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均数教学设计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七小学 殷兴明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91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自主探究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等数学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能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
2、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数的意义。师:同学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师:和你们一样,我们班上的周祁然、邓力歌、就在上星期,他们二人相约进行了一场“1分钟投篮挑战赛”,由我当裁判。怎么样,想不想了解现场的比赛情况?师:首先出场的是周祁然,他1分钟投中了6个球。可是,周祁然对这一成绩似乎不太满意,觉得好像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想再投两次。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同意他的要求吗?不过,周祁然后两次的投篮成绩很有趣。(师出示周祁然的后两次投篮成绩:6个,6个。生会心地笑了)师:还真巧,周祁然三次都投中了6个。现在看来,要表示周祁然1分钟投中的个数,用哪个数比较合适?为什么
3、?师:邓力歌1分钟又会投中几个呢?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师出示邓力歌第一次投中的个数:4个)师:如果你是邓力歌,会就这样结束吗?为什么?师:正如你们所说的,邓力歌果然也要求再投两次。不过,麻烦来了。(出示邓力歌的后两次成绩:6个,5个)三次投篮,结果怎么样?师:三次成绩各不相同。这一回,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邓力歌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生:我觉得可以用6来表示,因为他最多。生:我不同意,周祁然每次都投中,6个,所以用6来表示他的成绩。但邓力歌另外两次分别投中4个和5个,怎么能用6来表示呢?师:也就是说,如果也用6来表示,对周祁然来说生:(齐)不公平!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生:可以用5来表示,因
4、为4、6、5三个数,5正好在中间,最能代表他的成绩。师:不过,邓力歌一定会想,我毕竟还有一次投中6个,比5个多1呀。生:(齐)那他还有一次投中4个,比5个少1呀。师:哦,一次比5多1,一次比5少1生:那么,把6里面多的1个送给4,这样不就都是5个了吗?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移完后,邓力歌每分钟看起来都投中了几个?生:(齐)5个。师:5能代表邓力歌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吗?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总数量除以总份数”等方法,得到相同的数,这个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平均数,让我们来一起认识它吧。(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求平
5、均数的方法师:我最喜欢并且最拿手的体育运动也是篮球,他们比赛后,我也试了一下身手。不过,前3次投篮情况不是很好,我投了4次,成绩同样各不相同。这一回,又该用几来代表我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1)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预设:1、移多补少,2、数据总和除以总份数。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练习纸上画一画,移一移,直观的看出平均数,也可以笔算求出平均数。(2)汇报交流,理解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师:13怎么来的?预设:1、移多补少。学生口述,老师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这种方法对吗?你是怎样想到这个方法的?13是老师的
6、真实投篮个数吗?引导学生说出13不是真实个数,而是老师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 2、数据总和除以总份数。(12+11+14+15)4=13(个),你能说一说算式的每部分是什么意思吗?(3)对比异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体会,无论哪种方法都是使原来的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基础应用书92页做一做12、巩固提高书93页例2怎样来比较他们的成绩呢?(预设:用总个数比较,用平均数比较)为什么用平均数来比较?(因为男生比女生多一人)怎样求各队的平均数?(先求每队的总数,再除以每队人数)四、 全课
7、总结:你有哪些收获?五、拓展升华前两天,老师从最新的健康报上查到这么一份资料。(师出示: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1岁)师:可别小看这一数据哦30年前,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只有68岁。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生: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比原来长了。师:是呀,平均寿命变长了,当然值得高兴喽。可是,一位70岁的老伯伯看了这份资料后,不但不高兴,反而还有点难过。这又是为什么呢?生:我想,老伯伯可能以为平均寿命是71岁,而自己已经70岁了,看来只能再活1年了。师:老伯伯之所以这么想,你们觉得他懂不懂平均数。你们懂不懂?既然这样,假如我就是那位70岁的老伯伯,你们打算怎么劝劝我?生1:老伯伯,别难过。平均寿命71岁,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只能活到71岁。如果有人只活到六十几岁,那么,你不就可以活到七十几岁了吗?生2:老伯伯,我觉得平均寿命71岁反映的只是中国男性寿命的一般水平,这些人中,一定会有人超过平均寿命的。弄不好,你还会长命百岁呢!生3: 师:走出课堂,愿大家能带上今天所学的内容,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