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堂观察量表
时间:2016.10.30 讲课人:谭华焕 评课人:梁焕贤 课题:《圆的面积一》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评价反思
1.教学环节:由哪些环节构成?每个环节中使用信息技术情况如何?
谭老师本节课教学由导入、新授内容、动手探讨、合作交流、拓展提升、小结等环节构成。
在学生动手探讨、合作交流环节,谭老师使用了信息技术,利用课件,让学生回顾把圆4等分、8等分、16等分的过程,最后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过程,利用信息技术,把圆和平行四边形作对比,找到圆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谭老师先引导学生先把圆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利用支架式教学让更多的学生易于理解推导的过程,降低难度。
2.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应用是否契合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的使用恰到好处地结合教学目标,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信息技术的适当使用很重要。
3.内容: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的呈示、讲解有没有帮助?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的呈示、讲解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圆形如何变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面积的计算公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适当使用很重要。
4.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利用信息技术观察和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对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调整?
没有
5.评价:是否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评价?如何使用?是否有效?
没有
6.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是否利用技术支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上利用技术支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的学习反馈可以与信息技术更好地结合应用。
7.创新点:信息技术应用的突出和创新点在哪?
利用flash软件把数学的极限思想展示出来,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给了他们巨大的想象空间。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学理念的展示与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