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现状及培养路径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3175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现状及培养路径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现状及培养路径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现状及培养路径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育探索15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大学生是构成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时代重任。红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底色,红色文化历经百余年的生动实践和持续积淀,是青年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奋进伟大征程的核心支撑和精神动力。新时代背景下,要探寻红色文化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意义,认清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现状,提出增强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路径,使红色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一、红色文化与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内涵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过程中凝聚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2、为核心的红色遗存和红色精神。红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三个层次,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是记录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如红色旧址、红色场馆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红色文化的制度形态是党的理论、政策、制度、方针、路线等规范性文件,如 党章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及各大会议的决定等。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是指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价值理念,包括红船精神、雷锋精神、长征精神等,这是红色文化三个层次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一层。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是指大学生在系统了解、全面感知红色文化的过程中,认可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品格,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体而言,青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有一

3、个深入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高度认可和肯定红色文化的价值理念,并将其融入自我的价值理念和内在意识,在行为上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二、红色文化对青年大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一)红色文化有助于青年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从宏观层面来看,党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带领人民建立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红色文化生成、发展和丰富的历史反映了党领导人民在这一阶段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的奋斗史。

4、从中观视角而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面对社会存在的诸多弊病,积极带领人民改变旧中国的面貌,扫除社会的旧秩序,建立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观念为导向的社会发展新秩序,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主人翁,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一阶段的红色文化反映了党领导人民为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的奋斗史。从微观层面来看,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以及共产党人先进性与纯洁性的行为示范,都是在用实际行动贯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和理念。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大学生要深刻学习和领悟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深刻了解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的伟大征程,坚持党的领

5、导,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有机统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现状及培养路径探析刘青(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红色文化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体现着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创造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在青年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文化清醒,增强文化自信,磨炼意志,淬炼品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存在对红色文化认知不够深、未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未将红色文化外化于行等问题。文章从认知、情感、行为这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夯实理论基础、激活情感认同、落实行为认同等举措,用红色文化引领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关键词:青

6、年大学生;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认同作者简介:刘青(1990),女,汉族,湖南株洲人。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基金项目:2021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青年旅游者红色旅游消费行为研究以长沙市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C1620)。教育探索152一,自觉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争做堪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二)红色文化有助于青年大学生保持文化清醒,增强文化自信青年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是新潮文化的有力实施者和拥护者。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国文化传入我国,其中不乏一些文化糟粕,腐蚀着我国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对青年大

7、学生的思想造成不利影响,导致青年大学生的文化信念不够坚定,文化认同感降低。红色文化是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凝练起来的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多元文化中,要达到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增强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目的,提升青年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就显得尤为迫切。学习红色文化,使大学生秉承红色文化精神,筑牢红色文化根基,夯实红色文化底蕴,在各种思潮的影响下,能够保持理性的文化认知,不受文化糟粕的侵蚀,能够坚定文化信仰。(三)红色文化有助于青年大学生磨炼意志,淬炼品格党的历史上涌现出无数的革命先驱,他们为了争取革命的胜利前仆后继,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顽强拼

8、搏、坚忍不拔的斗志,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毅力和脚踏实地、艰苦朴素的作风显得尤为可贵。人的成长并不会一帆风顺,大学生处于人生的关键期,面临着多方面的困惑和抉择,难免感到迷茫和彷徨,大学生若要成长成才,一定要坚定理想,不断锤炼自身本领。提升红色文化认同能够让大学生在党的奋斗征程中获得精神力量,在共产党人不懈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召下,磨炼意志、淬炼品格,坚定理想信念。三、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现状(一)对红色文化认知不够深红色文化认知是实现红色文化传承的前提条件,是大学生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基础。对红色文化有一个系统的认知才能领悟红色精神,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前的大学

9、生对红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内容上不够广泛,不成体系,部分学生了解的内容仅限于红色文化的必备知识。其次,深度上不够深入,一知半解,部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仅知其“形”,不知其“神”,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停留在了解层面,对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实质等深层次的内容知之甚少。因此,加深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显得尤为必要,我们要采取措施来拓宽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知的广度和深度,构建全面、系统的红色文化认知体系,从而对红色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最终达到红色文化认同的目的。(二)未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要做到红色文化认同,除了要对红色文化有全面而系统的认知之外,还需要大学生投入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和精神共振,真正做

10、到红色精神入脑入心,情感认同是连接红色文化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是促进红色文化外化于行的重要动力。要达到红色文化认同首先要建立起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愿意主动去学,才能在理论认知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红色文化持积极态度,热爱红色文化,也愿意主动去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不可忽视的是仍有部分学生对红色文化不感兴趣,把学习红色文化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学习主动性不强。因此,如何激发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红色文化与青年学生的距离,以青年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呈现红色文化,进而实现深层次的情感认同,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三)未将红色文化外化于行大多数大学生意识到了红色文化的独特

11、价值和魅力,认为学习红色文化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却无法将红色精神贯彻到实际行为中,导致认知和行为上的不一致,未能将红色精神外化于行。一方面,绝大部分大学生认可学习红色文化的重要性,推崇红色文化的价值取向,认为传承红色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另一方面,面对网络思潮的冲击和价值多元化的现实,部分青年大学生很难抵制住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的侵蚀,价值观不够坚定,红色文化认同不够强烈,故而也很难将红色精神贯彻和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从而造成认知和行为上的割裂。所以,青年大学生如何做到认识和实践、理论与实际的辩证统一,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难题。四、增强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

12、的路径(一)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夯实青年大学生的理论基础要强化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就要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对其内核与外延、源流与本质、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将为何要传承红色基因、传承什么样的教育探索153红色基因、如何传承红色基因等问题研究透彻,成为指导大学生实践的重要力量和指导思想。首先,要注重红色文化理论研究的全面性,在研究的参与者、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时间、研究的空间等方面均要体现全面性,解决研究的片面化、碎片化的问题,杜绝“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后果。其次,要注重红色文化理论研究的逻辑性,梳理红色文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三重逻辑的理论意蕴

13、,避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浅层次研究。最后,要注重红色文化理论研究的系统性,把红色文化理论当作一个系统,既要进行红色人物、红色文物、红色旧址等具体内容的研究,也要注重对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内在逻辑、现实意义等抽象内容的研究。还需要以系统工程思维把握红色文化传承效果,对其实施步骤、学习效果等进行系统规划,形成全方位、系统的红色文化理论研究体系。(二)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激活青年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强化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要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形式,让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感兴趣,全身心投入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浸润,感悟红色精神的力量,将红色基因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首先,注重体验式学习,让大

14、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也可以让历史生动起来,让红色精神直观起来。大学生能够带着好奇和兴趣去学习红色文化,在沉浸式的场景中重现历史场景,回顾峥嵘岁月,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结合红色剧本杀、红色主题密室逃脱、真人CS、VR场景重现、声光电技术等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新兴技术和情景表现形式,寓教于乐,让大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进一步加深红色文化认知,感受到革命的艰辛与不易,强化红色文化情感认同。其次,注重网络渠道传播,大学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高,红色文化的传播要注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红色文化教育,通过建立红色文化学习网站、在各级各类官网开设红色文化学习专栏,在微信、微博等平

15、台建设红色文化传播的自媒体账号,依托影视试听网络平台,发布红色歌曲、红色微电影、红色短视频、红色经典影视等方式,构建虚拟化的红色文化传播渠道,打造立体化的传播空间,线上的“指尖”学习,让红色文化变得触手可及,大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红色文化的学习和积累,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充实自身的精神世界。(三)推动红色文化实践育人,落实青年大学生行为认同行为认同是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大学生将自己认知的、情感上认同的红色精神贯彻到实践中,要注重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和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增强红色文化认同的实效性。首先,找准大学生的现实需求,聚焦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包括

16、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找准红色文化学习的突破口,满足大学生个人成长的现实需要,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上,自觉传承红色文化。其次,构建红色文化实践评价体系,对大学生的红色文化实践行为进行评价和反馈,为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让红色文化实践行为更加规范和科学,鼓励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最后,推动红色文化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与红色场馆进行合作,在一些重要的纪念日,组织学生参加围绕红色人物、红色事件等开展的阅兵仪式、大型纪念展览等大型主题纪念活动,以及入党宣誓、唱红歌、背诵红军守则、集体列队行军等日常政治生活仪式,融入仪式性元素,使得青年大学生更投入其中,获得深度的

17、精神体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五、结语红色文化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大意义,青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会经历认知情感行为这三个心理阶段,这三个阶段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在明确这一心理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对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夯实青年大学生的理论基础。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激活青年大学生的情感认同。推动红色文化实践育人,落实青年大学生行为认同等增强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具体措施。紧紧围绕认知、情感、行为这三个维度,打好“组合拳”,让红色文化在青年大学生心中鲜活闪亮起来,让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参考文献:1张梦珅.习近平青年观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启示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20.2沈成飞,连文妹.论红色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教学与研究,2018(1):97-104.3刘晓华.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构性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7(10):27-31.4赵旭姣.增强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的价值及实践路径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2(1):21-25,31.5宋佳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