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03(1)班日记交流的几点做法
李 萍
进入三年级后,我在重视学生字词积累、口语训练的基础上,更注重结合学生的日记交流对他们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
每周我要求学生写2至3篇日记,每周一上午第一节语文课专门设为日记交流课,全班按每4人一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在组内交流。每人读其他3人日记。为了让孩子们在欣赏别人日记时能有所收获、不把交流流于形式,我要求每位同学要指出所读日记的错别字、病句,并写上自己的评语(评语后署名,错别字、病句要求日记作者当场订正)。这样每组内每人读3人日记,每人的日记上也有了其他3人的评语。交流完后每组推荐一篇组内认为好的在全班朗读,本组同学加以点评,我也适时结合平时所学的课文给予指导。
刚开始孩子们不会写评语,如某位同学写了自己曾做过的一件坏事,有同学评语:你真自私、落后等等,后经指导他们明白了应从写作方法入手来写评语。如日记的结构是否完整、条理是否清楚、段落间能否自然过度衔接、内容是否有真情实感、表达的主题是否鲜明等等。
全班交流结束后日记本收上来我再次批改,不仅改内容还要改评语。对写得准确的评语画星给予肯定,同时选出优秀的日记在全班公布,孩子们这时特别在乎我公布的是否与他们推荐的相符,相符的小组将会得到大家热烈的掌声。如此一来,他们在交流日记时就用心多了,对别人的长处与不足均能在评语中反映出来。
一学期下来,孩子们的日记及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大大减少,平时能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善于发现和挖掘题材,记叙文大多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尤其能注意细节的描写,结构完整更是不在话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