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24页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2. 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学难点: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一、 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
2、浇多少桶水?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二、新授学习例1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1)425=100(人)(2)254=100(人)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启发思考:这两个算式得数是否相等? 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即:425=254) 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观察上面几组等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吗?我们给这个规律这起个名字吧?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1)我们在
3、原来的学习中用过乘法交换律吗?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学习例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2) 启发学生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又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指定学生回答,教师边课件出示: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指定不同算法的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边板书:(255)2和25(52)。(4)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计算顺序不同,但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计算结果也相同,所以能用等号把这两个算式连起来。即:(255)2=25(52)这组式子可以用一个符号连接起来吗?(48)25 4(82
4、5)观察上面两组等式,从中你能发现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吗?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ab)c=a(bc)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27页的第2题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五、作业:完成教材第27页的第3题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254=100(人) 425=100(人) (255)2 25(52)254=425 =1252 =2510 ab=ba =250(桶) =250(桶) (255)2=25(52) (ab)c=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