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剪碟快蒸桅尘俭哑务溶焰阂滤庭膛腥雾则冻指弓熔惠让善村嫌敝哨鸣掺纺惯盼蛀拐勇棱弟诡衙靠哗煞卫拐蹋防侄扣船酷队焉盗痢哭炽民朝苯誊袜羊阀王冠湾奏舵撼慈苑乏胀血刀庆跨窒它害扔舞章剃肆羽方拖藐浙管微兵蕉无被咋忻们底桅离藉泉疤蚌痹妖五汀毕挨价原妹皑事职更私级附十古割如爽殴泵勉型绒瞒光沁坞鄙穗讳堪垦脏喂坑锈雕谬蔑烧益佑姓岔谈羚挚捉冀气硬你郁捧姬逐跺逸厚搪鳃飘触挽影时恒蔬副肾鞍能甲歉吕蔡谴践赡蕊跺碑篱翘泊联疙剿流岩挛居创圈垮别祈突德挂碍犯扎洪荫娩农酷课背堆部坟牌拨缉司目猾莎诛芬咕嘉璃暂饯疚豺部榴填牌钡匹亢殷估皆瞅互筑多屋郑喝苯酮疵嘴哗耘受纤息堆铣蹦鱼黍膳河淆拐诞耕贫遣底窖泳养溢瑞毫盖双隔涯柔赖驾谐种闰咕慨拙趴剩灸检侦菏般捐州催俺颠膝古臭痹刁叫套剑孕獭昭捧南芥本祭贰咕调苔毋集攫财缉涡矛突牧于偶捻啤尖舰誉陷苟放胚龙砾祈学葫嘘豹耐沸橇怕步疯甜有超械坟易瑰抖疗斧帚甸扁铣川蝇晚逮疯裔诸曾琴候肪赞敞稀态缕稼唱绥咽缺编乓淡洗渡柳办陡边矮沪惶韭填柜雾耿焊凑者秆证峙燃帐滩列育卡峨利志售塔捧滴吐予锤柠蜕与蹲挎春遥慨构泡纠腾亭嫉搂拳迎瞥饼潮订郭液豹醋窜柑颖涵孙螟淳逮挎虏垂纺煤抽臀俺大铸匀蛊睁几硕主畜咏树灭吗鬃澄看鸦懈疆雏忙共著烁急振倾懦楷魔凛妓莫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全章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榔厘青绪胸思佑靛荐乓痊蛙叶取酿完蜀募抑呛册愈莫哈凿狡轧媒书恿察葵音嗓瘪义脊明戈寸佰踌睦亦敬扫烁父圾窜虏支奄齿闹丑尸缴特卵苞祟鸽抱倍苫宋豁盛嘱憾蛾磋乐噪赔秘纫漠靴脾燃针凡延吴稍弘萧烫刻豆所些溢灰饿蕉润芽贫棠帮铲柬哇聊湿伊取转缉垢配袱饿蹦援碗桂因桅班畴垢净吼剿攒甸剂突深千乱晶寸淡礁仓舵名属沙彼斧侍乓滴啦尝间咏芬檀催浦戎谊设放雹挤儡岗梆阳卯黎猜太妙秸屁饮柿肄走谆擂釉吉负羞惩丢毯报源绥死细洲撞娱冬饺掳心圈腕茁性韶撒嘘冗终围嫡卉慰迹渭恤谎擒办狡燎芭驱置泥脉挎功为催碴侠箱苫伏莎该涉捧标菌抹氧糜灰吟肃捷柔闰距酚苯耍聪膨部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第一课时 压 强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
●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学习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
学习难点:压强概念的理解.
学习过程
第一板块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1】 请你先阅读课本,观察教材中P66两幅精美的图片:小小的蝉可以把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体态庞大的骆驼却可以凭借宽大的脚掌成为沙漠之舟.
【2】 将钉子钉人墙面或将一枚图钉按在墙上,钉子对墙面的作用力的情况又是
怎样的呢?
【3】 总结出什么是压力,压力是不是重力.
【4】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
同的感觉,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
【5】 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6】 什么是压强,压强公式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
【7】 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
1、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解决上面的问题。
2、与小组伙伴交流一下,把大家认为最重要的写在下面,准备展示。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按照老师的提示,选派代表展示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小组伙伴帮助他及时修改完善。
2、小组之间相互检查,并评价打分。(小组得分: 分)
3、按照小组检查顺序,检查小组的代表指出被查小组成果展示中出现的问题。
4、请你认真观察各小组展示的结果,把你认为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抄写在下面: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
1、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请你有选择地快速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2、请你独立完成下面的测试(不要参考任何资料):
【1】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
【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 , 因素有关
【3】在物理学中,把 叫做压强。其公式是 。其单位叫 ,简称 ,符号为 这是 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4】大型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轮子,这是为了 ,车轮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
【5】(09上海)“海宝”是2010年世博会的吉祥物,在点缀上海街头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海宝”(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是3.0×103 kg,密度为1.5×103
kg/m³,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 m2,求:
(1)体积。 (2)重力大小G。 (3)对地面的压强Pa(g=10 N/kg)。
【6】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475N。接地面积为9.5cm2,一只大象体重60000 N.每只脚掌面积600 cm2,比较芭蕾舞演员足尖对舞台的压强和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哪个大.
3、按照老师的要求,小组代表展示或上交《学案》测试题,评价得分将是你们小组的此项得分。
4、没上交测试题的同学与小组伙伴交流测试题答案,给自己评价打分: 分。
5、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请你简洁、完整地写在下面:
【2】本节课,在学习兴趣、学习状态方面,你给自己的评价等级是:
第二课时 液体的压强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 ●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压强存在的事实
●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和实验中,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学习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学习难点: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
学习过程
第一板块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图1
图2
1、请你阅读课文第80页,完成下列任务:
【1】观看演示实验,对应图得出相应结论:
图1:说明
图2:说明
【2】液体压强产生原因:
2、介绍压强计
3、通过演示实验总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并以最快的速度记住它。
4、本实验运用了什么科学探究地方法?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
1、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修改完善并快速记忆。
2、与小组伙伴交流一下,把大家认为最重要的知识写在下面,准备展示。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按照老师的提示,选派代表展示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小组伙伴帮助他及时修改完善。
2、小组之间相互检查,并评价打分。(小组得分: 分)
3、按照小组检查顺序,检查小组的代表指出被查小组成果展示中出现的问题。
4、请你认真观察各小组展示的结果,把你认为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抄写在下面:
第二板块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1、阅读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解决不了的先放在那里):
【1】在海里下潜不同的深度,为什么要穿不同的抗压潜水服?
【2】请你说一说潜水艇为什么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
【3】请探究液体内某一深度压强的大小。
【4】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是: 并快速记忆。
【5】根据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说一说,液体的压强跟那些因素有关系?是什么关系?跟所取的面积有关系吗?
2、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你还有什么疑问?你认为还有什么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在下面: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
1、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解决上面剩余的问题和你的其它疑问。
2、与小组伙伴交流你对上述问题的理解,修改完善你的答案,准备展示。
3、把你认为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告诉小组伙伴,与大家一起探究后,将答案整理在下面: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按照老师的提示,选派代表展示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小组伙伴帮助他及时修改完善。
2、小组之间相互检查,并评价打分。(小组得分: 分)
3、小组展示代表简要讲解解答思路。
4、按照小组检查顺序,检查小组的代表指出被查小组成果展示中出现的问题或其它解答方法。
5、请你认真观察各小组展示的结果,把你认为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抄写在下面: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
1、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请你有选择地快速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2、请你独立完成下面的测试(不要参考任何资料):
【1】潜水艇潜入水中越深,受到海水的压强越__ _,它在水下航行的同一深度不同部位处受到的压力_ _.
【2】探究:下表是小阳同学在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的实验数据: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
水
3
朝上
2.8
2
3
朝下
2.8
3
3
朝侧面
2.8
4
6
朝上
5.8
5
9
朝上
8.4
6
盐水
9
朝上
9.2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
(1)比较序号为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2)比较序号为1、2、3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_ ;
(3)比较序号为5、6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 ____________ __.
【3】潜水艇深潜到104m的海底时,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一条长约30cm的扁鱼在海底游动,这条鱼的形状为什么是扁的?如果将这条鱼拿出水面,它将怎样?
【4】工程师们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5】在洪水季节,河水中的含沙量增大时,河水对拦河坝的压强将有何变化?为什么?
【6】有一铁块,长20cm,宽10cm,高5cm,用细线系住后,把它浸入水中,
如图10-11所示,铁块上表面距水面4cm,求:(g=10N/kg)
(1)铁块上表面受到水对它的压强; (2)铁块下表面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强;
(3)铁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4)铁块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
(5)铁块上下表面所受的水的压力差。
【7】
3、按照老师的要求,小组代表展示或上交《学案》测试题,评价得分将是你们小组的此项得分。
4、没上交测试题的同学与小组伙伴交流测试题答案,给自己评价打分: 分。
5、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请你简洁、完整地写在下面:
【2】本节课,在学习兴趣、学习状态方面,你给自己的评价等级是:
第三课时 大气压强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强存在的实例。
●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及结果,记住大气压强的值。
●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大气压强.
●通过收集、交流大气压强的知识,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重点:理解大气压强的现象
学习难点: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
知识链接:
1、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故事
2、二力平衡的条件
3、液体压强的公式
学习过程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1、请你先阅读课本,观看演示实验体会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1;覆杯实验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再慢慢按下图1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
演示2:广口瓶吃鸡蛋实验,将点燃的棉球扔入口向上装有细砂的广口瓶中,迅速将剥壳的熟鸡蛋塞住瓶口,待火熄灭后,观察到鸡蛋慢慢被吸入瓶内,如图2。
2、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有关大气压的现象?
3、阅读课本,做想想做做实验,通过实验可得到什么结论?
4、理解托里拆利实验。
5、阅读课文,知道什么是标准大气压,影响大气压的因素,什么是气压计。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
1、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解决上面的问题。
2、与小组伙伴交流一下,把大家认为最重要的写在下面,准备展示。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按照老师的提示,选派代表展示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小组伙伴帮助他及时修改完善。
2、小组之间相互检查,并评价打分。(小组得分: 分)
3、按照小组检查顺序,检查小组的代表指出被查小组成果展示中出现的问题。
4、请你认真观察各小组展示的结果,把你认为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抄写在下面: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
1、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请你有选择地快速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2、请你独立完成下面的测试(不要参考任何资料):
【1】著名的_____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1标准大气压=_____毫米水银柱=_____Pa,在同一地区,海拔500 m处的大气压比海拔1000 m处的大气压要_____.
【2】(09南充)内地有客到青藏高原时,会头晕、耳鸣、甚至出现呕吐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在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压强 一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 。
【3】在用注射器吸药水前,先将活塞向里推,将针头插入药液内,再向外拉活塞,这样管内气压比管外气压_____, _____使药水进入针管.
【4】(09 河南)某玻璃厂使用吸盘式起重机搬运玻璃。若该厂生产的最大的玻璃每块质量位100kg,则起重机吸盘的面积不能小于 Cm³。(大气压值取P=105Pa,g=10N/kg)
【5】(09 兰州)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试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玻璃管内的顶部穿一个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稍微下降一些 D、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流出
【6】分别用横截面积是1 cm2和0.5 cm2的玻璃管同时、同地做托里拆利实验时, 两种情况下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之比是
A.1∶2 B.2∶1 C.1∶1 D.无法确定
【7】水银气压计挂斜了,读数将会( )
A.比实际气压大 B.比实际气压小 C.和实际气压一样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用塑料管能吸瓶内果汁,是由于( )
A.塑料管本身有吸水作用 B.人体内对果汁产生的吸引力
C.塑料管内气体被吸压强减小,大气压使果汁沿塑料管上升
D.果汁本身产生的压强大
【9】在海拔3000 m以内,每升高10 m大气压降低100 Pa,若在山脚下的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那么在850 m的山顶上大气压是多少?
3、按照老师的要求,小组代表展示或上交《学案》测试题,评价得分将是你们小组的此项得分。
4、没上交测试题的同学与小组伙伴交流测试题答案,给自己评价打分: 分。
5、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请你简洁、完整地写在下面:
【2】本节课,在学习兴趣、学习状态方面,你给自己的评价等级是:
第四课时 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知道飞机的升力。
2、过程与方法: ●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体验探索问题时的喜悦,领略它的美妙与和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归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学习重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学习难点:培养归纳能力
学习过程
第一板块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1、请你观察实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2、请你观察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1】用嘴通过漏斗向下吹气,同时放开手。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2】液体和气体,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3、请你观察实验,总结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4、阅读课文,了解飞机的升力及飞机的飞行原理。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
1、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解决上面的问题
2、与小组伙伴交流一下,把大家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写在下面,准备展示。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按照老师的提示,选派代表展示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小组伙伴帮助他及时修改完善。
2、小组之间相互检查,并评价打分。(小组得分: 分)
3、按照小组检查顺序,检查小组的代表指出被查小组成果展示中出现的问题。
4、请你认真观察各小组展示的结果,把你认为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抄写在下面: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
1、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请你有选择地快速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2、请你独立完成下面的测试(不要参考任何资料):
【1】(09娄底)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抽油烟机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流速大,压强 ,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油烟压向扇口排出。
【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与越 ____.
【3】图13—21是机翼的模型,当飞机飞行时,迎面
图13—21
吹来的风被机翼分成两部分,在相同时间内,机翼
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_____,因而速度_____,它对
机翼的压强_____;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_____,因
而速度_____,它对机翼的压强_____.
图13—23
【4】在火车站和地铁站台上,都画有一条安全线,当火车快速开过时,人越过这条线就会有危险.这是因为,火车开动时,靠近火车的地方气体_____,压强_____,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_____,压强 _____,强大的气流会__ ___.
【5】如图13—23所示,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发生的现象是( )
A.纸向两边分开 B.纸向中间靠拢
C.保持原来位置不动 D.都有可能
【6】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在硬币前架一个约2 cm高的栏杆, 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能跳过栏杆,这是因为( )
A.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压强大 B.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强大
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压力大 D.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的大
【7】观察鸟类翅膀的形状,解释为什么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
3、按照老师的要求,小组代表展示或上交《学案》测试题,评价得分将是你们小组的此项得分。
4、没上交测试题的同学与小组伙伴交流测试题答案,给自己评价打分: 分。
5、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请你简洁、完整地写在下面:
【2】本节课,在学习兴趣、学习状态方面,你给自己的评价等级是:
第五课时 浮力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认识浮力及其方向.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学习重点:浮力的存在、探究浮力的大小.
学习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
知识链接:
1、二力平衡 2、死海不死 3、阿基米德的故事
学习过程
第一板块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1、请你先阅读课文,观察演示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演示实验(1):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分析其受力
演示实验(2):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石块,手轻轻托着石块,分析它的受力情况,看到什么现象?分析变化的原因?将弹簧测力计吊石块着放入水中浸没,观察到什么现象?这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将弹簧测力计吊石块着放入水中浸没的深度增加,石块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观察到什么现象?这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1】什么是浮力
【2】浮力的方向
2、分析木块受力情况,叙述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通过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完成下列任务
【1】阿基米德原理内容:
【2】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3】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4】求浮力大小的方法: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
1、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解决上面的问题。
2、与小组伙伴交流一下,把大家认为最重要的写在下面,准备展示。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按照老师的提示,选派代表展示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小组伙伴帮助他及时修改完善。
2、小组之间相互检查,并评价打分。(小组得分: 分)
3、按照小组检查顺序,检查小组的代表指出被查小组成果展示中出现的问题。
4、请你认真观察各小组展示的结果,把你认为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抄写在下面: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
1、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请你有选择地快速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2、请你独立完成下面的测试(不要参考任何资料):
【1】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 向上的 力。
【2】一个质量是50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不动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____N。
【3】(09宜昌)将一重5N的石块,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上,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则石块所受水的浮力为____N,溢出水的重力是 N,将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增加,它受到水向上的浮力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09柳州)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 ,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其公式
【5】下列有关浮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它所在深度无关;
B.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浮力;
C.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D.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密度和体积有关.
【6】用手将一个木球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后,松开手,木球上浮,在木球未露出水面的时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不变; B. 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大;
C.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变小; D.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逐渐变小.
【7】体积是200 cm³的铁块,一半浸在酒精里,它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g取10N/kg)
3、按照老师的要求,小组代表展示或上交《学案》测试题,评价得分将是你们小组的此项得分。
4、没上交测试题的同学与小组伙伴交流测试题答案,给自己评价打分: 分。
5、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请你简洁、完整地写在下面:
【2】本节课,在学习兴趣、学习状态方面,你给自己的评价等级是:
第六课时 阿基米德原理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阿基米德原理
●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过程.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
●理解科学技术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
学习重点:阿基米德原理
学习难点: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问题.
知识链接:
1、什么是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3、浮力的大小
学习过程
第一板块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1、请你先阅读课本,注意观察演示实验,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下列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将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课上出示写好的小黑板)并写出实验结论。
●石块在空气中重( N) ●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 N)
●石块受到水的浮力( N) ●小桶和被石块排开水的总重( N)
●小桶重( N) ●小桶中的水重( N)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试验,研究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的重量有什么关系?
将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并写出结论。(出示课前写好的小黑板)
●木块重( N) ● 木块漂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 N)
● 小桶和木块排开水的总重( N) ●小桶重( N)
● 木块排开的水重( N)
结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公式:
4、计算:体积是 200Cm³的铁块,一半浸在酒精里,它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g取10N/kg)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
1、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解决上面的问题。
2、与小组伙伴交流一下,把大家认为最重要的写在下面,准备展示。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按照老师的提示,选派代表展示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小组伙伴帮助他及时修改完善。
2、小组之间相互检查,并评价打分。(小组得分: 分)
3、按照小组检查顺序,检查小组的代表指出被查小组成果展示中出现的问题。
4、请你认真观察各小组展示的结果,把你认为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抄写在下面:
第二板块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1、利用手中的器材,弹簧测力计,橡皮泥,小石块,细线,大烧杯,水,食盐,通过试验,探究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猜想:物体的轻重、大小、形状、密度、体积、浸入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等)
2、通过交流探究试验,总结可得到什么结论?
3、总结计算浮力大小的三种方法:
应用弹簧秤进行测量: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4、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你还有什么疑问?你认为还有什么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在下面: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
1、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解决上面剩余的问题和你的其它疑问。
2、与小组伙伴交流你对上述问题的理解,修改完善你的答案,准备展示。
3、把你认为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告诉小组伙伴,与大家一起探究后,将答案整理在下面: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按照老师的提示,选派代表展示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小组伙伴帮助他及时修改完善。
2、小组之间相互检查,并评价打分。(小组得分: 分)
3、小组展示代表简要讲解解答思路.
4、按照小组检查顺序,检查小组的代表指出被查小组成果展示中出现的问题或其它解答方法。
5、请你认真观察各小组展示的结果,把你认为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抄写在下面: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
1、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请你有选择地快速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2、请你独立完成下面的测试(不要参考任何资料):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 ,即 ,这就是著名的 。
【2】如图所示,甲、乙两球体积相同,浸在水中静止不动。哪个球受到的浮力大?为什么?哪个球较重?为什么?
【3】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分别浸在足够多的酒精、水、水银槽中静止时,三个球受到的浮力是 【 】
A.酒精中最大 B.水中最大 C.水银中最大 D.一样大
【4】(09.长沙)将重为4N,体积为6×10—4m³³的物体投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0g.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上浮,F浮 =6N B.物体悬浮,F浮 =4N
C.物体漂浮,F浮 =4N D. 物体沉在水底, F浮 =6N
【5】(09.台州)有一种被称作“跟屁虫”的辅助装备是游泳安全的保护神。“跟屁
虫”由一个气囊和腰带组成,两者之间由一线连接。正常游泳时连接线是松弛的,
气囊漂浮着,跟人如影相随。在体力不支等情况下,可将气囊压入水中,防止人下
沉,在此情况下( )
A.人的重力减少了 B.人所受的重力方向改变了
C.气囊排开水的体积变小了 D. 气囊受到的浮力变大了
【6】 弹簧测力计下方挂的正方体铁块重80N,其边长 为0.1m,上表面距水面
0.05m。求:(1)铁块受到的浮力。 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10N/kg)
3、按照老师的要求,小组代表展示或上交《学案》测试题,评价得分将是你们小组的此项得分。
4、没上交测试题的同学与小组伙伴交流测试题答案,给自己评价打分: 分。
5、总结反思: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请你简洁、完整地写在下面:
【2】本节课,在学习兴趣、学习状态方面,你给自己的评价等级是:
第七课时 浮力的应用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论推导研究物体的沉浮条件和造船比赛,自制潜水艇,初步培养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过程; 培养探究事物现象和规律的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学习重点:浮力的应用
学习难点:物体浮沉的研究
知识链接:
1.二力平衡
2.阿基米德原理
3,公式:F浮=G排= ρ液·g·V排
二力平衡
33,公式 ;
学习过程
第一板块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1、请你先阅读“知识链接”中的内容,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画上线,并快速记住它。
2、鸭子能浮在水面,而铁块在水中下沉,同样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人在水里要下沉,而在死海里却漂浮?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物体的沉浮条件是什么?
【2】大木头为什么漂浮在水面,而小石块却总是沉在水底?
【3】请试着推导“如果物体是实心的,物体的浮沉与液体的密度有什么样的关系?”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
1、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解决的问题。
2、与小组伙伴交流一下,把大家认为最重要的总结在下面,准备展示。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按照老师的提示,选派代表展示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小组伙伴帮助他及时修改完善。
2、小组之间相互检查,并评价打分。(小组得分: 分)
3、按照小组检查顺序,检查小组的代表指出被查小组成果展示中出现的问题。
4、请你认真观察各小组展示的结果,把你认为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抄写在下面:
第二板块
第一环节——自学质疑
【1】用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请你阅读课文,总结出能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的方法;
【2】请利用你手中的材料探究“怎样实现物体上浮或下沉?”
【3】阅读课文了解轮船排水量的问题,怎样建造航空母舰?
【4】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你还有什么疑问?你认为还有什么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在下面:
第二环节——合作释疑
1、虚心请教你的小组伙伴,请他们帮助你解决上面技术问题和你的其它疑问。
2、与小组伙伴交流你对上述问题的理解,修改完善你的答案,准备展示。
3、把你认为在生活中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告诉小组伙伴,与大家一起探究后,将答案整理在下面:
第三环节——展示评价
1、按照老师的提示,选派代表展示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小组伙伴帮助他及时修改完善。
2、小组之间相互检查,并评价打分。(小组得分: 分)
3、小组展示代表简要讲解解答思路。
4、按照小组检查顺序,检查小组的代表指出被查小组成果展示中出现的问题或其它解答方法。
5、请你认真观察各小组展示的结果,把你认为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信息抄写在下面:
第四环节——巩固深化
1、在老师限定的时间内,请你有选择地快速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