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与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6301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2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与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与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与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当下意识形态问题越来越受国家重视,高校也在不断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和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和时代价值,蕴含着爱国主义思想情怀和深厚文化底蕴,其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的革命精神。本文以传承红色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以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别山精神、愚公移山精神为主的河南地方特色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英语课程建设的路径。关键词:地方红色文化;课程思政;高校英语课程;河南精神 引言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青年,特别是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青年大学生既是家庭的未来

2、,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身上肩负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肩负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大力弘扬与传承红色文化,充分发挥其思政价值,创造性激发其教育作用,是新时代社会各界必须正视的重点问题10。高校应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2-www.ivypub.org/erf 河南是一片红色热土,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且底蕴深厚。利用红色文化优质资源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崇高理想信念、坚定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自强不息的高贵品质,能够增

3、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牢记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还可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9。充分挖掘利用河南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激活并合理开发各类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是保护、传承、弘扬河南红色文化的必然要求,也能够更好地促进河南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然而目前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如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不高,对红色文化认知不足,思政工作队伍红色文化素养有待提升,对红色内容讲解较浅7;相关部门对红色文化蕴含着日人文精神和思想理念认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认同感较低,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学生参与表面化、实践方式简单化和教学

4、组织形式化等问题6。本文旨在探索传承红色文化视角下,河南地方特色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以期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从而让高校学生在学习外来文化时也对自身文化价值充满肯定,能够用英语讲好河南故事。1 河南精神 1.1 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是几十万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为解决吃水问题,在艰苦条件下奋战 10 个春秋创下的人间奇迹。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红旗渠精神是在修建红旗渠的具体实践中孕育出来的,同时是支撑红旗渠精神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内核。红旗渠是实现中国梦的典范,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民族精神,弘扬社会

5、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资源11。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考察时强调,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1.2 焦裕禄精神 关于对焦裕禄精神基本内涵的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其新的内容。2009 年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时,将其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焦裕禄同志,1962 年担任兰考县委书记,带领着全县人民努力奋斗,克服了兰考地区严重的“三害”困难:内涝、风沙和盐碱,最终改变了兰考的贫穷面貌。19

6、64 年 5 月 14 日,焦裕禄同志积劳成疾,因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年仅 42 岁。焦裕禄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助群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严守党纪党规,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子女和亲属谋取任何好处。焦裕禄 同志以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公仆形象,成为河南人的典型代表4。1.3 大别山精神“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大别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巨大的精神价值,永不过

7、时。1921 年至 1949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在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斗争,创造了“28 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用鲜血和生命锻造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对党忠诚、威武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8。1.4 愚公移山精神 愚公移山作为一则寓言故事,最早出现于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挡住了愚公一家,为了打破-53-www.ivypub.org/erf 阻挡,虽已九十高龄,但是愚公仍率领子孙坚持不懈地移山,凭借子子孙孙的努力,最终成功“移山”。愚公移山的故事经毛泽东同志的阐发,愚公移山精神上升为

8、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奋斗。愚公移山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精神,是寓言故事、传统文化、领袖论述、民族精神、党史演进等的长期互动和高度融合,其表达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理念契合了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5。这是我们民族的故事,也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中国人民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抗日战争时期。河南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中原文化和红色文化,高校学生数量居于国内前列,但是通过对河南某高校青年学生的调研发现:大学生群体对河南地域文化有了解但不深入、不全面,获取地域文化的途径以新媒

9、体为主要方式;对河南精神文化的知晓度存在差异,对愚公移山精神的熟知度低于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17。青年学生是民族复兴大任的主要力量,是文化自信的主要传承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高校英语课程在开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地方特色红色文化在高校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融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2 国内红色文化方面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学者侧重于研究红色文化对于文化自信的积极推动作用,胡燕研究表明“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有利于传播红色文化,坚定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自信”6;陈学功则强调“如何抢抓机遇、加快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已成为应当高度关注和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2。陈

10、健萍研究指出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高等教育至关重要1。魏雪梅、曹阳飞6也强调高校层面应提升价值引领力,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在大学生层面需着力增强红色文化传承人主体意识。汤佳伟、赵丹研究表示红色文化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红色文化的精神意义在某些方面的实际具体意义亟待进一步深入15。在思政教育方面,彭艳指出“把红色文化切实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12;尚天钰则研究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适时采用“情境+思政”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13。对于英语课程中融入红色文化的研究,苏婷婷

11、、崔悦认为高校英语教学主要培养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全面应用型英语人才,高校英语课程融入红色文化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和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14。然而,对于创新思政教育与地方特色红色文化尤其地方红色精神结合的研究尚需深入。本文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河南四大精神与高校英语课程建设的融合发展,对于创新利用地方特色红色文化开展课程思政也更具现实意义。3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 3.1 强化教师红色文化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提升对河南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能力以及自身文化素养,了解河南红色文化的历史与内涵,实地参观调研河南红色文化景点,搜集河南红色文化内容相关的英文翻译,并整理成系统的资料,充实

12、授课内容。红色故事是最生动的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将红色故事中蕴含的精神养分转化为独特的教学资源,既是传承好红色基因的关键所在,也是上好大思政课的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故事化”、“情景化”的教学模式,将红色故事贯穿于线下课堂教学、网络平台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感悟中国共产党自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感受革命英雄用崇高信仰铸就的时代忠诚。3.2 强化学生在课程思政中的主题地位 红旗渠精神等红色精神是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的自觉践行,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引漳入林”的做法不仅体现了我们

13、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54-www.ivypub.org/erf 旨,也把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群众路线融入了红旗渠精神。高校英语课程可以增加大学生的实践课程,将地方文化贴近学生生活,能够让学生方便看到、听到、了解到、感受到并悟到,例如走访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实地参观红色革命旧址,深入了解红旗渠精神,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用英语讲述红旗渠精神的历史等。通过拉近学生与地方历史文化、红色历史的距离,充分激活学生在课程思政中的能动性和主人翁意识,提升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将地方特色红色文化进入实践教学,也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服务当地经

14、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3.3 线上线下相结合,运用新媒体传播地方特色红色文化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互联网是他们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不断创新教育内容,积极研发学生感兴趣的红色文化网络精品学习平台资源促进河南红色资源进英语课堂,如制作英文版微课,让学生收集资料,以 PPT 或录制英文版的红色文化短视频宣传片等形式进行展示,培养学生对河南红色文化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河南红色文化的理解,从而促进河南红色文化的传播,让红色文化与时俱进“活起来”3。4 结论 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下,要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仅依靠思政课程来完成,教

15、师应创新授课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易接受且的方法融入到不同的课程中,尤其是英语课程。将地方特色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本土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既是课程创新的需要,也能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丰富学生对河南红色文化知识的了解。参考文献 1 陈健萍.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底蕴与应用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10):2 陈学功.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擦亮新蔡文旅名片J.人大建设,2021(12):20-21 3 付聪聪.河南红色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应用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3(03):109-111 4 宫留记.河南精神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6、),2012,28(06):52-53 5 韩艳.愚公移山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研究J.济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03):78-82 6 胡燕.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价值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0):47-49 7 黄建军,陈群.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J,活力,2022(22):27-29 8 黄蓉生,丁玉峰.习近平红色文化论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9):3-8 9 李敬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创新性应用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研究,人民长江,2022,53(12):259

17、 10 李培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育人的路径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23,43(02):86 11 马海丽.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立足地方特色文化建设课程思政的路径分析以安阳市为例2020,3(19):39-41 12 彭艳.解析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传承的价值与途径J.陕西教育(高教),2019(08):14-15 13 尚天钰.高校思政教育“情境+思政”教学模式探究J.甘肃教育,2022(02):14-18 14 苏婷婷,崔悦.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融入红色文化的路径探讨J.高等药学教育研究,2022(04):14-17 15 汤佳伟,赵丹.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合理运用再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53 16 王香莲.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才智,2023(07):74-77 17 魏雪梅,曹阳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研究J.发展,2022(05):60-63 18 岳鹏珍.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析以河南三大精神文化为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36):93-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