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的歌(一)教材分析: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汉族民歌中的山歌和号子。教材选取了地方民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旨在让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体裁形式,了解民歌与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2.演唱与欣赏汉族民歌中的山歌和号子,感受民歌主题明确、感情真挚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了解民族音乐兴趣。教学目标:1. 能专心聆听传统民歌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能哼唱其中的一两首作品。(情感目标)2. 能对有关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征进行简单的评述,并能简单的概括号子与山歌的基本特征。(知识与能力)3. 能自信、大胆地参与各种音乐表现活动。(情感目标)教学设计理念:传统民歌很难走进现代学生的生活,怎样让学生了解民歌、认可民歌从而喜欢民歌,是本节课的出发点也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初一的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已具备一定的人文地理常识,可以结合听赏、体验、参与表现以及探究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及创造力,从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场景切入,让学生先走入他们的生活,再聆听和学习他们在生活中有感而发的歌曲,利用“角色换位”的方法、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走近并喜欢传统民歌并引导他们结合不同地域人民的劳动、生活、文化习俗以及地域特征去理解民歌,使学生获得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提升。教学重点难点:1 完整的学唱云南放马山歌,并尝试运用民歌的运腔方式进行演唱。2 能总结出劳动号子与山歌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