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12文艺杂谈文艺杂谈昆剧是在明清地方声腔戏曲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脱颖而出的,它被后世誉为“百戏之祖”。昆剧在明中叶到清中叶间大盛,清中叶以后则日渐凋零衰落,清末难以为继。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昆曲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标志着它在二十一世纪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昆剧发展历经沧桑起伏,以之于清中叶后逐渐衰微的情况为鉴,亦可为当下昆剧发展指引方向。其衰落之因有:艺术风格过于雅致而脱离群众;缺乏原创作品以及演出模式过于老套;演出机制的不完备;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并非仅仅封存在于历史,当代昆剧的传承发展同样面临着上述问题:传统昆曲表演美学风格与现代
2、人的审美之间存在一定距离,那么如何拉近这种审美距离?老戏在舞台上重复上演及固化演出模式有时会给人以乏味感,如何消除审美疲惫?怎样将当代艺术表演机制融入昆剧表演使之焕发新鲜气息?各种舞台艺术盛行的当下,传统戏曲的优势在哪里,观众为何要选择观摩昆剧?昆剧是否需要融于时代?基于这些疑问,昆剧从业者们寻求到的一条解决路径就是创作新编戏,但需要清楚的一点是新编昆剧并不意味着要将传统剧目彻底抛诸脑后,相反,继续推演优秀传统剧目继承其艺术形式与精神风貌的同时,融入新的时代因子,并努力创作类型多样的新编剧目,才是昆曲在新时代真正的复兴之道。“融合”是当今时代主题,新编昆剧身上也体现了“融”的特征。在文学层面,
3、它体现了戏曲文学内部及之与其他文学文体的交流借鉴;思想内涵上则有融于当今时代精神的一面;舞台呈现方面则将传统与现代融合。新编昆剧激发了昆剧的活力,也显示了它在未来发展的某种可能。江苏省昆剧院版浮生六记以不落窠臼的情节、浓厚的情感力度、新颖的表现形式、浪漫的美学风格将昆曲之情、之美发挥到极致,由此赢得观众青睐。它的问世引发了笔者对当下新编昆剧创作实践的思考。在省昆浮生六记身上可以看到昆剧的守正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对当下新编昆剧创作具有启示意义。一、戏曲文学文体内外的吸收借鉴戏曲与文学联系紧密,戏曲剧本本身就是一种文体,它又向其他文体汲取养分,诗词、小说、史传文学乃至神话传说都是戏曲剧本创作
4、的来源,它们的艺术特质与表现方式也深深影响着戏曲剧本创作。省昆浮生六记剧本改编自清代文人沈复的自传性散文浮生六记。浮生六记主要记载了沈复与其妻芸娘的爱情生活,它是讲情的,也是美的、雅的,与昆曲之精神不谋而合。“既无某些文言文的晦涩板滞,又取文言文的典雅简洁;既富有诗般的美感,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形成清新典雅、优美生动的独特风格”1,其艺术特征与美学风格彰示了将之改编为昆曲剧本的可能性。但其改编也面临一大问题:浮生六记是一部三万字左右的作品,其中各卷仅坎坷记愁具有一定故事性,要将其改编为敷演情节的戏曲作品则稍显吃力。编剧罗周面对这一问题所采用的方式是在确定主题之后将原作重新整合,在戏曲文学内部
5、借鉴元杂剧的形式并增加一折将其浓缩成五折,外加一余韵,包括:盼煞回生诧真 还稿 纪殁 余韵。在角色上除了设置主要人物沈、芸外,还设置了与情节相关的沈母、王婆、张禹门,增当下新编昆剧创作实践前沿思考以省昆版 浮生六记 为例周思雨(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 200234)【摘要】清代文人沈复自传性散文浮生六记近年来被改编为昆剧上演。江苏省昆剧院版浮生六记以不落窠臼的情节、浓厚的情感力度、新颖的表现形式、浪漫的美学风格将昆曲之情、之美发挥到极致,由此赢得观众青睐。它的问世引发了笔者对当下新编昆剧创作实践的思考。新编昆剧想要立足于当代,那就必须融于当代,同时也不应当丢失其本身的艺术特质。在省昆浮生六
6、记身上可以看到新编昆剧的守正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其中包括:戏曲文学文体内外的吸收借鉴、思想内涵与当今时代精神相融的一面,舞台呈现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但该剧的创作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如体制、篇幅短小进而难以容纳原著复杂内涵,宣扬符合当代价值观念的情之不朽却抹杀掉了除情外的其他内涵。【关键词】新编昆剧;省昆;浮生六记【作者简介】周思雨(1996-),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633(2022)22-00010-030102022.12文艺杂谈文艺杂谈加了新人物半夏。全剧一开场,芸娘便已离世
7、,沈复一边回忆着他与芸娘过去的点点滴滴一边写作浮生六记并最终在绝望中记下芸娘之死,罗周以此作为主要情节走向。但故事又不止于此,在沈复的写作中芸娘“复生”了,由此故事分为虚实两条线,双线相互交织,从而使全剧充满奇幻诡谲的色彩。全剧基本遵循了“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的创作原则。这一剧本创作,不仅有对浮生六记这一自传性散文题材与艺术特质的吸收,还借鉴了元杂剧体制,甚至还运用了当代影视作品时间观念,如罗周所言:“我们经常在电影中看到时间循环如土拨鼠之日 恐怖邮轮等等,主人公为打破周而复始的循环做出各种努力,可我从未在戏曲舞台上看到过类似的概念表述。今次便在纪殁里做了大胆尝试,让芸娘被永远困在
8、她死亡的那一天,不断死又不断生、不断生而不断死,能打破该局面的是沈复,但他若想将她从无尽的垂死之痛里解救出来,就需要做出永诀的巨大牺牲”2。这部昆剧新剧本的出现是戏曲文学文体内外部交流的结果,它的身上彰显了昆曲新编戏剧本创作的一种方式。但它又并非尽善尽美之作,剧本载负量过小、复杂内涵损减等都是它遗留的问题,所以这类以文学经典改编的昆曲新编戏在其剧本文体内外进行交流以创造新内容、新形式给予观众以新鲜感时,是否应当遵循原作基本框架建构,努力保留原作复杂深刻的精神内核才是当下创作者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昆剧想要焕发生机,其剧本内部及剧本与其他文学文体的交流是必然的,但是这种交流过程并不应该只是形式上
9、的简单吸收,努力让形式服务于内容才能创造出经得住时间检验之经典。二、与当代精神融与不融的思想内涵罗周在将沈复浮生六记删减重整之后,其思想内涵也有相应损失。她保留原著对“情”的书写,并将之浓缩为超越生死的不朽之情,这种情符合当代价值观念。原作中沈复与芸娘伉俪情深,于是罗周在创作剧本时依然以情感为戏剧内部张力以推动情节发展,以沈复为悼亡妻子而写作浮生六记呕心沥血的过程并通过文学这种形式将爱情化为不朽为题旨,由表现情的具体内容转变为歌颂使情得以不朽的文学形式并随着文学写作时回忆的涌现来交待情的内容,加深了原著“情”的表达。但是如果将之与原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思想内涵方面除“情”以外的内容全然丢失,而
10、这一部分丢失的内容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具有现代色彩,彰显了这部作品的进步意义。首先是芸娘现代女性精神的丢失。沈复笔下的芸娘虽身处封建社会,但她已经具备了现代女性色彩。在沈复笔下,她是一个有趣的女孩子,如当沈复说她与白字有缘时,芸娘开玩笑道:“恐将来白字连篇耳”3。她还是一个不拘封建制度束缚的女性,化女为男一睹水仙庙灯会之盛。想游览太湖,便托言归宁与沈复同往,“今得见天地之宽,不虚此生矣!想闺中人有终身不能见此者!”4她有着对外部世界的向往,甚至还有一般闺中女子没有的豁达胸襟,“惜卿雌而伏,苟能化女为男,相与访名山,搜胜迹,遨游天下,不亦快哉!”5但罗周剧中芸娘,其现代性色彩却全然不见了。如写:“
11、她短短长长影随身,浑不似泉下客出幽冥。妙庞儿娇臻臻艳若桃杏。芸姐啦!死生比并,粉骷髅搓挲入我襟”6,“妖也罢、鬼也好,梦也罢、幻也好,这身畔俏媚、怀中香软,正是你嫡嫡亲亲的芸姐、我娇娇楚楚的妻啦”7,“摇摆金莲,泄漏三寸夭娆”8。而沈复在描写芸娘外貌时则另一番形容:“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9,更加强调她的精神气貌。剧中之芸娘还丢失了原作中的个性、才气,只余下了对沈复痴情,她伴随沈复写作生死,“奴家不怕!则怕我死之后,沈郎思奴念奴、不得相见,茕茕孑立、何等凄凉!”10她已然成为男性附属品,没有了原作中的生命张力。其次是现实主
12、义精神的损减。文学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虽然历来人们谈及浮生六记第一印象往往只在沈、芸间的闲雅诗意,但背后也不乏苦痛。在坎坷记愁一卷中,作者用平淡静默的语调叙述诗情画意生活之后潜藏的艰辛,使人读之不胜唏嘘。但罗周在改编之时,却将原著现实笔墨大量删减,对沈、芸饱经磨难的人生只字不提。原作的现实主义精神首先体现在它反映了沈复所处时代的世态人情。坎坷记愁一卷开头便写到:“谚云:处家人情,非钱不行。先起小人之议,渐招同室之讥。”11其中包括封建大家族父母、兄弟、姑翁、妻子之间的真实关系。芸娘因种种误会猜忌失欢姑翁直接导致其受到驱逐,重病在家中时“唤水索汤,上下
13、厌之”12;沈复之弟的自私冷酷;沈复与父母间也几乎难见温情。这种封建家族内部剑拔弩张的关系体现了儒家伦理在封建社会晚期面临崩解的情貌。罗周剧中对沈家这种情况只进行了简单化处理,父、兄不存,母亲则俨然一位慈母。半夏是罗周创造出的一个新的女性人物,据罗周所言是想要表达:“所谓爱情,除了沈复、芸娘之缠绵缱绻外,还有另外的丰富形态,另一方面,我也想说,浮生六记很好,可好的不只在书中,有了现实温柔的爱护,才有艺术纯粹的深浓。”13在成全了半夏对沈复之爱及对沈、芸深情的欣赏之后却损害了芸沈的爱情深度。原著中芸沈二人的悲剧实则是封建社会下层文人家庭悲0112022.12文艺杂谈文艺杂谈剧的缩影。在原著中可以
14、看到芸沈的闲情雅致,但在这份闲雅外,更多的则是处处潜悲辛的生活。寄居锡山华氏时的乐趣是在经历了与子女间生离后;于萧爽楼中落脚同样是芸娘遭遇翁姑厌弃后不得不离家所致;萧爽楼中生活的慷慨豪爽、落拓不羁,背后则是芸娘的俭省持家,有时更是典钗置酒为沈复及友人谋得一时之乐。长期漂泊在外,几次寻亲求友,沈复几至命丧于途,芸娘也因身体多病,又加上数次经历人间至痛并多思多率,最终死于赁屋。造成如此悲剧的原因除了芸沈夫妻不善于处理家族人际关系外,更重要的是经济收入的不稳定,经济加重了芸沈二人的坎坷,这是当时封建社会下层文人所面临的普遍性难题。然而在剧中,他们的悲剧只被简单化为了生死相隔的爱情悲剧。罗周创作时对情
15、的宣扬值得肯定,但为实现她所理解的情而将原作复杂内涵阉割,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基于传统文学经典改编的昆剧新编戏究竟该如何创作的问题。三、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舞台呈现现代剧场诸方面与传统戏曲演出环境存在差别,戏曲艺术想要在当代继续发展势必需要将自身融于现代舞台,但是融于不等于完全丢弃其传统程式,利用新兴科技发挥其自身艺术特质,使其既保有传统特色又融入新的时代气息。省昆浮生六记既有对传统舞台呈现的保留又利用现代科技将昆曲之诗意美、朦胧美、服饰美、音乐美发挥到极致,全剧美轮美奂。在舞台布置上省昆浮生六记仍采用的是传统的两椅一桌子,但在开场时却用幕布将之暂时遮蔽起来,在半透明水墨幕布掩映之下具有一种朦胧美
16、。桌椅背后是行书字体的背景设置,和全剧的“写作”主题一致,具有一种诗意美。道具的使用上比较有意思的是白绫,它先是随着芸娘出场在背景屏幕中摇荡,而后又随着沈、芸感情的深入实体化为一条真实的白绫从空中飘过。白绫是情的象征,背景中的白绫象征着虚幻的芸娘,而真实的白绫则象征着无论芸娘是虚是实,她对沈复之情都是真切的;除情的书写外,白绫的出现也与全剧虚实交替的美学风格一致。在舞台色调的选用上则以冷色调为主,布景着重于空,灯光柔和自然,配合全剧风格融于当代极简审美。舞台诸要素的配合在整体趋同的同时也注重变化,绝不会使观众陷入审美疲劳。如在灯光的使用方面虽然总体上自然柔和,但也注意到了不同抒情场次使用不同色
17、调,水仙庙观灯时场面便光怪陆离,使观众眼前一亮。在音乐伴奏方面,不仅使用了传统的丝竹管弦乐,还用了大提琴、小提琴、竖琴等西洋乐,尤其是当男女主人公爱情发展到至深至浓之际,竖琴空灵优美的声音扬起,观众随之进入沈、芸情感世界。服饰上为符合全剧艺术风格对传统昆剧行头作了很大的创新,在保留传统戏服基本形制同时对花纹装饰等作减法。谢幕的设计也是别具匠心,生旦外着白色纱质大袖衫,内着淡粉色交领上襦与褶裙,以对称式形式返场,伴随着干冰制造的烟雾缭绕的效果,美轮美奂。此外,每折迁场时昆曲名家石小梅的吟诵也是该剧的一大特色,按照罗周的说法,吟诵一是为对剧情做总结,二则是因心中情感汹涌以至于不得不宣泄。【尾声】往
18、往吟诵两遍,呈现出了一种绵延不绝之势,达到了宣泄情感与总结剧情的预期。在总体舞台呈现上省昆浮生六记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既保留了传统昆曲的古典雅致,又将现代美学风格融入其中,将昆曲之美发挥到极致,这一点为当下新编昆剧舞台提供了极强的借鉴意义。四、结语昆剧作为一门古老剧种想要在当代复兴离不开剧本、舞台呈现等方面的创新,新编昆剧作为昆剧艺术领域新的产物,它的出现昭示了昆剧在未来发展的某种可能。“融合”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新编昆剧创作实践离不开“融合”,其剧本文体内部及之与外部其他文体的融合,思想内涵与时代思潮的融合,舞台呈现上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所创造的具有现代生命力的传统艺术为其价值的生成提供了契机。“昆曲的现代性发展首先是内容上的创新与发展,而昆曲内容上的创新主要应落实在昆曲剧目的建设上,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为今天的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昆曲剧本,这是延续昆曲的舞台生命力的关键。”14参考文献1张苏榕.浅论的艺术魅力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213罗周.一梦浮生归去来昆曲浮生六记创作小札J.上海戏剧,2019(4).34591112沈复.浮生六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5+12+9+2+25+27.67810罗周.昆曲浮生六记.上海戏剧,2019(4).14俞为民.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J.艺术百家,200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