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回顾、反思与构想.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0791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回顾、反思与构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回顾、反思与构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回顾、反思与构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5 0卷第4期2 0 2 3年7月V o l 5 0 N o 4J u l y 2 0 2 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S i c h u a n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 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回顾、反思与构想钟钟秋秋波波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主要有出版管理部门各级各类评奖,教育主管部门的“名刊”、“名栏”工程,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以及基于核心期刊研究的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但当前的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存在不足之处,包括核

2、心期刊评价功能的泛化、期刊评价研究方法亟须改进、评价研究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待完善、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对期刊的负面影响等。应构建包含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信息供给和期刊评价功能的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信息平台,平台的构建应坚持正确的评价方向,探索多元评价体系并完善评价方法。关键词:社科学术期刊;期刊评价;核心期刊;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信息平台D O I 1 0 1 3 7 3 4 j c n k i 1 0 0 0-5 3 1 5 2 0 2 3 0 3 1 3收稿日期:2 0 2 3-0 3-2 2基金项目:本文系2 0 2 1年度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四川期刊发

3、展研究专项”课题“融合与创新:四川省学术期刊发展研究”(X S C G 2 1 QK-0 0 1)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钟秋波,女,广西来宾人,经济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编审,E-m a i l 1 6 4 8 4 7 0 6 3q q c o m。我国社科学术期刊主要包括高校举办的社科期刊(大部分是学报)、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及科研院所举办的社会科学类期刊(如社科院、社科联、文联、协会、研究院等单位举办的学术期刊)、出版社举办的社科学术期刊。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始终伴随着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引导着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方

4、向,成为社科学术期刊发展的“指挥棒”和“驱动器”。因此,社科学术期刊评价成为学界关注和争论的热点。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强化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创新探索,对提升我国社科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促进我国学术科研的高质量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 社科学术期刊评价的历史回顾社科学术期刊的数量繁荣和质量提高,一直是出版管理部门和文献计量评价机构想努力作出判断的事情。当前的社科学术期刊评价机构较多,其对社科学术期刊评价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一)出版管理部门的社科学术期刊评价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期刊业的发展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此时出版管理部门(国家出版局)的重要任务是完成数量繁荣。直到2

5、0世纪8 0年代末9 0年代初,期刊的质量管理才提上出版管理部门的议事日程,但初期的工作主要还是整顿与管理。1 9 9 4年4月,新闻出版署在长沙召开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在审批、审读、年检、评优、分级和队伍管理六个方面开始形成一定的制度和机制”。1 9 9 4年,新闻出版署对山西省实行的期刊质量分等级评估的经验进行推广。1 9 9 5年6月,新闻出版署出台了 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试行)和 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标准及质量评估办法,为期刊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8311 9 9 4年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中国出版年鉴社编辑 中国出版年鉴(1 9 9 5),中国出版年鉴社1 9 9 5年版,第1 7

6、 4页。1 9 9 3年山西省对期刊试行质量划分等级分级管理。采用各刊社自评自报、社科和科技期刊评审小组分组从政治、业务、编辑、出版、效益、管理等六方面综合评审,最后由评审委员会审定。根据评定后的级别,期刊管理部门将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参见:蔡健光 我国期刊稳步跨向市场1 9 9 3年期刊出版工作回顾,中国出版年鉴(1 9 9 4),中国出版年鉴社1 9 9 4年版,第2 2页。1 9 9 5年1 2月,新闻出版署举办首届优秀社会科学期刊评奖,在全国3 8 2 4种社会科学期刊中评出2 1种优秀社会科学期刊奖和4 8种优秀社会科学期刊奖提名奖。1 9 9 7年,期刊出版业开始实施以“三刊工程”

7、(“百刊工程”、“社刊工程”、“署刊工程”)为主体的发展战略。1 9 9 8年,新闻出版署首次评定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共评出1 0 2种期刊,其中学术理论类1 5种。1 9 9 9年,在举行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评比活动的同时,开启了国家期刊奖的评选活动,这是中国政府对期刊的最高奖项。到2 0 0 4年,共举行了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第二届2 0 0 2年,第三届2 0 0 4年)。2 0 0 7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中国出版政府奖,但首届并没有单独的期刊奖,直到第二届(2 0 1 0年)才设立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社科期刊、科技期刊各1 0个)、期刊奖提名奖(社科期刊、科技期刊各2 0

8、个)。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办的第三届(2 0 1 3年)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期刊奖提名奖分类名额与第二届保持不变。第四届(2 0 1 6年)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2 0个、期刊提名奖3 9个。国家新闻出版署举办的第五届(2 0 2 1年)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为2 0个、期刊奖提名奖为4 0个。为积极推进实施精品报刊建设工程,重点培育和推出一批具有较强舆论引导能力、传播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优秀报刊品牌,2 0 1 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百强报刊”推荐工作,报纸、社科期刊、科技期刊各推荐1 0 0家名单,两年一次,目前共组织了三次(2 0 1 3年、2 0 1 5年、2 0 1 7年)

9、。在相关期刊评奖的基础上,2 0 0 1年,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了“中国期刊方阵”建设工程。从最终公布的进入“中国期刊方阵”的社科期刊名单来看,入选社科双高期刊2 5种,社科双奖期刊4 8种,社科双百期刊7 1种,社科双效期刊6 4 6种。总体来说,国家出版管理部门对社科学术期刊的评价主要是通过评奖等项目来实现的,评比工作由相关学会、协会开展。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通过整顿期刊,使之便于管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繁荣文化,发挥优秀期刊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因此,国家出版管理部门对社科学术期刊的评价更看重市场发行量或社会影响力。以管理为出发点进行的期刊评价,在学术出版评价领域获得的认同度是非常不够的,所以,“中

10、国期刊方阵”的影响力逐渐式微,而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名额较少,虽不乏示范引领的作用,但又不可复制。(二)教育部门对社科学术期刊的评价全国教育系统的刊物(多为学术期刊)数量很大,分管社科学术期刊的是教育部社政司(后更名为社科司)。教育部对系统内社科期刊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名刊工程”、“名栏工程”来实现的。2 0 0 3年1 1月,教育部发布 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实施方案,总体目标是“通过国家(包括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和主办单位)的支持和学报的改革,在五年时间内滚动推出2 0家左右能反映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和学科特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社科学报及其特色栏目逐步改变目前高校社科学报 全、散、小

11、、弱 的状况,实现 专、特、大、强 的目标”。目前名刊工程建设共评选三批社科学报,第一批(2 0 0 3年)1 1家,第二批(2 0 0 6年)8家,第三批(2 0 1 1年)7家。2 0 1 1年8月,教育部发布 关于公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第三批入选期刊补充名单的通知,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等5家期刊入选名刊建设工程。由此,教育部名刊工程入选期刊达到3 1家。这些进入名刊工程的各期刊将获得教育部或期刊主管部门2 5931钟秋波 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回顾、反思与构想 首届优秀社会科学期刊评奖,中国出版年鉴(1 9 9 6),中国出版年鉴社1 9 9 6年版,第1 0 1-1 0 2页;首届

12、优秀社会科学期刊奖、提名奖获奖名单,中国出版年鉴(1 9 9 6),第1 5 4页。以全国现有期刊总数(当年8 1 3 5种)为基数,按照1 0%-1 5%的比例选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期刊作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基础,即“双效”期刊;以每两年评选一次的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百种重点科技期刊作为“中国期刊方阵”的中坚,即“双百”期刊;以在全国“双百”期刊基础上评选出来的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期刊作为重点建设的品牌期刊,即“双奖”期刊;“双高”期刊即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准的期刊。参见:柳堤“中国期刊方阵”建设全面启动,中国出版年鉴(2 0 0 2),中国出版年鉴社2 0 0 2年版,第4 3 9

13、页。“中国期刊方阵”社科期刊名单,传媒2 0 0 2年第3期,第6-9页。高校社科学报占全国社科学术期刊总量的三分之二。教育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教社政2 0 0 31 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 0 0 8年4月2 5日发布,2 0 2 3年2月1 0日访问,h t t p w w w m o e g o v c n s r c s i t e A 1 3 m o e_2 5 5 7 s 3 1 0 3 2 0 0 3 1 1 t 2 0 0 3 1 1 0 6_8 0 5 4 8 h t m l。教育部关于公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第三批入选期刊补充名单的通知(教社科函2 0 1

14、 11 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 0 1 1年9月1 5日发布,2 0 2 3年2月1 0日访问,h t t p w ww m o e g o v c n s r c s i t e A 1 3 s 7 0 6 1 2 0 1 1 0 8 t 2 0 1 1 0 8 2 0_1 2 4 1 8 9 h t m l。万元的经费资助(第一年1 0万元,第二年1 0万元,第三年5万元),主办单位按11的比例配套投入。在名刊工程建设过程中,教育部还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名栏建设的目的是“提高我国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水平,突出高校社科学报的品牌效应,带动高校社科学报整体水平和质量的提

15、高,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目前,名栏工程建设共评选三批建设栏目,第一批(2 0 0 4年)1 6个,第二批(2 0 1 1年)2 4个,第三批(2 0 1 4年)2 5个,总计6 5个栏目入选。这些入选栏目各刊将获得教育部3万元的经费投入,主办单位还应按11的比例配套投入。教育部名刊工程和名栏建设由社政(科)司具体负责,实际上较多地依靠下属行业学会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开展具体的工作。作为行业学会,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也对行业期刊进行评优活动。其主要按照 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质量标准及评估办法,以政治、业务、编辑和出版标准为主,以3-5年为一个周期对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进行评

16、奖:第一届(1 9 9 9年)评出“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2 0家、“全国百强社科学报”1 0 0家、“全国优秀社科学报”8 7家;第二届(2 0 0 2年)所设奖项没有变化,奖项数量稍有变化;第三届(2 0 0 6年)、第四届(2 0 1 0年)、第五届(2 0 1 4年)、第六届(2 0 1 9年)奖项名称和奖项数量稍有变化。由上不难看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评优为教育部名刊工程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因素。同时,教育部名刊工程和名栏建设对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评优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比如,2 0 0 3年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第一批入选的1 1家社科期刊,全部出自全国高校文

17、科学报研究会第二届评优活动(2 0 0 2年)评出的“全国高校双十佳社科学报”(2 2种)。2 0 0 6年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第三届评优活动单设了“全国社科名刊”(1 1家),这1 1家即是当时已经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的1 1家社科期刊。随着教育部名刊工程第二、三批的启动,入选期刊越来越多,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举办的评优活动分别将“全国高校社科名刊”提高到2 6种(第四届)、3 1种(第五届)、1 0 3种(第六届)。第五届评出的3 1种“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即是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前三批的所有期刊。随着2 0 0 4年教育部高校社科期刊名栏建设的启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随后的评优活

18、动中又增加了“特色栏目”奖项的评选,将入选名栏建设的栏目囊括其中。(三)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项目2 0 1 2年6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现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 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管理办法(试行),对学术水平较高或专业和地域特色突出、具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资助,为每种期刊提供每年4 0万元以上的经费资助。通过有重点、持续性的资助,促进我国学术期刊改善办刊条件、提高办刊质量、扩大学术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2 0 1 2年甄选了两批(各1 0 0家)共2 0 0家学术期刊进行资助,通过年度考核的期刊获得下一年度的资助资格。从2

19、 0 1 2年至今,大部分期刊均通过年度考核,只有个别刊物因各种原因没有通过考核而被淘汰,小范围又增补了个别期刊。2 0 2 0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对1 8 5家资助期刊进行了年度考核,1 7 3家考核“合格”以上期刊获得资助,1 2家期刊考核“不合格”。之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不再对资助期刊年度考核情况进行网上公示。041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教社政2 0 0 31 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 0 0 8年4月2 5日发布,2 0 2 3年2月1 0日访问,h t t p w w w m o e g o v c n s r c s i

20、 t e A 1 3 m o e_2 5 5 7 s 3 1 0 3 2 0 0 3 1 1 t 2 0 0 3 1 1 0 6_8 0 5 4 8 h t m l。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教育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教社政2 0 0 41 1号),2 0 0 4年1 0月1 1日发布,2 0 2 3年2月1 0日访问,h t t p s w ww s i n o s s n e t c 2 0 0 4-1 0-1 4 4 9 2 8 2 9 s h t m l。第一批拨款在正式公布名单后进行,拨款额度为2万元;第二批拨款在中期检查通过之后进行,拨款额度为1万元。参见:全国高校

21、文科学报研究会 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结果,h t t p w x h c b p t c n k i n e t WK A W e b P u b l i c a t i o n w k T e x tC o n t e n t a s p x c o n t e n t I D=f d 6 3 4 d 6 8-b 2 7 f-4 c b a-9 3 0 7-f d f 4 5 4 2 4 9 2 5 5;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 关于公布第五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h t t p w x h c b p t c n k i n e t WKA W e b P u b

22、 l i c a t i o n w k T e x t C o n t e n t a s p x c o n t e n t I D=6 4 7 a e 2 3 8-1 e a 9-4 b 0 1-8 6 5 8-c 8 a 4 2 d 6 1 9 4 7 d。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曾在短时间内改名为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但因民政部门注册的原因,后改回原名称。有6家期刊因没有提交考核材料或者资金使用严重违反 管理办法 有关规定撤销资助,有6家期刊因没有按时提交考核材料或者违规使用资金暂停资助,限期整改。参见:2 0 2 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考核情况通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

23、划办公室网站,2 0 2 0年1 2月1 0日发布,2 0 2 3年2月1 0日访问,h t t p w w w n o p s s g o v c n n 1 2 0 2 0 1 2 1 0 c 2 1 9 4 6 9-3 1 9 6 2 2 9 7 h t m l。综上,以上各机构举行的期刊评优、评选、资助等活动,有的着重单纯的评比,有的着重期刊的建设,如教育部名刊工程、名栏建设及全国哲社工作办的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资助项目,虽然评比或评选都制定有相应的标准,也涉及一些定量的指标,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定性评价为主。(四)基于核心期刊研究的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我国较有学术影响力的社科学术期刊评

24、价是从核心期刊的遴选肇始的,而且核心期刊的评选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影响最为广泛深远。1.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1 9 9 2年出版了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由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开启了中国核心期刊研究之路。中文核心期刊研制的缘由是“出版物的迅速增长与购买资金有限的矛盾,收藏量的剧增与收藏空间不足的矛盾,极大的文献量与使用者(读者)的有限精力、有限时间的矛盾等均日趋尖锐”。“我们所说的核心期刊,指的是刊载与某一学科(或专业)有关的信息较多,且水平较高,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那些期刊”。其主要是以文献离散

25、律作为理论依据,利用统计的方法,统计载文量、文摘量,进行引文分析,通过综合筛选后由学科专家鉴定,确定核心期刊表。尽管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强调自己仅作为各类图书情报部门的中文期刊采购和为读者提供文献服务的工具,但事实上,因为涉及学术期刊水平的评价,其工具属性更多地转向了学术论文评价,也间接地成为较多的科研管理者简便的科研管理量化工具。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陆续出版了第2-9版,2 0 0 8年以前每4年更新,2 0 0 8年以后每3年更新,最新一版为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 0 2 0年版)。大体的研究方法仍是基于文献计量学定量与定性的结合,每一版核心期刊名单会有少量的变化。2.南京大学中

26、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 S S C I来源期刊”1 9 9 9年,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签订了两校共同研制、开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简称“C S S C I”)的协议。1 9 9 9年8月2 0日,教育部正式发文将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列为教育部重大项目。2 0 0 0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成立,此中心最引人关注的是C S S C I来源期刊的遴选,它是基于引文分析法对期刊进行评价的一个体系。C S S C I作为社科文献信息检索工具,“可自动生成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例如,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被引用量排序,分学科期刊被引用量排序,分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排序。再配

27、合以学术期刊的专家定性评价,可以得出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各项质量指标和相应排序”。“根据期刊被引排队结果、影响因子、论文收录比例、引文比例等因素调整队列,再根据核心作者群在队列期刊中的发文量为每种期刊增加权重,综合原队列值和新的权重值得到新队列,即为本索引给出的最新核心期刊排队”。1 9 9 8、1 9 9 9、2 0 0 3年各公布了一次来源期刊名单,自2 0 0 4年起每2-3年公布来源期刊名单。C S S C I来源期刊目录(2 0 2 1-2 0 2 2)入选期刊5 8 3种,其中台湾期地区刊3 0种,报纸理论版2种。尽管近2 0年来该中心从未说明“C S S C I来源期刊”即是核心期刊

28、,但不可否认的是,该中心遴选的来源期刊实际上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 S S C I来源期刊”以教育部重大项目为依托,影响深远,也受到了较多的质疑,其研究方法和手段也不断进行了一些调整。3.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自1 9 9 6年开始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文献计量研究工作,2 0 0 4年出版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 0 0 4年版)。该 要览 指出,研制核心期刊的目的是“面向科研工作,为优化科研用刊,为文献资源的优化利用,以及为文献型数据库的选刊工作提供服务”;指导原则是“根据文献计

29、量学的基本理论,采用目前比较成熟的统计分析方法,强调以统计数据作为认定核心期刊的主要依据,以期刊141钟秋波 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回顾、反思与构想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前言,庄守经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2年版,第1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前言,庄守经主编,第1页。邹志仁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 S S C I)之研制、意义与功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 0 0 0年第4期,第1 4 6页。苏新宁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设计,情报学报2 0 0 0年第4期,第2 9 2页。引证报告的各项指标作为主要的评价要素,突出反映期刊 学术影响力 量度”;“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

30、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之后出版了2 0 0 4、2 0 0 8、2 0 1 3年版,分别评选出核心期刊3 4 4种、3 8 6种、4 8 4种。2 0 1 3年1 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成立。2 0 1 4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 0 1 4),对7 3 3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评价,评出1 7种顶级期刊、4 0种权威期刊、4 3 0种核心期刊和2 4 6种扩展期刊。2 0 1 7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成立。2 0 1 8年,中国社会科学

31、评价研究院完成“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 I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刊AM I,2 0 1 8)”的设计工作,并将该指标体系运用到实践中,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1 2 9 1种期刊进行了评价,评出5种顶级期刊,5 6种权威期刊,5 1 9种核心期刊和7 1 1种扩展期刊。评价院在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G B/T4 0 1 0 8-2 0 2 1)与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 I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 0 1 8版)基础上,研制完成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 I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 0 2 2版)。2 0 2 3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 I综合评价报告(2 0

32、2 2),对老牌刊、新刊、外文刊和集刊四类学术刊物开展评价。其中,老牌刊评价对1 9 0 4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了评价,评出2 2种顶级期刊、5 5种权威期刊、6 0 5种核心期刊、7 7 5种扩展期刊和4 4 7种入库期刊;新刊评价对1 1 6种新创办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了评价,评出1 9种核心期刊、其他9 7种入库期刊;对1 4 8种外文刊(有C N号外文期刊5 1种,仅有I S S N号外文期刊9 7种)进行评价,共评出权威期刊2种、核心期刊2 4种、入库期刊1 2 2种;对4 0 3种集刊进行评价,共评出核心集刊8 7种、入库集刊3 1 6种。4.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

33、价研究中心等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 0 0 9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首次出版 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其后以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 每两年出版一次,已出版6版。该报告在各版中陆续出现了区分权威期刊A+、核心期刊A、核心期刊A-、准核心期刊B+、一般期刊B、较差期刊C六个等级分类评价学术期刊的方法,也出现了单列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中文OA学术期刊分类评价的方法。报告(第六版)学术期刊总评价按照学科进行评价,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按照自然科学综合和社会科学综合分类评价,中文OA学术期刊按照理学综合、农林水产综合、医学综合、工学综合和社会科学综合分类评价。其中,社会科学综合学术期刊共2 5

34、 2种,评价得到(A+)1 8种、(A)4 7种、(A-)2 8种、(B+)7 0种、(B)6 8种;人文科学综合学术期刊共4 2 9种,评价得到(A+)2 2种、(A)6 6种、(A-)4 2种、(B+)1 3 5种、(B)1 2 3种;社会科学综合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共2 1 5种,评价得到(A)4 3种、(A-)2 3种、(B+)6 7种、(B)6 1种;中文OA社会科学综合共3 0种,评价得到(A)7种、(A-)4种、(B+)8、(B)9种。5.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评价研究中心等“影响因子年报”系列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评价研究中心主要依靠中国知网的大数据,对入

35、编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学术期刊分年度分类发布影响因子年报,涉及社科学术期刊的类别为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最新一期为2 0 2 2年版,研制单位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该年报主要包括期刊影响力指数、所在分区及主要影响因子排序、各刊的其他各类计量指标值,以及人文社科类影响因子、可被引文献量与被引频次。该中心评价期刊提出了复合影响因子的概念,把统计来源从单纯的期刊扩展到了非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数据库,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公开的期刊评价指标241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制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文献计量学研究室编 中国人文社会

36、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 0 0 4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4年版,第1页。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 0 0 4年版)研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文献计量学研究室编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 0 0 4年版),第2页。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 0 1 4),荆林波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1 5年版,第4 5页。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 I综合评价报告(2 0 1 8年),荆林波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2 0年版,第1 7页。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 I综合评价报告(2 0 2 2),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2 0 2 3年3月1 7日发

37、布,2 0 2 3年2月1 0日访问,h t t p c a s-s e s c s s n c n k y c g 2 0 2 3 0 3 P 0 2 0 2 3 0 3 2 0 5 6 5 0 3 1 0 7 1 6 9 3 p d f。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 C C S E权威期刊、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第六版),邱均平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 0 2 1年版,第6 9-7 7页。统计标准 数据统计规范。其统计数据只作分类排序,并不依此评价自己的核心期刊,但它已经成为部分期刊评价机构的来源数据。此外,2 0 1 2年起,清华大学图书馆与该中心(后来以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的名义)

38、每年度还发布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两个类别评出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国 际影响力 优秀学术期 刊”。2 0 2 2年 版“中 国 最 具 国 际 影 响 力 学 术 期 刊(TO P 5%)”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TO P 5%-1 0%)”科技期刊各1 7 5种,人文社科期刊各8 0种。2 0 1 6年起,清华大学图书馆与该中心还发布 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引证报告,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两个类别,其中2 0 2 2年版提供了3 1种人文社会科学类别英文期刊。6.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 重要转

39、载来源期刊”2 0 0 1-2 0 0 9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每年发布“年度 复印报刊资料 全文转载量(率)排名”。2 0 0 8年,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成立,并于2 0 1 1年与书报资料中心联合首次发布2 0 1 0年度 复印报刊资料 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自2 0 1 4年起,评价研究中心三年公布一次“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目前已公布至2 0 2 0年。其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是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提出了以论文质量为主要标准的期刊评价方法。二 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社科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机构越来越多,虽然评价方式、研究

40、手段不断变化,但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核心期刊评价功能的泛化、期刊评价研究方法亟须改进、评价研究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待完善、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对期刊的负面影响。(一)核心期刊评价功能的泛化从中文核心期刊的研制来说,其最初的主要目的是为图书情报部门期刊采购、典藏、导读等工作提供参考。但尽管如此,核心期刊评价功能已经异化为学术期刊质量评价,因为其便捷性,科研管理机构甚至直接将其用于论文质量评价。由期刊评价向学术评价的过渡,实质上期刊评价已经沦为一个工具。无论是从布拉德福关于一次文献分布的文献离散定律,还是从加菲尔德对二次文献分布的引文集中定律,我们都不难看出,核心期刊在本质上来说更适合对学

41、术期刊的研究。特别是基于二次文献引用的期刊评价,其针对的主体也应该是学术期刊。可见,基于学术评价的核心期刊研究应当将非学术期刊排除在外。但目前为止,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收录有少量的非学术期刊,C S S C I来源期刊中也有个别根本就没有文献引证的工作指导类期刊。不将文摘类期刊纳入“核心期刊”评价体系,成为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共识。但事实上,文摘类刊物的影响力却很大(学术性的刊物如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非学术性的刊物如 读者,兼而有之的如 新华文摘)。期刊评价是当前各种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机构的重要功能之一。尽管期刊评价并不等于论文评价,学术期刊的评价也并不适合论文的质量评价,但

42、因为其评价结果作为工具的便捷性,许多科研管理部门、人事管理部门将其用作科研考核、职称评定中的学术论文质量认定工具,“以刊评文”的现象广泛存在。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各评价机构的结果,是值得相关管理部门认真思考的问题。(二)期刊评价研究方法亟须改进从前面的研究来看,我国由期刊主管部门或行业学术团体进行的期刊评价,大体上是以评奖或评选项目的方式进行,其评定的标准以相关评委定性分析为主,当然少数的评选还要结合一定的量化指标。但整体341钟秋波 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回顾、反思与构想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2 0 2 2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榜单发布,2 0 2 2年1 2月2日

43、发布,2 0 2 3年2月1 0日访问,h t t p s e v a l c n k i n e t N e w s I t e mD e t a i l I D=2 1 3 5 9 3 8 a 6 1 e e 4 6 a 4 9 3 e 7 d 3 7 6 f f f 5 e b 3 a。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 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引证报告2 0 2 2版,2 0 2 2年1 2月1 9日发布,h t t p w w w e v a l c n k i n e t N e w s I t e mD e t a i l I D=2 c d f 2 3 6 2 e b

44、 c 1 4 f b 5 b 6 1 3 d c 1 c 0 3 e 2 2 3 8 d。唐普、赖方中 核心期刊研究与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4年第4期,第1 1 4页。比如,首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的评比就有“发行量居于同类刊物前列”的量化标准,“分别确定了各类入选期刊发行量下限的基本数量,例如入选的1 7种文学艺术类期刊发行量下限基本不低于6万册”。参见:蔡健光 新闻出版署评定1 0 2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中国出版年鉴(1 9 9 8),中国出版年鉴社1 9 9 8年版,第1 1 1页。来看,无论是国家期刊奖(包括提名奖、百种重点社科期刊)、中国出版政府

45、奖期刊奖及提名奖的评选,还是中国期刊方阵社科期刊的评选、全国百强报刊的推荐,基本上都是通过各地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推荐参评,而各地方的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推荐标准,没有统一的具体量化指标,差距较大。教育部名刊工程也是一样,通过申报、资格审查、评审、公示、审定程序,依据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标准,参考新闻出版总署评奖情况,C S S C I数据及排序,北京大学图书馆核心期刊名录、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核心期刊目录,以及 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即现在的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提供的数据及排序。这个评审标准看似很科学,其实也很复杂,有很多量化的数据,但并没有给出各种数据的权重赋

46、值,实际上还是属于定性评价。教育部社科司分管的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举行的评优活动,也基本上采取申报各地学会初评全国学会终评的方式。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的遴选是通过期刊自行申报,由主办单位签署意见,地方社科规划办公室审核后报全国哲社规划办公室(即现在的全国社科工作办公室)评审后产生。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虽然未明确说明其资助对象的质量要求,但从评审程序和资助目标来看,也是相当严格的,但其评审方式依然是基于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最为人诟病的是方法的科学性。定性评价(专家或者同行评议)主要是以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缺乏相关制度建设,缺乏程序的公开公正,评价结果容易受评议专家自身学识的局限,存在

47、着主观偏见、利益驱使等诸多不确定性,缺乏客观性与可比性。因此,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术期刊评价是图书情报工作者应着力解决的问题。1 9 9 2年出版的 中文核心期刊要览 就是通过载文量统计、文摘量统计、引文分析,按权重值综合筛选,这是一种典型的定量分析评价。虽然聘请了4 0 0多位专家进行书面鉴定,但它仍是基于定量分析的评价。而像中国知网的“影响因子年报”则完全是基于其大型数据库统计资料,基本上没有人为干涉数据的可能(数据的准确性问题除外)。“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则是基于其转载数据作出的评价,看上去似乎数据是客观的,但在选载论文的过程中,总难免会有人为的因素在里面。基于文献计量视角的社科

48、学术期刊定量评价简单高效,但难以有效鉴别社科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容易出现学术不端和意识形态问题,阻碍了社科学术期刊的特色化发展。更重要的是期刊评价在学术活动中被简单化、绝对化使用,这是定量评价指标之于期刊评价长期遭到学界诟病的原因。社科学术期刊评价应该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比如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 S S S C I来源期刊、R C C S E权威期刊及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 I综合评价报告 逐渐以定量加定性的方法进行文献分析。但定性成分的加入,会不会使各种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趋同?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三)评价研究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待完善当前主流的基于文献计量

49、研究的评价机构一般都有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体系说明。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虽然只对影响因子有关的数据进行统计,但它在 研制说明 中对相关指标体系及统计来源刊的遴选方法作了说明,通过期刊影响力指数和影响因子进行排序,实际上评价的意图十分明显,只不过是以统计数据的形式呈现(定量评价)。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来源期刊遴选方式稍微特殊一些。从1 9 9 8年至今,前期在相关研究方法上有较多的推广和说明,并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文章,但后来随着其影响力越来越大,遭受的诟病也越来越多,导致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逐渐“淡化”其影响力。目前中心网站上有 来源期刊/集刊遴选实施方案(试行),其主要流

50、程为:形式审查-数据统计-数据发布-问卷调查-信息汇总-专家审议-发布目录。从2 0 1 8年起,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在网上推出了“中文学术出版物评测发布系统”,邀请了近2 0 0 0名专家对期刊论文进行抽样评441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教社政2 0 0 31 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 0 0 8年4月2 5日发布,2 0 2 3年2月1 0日引用,h t t p w w w m o e g o v c n s r c s i t e A 1 3 m o e_2 5 5 7 s 3 1 0 3 2 0 0 3 1 1 t 2 0 0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