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生振兴阅读行动读本(一年级).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795176 上传时间:2024-1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振兴阅读行动读本(一年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生振兴阅读行动读本(一年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振兴阅读行动读本 一年级上学期 ▲ 背诵类/ 古诗词诵读(10首) 1、敕 勒 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苍苍:青色。 2、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离离:繁盛的样子。原:原野。荣:繁盛。 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   3、赞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4、云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5、一去二三里 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我到外面游玩,不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里地,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我信步走来,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处精美的亭阁楼台,独自静静观赏,才发现身边的树枝上挂着......八朵、九朵,哦,不,十朵花,真是赏心悦目! 6、条山苍 唐 韩愈 条山苍, 河水黄。 浪波沄沄去,松柏在山冈。 此处松柏为实物写景,作者在此写出了满山松柏,苍翠欲滴的景象。条山,即中条山,在山西永济东南,西起雷首山,迤逦东来,直接太行,因其西有华山,东有太行山,且山势狭长居中,故名中条山。韩愈的这首小诗另辟蹊径,舍去山势,仅仅抓住色彩,写出对名山的深刻感受。诗以“苍”字为题,就已表明了这一点。“条山苍”三个字,写出中条山的苍翠之色,而仅以一个“苍”加以概括,也足见山势之大,浑然一色。 7、剑客 唐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诗中包含着有朝一日能发挥才干,不枉费十年苦功夫的希望,这是诗人咏物言志。①霜刃--形容剑刃锋利,寒光闪闪。②把示君--把剑给你看看。 8、咏风 唐 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太宗的第四子李泰,封为魏王,他作了一首咏风的诗,请陪同的大臣也作一首,所以题作“应魏王教”。诗的意思是:长袖轻飘,大家起舞蹁跹,共歌一曲,歌声绕梁,经久不息。风吹动树枝,影子随之摇动,和风将花香吹送到远方。 9、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来日:来的那一天。绮窗:雕刻花纹的窗子。绮,有花纹的丝织品。寒梅:冬天开的梅花。著花:著(zhu),开放;著花,开花。诗歌一开头,诗人以近似讲话一样的语气,不加修饰地表现了一个久住他乡异地的人,一旦见到自己家里的亲友,欲知家乡情事分外热烈、急切的心情。 10、月子弯弯照九州 南宋民歌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 这首歌以问话的形式,揭露南宋统治者在外族入侵时,对外实行不抵抗,对内实行残酷统治,偏安江南,过着骄奢淫逸地生活,使老百姓饱受离乱之苦。真实地再现了南宋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和老百姓期盼团圆的情景。 ▲ 阅读类 (一)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丛书(低年级段) <1>《丑小鸭:安徒生童话选》 (二)四配套图书(图书目录待定) 一年级下学期 ▲ 背诵类/ 古诗词诵读(10首) 11、相思 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南国”(南方)即是红豆产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语极单纯,而又富于形象。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承得自然,寄语设问的口吻显得分外亲切。然而单问红豆春来发几枝,是意味深长的,这是选择富于情味的事物来寄托情思。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植物来寄托怀思的情绪, “愿君多采撷”似乎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暗示远方的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 12.画鸡 唐伯虎 头上红冠不用栽,一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喜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13.蚕妇 北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这首诗分两层来写。第一层两句,诗人用明白如话的诗句向我们描绘了这样的情境:一位养蚕的妇女,昨天到城里去赶集,回来的时候哭得泪水把手巾都浸湿了。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向读者补述了蚕妇痛苦的原因:她看到全身上下穿绸缎衣服的人,都不是养蚕人,这是多么不合理啊。 14.秋浦歌 唐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是李白在秋浦时作的组诗,共十七首,这是第十五首。  缘:因为。 个:这样。 秋霜:指白发。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15、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群鸟高飞不见踪影,孤云悠悠 ,似乎也不愿停留,慢慢飘逝,独自闲游去了。空旷的天宇间只留下敬亭山。我默默地注视着山,山也默默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倦。 16、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欣赏:去年即在今日时就在此地此门中,人面和着春桃花相映之下别样红。人面问谁谁不知不知已到何处去, 惟有桃花开依旧独自笑颜迎春风. 17、新嫁娘 唐 王建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谙:熟悉。姑:这里指婆婆。《新嫁娘》写这位新娘嫁到夫家的第三天,便要进厨房煮饭烧菜。由于这位新娘不知道婆婆的食性,于是就叫丈夫的妹妹先尝一尝。此诗把新嫁娘谨慎、小心、敏慧和勤劳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18、古朗月行(节选)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欣赏: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明月叫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 飞在夜空云彩中间。 《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这里只节选了诗的前四句。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 19、泊秦淮 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秦淮:即秦淮河,源出江苏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地区,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准河。 .笼:笼罩。 商女:一说商女即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江,小洲白沙上映着银色的月光, 夜晚我停船在秦淮河岸,正临近酒家所在的地方。 商女不知什么是亡国恨事, 隔江还在把《后庭花》声声歌唱。 20、人日思归 唐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人日:阴历正月初七。据《隋唐嘉话》上说,这首诗是薛聘陈时在江南作。薛道衡在隋初作过聘陈内史,此诗可能作于这时。入春才七日:即人日。把春节当成春天开始,故言“入春”。落:居,落在……后。思:思归。传说鸿雁正月从南方返回北方。诗句一开始表明,诗人是在异地他乡辞旧岁迎新年的。从诗句的词语中可看出,“离家已二年”并不是真的离家已整整两年。后两句则表示,诗人在春花开放前就有了归家的念头,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要真正能动身回乡,可能要落在南雁北飞的日子之后。诗歌写出了远在他乡的人时刻都在想着回家的普遍心理。 ▲ 阅读类 (一)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丛书(低年级段) <2>《灰姑娘:格林童话选》 <3>《猜猜我有多爱你》 <4>《爷爷一定有办法》 (二)四配套图书(图书目录待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