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两首(乡愁) 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诗中名句。2、感知乡愁创造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理解和掌握诗人将抽象感情化作艺术形象的艺术构思3、体会乡愁中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思乡爱国的深厚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体会乡愁中诗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思想爱国的深厚感情。【学习流程】 一、回忆“乡愁”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写“乡愁”的名句,你能写说出几句?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李白)二、走进作者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 祖籍 福建永春, 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代表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白玉苦瓜与永恒拔河等。文学大师梁实秋评价他是“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三、申请诵读,读出诗韵(一)诵读指导1、自由读诗,初步体会。2、习惯读诗,把握节奏。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3、感悟诵读,控制基调。要求:语气、语调舒缓深沉,语速稍慢,要注意节奏,要抑扬顿挫,要包含感情,层层递进,感情越来越深,第4小节达到顶峰。(二)初读感受 请你谈谈这首诗形式上都有哪些突出的特点?明:四个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和数量词“一枚”“一方”“一张”“一湾”的使用,使诗歌整体结构上整齐划一,富有结构美; 形容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一咏三叹,富有音乐美;长句和短句的交错运用,使句式富于变化美。四、优美解读、读出诗意。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让我们感受到了凄凉的秋景和作者心中落寞断肠的情怀。这个意境主要是通过诗中具体的形象如枯藤、老树、昏
4、鸦等领悟到的,这些就是意象。因此,要领悟诗歌的意境美,要从寻找意象入手。 1、找意象:作者在诗中是借助哪些意象表达自己抽象的情感的呢?明:诗人分别选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的物象来表达感情。2、悟感情: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邮票(小) 母子情 船票(窄) 夫妻情坟墓(矮) 生死别 海峡(浅) 家国恋随着时间的推移,意象次第放大,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而深,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3、拓展背景,升华感情。写作背景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愈重,那时离开大陆整整 20年了,我不由担心有生之年回乡无望了,当时,饱满的情绪如水瓶乍裂,瓶中水一泄而出,我在台
5、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余光中 再读全诗,读出意境和情感,体味诗人蕴蓄了20年的思乡之情。 五、延续乡愁,巩固练习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 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 模糊的怅惘仿佛/ 雾里的/ 挥手别离乡愁/ 是一棵/ 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 老去 乡愁 席慕蓉 1、诗中运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抽象的乡愁? 明:月夜的笛声 、雾里的挥手别离、没有年轮的树 ,使抽象的乡愁具体化。 2、第一节对故乡月夜笛声的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包含着何种感情?明:营造出一种缓慢低回凄清的氛围,指出故乡的生活在诗人心中的感觉,似笛音萦绕耳边,表明自己的思乡情结。3、第二节 连用两个虚实结合的比喻。 它们是怎样组合起来的?明:故乡的面貌 -模糊的怅惘-雾里的挥手别离“模糊”是因为别离时间太久,又因为种种原因这种“模糊”变成了“怅惘”。4、第三节的比喻有什么特征?有何表达效果?明:将“乡愁”凝结在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上,充分表达“思乡之情”不会因为人的老去而渐失,而是永远鲜活。 乡愁(思乡之情)比喻、无理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