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教学内容】西师版教科书第8587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4【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初步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3、使学生在观察、抽象、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具、学具准备】相关图片、课件、方格纸、火
2、柴、圆规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目标导学。课件出示主题图1、请看屏幕,看见了什么?老师把它变大一些。现在能看清吗?2、美术课上老师让大家画学校的建筑物,你们能原封不动地画下来的吗?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学习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板书课题)3、请快速浏览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释疑点拨教学例1。1、请大家观察这两组图片,同方议一议下面各组图形有什么相同的或不同的。2、再请大家观察这两组图片,完成自学提示。(1)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提示第一组图片从左至右,图形( )了。第二组图片从左至右,图形( )了。这两组图片( )相同,( )不同。(2)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缩小,放大。(3)
3、教师追问:从刚才的学习中,你发现了什么?图形无论是放大还是缩小,它们的形状不变,只是大小发生变化。3、动手操作。(1)在数学上,把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称为相似图形,大家能看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摆吗?请看合作要求,齐读一遍。合作提示:同桌一组,每人用不同的小棒根数摆一个正方形。 同桌交流,说说这两个正方形的相同与不同。(2)两名学生实物投影仪上摆,其余学生桌上摆。(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请看屏幕,从左到右观察,图形( )了,正方形各边放大了( )倍,从右往左观察,图形( )了,正方形各边缩小为为原来的几分之几?还有不同的摆法吗?(4)下面请摆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边长为这个三角形边长的12
4、。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教学例2(1)相似图形怎么画呢?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例2(1),齐读题目,思考:正方形放大后各边占几格?把正方形放大首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2)课件演示画正方形的过程。(3)大家想动手画吗?请打开书翻到87页完成例2的(2)、(3)。 (4)下面,请结合画图的过程说一说:把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集体交流时课件演示。记一记三、训练检测,反馈矫正(1)请按照这几个步骤完成课堂活动的4题。独立完成,全班交流。(2)特殊的图形怎样扩大或缩小呢?完成课堂活动的5题。独立完成,全班交流。(3)更难的题目大家敢挑战吗?练习十八3题,默读题目,获得了哪些信息,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的放大或缩小,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这节课的目标都达到了吗?五、课外延伸: 同学们,我们现在正在教室里上课,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我们的教学楼高大雄伟,如果我们要把教学楼画在这样大的一张纸上,显然不能原封不动的画下来,要按比例缩小。比例尺是多大比较合适,请同学们找到相关信息思考这个问题,下节课课前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