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MPV、NLR与心功能分级、预后的关系.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53706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MPV、NLR与心功能分级、预后的关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MPV、NLR与心功能分级、预后的关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MPV、NLR与心功能分级、预后的关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心功能分级、预后的关系杨国爱,陈晓琳,申巧丽,许抗抗基金项目:沧州市重点研发计划指导项目()作者单位:河北 沧州,沧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作者简介:杨国爱,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内科诊断与治疗方向研究通讯作者:许抗抗,:摘要 目的 分析血小板平均体积()、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 年 月收治 例 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 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及脑钠肽()水平;对比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 回归分析 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患者、与 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水平()、均高于对

2、照组()、()。心功能级患者、及 水平均高于、级患者,级患者、及 水平高于、级患者()。多因素 回归分析显示,、及 是影响 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患者、与 均呈正相关(、,)。结论 患者、与心功能分级和 具有一定关系,对 病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能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关键词 心力衰竭;血小板平均体积;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脑钠肽;心功能分级;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相关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心力衰竭是常见的临床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生率越来越高,对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3、。故积极探索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对降低患病率和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 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得出统一结论,既往认为该病是由于心功能下降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引起。属渐进性疾病,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国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年生存率仅为。近年发现持续性的炎症反临床误诊误治 23 年 6 月 第 36 卷 第 6 期 熏 36熏 6 Jun 23应在 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现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炎症系统激活在心力衰竭进展中起关键作用。郭治华等认为炎症反应的进展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异常具有联系。同时血小板激活与炎症反应和内皮功能紊乱有关,且可能参与心力衰竭的病理过程,但血小

4、板平均体积()对 病情程度预测价值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旨在分析 患者、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与心功能分级、预后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 年 月收治的 例 作为观察组,其中男 例、女 例,年龄 ()岁;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级 例、级 例、级 例、级 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 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患有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的疾病;个月前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入院 个月前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失访 个月者。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 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 例、女 例,年龄()岁。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研究方法

5、)比较 组、水平。)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及脑钠肽()水平。)通过上门、门诊等方式随访半年,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好转,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者纳入预后良好组,心力衰竭再入院、死亡者纳入预后不良组。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冠心病史、心肌梗死史、及 水平。采用多因素 回归分析 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 相关分析、与 的相关性。检测方法观察组于入院第 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对照组于体检日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 ,所有样本立即送检,离心 取上清,采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水平;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计算;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法

6、检测 水平。统计学方法应用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为检验水准。结果 组、水平比较观察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见表。表 组、水平比较组别例数 观察组 对照组 注:观察组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为体检健康者;为血小板平均体积,为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与对照组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及 水平比较心功能级患者、及 水平均高于、级患者,级患者、及 水平高于、级患者()。见表。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例 中预后不良 例,预后良好 例。组性别、年龄、吸烟史、冠心病史、心肌梗死史比较差异无统

7、计学意义(),、及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影响 预后的多因素 回归分析多因素 回归分析显示,、及 是影响 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表 不同病情程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 水平比较()心功能分级例数 ()级 级 级 级 注:为血小板平均体积,为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为脑钠肽;与级比较,;与级比较,;与级比较,。临床误诊误治 23 年 6 月 第 36 卷 第 6 期 熏 36熏 6 Jun 23表 不同预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因素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性别例()男()()女()()年龄(,岁)吸烟史例()有()()无()()冠心病史例()有()()无()()心

8、肌梗死史例()有()()无()()(,)()(,)注:为血小板平均体积,为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为脑钠肽。表 影响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多因素 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回归系数标准误(正常,异常),(实测值),(实测值),注:为血小板平均体积,为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为脑钠肽。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得知,患者、与 均呈正相关(、,)。讨论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发病与心脏收缩功能异常有关。目前研究已证实,神经激素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 受体拮抗剂等治疗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血小板是血细胞成分之一,其通过促进止血和凝血,可基本维持血管壁完整性

9、。如激活血小板,、羟色胺和某些前列腺素将被间接释放入血,完成血液凝固过程;同时可刺激血小板内部糖原、血小板第 因子等活性,增强胶原黏附性,形成血栓。然而心力衰竭患者血小板呈活性状态,可间接参与该病发展过程。国外学者也证实,经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术后半年 较术前明显降低。作为新型的复合性炎症反应标志物,可整合 个不同但互补的免疫途径。近年国内研究显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 均与心功能不全有一定联系。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及 水平也随之升高,说明二者在 患者中水平升高,且与心功能分级有一定联系,可用于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在一项

10、针对心功能失代偿期和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前者 更高,且在平均随访 个月后,失代偿组病死率较高;通过校正年龄、收缩压、肺动脉压、肌酐及 后发现,可能为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细胞计数可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程度,数值升高常表明严重的心肌破坏,左心室功能差,患者预后差,而低淋巴细胞计数可反映心脏压力更高,耗氧量更大,发生和加重心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更大。有研究认为 与心力衰竭的高病死率有一定联系。本研究显示,预后不良组、及 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且经多因素 回归分析显示,、及 是影响临床误诊误治 23 年 6 月 第 36 卷 第 6 期 熏 36熏 6 Jun 23 预

11、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亦与 预后有关,在 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 主要由心脏分泌,属于利钠肽家族成员。目前已有诸多文献报道 在 病情和预后评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分析显示,患者、与 呈正相关,进一步证实、可为心力衰竭诊断及危险分层提供依据。综上,患者、与心功能分级和 具有一定关系,对于 病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可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参考文献 王琦 血管生成、心肌重构和心肌细胞损伤标志物在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刘福伍,刘征,李志祥,等 血清血管加压素前体在严重失代偿期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

12、杂志,():,郭治华,王煜,刘强,等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 水平和血小板平均体积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中国医药,():许抗抗,杨国爱,陈晓琳,等、脑钠肽评估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临床价值及其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韩大兴,王芳芳,周宇廷,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脑钠肽与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及心脏超声参数相关性分析 山西医药杂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任慧敏,薛乾隆,温德惠,等 膈肌收缩速度联合 比值对 合并心力衰竭

13、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国际呼吸杂志,():,:,():沈英豪,张俊峰,张欣,等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对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转归的评估价值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完玛南杰 血清 水平检测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心功能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价值 医学临床研究,():王楠,郑迪,宋毓青,等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内科理论与实践,():,()()?,():尹坤,张武,向睿 血清可溶性 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早期诊断和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临床内科杂志,():汪彪,卓柳安,耿建芳,等 血小板 淋巴细胞比值在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广西医学,()

14、:瞿奥林,郭任维,李莉,等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综合临床,():吴曼,郭俊玲,潘超,等 血清、表达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黄志龙,杨良瑞,赵君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联合乌拉地尔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 及脑钠肽水平影响 临床军医杂志,():,卜素,许艳玲,陈韦,等、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贾洪娟,皇甫小伟,刘旺 多项相关指标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临床误诊误治,():,(收稿时间:修回时间:)(责任编辑:王金立,张翔)临床误诊误治 23 年 6 月 第 36 卷 第 6 期 熏 36熏 6 Jun 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