营情况不断向好。UFI 数据显示,在营业收入方面,所有受访中国企业均表示 2023 年营业收入已超过 2019 年的 50%,其中 54%的受访企业表示已经恢复到 2019 年的 75%以上;在营业利润方面,14%的受访企业表示 2023 年利润已经超过 2019 年的 110%,21%表示 2023第二章22222222222222011年利润在 2019 年的 90%-110%之间,50%表示 2023 年利润比 2019 年减少 11%-50%,没有企业反映 2023 年出现亏损1。为反映展览业市场主体经营情况,本报告选取了中国展览行业的两家上市公

25、司对其经营情况进行分析。2023 年前三季度,两家上市公司均实现盈利,与 2022 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见表 2-1)。表 2-12023 年前三季度国内部分展览业相关上市企业经营情况上市公司主要业务领域营收情况利润情况米奥会展主营境外会展策划、组织、推广及运营服务营业收入 4.69 亿元,同比增长 236.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72.78 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亏损 1278.73 万元东浩兰生业务涵盖展览组织、展馆运营、会议活动赛事、会展服务等营业收入 9.63 亿元,同比增长 355.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2 亿元,与上年同期-581 万元相比,增加约

26、 2.48 亿元,实现扭亏为盈资料来源:根据上市公司报告整理。三、企业重启出国参办展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随着国际交往的逐渐恢复、经济形势不断复苏向好,国内企业纷纷重启出国参办展,加大力度开拓国外市场。中国贸促会数据显示,2023 年 1 月至 9 月,全国贸促系统共签发出境 ATA 单证册27101 份,同比增长 216.87%;相关 ATA 单证册涵盖货值约19.8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60.61%;办证企业 3124 家,同比增长 307.30%。这表明,我国企业参与国外展览等经贸活动的次数和规模快速增长。2023 年中国贸促会审批通过并实际执行出国展览项目 900 项,涉及 55 个国

27、家或地区,展览面积 57.22 万平方米,参展企业 3.96 万家。其中,出国办展 78 项,占出国展览项目总数的 8.7%,出国办展项目质量有所提升,2023 年出国办展各项平均数据达到甚至超过 2019 年水平,2023 年出国办展项目场均展出面积 2719.5 平方米,参展公司数量 194.1 家,展位数量 280.9 个,分别达到 2019 年水平的 0.97、1.33、1.2 倍。1资料来源:UFI,https:/www.ufi.org/wp-content/uploads/2023/07/31st_UFI_Global_Barometer_July_2023.pdf。2ATA 单证

28、册是一份国际通用的海关文件,它是世界海关组织为暂准进口货物而专门创设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3012四、国家级展会成为引领展览业复苏排头兵国家级展会是引领中国展览业发展的排头兵,202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着重要求“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重点展会”。2023 年,各国家级展会全面恢复线下展,相关数据全面超越疫情前水平。第六届进博会超过 3400 家参展商和 39.4 万名专业观众注册报名,全面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展览面积约36.7万平方米1;意向成交额达784.1亿美元2,与疫情前第二

29、届进博会相比提高10.2%。第 134 届广交会线下参会的境外采购商 19.8 万人,比第 133 届增长 53.4%,比疫情前的第 126 届增长 6.4%;展览总面积 155 万平方米,展位总数 7.4 万个3,线下出口成交 223 亿美元4,其中展览总面积比疫情前的第 126 届提升 30.8%,展位总数增加21.3%。2023 年消博会总展览面积达 10 万平方米,比首届总展览面积提高了 25%5;参展品牌数量比首届消博会大幅增加了 28.7%,各类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数量提高 66.7%,进场观众数量提高 33.3%。去哪儿大数据显示,2023 年消博会期间海口酒店预订量比2019 年增

30、长 80%。中国贸促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中国为全球工商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搭建的全新开放平台。在 515 家参展商中,世界 500 强企业 53 家,中国 500 强企业 57 家,中国民营 500 强企业 25 家。境外参展商占 26%,覆盖 55 个国家和地区,美欧企业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 36%,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商数量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近一半。南非、加拿大、日本、越南、非盟、阿盟、葡语国家、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等以国别和地区展位形式参展。观展人数达到 15 万人次,其中采购商和专业观众的人数超过8 万。首

31、届链博会成果丰硕,有关各方共举办 360 多场配套对接、交流活动,发布研究报告、宣言、标准等 23 项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 200 多项,涉及金额 1500 多亿元人民币。1数据来源:新华社,http:/ 5000 平方米,且 2023 年举办 2 个以上经贸类展会的专业展览馆,作为 2023 年中国展览馆市场分析的对象,即 2023 年实际运营的展览馆。分析显示,2023年纳入分析范围的展览馆数量为194个,比2022年增加58个,比 2019 年增加 21 个,数量创历史新高。2023 年实际运营的 194 个展览馆中,共有 40 个展览馆举办 30 个及以上展会,

32、比 2022 年大幅增加 22 个,增幅达 122.22%;比疫情前的 2019 年增加 4 个,增幅为11.11%。2023 年全国有 35 个展览馆举办展会总面积在 100 万平方米以上,比 2022 年增加 15 个,增幅达 75%;比疫情前的 2019 年增加 3 个,增幅为 9.38%。第三章2023 年中国国内展览发展分析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3016本章数据主要来自贸促系统各地会员单位以及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展会数据库。为更加准确、全面地反映 2023 年全国展览业发展情况,本报告在对展会数量进行统计时,对同一组展方、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举办的多个近似展会,如主办方将其明确区分

33、,则本章将其分开统计;如主办方无明确区分,则合并统计。本章涉及的 2023 年以前的展览数据均来源于当年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一、展会数量和面积均超疫情前水平本报告共采集到 2023 年举办的经贸类展会 3923 项,总展览面积为 1.41 亿平方米,覆盖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2023 年,中国经贸类展会数量和面积相比 2022 年水平均实现了大幅增长,且已超过疫情前 2019 年的水平。2023 年,中国经贸类展会数量同比增加 117.1%,面积同比增加 153.3%;同 2019 年相比,2023 年经贸类展会数量增加 10.6%,面积增加8.25%。图 3-120

34、19-2023 年中国经贸类展览数量变化图第三章222222222222222017图 3-22019-2023 年中国经贸类展览面积变化图(单位:万平方米)二、展会分布呈现显著区域集聚特征本节按照东部、中部、西部、东北1四个区域对2023年中国经贸类展会的区域分布进行分析,并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2023 年的经贸类展会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发现,2023 年中国经贸类展会呈现了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从展会数量看,2023 年东部地区举办经贸类展会项目最多,共 2678 项,占国内经贸类展会总数的 68.26%。中西部地区经贸类展会数量分别为 476 项和 487 项,占比分别为 12.1

35、4%和 12.41%,东北地区展会数量为 282 项,占比 7.19%。从展览面积来看,2023 年东部地区举办经贸类展览面积达 10385 万平方米,占国内经贸类展览总面积的 73.53%;中部地区经贸类展会面积为 1468 万平方米,占比10.39%;西部地区经贸类展会面积为 1670 万平方米,占比 11.82%;东北地区经贸类展会面积为 601 万平方米,占比 4.26%。1东西中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标准参照国家统计局公布信息,其中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

36、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3018图 3-32023 年国内经贸类展会数量的区域分布图 3-42023 年国内经贸类展会展览面积的区域分布从场均展览面积来看,东部地区平均每场经贸类展会面积达 3.88 万平方米,远超其他地区水平,中部地区平均每场经贸类展会面积 3.08 万平方米,西部地区平均每场经贸类展会面积 3.43 万平方米,东北地区平均每场经贸类展会面积 2.13 万平方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1仍是全国热门展览区域,2023 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举办经贸类展会数量占全国比重为 57.35%,总展览面积

37、占全国比重高达63.27%。其中,京津冀地区 2023 年共举办经贸类展会 474 场,总展览面积 1387 万平方1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珠三角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九个城市。第三章222222222222222019米,全国占比分别为 12.08%和 9.82%;长三角地区 2023 年共举办经贸类展会 1031 场,总展览面积 4398 万平方米,在全国占比分别为 26.28%和 31.14%;珠三角地区 2023 年共举办经贸类展会 745 场,总展览面积 3150 万平方米,占比分别为 18.99%和 22.31%。图 3-520

38、23 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贸类展会数量占比图 3-62023 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贸类展会面积占比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3020三、小型和中小型展会恢复速度领先从展览数量来看,2023 年,展览规模在 1 万平方米及以下小型展会和 1 万 3 万平方米的中小型展会快速恢复,项目数量分别为 914 项和 1720 项,均超过 2019 年水平。图 3-72019 年和 2023 年国内经贸类展会数量按规模分布1从展览面积来看,2023 年不同规模展会面积均超越 2019 年水平或与 2019 年水平基本持平,其中 2023 年 1 万平米及以下、1 万 3 万平方米、3 万-5

39、万平方米规模展会较 2019 年分别同比增长 261.7%、31.42%、3.09%。5 万 10 万平方米、10 万平方米以上规模展会分别恢复至 2019 年的 97%和 93.1%。分区域来看,各区域展会规模结构呈现不同特点。东部地区 5 万平方米以上展会数量占本地区总数的比例高于其他地区,其中 10 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占比为 5.83%,远超其他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 1 万-3 万平方米展会数量占比超过其他地区,其中西部地区占比 49.9%,中部地区占比 47.27%。东北地区 1 万平方米以下的展会数量占比最多,达到 43.26%。1参照往年报告分类标准,将展览面积划分为 1 万平方米

40、及以下、1 万 3 万平方米(含 3 万平方米)、3 万5 万平方米(含 5 万平方米)、5 万 10 万平方米(含 10 万平方米)、10 万平方米以上五大类。第三章222222222222222021图 3-82019 年和 2023 年国内经贸类展会面积按规模分布图 3-92023 年各区域经贸类展览项目规模结构四、工业与科技类展会数量面积均居首位根据商务部展览业统计调查制度,本报告将展会按行业领域分为 15 大类1。1 展览业统计调查制度将展会划分为 15 大类,包括工业与科技,房屋建筑、装修及经营服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日用消费品及居民服务,食品、酒饮及酒店服务,农业、林业、渔业

41、及农副产品,文化、体育和娱乐,医疗健康,租赁和商务服务,教育,能源矿产,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金融,综合类,其他。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3022从展览数量来看,2023 年工业与科技类展会数量最多,共 651 项,占比达16.6%,第 2-5 位分别为房屋建筑、装修及经营服务(1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11.9%),日用消费品及居民服务(11.3%),食品、酒饮及酒店服务(9.8%)。前五大行业展会数量占比达 63.4%。图 3-102023 年国内经贸类展览项目数量行业分布从展览面积来看,排名前五的展会类别同样为工业与科技,房屋建筑、装修及经营服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日

42、用消费品及居民服务,食品、酒饮及酒店服务,占比分别为 17.2%、14.2%、12.9%、10.1%和 9.8%,前五大行业展览面积总占比为64.2%。第三章222222222222222023图 3-112023 年国内经贸类展览项目面积行业分布案例 3-1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拓展贸易新空间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展览展示总面积达 10 万平方米。来自 25 个国家和地区的 1018 家企业线下参展,367 家企业通过数贸会云平台在线上参加展览。本届数贸会聚焦数贸全链路,突出数实融合,推动展贸联动,举办“数贸之夜”,实现全媒传播,参展企业包括 51 家世界 500

43、强企业和 53 家数字贸易百强榜单企业,这些头部企业拿出机器人、智能仿生手、多模态 AI 卫星等“看家本领”,全面展现数字贸易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场景。100 项创新类“首发”“首秀”“首展”在展会集中呈现。数贸会成为促进全球数字贸易交流、培育数字贸易新机遇、汇聚数字贸易新动能的大平台。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3024随着疫情对消费者消费习惯的重塑,以及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展览题材领域不断拓展,展览新题材不断涌现。前沿科技和绿色低碳等领域的产业博览会蓬勃发展,“Z世代”群体青睐的动漫游戏、休闲时尚等题材展会不断涌现,文化和体育类展会也逐渐成为备受青睐的展会题材。在 15 大行业分类中,2023

44、年文化、体育和娱乐类展会在数量和面积方面分别占比 5.8%和 4.8%,分别排名第 8 和第 9 位。案例 3-2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构建创新、协作、共同发展的全球制造业生态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制博会”)于 2023 年 9月1日至5日在沈阳成功举办。本届制博会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共设八个展馆、11 大展区、4516 个展位,比上届增长近 30.7%。包括 8 家央企、62 家国内头部企业、184 家外资企业在内的 1042 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同比增长 28.3%,集中展示了多种国际、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装备,填补国内外行业空白的精益智造产品,以及汽

45、车制造及零部件、轨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等 100 余项细分领域高端制造技术解决方案。制博会举办期间,沈阳市举办了制博会装备制造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项目投资规模大、产业结构优,合作层级高。现场签约项目 26 个,总投资 497.5 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2个,30亿-50亿元项目8个,先进制造业项目6个,新兴产业项目 20 个。第三章222222222222222025案例 3-42023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主办,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和中国旅游协会主办。本年度两个博览会的主题为“

46、共筑强国梦体育建新功”,目标是通过“展、会、赛、奖、演”相结合的模式,搭建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高端化的体育案例 3-3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激发文化活力、创新产业发展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于 6 月 7 日至 11 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文博会以线下为主、线上同步的方式举行,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共 6 个展馆,总展览面积达 12 万平方米。一是活动规模大、参与单位全。共有 3596 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

47、线上线下参展。二是展出产品多、交流活动热。共展出文化产品超过 12 万件,4000 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与交易。除主会场外,还在全市各区设立 64 个分会场,共开展各类活动 500 多项。主会场、分会场、各相关活动点总参与人次达 400 多万。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3026文化和体育旅游展示交易平台。2023 年两个博览会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关注度高,吸引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和参与。今年两个博览会吸引了国家体育总局各司局、直属单位、项目中心、单项协会、各省区市体育局、高等院校、各界专家学者、相关国际组织、国内外企业的广泛参与,是有史以来各界嘉宾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二是引领性强,以体文

48、旅融合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突出政策引领,作为国家级的展会平台,整个展会的内容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精神等策划设计,通过体育文化、体育旅游融合,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发体育消费活力,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突出示范引领,将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项目发布、优秀组织奖颁发等安排在开幕式上,凸显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突出冠军引领,举办冠军捐赠以及“中华体育精神冠军榜样”宣讲活动,充分发挥优秀运动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传播正能量,形成浓厚的全民参与体育的氛

49、围。三是互动体验丰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两个博览会特设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活动,首次设置户外体验区,让广大与会嘉宾和观众通过不同形式、在不同空间,共享体育行业发展最新成果,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体育风采,让大家在展会能看、能听、能动、能玩,尽享体育运动带来的欢乐。第四章2023 年中国出国展览发展分析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3028审批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会是国务院赋予中国贸促会的重要职能,自 2004 年以来贸促会已履行审批职能近 20 年。2023 年 1 月,我国疫情防控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受疫情影响中断近三年后,中国贸促会恢复受理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会审批申请。本章统计

50、的 2023 年度出国展览数据来源于中国贸促会展览审批管理系统中各组展单位已实施的出国展览项目,出国展览的组展形式主要有出国参展和出国办展两种。一、企业出国参展办展逐渐恢复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我国外贸顶住多重压力,运行总体平稳,展现较强韧性,内生动力持续增强。随着我国疫情防控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线下展览全面复苏,出国展览迎来新机遇。2023 年 4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要求各地方和贸促机构、商协会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境外展会的支持力度,持续培育境外自办展会、扩大办展规模。受疫情影响中断近三年后,中国贸促会恢复受理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会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