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海派文化在商业会所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26801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派文化在商业会所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海派文化在商业会所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海派文化在商业会所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上海包装总第32 6 期2 0 2 3年第6 期本期专题:城市公共空间设计D01:10.19446/ki.1005-9423.2023.06.056.海派文化在商业会所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田琪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 0 0 12 0摘要:上海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留下了兼容并包、和而不同、极具个性的海派文化底蕴,从而形成了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设计语言。以位于黄浦江畔的商业会所空间为设计实践,运用多元性、适度性、时代性的海派文化元素设计原则,旨在探索研究海派文化设计元素在商业会所空间的设计应用。关键词:海派文化;商业会所;空间设计;传统文化分类号:TU247.91海派文化的基本概念1.1海

2、派文化的内涵与发展海派文化形成于2 0 世纪2 0 年代至30 年代的上海,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合欧美近现代工业文明而形成东西方文化交融发展的一种多元文化,既紧跟国际现代潮流,又不失东方特色韵味。根据演进过程,海派文化可被分为历史文化遗产时期和当下文化建设时期两个时期。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海派,是指从18 42 年上海开埠以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已经成为过去时的海派,即晚清民国时期的海派。第二个时期是在当下文化建设时期,属于正在进行时的海派,包括“新海派”的打造,以及围绕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文化品牌建设。本文探讨的海派文化只限于作为历

3、史文化遗产时期的文化内容。1.2海派文化的构成除广义的文化含义外,狭义上的海派文化包括戏剧(曲)、文学、绘画、电影、建筑、家具、书法、服饰、非遗、民俗等。从海派建筑方面而言,上海享有“世界建筑博览会”的美誉,同时具有中西合璧的融合发展优势。例如石库门建筑,是以上海绞圈房子的空间形态(即江南传统建筑的二层楼三合院或四合院)收稿日期:2 0 2 3-0 4-0 5作者简介:田琪,女,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室内设计。结合欧洲联排式布局形成总体居住格局,是一种特有的将传统大家庭庭院居住模式转换为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新兴住宅模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形式 2。从海派戏剧方面而言,上海创全国剧种之最,包

4、括歌剧、舞剧、京剧、评弹、昆剧、黄梅戏、沪剧等戏剧形式。从海派绘画方面而言,诞生了以赵之谦、任颐、吴昌硕等为代表的海上画派。2海派文化元素的分类与设计原则2.1分类海派文化的设计表达以海派文化元素为载体,将海派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凝练与概括,运用设计手段在空间中加以应用和塑造,达到主题突出、氛围营造的视觉效果。从空间表达的可视性方面考虑,可以将海派文化元素归类整理为以石库门、弄堂等为代表的建筑元素;以海派书画、留声机、老式相机等为代表的装饰艺术元素;以旗袍文化为代表的海派服饰元素;以彩色玻璃、塘瓷、清水青砖等为代表的材料元素等。从空间表达的听觉感知方面考虑,可以将海派文化元素归类整理为以沪式方言

5、、沪剧、百乐门舞曲等为代表的声音元素。2.2设计原则海派文化立足时代发展,讲求和而不同,在多元中寻求个性。海派设计的特点是以创新为基础,对传统元素进行提炼和再造,使传统元素在形式上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和思考方式,符合现代商业的发展与文化的再创 3。结合海派文化及其设计特点,可以将海派文化元素的设计原则概括为多元性、适度性、时代性。例如,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CCD大中华上海总部新办公室,择址于法国建筑大师让努维尔操刀设计的上海CBD核心区域一一恒基旭辉天地,整个办公空间设计中将独有的都市风情和历史文脉充分融合,在现代舒适的功能中彰显海派文化韵味。以石库门的青红砖块作为海派文化元素设计基调,结合

6、现代173本期专题:城市公共空间设计2023年第6 期总第3 2 6 期上海包装软装家具,在特色上海城市主题装饰画和海派工艺品的点缀下,凸显多元、适度、时代的海派文化元素设计原则。3商业会所空间设计概述3.1会所的起源与发展会所是提供团体活动的公共空间,最早可追溯至17世纪欧洲的中产阶级私人会所,我国古代也出现过会所这样的活动场所。辞海里对“会所”有这样的解释:同籍贯或同行业的人在京城各大城市所设立的机构,建有馆所,供同乡人同行集会、寄寓之用。在我国,会所最早建立于明朝前期,清朝中期是会馆的鼎盛时期。起初,会馆是古代科举制度和商业活动的产物,是为同乡谋福利而组织的聚会场所,后发展为工商、文人等

7、多种类型的组织 5。按照使用范围的不同,会所被分为公共会所和社区会所。公共会所又被分为商业类会所和度假类会所。商业类会所是以商业为主的俱乐部会所,度假类会所俱乐部多以休闲、娱乐为主,类似酒店空间。社区会所大多以主题形式存在,可分为生活型、健康休闲型和文化型。3.2商业会所的室内空间类型美国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提出“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理论:建筑体是由主次空间构成的统一体。主空间指“被服务空间”,是生活起居的主要空间;辅空间则指“服务空间”,是一些廊道、楼梯间、卫生间等服务主要空间的小空间。按照路易斯康的“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理论,商业会所空间中“被服务空间”指商务用房,包括洽谈室、商务中心、小型会议

8、室等;餐饮用房,包括红酒吧、茶室、咖啡厅、餐饮包间等;娱乐用房,包括多功能厅、棋牌室等;健身用房,包括健身房、台球室、瑜伽室、泳池等。“服务空间”指服务管理用房,包括走廊、后厨、值班室、强弱电室、管理室等。4海派文化元素在商业会所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4.1项目概况浦江会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坐落于黄浦江畔,是建筑面积为140 0 m的2 层独栋建筑,其中包括500m的露台空间,拥有开阔的黄浦江景和宜人的城市景观步道。该设计方案旨在打造一个集商务洽谈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会所空间,并以海派文化为设计基调,在现代商务的风格中蕴含东方韵味。4.2海派文化元素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该方案共有2 层空间(见

9、图1、图2),按照前文所述的“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理论,该会所空间可被划分为被服务空间如艺术景观公共区、艺廊、洽谈室、小会议室,餐饮用房如红酒吧、包间、酒吧区、西餐区、户外烧烤区、茶室,娱乐用房如KTV、棋牌室,健身用房如健身房,服务空间如储藏间、仓库、厨房、走道、休息室、楼梯、卫生间等。海派文化元素在商业会所空间设计中体现出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设计思路。在空间布局上体现地域性特征,直线式的走廊形式隐喻海派文化建筑元素中的弄堂空间形式。在空间设计上,立足江南文化背景,融入江南园林造园理念,在动线上合理布局各个空间,营造大隐隐于市的环境氛围。在前厅部分,设计以南唐画家顾阖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背景

10、的装饰屏风,结合走廊现代风格装饰材料,暗寓集休闲、宴饮、商务为一体的会所空间氛围,在现代风格中保留传统韵味,体现多元并包、追求个性的海派文化特点(见图3)。在海派风格家具陈设中,辅以蓝绿色后勤入口0120人包间02红酒吧03艺术景观04画廊0512人包间06门厅07洽谈室08女卫09男卫10KTV118人包间12仓库13厨房17413主入口1208110302图1一层平面图07040506上海包装总第32 6 期2 0 2 3年第6 期本期专题:城市公共空间设计01艺廊02酒吧吧台03户外烧烤区04酒吧区05西餐餐桌06茶室07棋牌休闲08储藏间09健身房10小会议室11卫生间12休息室13楼

11、梯05图5KTV图2 二层平面图图6 洽谈室图3前厅衬托“海派”的清新雅韵,极致地呈现在餐厅包间和KTV小空间的设计中(见图4、图5)。在洽谈室和品酒区的设计中,以清淡素雅的色彩基调彰显海派文化的风格雅韵(见图6、图7)。整体空间设计上结合黄埔江景,更加体现出海派文化兼容并包的设计语言。图7 品酒区的海派设计语言,应用于商业会所空间的设计中,从而为商业会所空间提供具有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设计思路。参考文献1宋怡芳.基于海派文化特色的旗袍会所设计探究 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 0 2 1.图4餐厅包间5结语海派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彰显江南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还不失现代特性,在发展中演变出独有的文化韵味。将海派文化元素进行凝练,概括为兼容并蓄2田倩茹.上海石库门建筑室内改造再利用研究 D.上海:上海大学,2020.3王雨薇.新海派建筑语言的整理和创新设计研究 .艺术市场,2 0 2 2(10):88-89.4蒋夏基于禅宗理念的养生会所空间设计研究 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 0 2 0.5刘芸希,运动养生在康养产业中的发展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 1.攀枝花学院学报,2 0 19(2):7 6-8 1.1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