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开放大学学报2023 年第 3 期收稿日期:2023-02-18作者简介:王晓媛(1983),女,硕士,东营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前管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以东营市高校为例王晓媛(东营职业学院,山东 东营 257091)摘 要: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善用红色资源,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东营市有着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善用红色资源,做好红色资源文章,使其成为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引擎和力量源泉。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思政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
2、识码:A 文章编号:2097-0978(2023)03-0042-04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说,“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土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大无畏的革命、开拓、建设实践活动中,通过积淀、升华形成的红色文化,有着强大的育人功能。它彰显了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诠释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谋幸福、呕心沥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大学生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和精神财富。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要利用红色文化这个得天独厚的教育
3、资源,滋养大学生的心灵,陶冶大学生情操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红色文化是革命先辈优秀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是对大学生进行革命历史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资源宝库。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红色文化高度重视,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通过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有助于高校学子从中感悟出历史发展的规律,探索历史发展的轨迹,从而进一步校准历史认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一)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高校学子探究
4、历史发展规律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位于敌我势力的角力区、虚拟现实的连接点、正误思潮的交锋处,有可能被敌对势力、网络世界、错误思潮蛊惑和误导。1高校学子正确历史观的树立,离不开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究。在红色文化教育方面,东营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东营这片热土上的红色资源数量多,共有新民主主义革命遗24迹八十二处,其他遗迹十三处。其中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垦区抗日纪念碑、宣言纪念馆、中国共产党刘集党支部旧址、牛庄烈士祠、北张七十二烈士墓、马耀南烈士纪念碑、李竹如烈士墓、吕庄南宅、黄河口烈士陵园、张太恒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无不彰显着东营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红色文化
5、承载着丰厚的革命历史进程,通过发生在同一地方的历史事件连接,能够探析出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清晰的演进逻辑,有助于东营高校学子深刻领悟中国革命道路发展的客观规律。(二)红色文化饱含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有助于高校学子进一步探析历史发展的真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为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崛起提供了精神指引。2红色文化饱含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蕴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黄河三角洲的东营地区,革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一九二五年在东营市广饶县诞生了山东省早期作为农村四个党支部之一的“中共刘集支部”,并且保留了共产党宣言最初的中文全译本。从上海到济南,从济南到刘集,这本旷世经典穿越历史
6、的时空,历经重重磨难,在鲁北大地,像种子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开始了指导鲁北农民革命斗争的历程。红色的刘集村也为这本书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刘集村人一次次用生命保护了这本“大胡子”书。“宣言”精神里饱含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宣言”精神哺育的刘集村走出了一批批铁肩担道义的有志儿女,为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通过红色文化,能够探究历史发展的真相和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三)红色文化蕴含的历史事实,有助于高校学子进一步校准历史的认知由于阅历、年龄的因素,高校学子对中
7、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认识不够深刻和全面,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打了折扣。需要通过红色文化里蕴含着的翔实历史事件,进一步校准历史的认知。在东营这片红色热土上,到处都有英雄事迹和我军高级将领的艰苦奋斗的足迹,以邓天乙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时期,就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五四”运动爆发后,刘子久、李佃龙等中国共产党人在东营地区继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作。开国大将许世友上将、杨国夫中将、刘其人少将、袁也烈少将、丁莱夫少将,济南军区原司令员张太恒大将,以及当时渤海区主要领导人景晓村、李人凤,东营地区早期共产党员延伯真、刘雨辉、刘子久,革命烈士李耘生、刘良才、李竹如
8、、岳拙元、周桂兰、李玉堂等,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就是一本本极具教育意义的教科书,在向世人诉说着革命的故事。通过红色文化,进一步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助力高校学子校准历史认知,树立起科学的党史观。(四)红色文化彰显的伟大奋斗精神,有助于高校学子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红色文化蕴含的中国共产党曲折、奋进历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奋斗精神。抗日战争时期,东营曾为清河平原上的抗日救亡运动据点,而当时的抗日指挥机关勃海区党委就设在垦区,因此也曾经积极动员黄河口民众对中国抗战的胜利作出过许多重大贡献,堪称鲁北平原上的“小延安”。历史的车轮行进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奋力开拓的东营人民艰苦奋斗、追求
9、卓越,给革命传统文化赋予了崭新的时代文化内涵。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厚的题材,其中饱含着鲜活的教学案例和丰富理论思想,能够很好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式授课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具有非常好的教育效果,能够进一步坚定高校学子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二、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一)专业人才缺乏课程思政资源库的内容、设计与功能等均会显著影响大学生对资源库的使用意愿。3一方面,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由于任课教师素质不等,红色文化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融入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受到34
10、山东开放大学学报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经费与编制等限制,高校中专门从事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人员不足,很多红色文化资源整理与开发不够。从目前高校教师现状来看,因为老师所教授课程的不同,对红色文化的掌握程度深浅不一,思政工作者压力随着高校的扩招而不断加大,导致他们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应用的时间、精力并不多。在现实层面,红色文化资源研究耗时费力,研究成果周期较长,数量比较少,成果应用不够显著。同时,红色文化教育的宣传不够,导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不够,理解不够深入,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融入深度不够。(二)应用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保障机制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1、尤为重要。红色文化资源的打造和应用非常需要制度、资金等支撑,这是其实现良好运行的基础。在有些高校,红色文化设计,推动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顶层设计不足。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还面临资金保障不足的难题,尤其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方式方法,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也有着很大的创新空间,但创新往往需要资金、政策等支撑。这些都使得红色文化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凸显不够。(三)融入形式不够丰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大多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建立了校外德育基地。但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很多高校没有将这些红色资源与思政课结合起来,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导致现场教学作用发挥不够。如东营市
12、在保护建设红色刘集旅游景区等革命遗址中,打造了宣言海啸八大组及“阳河”三部曲等文艺精品,出版了东营党史人物红色印记东营市革命遗址概览等红色作品,但少有高校将这些元素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时高校在红色文化宣传工作中,融媒体、全媒体的应用不足,部分高校红色文化普及活动形式创新不够,融入不够,教育成效打了折扣。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径(一)加强红色文化专业人才建设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也决定了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天然地蕴含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追求。4课堂上学生学习的高质量引导,学校活动的高效组织,这些都是好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师资力量是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
13、治教育中应用的决定性因素,同时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自身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所以要强化师资力量建设。进一步强化教师群体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掌握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能力,并将红色文化资源较好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同时探索建立抗战老兵、老党员、专家教授、文化学者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成为高校红色文化专业人才不足的有益补充。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红色文化专题研究,积极把科研成果服务于课堂,转化为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效果以及质量。鼓励教师与学生组成研究团队,依托东营红色文化资源,师生共同开展革命史料收集、红色场馆调研等活动,在红色文化的精神引领下,进一步
14、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进一步涵养学生高尚品德,促进学生形成行为自觉。(二)健全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保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强化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的顶层设计,从方方面面为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提供支撑,建立健全红色文化资源应用保障机制。强化课程建设“主战场”。5一是开拓运用机制。提升整理、挖掘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的力度,进一步探究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的育人价值及政治、经济、艺术、历史等层面价值,通过制度规范把精神层面的红色文化资源编制为理论性、层次性、系统性较强的文化形态,配合物质层面的红色资源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红色资源博物馆等
15、,综合运用,发挥加乘作用,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二是家校社协同育人联动机制。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的言传身教会给孩子埋下红色教育的种子。而学校教育尤为关键,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德育体系,使之系统性发挥作用,强化学校德育教育成效。在社会层面,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作用,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素质拓展,更好地发挥育人合力。三是资金保障机制。红色文化资源的44山东开放大学学报2023 年第 3 期创新应用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辅助条件,而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基础。如在融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形式越来越多,需要的现代化设备也会越来越多,如果缺乏资金保障,辅助设备的使用可能会面临不足,而这些很
16、可能会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使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积极争取各级部门的资金支持,加强红色资源的应用成效。(三)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形式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宣传方式。在多媒体时代背景下,综合运用动漫或短视频等方式,促进传播的广泛性、实效性和针对性。抖音、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得到了大学生的喜爱,成为了当前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要充分利用自媒体,拓展红色文化传播途径。在高校开通红色文化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定期发布相关内容的文章。同时,设置相关的链接板块,采用图片、声音、影像等方式,提供英雄人物栏、名人轶事栏、红色乡村故事等内容供大学生点击查看,提升微信公众号的可读性。打造红色理论讲坛。邀请全国全省专家学
17、者,到高校开展红色理论讲坛,立足东营红色文化资源,讲述东营红色故事,阐述红色故事中蕴含的精神实质,引导大学生把红色文化精神融入个人奋斗中,融到职业生涯规划中,推动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和发扬。综合利用主题探讨、角色扮演、情景再现、主旨演讲等形式,丰富讲坛形式,提升教育成效。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大对东营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提炼、梳理,萃取出极具标志性和感召力的红色文化资源精髓,将之应用于红色理论讲坛,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向更深层次发展。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精心梳理红色文化资源,有的放矢地建立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
18、实践基地,通过实施志愿服务、主题参观等,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课内发展到课外,由校园开拓至社会,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促使学生在“沉浸式”的氛围中,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进一步升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深化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强化实践教学。在引导大学生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当前,很多高校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建立了校外德育基地。由于大学生参访者参访学习时间比较短,没办法收获很全面的视觉以及情感的体验,很多大学生参访者对红色文化资源参访点抱着随便看看的态度,无形中影响了参访效果。因此,要科学规划红色文化资源参访线路,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尽
19、可能地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引领作用和育人功能。在规划的过程中,可以将乡村振兴、企业发展与红色文化有机融合,让参访的大学生在感悟曾经的革命岁月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当下的发展脉动。同时,强化多媒体和新技术的应用,让参访者能够“触摸”历史事实,实现时空的转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东营大地在革命时期发生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让大学生对东营红色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了解,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东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实效。参考文献:1蒲清平,黄媛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286-298.2韦俊峰,张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逻辑及其实践机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34-44.3封玫,胡军华,贺雨昕.大学生课程思政资源库的使用意愿探析基于江西高校的调查J.教育学术月刊,2022(09):98-44.4蒋占峰,刘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多维审视J.现代教育管理,2022(09):111-118.5姜涛,孙玉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0):44-46.54山东开放大学学报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