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考虑实际负荷增长模式下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48869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虑实际负荷增长模式下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虑实际负荷增长模式下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虑实际负荷增长模式下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7 卷 第 7 期2023 年 7 月南方电网技术SOUTHERN POWER SYSTEM TECHNOLOGYVol.17,No.7Jul.2023考虑实际负荷增长模式下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高崇1,周鹏2,罗强1,段瑶1,黄烨1,程苒1,王星华2(1.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广州 510308;2.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广州 510006)摘要:网络结构、负荷分布及其增长方式是影响配电网供电能力的主要因素。传统评估方法多从规划角度展开,存在负荷增长方式与实际不符、忽略网架动态调整等缺点,从实际负荷变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考虑实际负荷变化增长的供电能力评估方法。首

2、先,采用存量点负荷增长和大用户报装的方式进行负荷预测,结合序列运算理论确定反映实际负荷变化的增长模式。其次,提出计及网络重构和大用户接入的供电潜力优化模型,预防负荷增长过程中供电瓶颈过早出现,最后用改进重复潮流法得到配电网供电能力。用PG&E 69节点配电系统进行算例分析,分别考虑负荷自然增长和自然增长同时存在大用户报装的两种场景,证明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关键词:改进重复潮流;供电能力;配电网重构;业扩报装Evaluation Method of Load Supply Capabil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idering Actual Load

3、 Growth ModeGAO Chong1,ZHOU Peng2,LUO Qiang1,DUAN Yao1,HUANG Ye1,CHENG Ran1,WANG Xinghua2(1.Grid Planning&Research Center,Guangdong Power Grid Co.,Ltd.,Guangzhou 510308,China;2.School of Automation,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06,China)Abstract:Network structure,load distribution

4、 and its growth mode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load supply capac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Most traditional evaluation methods wor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lanning have the disadvantages of inconsistent load growth with the reality and ignoring the dynamic adjustment of grid.This paper

5、 proposes a load supply capacity evaluation method considering the mode of actual load grow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ual load change.Firstly,load forecasting is conducted through the growth of existing load points and the expansion of large consumer,and the load growth mode is determined in comb

6、ination with sequence operation theory.Secondly,an optimization model of power supply potential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and large user access is proposed to prevent the premature appearance of power supply bottlenecks during load growth.Finally the load supply capacity by the

7、 improved repeat power flow is obtained.According to the case study on the PG&E 69-bus system with the first scenario of natural load growth and the second scenario of natural load growth with large consumer expansion at the same time,the practic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method are demonstrated.Ke

8、y words:improved repeat power flow;load supply capacity;distribution network reconfiguration;business expansion0引言在线路走廊铺设愈发困难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系统供电潜力,对供电能力进行充分有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负荷逐渐增长,输配电走廊日益紧张,人们不仅关注电网的供电能力指标,还关心如何指导用户接入以充分发挥现状网架的供电潜力。配电网供电能力(load supply capability,LSC)是指配电网满足功率约束和电压约束下所能供应的最大负荷。现有评估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第

9、一类是文章编号:1674-0629(2023)07-0115-10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志码:ADOI:10.13648/ki.issn1674-0629.2023.07.013基金项目: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规划项目(031000QQ00210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903091)。Foundation item:Supported by the Planning Project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Ltd.(031000QQ00210003);the Nation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10、(61903091).南方电网技术第 17 卷以天津大学团队为代表提出的模型法2,包括满足N-1安全约束下基于主变互联3、馈线互联4的评估方法,以及在N-0约束下的评估方法5,此类方法通过建立线性模型并求解得到供电能力,多作为评价配电网建设水平的指标,常用于指导后期配电网的优化改造6-7。若要达到该供电能力,各节点需达到指定的、理想的负荷分布,实际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可操作性。另一类供电能力评估方法为仿真法,其基本思路为采用重复潮流法逼近寻找最大供电能力,其中负荷增长模式是重要的环节。文献 8 提出等比例的负荷增长模式,容易造成某些重载设备过早越限,评估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灵

11、敏度的负荷增长模式,减轻重载设备影响,但此类增长模式与实际负荷增长存在出入。文献 10-11 提出一种考虑实际负荷变化的增长模式,但未计及网络自身动态调整的优势,评估不充分。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反映实际负荷变化的增长模式是准确评估供电能力的前提,能针对性地发现限制负荷增长的供电瓶颈,对配电网的改造规划更具指导意义。同时随着配网自动化水平的提升,配电网开关调整更加灵活,网架自身动态调整可以优化系统运行,预防负荷增长带来的供电瓶颈。此外,业扩报装是负荷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负荷有着不同的时序特性,合理选择大用户接入区段也是预防供电瓶颈过早出现的有效措施。因此,本文对现有基于重复潮流的供电能力

12、评估方法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计及实际负荷变化的供电能力优化评估模型及计算方法。首先,考虑到负荷增长的相关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反映实际负荷变化的增长模式。其次,分析了网络重构和大用户优化接入对供电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构建预防供电瓶颈的供电潜力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重复潮流法进行改进,计及供电潜力优化模型对供电能力提升效果,得到供电能力的同时,给出当前负荷水平下的供电裕度,指导点负荷增长和大用户接入。最后,用PG&E 69节点配电系统算例进行分析,验证其有效性和实用性。1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1.1供电能力评估模型配电网供电能力定义为在满足节点电压约束和支路功率约束下所能供应的最大负荷,结合评估区

13、域不同类型用户的负荷时序特性建立评估模型,数学描述如下。LSC=maxt=1NSt=maxk=1Mt k(St0+St)(1)Utmin Ut Utmax()t=1,2,NIj Ijmax()j=1,2,NlStr Strmax()tr=1,2,Ntr(2)PG,t-PL,t=Utv=1NLUv(Gtvcostv+Btvsintv)QG,t-QL,t=Utv=1NLUv(Gtvsintv-Btvcostv)(3)式中:LSC为系统的供电能力;St为节点t负荷;k为划分的子区域编号;M为子区域数量;N为负荷节点数量,N=k=1Mt kt,k为子区域k下属节点集合;St0为节点t初始负荷;St为节

14、点t考虑负荷时序特性(同时率)后所能增加的负荷,与传统基于重复潮流的方法不同,此处的St与St0并不是明确的比例关系,尤其在考虑大用户接入的情况下,由实际负荷增长方式决定。约束条件为节点电压极限约束,支路、变压器容量极限约束(如式(2)所示)和支路潮流约束(如式(3)所示),Ut、Utmax、Utmin分别为节点t的电压及其上下限;Ij、Ijmax分别为支路j的电流及最大载流量;Str、Strmax分别为变压器支路功率及最大容许值;NL、Nl、Ntr分别为节点数量、支路数量和变压器数量;PG,t、QG,t分别为节点t注入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PL,t、QL,t分别为节点t的有功、无功负荷;Gt

15、v、Btv分别为节点t、v之间的电导和电纳;tv为节点t和v之间的电压相角差。1.2负荷增长模式负荷分布及其增长方式是计算供电能力的基础,反映实际负荷变化的增长模式更能针对性地找出限制负荷增长的供电瓶颈。不同类型的负荷有着不同的时空分布特性,相邻区域之间的负荷增长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此外负荷增长本身也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文用存量点负荷增长和大用户报装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序列运算理论对负荷增长进行分析描述12-13。对于按照地理形状和行政区边界划分的若干个供电区域,将各区域内存量负荷分为工业、商业、116第 7 期高崇,等:考虑实际负荷增长模式下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居民和办

16、公4类,在配电网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中统计历史负荷数据,获取各类型负荷的历史自然增长率,结合城市发展功能定位及管控规定确定未来负荷自然增长率,进一步考虑不同负荷类型之间的同时率,得到各区域总负荷Qlk。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考虑负荷增长的不确定性,设定高、中、低3种不同的负荷增长方案,对于划分的M个子区域,假定子区域k增长负荷预测值为Qhlk、Qmlk、Qllk及其对应的概率为Phlk、Pmlk、Pllk,(k=1,2,M),以离散化步长Q进行离散化,得到子区域对应的概率性序列ak(i),i=0,1,Nk。Nk=Qlk/Q(4)ak(i)=Phlk,i=Qhlk/QPmlk,i=

17、Qmlk/QPllk,i=Qllk/Q 0,其他(5)式中:x 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Nk为子区域k的离散化数值数量。考虑区域间负荷增长的相关性,依据概率序列派生法则14得到最终总的概率序列x(i),对x(i)求取期望值得到总区域负荷增长期望值EQ,最后按照负荷分布对增长的负荷进行分配。x(i)=a1(i)a2(i)am(i)(6)EQ=Qi=0N0ix(i)(7)式中:N0=k=1MNk;为卷积求和操作。对于大用户报装,根据电力部门统计提供的报装负荷容量Pcap,负荷终期实用系数pra,阶段系数bsta,以及考虑大用户负荷同时率ins,区域同时率ng确定最终总区域负荷增长预测值PForec

18、ast。Pinstall=Pcap pra bsta(8)PForecast=ng(EQ+ins Pinstall)(9)式中Pinstall为报装后该阶段的实际负荷。1.3改进重复潮流法重复潮流是求取满足状态量约束下供电能力的常用方法,在评估供电能力的同时,还能找出限制供电能力提升的供电瓶颈。在配电网自动化配置日益完善的背景下,灵活的网架结构调整有利于预防供电瓶颈的出现,以及在实际负荷增长的场景下,考虑到大用户接入及其特定的阶段性负荷增长方式,传统的重复潮流已不再适用。此外,随着负荷的增长,在满足状态量约束的前提下,规划人员不仅希望得到供电能力指标,还希望能够知道当前负荷水平下配网各元件还有

19、多少供电潜力,以期指导负荷增长和大用户可靠接入,因此,结合大用户报装,计及网络重构带来的效益,对传统重复潮流法进行改进,流程图如图1所示。1)Step1:获取初始负荷S0,业扩信息Snm,确定负荷增长预测值Sd,初始化S、步长h0、计算精度,d表示增长次数。2)Step2:判断是否有Snm接入,Snm为用户报装图1改进重复潮流法流程图Fig.1Flow chart of improved repeated power flow method117南方电网技术第 17 卷序列,m 为报装用户数,n为各用户报装阶段数,结合潮流计算判断报装是否受限,若不受限,对大用户接入位置寻优,令S=S+Sd+S

20、nm,若受限或者无报装,则令S=S+Sd。3)Step3:以S为基准计算潮流,判断是否越限,若无越限,则将负荷转为下一次增长的负荷(d=d+1,n=n+1),同时S=S,否则进行网络重构或同时对大用户接入位置寻优(越限时存在用户报装的情况)来优化网络结构。4)Step4:再次判断网络状态量是否越限,若无越限,则将负荷转为下一次增长的负荷,同时S=S,转至Step3,否则进行下一步。5)Step5:判断是否小于收敛精度,若是则输出结果,否则进行下一步。6)Step6:令S=S+hSd+Snm,对于无大用户报装和报装受限的情况,Snm=0。7)Step7:以S为基准计算潮流,判断是否越限,若无越限

21、,则令S=S,转至Step6,若越限,则令h=h/2,减少存量节点增加的负荷,转至Step5。2实用化供电潜力优化模型由于负荷时序特性、空间分布的不同,以及不同区域负荷增速的差异,在负荷增长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供电瓶颈。但并非供电瓶颈一旦出现,网络就达到了其最大供电能力,即配电网在未进行增量规划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合理的措施挖掘现有网架的供电潜力。随着配网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按照调度需要调整更加灵活,这种灵活性使得负荷转供更加便捷,也能节能降损,均衡负荷和提升电压质量,预防供电瓶颈过早出现,起到挖掘供电潜力的作用。业扩报装是实际负荷增长情况下需考虑的重要环节,大量同质性中压用户在

22、一个供电区域聚集,会导致区域负荷日峰谷差增大,负荷高峰时易导致线路过载,因此,合理指导大用户接入,平缓供电区域负荷曲线,也是挖掘系统供电潜力的一种措施。综上,本文认为在不考虑改变网架结构、增加电网设备等规划改造措施的前提下,通过网络自身的动态调整和大用户优化接入而新增的负荷,即为网络的供电潜力。在实际负荷增长背景下,供电能力由初始负荷和供电潜力组成。因此,在负荷增长过程中考虑网络的动态调整和大用户优化接入,将系统开关状态和大用户接入位置作为优化变量,以优化系统运行,预防出现供电瓶颈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充分挖掘系统的供电潜力。2.1数学建模2.1.1模型设计业扩报装业务接入时,依据电力部门提供的

23、大致报装范围和供电距离初步确定接入点,通过计算与接入区域负荷时序特性的负荷均衡指标dLB,从小到大对接入点排序,取靠前的接入点组成大用户接入点候选集。dLB,k=196i=196(yk,i-lk)2(10)式中:lk为区域 k 原始平均负荷,lk=196ti=196ykb,ti;yk,i为大用户接入区域k后第i时段的负荷,间隔15 min取一次值,一天共96时段。对于此类重构与扩展规划协同优化问题,常构建双层规划模型15-16,上层模型给出扩展规划方案,下层模型在上层规划方案的基础上进行重构,双层规划建模更加细致17-18,但存在求解方法较复杂,难以高效得到最优解的问题。在本问题中,由于大用户

24、接入的扩展规划和重构都可以将决策变量设置为0-1变量,因此,本文将大用户接入视为T形接入原网络(相当于重构中闭合开关)的操作,将原本的双层规划模型简化为非线性的单层规划模型。2.1.2目标函数负荷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供电瓶颈主要表现为支路负载率越限和节点电压偏低,大用户的接入会改变原有的潮流分布,也可能导致出现供电瓶颈。为均衡负荷和提升电压质量,常以负荷均衡度19和电压稳定指标20为优化目标进行网络重构,研究表明,以网损21为优化目标进行重构能发挥同样的作用,分别以这三者为优化目标进行重构得到的结果是相同或相似的22-23。本文通过仿真实验,以网损为优化目标对电压质量的提升和负荷均衡能起到较好的效

25、果,即以网损为优化目标能够较好协同大用户接入并预防供电瓶颈过早出现(结果见附表A1)。于是在考虑负荷时序特性的基础上,在最苛刻的情况下,以最大负荷时刻的网损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minf=j=1NlKjrjP2j+Q2jU2j(11)118第 7 期高崇,等:考虑实际负荷增长模式下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式中:Nl为网络支路数量;Kj表示支路j开关状态;rj为支路j电阻;Pj、Qj分别为支路j注入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Uj为支路j功率注入节点电压。2.1.3约束条件约束条件包括节点电压、支路电流及变压器容量约束(如式(2)所示),潮流约束(如式(3)所示)和网架约束:辐射状运行、网络无孤岛和环网

26、。s.t.式(2)式(3)g G(12)式中:g为重构后网架结构;G为所有可行的辐射状网络结构集合。2.2优化求解遗传算法常用于求解非线性离散优化问题,采用交叉、变异机制,搜索范围大,然而处理配网重构问题时存在不可行解过多,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因此,采用基于闭合环路的十进制编码,依次断开回路中开关,判别孤岛并确保满足辐射状约束,保证可行解的生成效率。同样对大用户接入位置进行实数编码,缩短基因块长度,与支路开关配置基因块组成完整的染色体,提升求解速度。将适应度函数设计为有功网损的相反数,将最大化适应度转换为网损最小化。为了提升收敛速度,本文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adaptive genetic al

27、gorithm,AGA),采用轮盘赌选择并自适应确定交叉和变异概率Pc、Pm(如式(13)(14)所示)。相比于GA、PSO、DE算法,AGA对供电潜力优化模型的求解性能更优,各种算法对比结果及AGA算法参数见3.3节。Pc=Pc1-(Pc1-Pc2)(Fbetter-Favg)Fmax-Favg,Fbetter FavgPc1,Fbetter Favg(13)Pm=Pm1-(Pm1-Pm2)(F-Favg)Fmax-Favg,F FavgPm1,F Favg(14)式中:Pc1、Pc2、Pm1、Pm2分别为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的最大、最小值;Fmax、Favg分别为当前种群最大、平均适应度;F

28、better为交叉父本中最优适应度值;F为变异父本的适应度值。3算例仿真与分析3.1算例基本情况用 PG&E 69 节点配电系统进行算例分析24,用广东省某地夏季典型日负荷特性曲线模拟系统的负荷时序特性。将评估区划分为4个供电子区域,区域1为包含居民、商业等混合负荷,区域2主要为居民负荷,区域3为主要为商业负荷,区域4主要为工业负荷,各区域支路电流上限分别取为585 A、228 A、325 A、365 A,系统拓扑图如图 2 所示,用户报装情况如附表A2所示。系统共73条线路,5 条联络开关支路(编号为 S69、S70、S71、S72、S73),基准电压为12.66 kV,节点电压下限取为 0

29、.9 p.u.25,本文仿真环境为 inter(R)core(TM)i5-6 500 H CPU,8 G 内存计算机,使用MATLAB R2016b 编 程,潮 流 求 解 器 采 用MATPOWER 7.1。供电能力计算的仿真步长h0和收敛精度分别设置为0.5、0.01。为了充分说明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设定两个场景来进行评估,场景一为系统各负荷自然增长,场景二为负荷在自然增长的同时存在大用户报装。初始负荷为系统原始负荷,对于部分负荷为0的节点,负荷增长时初始化为0.005 MVA,为简化计算,将初始负荷设为典型日最大负荷时刻负荷,ng设置为0.95。根据各区域负荷类型及其历史增速将自然增长

30、率分为高、中、低3种方案,如表1所示。根据初始负荷分布以及初次负荷增长预测值,设定Q为 0.001,将初次增长的预测结果离散化,得到各子区域的概率性序列a1(i)、a2(i)、a3(i)、a4(i),进一步得到负荷预测期望值为 3.976 MW图2PG&E 69节点配电系统拓扑图Fig.2PG&E 69-bus distribution system topological graph119南方电网技术第 17 卷(未考虑用户报装)。预测序列化分布结果如图3所示,负荷增长情况见附表A3,根据初始负荷分布确定各节点新增负荷大小。3.2供电能力评估与分析1)场景一:负荷自然增长随着配电网负荷持续增

31、长,式(2)中约束越限时,通过优化模型消除供电瓶颈,对配电网供电能力进行评估,仿真结果如表2所示。负荷第2次增长时,6165号节点电压,S52S60号支路负载率接近临界,下一次增长将出现越限,在初始网络中,6165号节点处于线路末端,易出现电压质量问题,S52S60号支路容量偏小,这些节点和支路是限制电网负荷增长的瓶颈所在。通过优化重构挖掘系统的供电潜力,重构前后电压如图4所示。负荷第9次增长后,编号为S1、S2的主干线出现预重载,需及时通过建设投资手段规划项目,维持系统稳定运行,得到场景一供电能力为7.260 MVA。分别在负荷平均增长和文献 9 提出的基于灵敏度增长情况下对供电能力进行评估

32、,不同方法的评估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负荷平均增长情况下,末端节点电压较早越限,电网设备利用率低,评估偏保守。基于灵敏度的最优负荷增长情况下的供电能力评估结果为 7.183 MVA,略低于考虑网络重构的实际负荷增长情况下的供电能力,说明网络重构能够充分挖掘电网的供电潜力。模型法假定地区供电半径较短,忽略电压约束,在本例中并不适用。实际负荷增长情况下,供电能力的评估较为合理,能够有针对性地找到电网的供电瓶颈,为后期规划建设提供参考。2)场景二:负荷自然增长同时存在大用户报装业扩报装业务接入后,配电网状态接近临界,通过优化模型确定大用户接入位置及最优的开关配置方案,得到最优的接入位置为54、43

33、、44、31号节点,断开支路编号为S12、S14、S58、S61、S69。迭代曲线如图5所示,供电能力评估结果见表4。从图5可知,单独的大用户接入位置优化、单独的网络开关优化和二者同时优化都近似收敛于同表1各区域负荷增长情况Tab.1Load growths in various areas区域区域1区域2区域3区域4中方案增长率0.0500.0400.0600.098概率0.510.550.540.57高方案增长率0.0650.0450.080.115概率0.260.220.270.21低方案增长率0.040.020.0460.076概率0.230.230.190.22图3负荷预测增长值概率

34、分布Fig.3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load forecasting growth values表2场景一供电能力评估结果Tab.2Evaluation results of load supply capacity in scenario 1增长次数029供电能力/MVA4.6315.1067.260限制的约束条件节点编号6165(临界)支路编号S52S60S1,S2图4重构前后各节点电压图Fig.4Voltages at each node before and after reconstruction表3不同评估方法下的供电能力Tab.3Load sup

35、ply capacities under different evaluation schemesMVA 初始负荷4.631负荷平均增长5.103最优负荷增长7.183本文方法负荷增长7.260120第 7 期高崇,等:考虑实际负荷增长模式下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一点,说明此时的优化方案是全局最优解,相比之下,系统开关的优化配置对供电能力的提升效果比大用户优化接入更为显著,这是由于算例中各区域只接入少数大用户报装业务,若同时存在多个大用户报装,其合理的接入位置对供电能力的提升效果会更加明显。由表4可知,场景二的供电能力评估结果为 7.274 MVA,越限时同样使得编号为 1、2的支路接近预重

36、载,场景一、二供电能力评估结果相互校验,说明了评估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图6描述了工业大用户和商业大用户分别接入区域2的负荷曲线,相比于商业大用户,工业大用户的接入能起到一定的削峰作用,同时能够缩减峰谷差,因此,建议将工业大用户接入区域2。图7描述了系统各区域的供电能力,剩余供电能力包含了大用户的负荷。可以看出,区域4有较大的供电裕度,区域 2 初始负荷较大,优化重构时,断开了编号为S58、S61的支路,调整区域2的负荷分布,以挖掘系统的供电潜力。表5为系统优化前后供电能力和系统的配置方案,PG&E 69节点系统场景一中供电能力为7.260 MVA,场景二中供电能力为7.274 MVA,分别较

37、优化前增加了 42.18%、28.6%,优化模型充分挖掘了系统的供电潜力。3.3算法性能分析及参数设置为说明本文所用算法的优化效果,分别用GA、DE、PSO算法对同一网络进行优化,结果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4种优化算法中,本文算法的平均迭代次数最少,寻优效率最高,优化后的网损为114.858 kW,优于其他方法,说明了本文算法应用于求解供电潜力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和优势。在本文算法中,交叉概率Pc和变异概率Pm的上下限是关键参数,Pc太大容易破坏遗传模式,反之易导致搜索进化缓慢,Pm太大不利于收敛,反之难以产生新表4场景二供电能力评估结果Tab.4Evaluation results of load

38、 supply capacity in scenario 2年份015供电能力/MVA4.6315.6567.274限制的约束条件节点编号6165(临界)支路编号S52S60S1,S2图5优化迭代曲线Fig.5Optimization iterative curves图6区域2大用户接入前后典型日负荷曲线Fig.6Typical daily loads before and after large user access in area 2图7系统各区域的供电能力Fig.7Load supply capacity of each area of the system表5系统优化前后的供电能力及

39、配置方案Tab.5LSC before and after system optimization and branch disconnection schemes配电系统PG&E 69场景场景一场景二优化前/MVA5.1065.656优化后/MVA7.2607.274系统断开支路编号S12、S13、S57、S61、S69S12、S14、S58、S61、S69注:PG&E 69节点系统主要限制瓶颈为6165号节点电压越限,S52S60号支路负载率越限。121南方电网技术第 17 卷个体结构。不同参数取值对算法优化性能的影响见附图A1,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结合经验取值的思路,通过逐步尝试的方法确定最

40、佳参数,确定种群规模为30,迭代次数为100,Pc上下限分别取为0.85、0.55,Pm的上下限分别取为0.1、0.01。4结论相较于传统从规划角度展开的评估方法,本文结合规划和运行,从实际负荷变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考虑实际负荷变化增长的供电能力评估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反映实际负荷变化的增长模式,能更有针对性地发现实际供电瓶颈,评估结果更具实用性,对后期改造规划具有指导意义。2)基于改进重复潮流的供电评估方法计及了网络重构和大用户优化接入对供电能力的影响,相比于传统方法能进一步挖掘配电网供电潜力,算例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3)基于改进重复潮流的供电评估方法以现状负荷分布为基础,给出了达

41、到最大供电能力时各区域的供电裕度和负荷接入建议,有利于指导配电网规划。4)在优化大用户接入时,可以进一步考虑多个大用户同时接入时各自之间的互补特性,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储能、响应负荷广泛接入的背景下,如何量化其与电网互动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配电网供电能力进行评估,是后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参考文献1郭焱林,刘俊勇,魏震波,等.配电网供电能力研究综述 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8,38(1):33-43.GUO Yanlin,LIU Junyong,WEI Zhengbo,et al.Load supply capabil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J.Electr

42、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2018,38(1):33-43.2肖峻,周欢,佘步鑫.基于文献综述的配电网供电能力术语规范化建议 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0,44(18):1-11.XIAO Jun,ZHOU Huan,SHE Buxin.Literature review based suggestions on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of supply capability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s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20,44(18):

43、1-11.3王成山,罗凤章,肖峻,等.基于主变互联关系的配电系统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29(13):86-91.WANG Chengshan,LUO Fengzhang,XIAO Jun,et al.An evaluation method for power supply capability of distribution system based on analyzing interconnections of main transformers 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9,29(13):86-91.4肖峻,谷文卓,贡晓旭,等

44、.基于馈线互联关系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模型 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17):72-77.XIAO Jun,GU Wenzhuo,GONG Xiaoxu,et al.A total supply capability model for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feeders interconnection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3,37(17):72-77.5肖峻,屈玉清,张宝强,等.N-0安全的城市配电网安全域与供电能力 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43(17):12-1

45、9.XIAO Jun,QU Yuqing,ZHANG Baoqiang,et al.Security region and supply capability of urban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N-0 security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9,43(17):12-19.6肖峻,张婷,张跃,等.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配电网规划理念与方法 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10):106-113.XIAO Jun,ZHANG Ting,ZHANG Yue,et al.TSC-based plannin

46、g idea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13,33(10):106-113.7肖峻,徐兵山,张跃,等.一种新的配电网联络线瓶颈分析与改造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40(10):35-41,47.XIAO Jun,XU Bingshan,ZHANG Yue,et al.A new method of bottleneck tie lines analysis and reformation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J.Power System Protect

47、ion and Control,2012,40(10):35-41,47.8李振坤,陈星莺,刘皓明,等.配电网供电能力的实时评估分析 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6):36-39,62.LI Zhenkun,CHEN Xingying,LIU Haoming,et al.Online assessment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loading capability 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9,33(6):36-39,62.9章禹,何迪,曹煜,等.基于灵敏度分析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 J.电力建设,2

48、017,38(1):89-95.ZHANG Yu,HE Di,CAO Yu,et al.Distribution network power supply cap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sensitivity analysisJ.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2017,38(1):89-95.10陈浩,张焰,俞国勤,等.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方法 J.中国电力,2009,42(8):20-23.CHEN Hao,ZHANG Yan,YU Guoqin,et al.A new algorithm to evaluate ma

49、ximum load supplying capabil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J.Electric Power,2009,42(8):20-23.11朱静,高亚静,刘建鹏,等.主动配电网供电能力实时评估方图8不同算法的迭代优化曲线Fig.8Iterative curves for different algorithms122第 7 期高崇,等:考虑实际负荷增长模式下的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方法法 J.中国电力,2015,48(12):96-102.ZHU Jing,GAO Yajing,LIU Jianpen,et al.Real-time evaluation

50、 for load capability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J.Electric Power,2015,48(12):96-102.12侯雪波,詹扬,张学敏,等.配电网网格化优化规划方法研究及应用 J.湖南电力,2020,40(1):41-45,50.HOU Xuebo,ZHAN Yang,ZHANG Xueming,et al.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grid optimization planning method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J.Hunan Electric Power,20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