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幕遮导学案 授课类型 文本解读 编写人 程婷 审核人 审批人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2、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预习案】一、走进作者:周邦彦是北宋后期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他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他写了一篇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妙解音律,善于作词,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他的词富艳精工,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有清真居士集
2、,后人改名为片玉集。二、知识积累1、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燎( lio ) 溽( r ) 楫( j) 浦( p ) 2、结合注释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燎沉香 ( 点燃 ) 消溽暑 ( 湿润 ) 鸟雀呼晴( 欢呼 ) 梦入芙蓉浦( 水边 ) 侵晓窥檐语( 偷看 ) 侵晓( 快天亮时)3、翻译下列句子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雨后天晴,鸟雀欢快的鸣叫,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我家本在吴越一带(今钱塘),长久地客居长安 4、解答下列问题.上阕写了哪些景,
3、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烦闷-欢快) 下阕写了什么情? (对家乡朋友的浓烈思念。) 5、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全词【探究案】 作者感情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哪个字表现出来的?分析这几个字的妙处. (“呼”和“语”。拟人:“呼”字,极为传神,充满人性化,暗示昨夜雨,今朝放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赏析一下这一首词的中的名句“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清新的绿荷叶面上昨夜雨后水珠仍在。但作者仔细的观察水珠被蒸发的过程,形象细微之致,并且其后荷花荷叶摇动,这一定有响动,因此又引出音乐的效果了,手法超凡。) 如何理解“一一风荷举”的“举”字 (
4、一个“举”字,体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高超,写出了风下荷叶的动态可掬。)苏幕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体会一下这景和情联系的纽带是什么,是通过哪个意象反映出来的? (“风荷”。词人由眼前的荷花联想到故乡钱塘,由写景很自然地过渡到抒发思乡之情。)教师小结: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拓展案】 关河令 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请简要说明. 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 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 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 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 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