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通过课文欣赏拾穗,了解19世纪农民的生活和劳动,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2. 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画面的方法。3. 理解重点词句,学习作者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从中感受劳动的艰辛。重难点: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使学生领悟看图学文、写文的方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1. 这节课继续学习拾穗2. 听写词语3. 回顾课文分段情况。4. 提出不懂的问题。二、整体感知1.出示油画拾穗,交流有关资料。2.整体感知图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说。)3.了解课文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写。三、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1.默读,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描绘三个妇女的。2.引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余同学思考:从这段的写法中发现了什么?(先画面后联想)4.默读,用笔画出来。5.同桌交流,指名读。6.出示“金钥匙”,画重点词语。7.理解“埋头苦干”的含义。8.谈自己的感受和联想。9.回顾学习方法,自学第3、4自然段。10.全班汇报。四、学习五、六、七自然段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2.质疑3.师生合作读第六自然段五、总结全文六、出示语文天地中的图画,练习说话七、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