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多感官刺激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高危儿护理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233979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5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感官刺激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高危儿护理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多感官刺激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高危儿护理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多感官刺激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高危儿护理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125 多感官刺激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高危儿护理中的应用 陈智红1 孙素真2 岳 玲3 王 静3 马贵林2 1.河北省儿童医院康复科,河北 石家庄 050031 2.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河北 石家庄 050031 3.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一科,河北 石家庄 050031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多感官刺激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高危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搜集 80 例脑瘫高危儿(2020.06-2022.05)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行任务导向性训练,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多感官刺激。比较两组患儿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 GM

2、FM、FMFM 评分均提高,听力水平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的评分更高,听力水平更优(P0.05)。研究组患儿无 1 例发生脑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瘫高危儿护理中,多感官刺激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的应用可改善其运动功能及听力水平,避免脑瘫的发生。关键词关键词:多感官刺激;任务导向性训练;脑瘫;高危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742 Application of 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task oriented training in the nursing of high-risk infants with cere

3、bral palsy CHEN Zhihong1 SUN Suzhen2 YUE Ling3 WANG Jing3 MA Guilin2 1.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Hebei Childrens Hospital,Hebei Shijiazhuang 050031 2.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Hebei Childrens Hospital,Hebei Shijiazhuang 050031 3.Department of Neurology,Hebei Childrens Hospital,Heb

4、ei Shijiazhuang 050031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task oriented training in the nursing of high-risk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Method:80 high-risk infants with cerebral palsy(June 2020-2022.05)were col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a

5、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ask oriented training,while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Compar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two groups of pediatric patients.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GMFM and FMFM scores of bot

6、h groups improved,and the hearing level improved.The study group also had higher scores and better hearing levels(P0.05).There was no occurrence of cerebral palsy in the study group,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In the nursing of high-risk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7、the application of 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task oriented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ir motor function and hearing level,and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cerebral palsy.Keywords:Multi sensory stimulation;Task oriented training;Cerebral palsy;High risk infants;nursing 脑性瘫痪(脑瘫)是一种终身致残性疾病,可给家庭、社

8、会增加负担,故需对脑瘫高危儿进行早期筛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126 诊断及干预,以降低脑瘫的发生。脑瘫高危儿(infants at high risk of cerebral palsy,IHRCP)是指婴幼儿早期出现运动障碍,且运用影像学检查,发现存在异常情况,或存在高危因素者,可在矫正月龄 6 个月(最小)内诊断,具有较高的脑瘫发生率。目前多需依靠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 IHRCP,以改善认知功能,影响远期预后。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oriented treatment,TOT)是以运动控制和学习为基础的康复训练,被应用于脑瘫患儿及高危儿的康复中,提高粗大/精细运动功

9、能1,但对于感官刺激方面则尚需研究。本文以 IHRCP为研究对象,运用单一对照原则,分析多感官刺激+TOT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符合高危儿诊断标准2;(2)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lberta infant motor scale,AlMS)评估结果的百分位5;(3)颅脑 MRI 示存在脑损伤或高危因素;(4)6-12 个月;(5)生命体征稳定,精神良好,且可配合康复者;(6)患儿家属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研究期间修正诊断为脑瘫;(2)服用降低肌张力、缓解不自主运动药物者;(3)中断治疗者;(4)存在其他新生儿疾病者

10、。经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选取时间为2020.06-2022.05,共 80 例脑瘫高危儿,依据随机的方法进行分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体见表 1。表 1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 性别(例)平均月龄(月)女 男 对照组 40 13(32.50)27(67.50)9.120.54 研究组 40 15(37.50)25(62.50)8.970.51 检验值 0.220 1.277 P 0.639 0.205 1.2 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康复护理,包括作业疗法。手-眼协调、双手协调、抓握等。Bobath 疗法。根据小儿的年龄特点、生长发育规律,结合运动功能迟滞、异常

11、姿势、肌张力等情况,制定异常姿势反射活动(伸展、屈曲、头部回旋等),自然的诱发患儿的潜在功能;还可利用抑制-促通手法,使患儿获得主动、自动反应和动作技巧;利用感觉刺激固有感受器、体表感受器。水疗法。患儿喂食 30min 后,进入水疗房(室温 26-28,水温 37-39,水深 0.5m),可通过温水浴的方法,帮小儿被动活动各关节,维持关节活动度,并刺激肌肉活动;并佩戴游泳圈后,浮力使患儿在水中的活动变得容易,进行游泳。运动疗法。推拿。在此基础上行如下护理。对照组行 TOT,主要包括(1)依据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运动情况,设定患儿各阶段的活动目标,诸如翻身、坐、爬、站等,首先需选择 2-3 个目

12、标,在诱导患儿完成训练后,给予鼓励。(2)目标训练。翻身。可将翻身这一目标分解为头颈部控制(竖颈、胎头、胸离床)、手抓、手-眼协调、躯干回旋、抗重力等,上述训练时,可通过玩具诱导的方式以达到上述目标。坐。可分为围坐、扶坐、转变体位 3 个目标,目标的实现可通过玩具进行诱导。四点爬行。可分为俯卧位伸手购物、手-眼协调、支撑(双手、四点)、爬行 4 个小目标,逐步诱导患儿完成。站立前准备。可分为爬到跪立、双腿跪到单腿跪、膜妈妈的脸、递玩具 4 个小目标,可利用小奶豆为诱导物。每项训练 20min/次,共40min,1 次/d,6 次/周。(3)每 4 周行运动发育评估,依据结果调整任务强度及重复数

13、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多感官刺激,设置感官房间(音响、投影仪、泡泡馆、幻彩镜球、聚光灯、动感彩轮、光纤喷束),患儿进入后,在父母或监护人的陪同下,由专业人员帮助患儿操控器材,进行视觉刺激、音乐疗法、触觉刺激,10min/项。1.3 观察指标 于干预前、后 3 个月评估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及听力水平,并统计两组患儿的脑瘫发生率。评估时采用双盲法,并在患儿休息良好、情绪稳定、环境安静的情况下,且有监护人配合下进行。运动功能:运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88 项(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记录 A 区(卧位与翻身,17 个项目)、B 区(坐位,20 个项

14、目)的粗大运动功能得分;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127 scale,FMFM)记录 A 区(视觉追踪,5 个项目)、B 区(上肢关节活动能力,9 个项目)、C 区(抓握能力,10个项目)的精细运动功能得分。听力水平:运用日本光电诱发电位仪测量患儿左右耳的听力水平,以 V 波反应阈值表示,30dB 为异常(轻、中、重度分别为 30-55dB、56-70dB、70dB)。1.4 统计学分析 软件 SPSS22.0 处理,=0.05 为检验标准。2 结果 2.1 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

15、的评分更高(P0.05),见表 2。2.2 听力水平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听力水平更优(P0.05),见表 3。2.3 脑瘫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无 1 例发生脑瘫,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6 例(15.00),差异显著(X2=4.505,P=0.034)。3 讨论 脑瘫是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多因多种原因综合导致的,可较大影响患儿的运动功能,具有较高的致残率,降低生活质量3。且婴幼儿正处于大脑发育的快速时期,此时期的大脑髓鞘化、神经元轴突快速生长,早期刺激可促进新生儿形成神经元的连接、回路,降低脑瘫的发生率。因此对于存在脑瘫高危因素者,需进行早期筛查,及时发现,以便早期干预,促进

16、脑部的发育,进而减少其患病率、减轻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4。综合康复训练是通过丰富环境刺激(视听觉、皮肤)、早期康复训练等方法,配合患儿大脑发育的可塑性、损伤后的代偿情况,促进患儿的脑发育,以达到预防脑瘫的目的,同时还可促进智力发育,减轻视听等障碍程度5-6。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 TOT 干预 IHRCP,虽然可获得一定的效果,但仍有部分患儿可发生脑瘫。多感官刺激则需以灯光、触感、音乐、香气为媒介,刺激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通过末梢感受器穿入中枢,使神经元间通过轴突的树突建立联络,恢复兴奋联系,代偿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建立其正常功能7-8。本文以 TOT 为对照,以粗大、精细运动功

17、能及听力水平、脑瘫发生率分析了多感官刺激+TOT 对脑瘫高危儿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干预后,研究组的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多感官刺激+TOT 可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笔者分析:TOT 将四个运动发育情况和关键技能作为功能性目标,从简单复杂、低高级的分解计划,做好翻身、独坐、体位转换、四爬的基础及站立前的准备训练,并诱导各项精细训练,促进精细运动功能的发育。而多感官刺激是一种新型康复方法,其可反复刺激各种感官,以增强相应神经的兴奋性,对受损的相关通路进行恢复,诸如听觉、声调感知、听力改善等,故而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听力水平更优。此外本研究还就脑瘫发生率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研究

18、组无 1 例发生,而对照组有 6 例存在脑瘫,表明虽然 TOT 虽然可降低脑瘫的发生率,但多感官刺激+TOT可发挥协同作用,促进婴幼儿运动、感知的恢复,进而更好的降低脑瘫的发生率。综上所述,多感官刺激+TOT 的应用可促进脑瘫高表 2 两组干预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组别 例数 GMFM 评分 FMFM 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40 28.952.41 43.162.51 13.522.11 19.242.34 研究组 40 29.232.52 47.272.63 14.122.13 24.322.51 t 0.508 7.150 1.266 9.363 P 0.6

19、13 0.000 0.209 0.000 表 3 两组干预前、后的两耳听力水平比较(dB)组别 例数 左耳 右耳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40 54.235.16 38.344.12 64.216.32 42.625.24 研究组 40 53.975.21 31.764.13 63.856.17 30.145.35 t 0.224 7.134 0.258 10.540 P 0.823 0.000 0.797 0.000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128 危儿的康复,避免脑瘫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吕智海,寻冰冰,缪文静,等.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性瘫痪高危儿运

20、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1,36(8):958-962.2唐久来,王宝田,李晓捷.脑性瘫痪早期诊断和脑性瘫痪高风险儿诊断及早期干预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15):1121-1125.3李威,吕智海,钟增泉,等.早期家庭康复对脑瘫高危 儿 运 动 和 认 知 发 育 的 疗 效 观 察 J.中 国 康复,2022,37(10):584-587.4姜俊红,吴德.多感官刺激疗法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的疗效J.安徽医学,2019,40(9):979-982.6丘雅琴,郭俊霞,林丽妮.早期康复护理对脑瘫高危儿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1):133-134.7王春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管理在脑瘫高危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5):224-227.8汤亚萍,李春芳,庞红,等.以家庭为中心的引导式教育在脑瘫高危儿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0,3(5):361-363.9屈克丽,高美哲,王春霞,等.基于健康宣教与保健的早期干预在脑瘫高危儿中的应用价值及预后随访观察J.广东医学,2020,41(13):1340-13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