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当前海外华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基于海外华校管理者的调研.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3596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海外华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基于海外华校管理者的调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当前海外华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基于海外华校管理者的调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当前海外华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基于海外华校管理者的调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3期No.32023华文教学与研究TCSOL Studies总第91期Sum No.91收稿日期2022-06-29作者简介白娟,女,北京华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华文教育、语言政策与规划。电子邮箱:。1.引言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汉语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华文教育因此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各国政策对华文教育的发展表现出利好,华侨华人创办了为数众多的华文学校,教学对象也从华裔扩大到非华裔,汉语进入一些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华文教育呈现出生机。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华文教育存在相当大的异质性,在发展历史、经营方式、学校性质、教学对象、教学目标、

2、教师、教材、发展方向等各个方面表现出多元化特征。这些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对华文教育的需求,也受到当地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此外,在现有形势下,所有的华教机构都在主动或被动地面临市场的考验,政策和市场的开放性刺激了人们对华语的需求,同时也对教育机构提出更高的标准,多样化的需求催生个性化的语言教育服务。对华文学校来说,准确把握当地社会的华文教育需求,找准自身定位,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争取外部支持,以及做好最为关键的教学工作,是关系学校存续的问题。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华文学校也经历了生存性挑战。面对闭校、生源流失等现实考验,华校是否能够迅速应对,转线下为线上,留住生源和师资,同时保持教学

3、质量,是华校的主要课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海外华校管理者为调研对象,共同探讨华文学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途径。2.调研设计2.1 深度访谈我们以海外华校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对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厄瓜多尔等国的十几所华校和华教机构的管理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在访谈对象的选取上,我们特别注意了不同类型华校的区别:(1)全日制华校与周末制华校;(2)老牌华校与新兴华校;(3)个体所有型华校与集体所有型华校;(4)小型华校(补习班)与中大型华校等等。这些华校的所在国对华文教育和华校的态度、政策以及华语在当地的语言声望也因时因地而不同,由此我们希望较为全面地了解不同类

4、型华校的发展需求。访谈内容重点围绕华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发展机遇展开。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华校当前面临的发展问题,特别是疫情以来华校当前海外华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基于海外华校管理者的调研白娟(北京华文学院华侨华人与华文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2206)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海外华文教育;转换应用;市场化;本土化;多方联动摘要 本文就当前海外华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华文学校管理者展开深度访谈,结果表明,当前华校仍然面临政策环境、“三教”、教学硬件和管理梯队建设等多方面问题,华校的自我提升和开拓创新是其持续发展的根本。针对当前形势和调研结果,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厘清华文教育中不同参与主体的定位,鼓励华

5、文学校探索市场化和本土化,重视华语的基础理论研究,重视研究成果的转换应用,多方联动、统筹规划等可持续发展建议。中图分类号H1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174(2023)03-0006-086的发展状况、问题及应对措施;二是华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长远规划;三是华校管理者对华校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访谈时长均在 1 小时至 2 小时之间,我们将录音进行转写后整理,得到近 20 万字的文本,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对象和依据。2.2 文献研究本文的研究材料也来源于以往的研究文献以及202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举行的各类线上华文教育研讨会,以及一些地区性的华文教育研讨会等。我们从与会的海外华校教师和校长发

6、言以及国内外学者的发言中获取了大量一手信息。3.调研结果与分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同华校管理者关心的问题侧重点不同,取决于学校的性质、历史、发展状况、现实需求、未来目标或是校长本人对上述问题的理解。总体而言,受访者提到较多的问题有以下几点。3.1 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政治因素以及语言教育政策对华校发展的制约问题华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在注册、招生、升学等方面的政策也不同,这些都与华校发展密切相关。如全日制华校一般历史较长,从体系和发展模式上较为成熟,教师和管理队伍比较完善,在当地和华人社会享有较好声誉,但是由于政策影响,其地位在国民教育中地位不高,因而整体发展受影响。在日本,

7、全日制华校没有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严重制约了学校发展。再如马来西亚,华文学校虽然在国民教育体系之列,但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华文教育整体发展状况不佳。马来西亚 C 校长在访谈中谈到师资问题时就指出,当地华文师资由政府统一招录,且条件较高,导致申请的人数甚至少于预定名额,能通过考试选拨的人更少,造成师资不足。与全日制华校相比,周末制华校的情况更为复杂,部分华校能够得到所在国政府的资金支持,如澳大利亚的一些华校;大部分华校则多是自力更生。有的校长认为,在现有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华校能做的是尽力改善华校生存的小环境,如拓展生源、改善教育教学的软硬件等。3.2“三教”问题教师、教材、教学法是国内研究提及最

8、多的问题,也是海外华文教育的“痼疾”。多年来,国内在这方面予以大力支持,问题的焦点在于“三教”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需要,但是大多数华校还没有能力研发本土化教材。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重内容轻方法,忽视了教学对象的特点和需要。目前师资培训的主要内容还是教学法,而实际上好的教学法就是“因材施教”(郭熙,2017)。一位校长指出,虽然国内派了很多教师、志愿者赴海外从教,但是任期有限,对当地和学校情况往往来不及了解就离任了。特别是疫情之后,大批外派教师、志愿者和在当地华校兼职的留学生无法回国,华校师资不足,华校师资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华校在教师培养方面还是要自力更生。在师资培训方面,每年派出

9、大批的师资培训小组,赴海外面授,授课内容主要涉及教学相关的语言学、语言教学法、中国文化知识与技能等等。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远程培训也成为近年来较受欢迎的培训方式。受新冠疫情影响,华文师资培训均以远程方式进行,线上师资培训成为主流。但培训渠道和资源趋于饱和后,海外华校颇有压力。在调研中,受访者提出了师资培训中出现的几个问题:首先是培训课程多而繁,令人应接不暇。一位校长说,各类师资培训的资源和平台确实让华校迅速成长起来,但是感觉缺乏统一协调和系统性,存在零乱、同质的问题,而华校教师大多兼职,无力消化这么多的资源。有这种想法的校长和教师并不止这一位,从某种程度能反映目前国内华文师资培训的现状。

10、其次,培训的内容不能完全切中当地实际。大部分培训并非定制型课程,没有深入考察受众的需要,而是培训方凭经验安排。校长们认为,有的培训内容和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的师资培训已经有定制课程,说明培训双方都在做出努力。3.3 硬件问题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华校管理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尽管“三教”等问题是华校发展最突出的制约因素,但是对某些华校管理者来说,只要学校有场地、生源、教师,能基本保证华校的运转,那么其他问题都可以慢慢解决。一位英国的华校校长表示,其所在华校的主要问题与教学无关,而白娟:当前海外华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7华文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是受制

11、于教学设施的局限,因为该校租用公立学校校舍,但是后者的要求极为严格,在校舍使用方面对华校有诸多条款规则,因此华校无法使用更为先进的教学设备去提高教学质量。长此以往,华校的日常教学和长期发展受到极大影响。特别是疫情以来,很多华校生源流失,无力承担校舍租赁、教师车马费等支出,只能暂时闭校。因此,有固定的校舍,对华校管理者而言无疑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德国、厄瓜多尔等国华校的校长饱含喜悦之情地讲述其所在华校有了固定校舍之后获得的全面发展,可见校舍等硬件对华校的重要性。3.4 管理梯队问题几乎所有的老牌华校校长都提到同一个问题:如何找到合适的继任者?东南亚等地区的华校一般历史较长,数十年甚至百

12、余年来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数代华侨华人呵护下成长起来,这其中支撑一代代华文教育工作者们坚持下去的是对本族语言文化的情感和信念,因此在老一辈华教人士中我们发现“奉献”“爱心”“无私”等这类字眼出现得很多。在有的华教人士眼里,华文教育应当是为整个华人社会谋福祉,是公益性事业,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还有一类华校是八十年代以后出国的一批新移民办起来的,这类华校创办者同样秉着传承语言文化的初心创办起当地较早的华校,既经历了最初的草创时期,也借助了新时期以来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汉语热的东风,将华校逐渐发展成熟。这一批新移民的华校主要以个人名义在当地注册,从性质上来看属于私有,但华校的教育也得到当地华人族群的支

13、持,含有族群公益活动的成分。华校校长一般首先要熟悉学校的运营管理,懂教学,因此绝大部分校长都是从教学队伍中逐步选拔出来,不能靠类似“职业经理人”的方式聘请。一位校长明确表示,华校的管理者,除了熟悉中外两地的文化,要精通教学,也要有开拓精神,兼具教育能力和管理能力,还要有沟通协调能力。此外,必须有奉献精神等等。以上表明华校对管理者要求较高,而现实是“青黄不接”。澳大利亚的Z校长特别指出,创办较早的华校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即其管理者多接近退休年龄,难以找到合适的继任者来管理华校。随着校长们年龄渐长,需要退休时,往往要考虑继任者的问题,特别是那些以私人名义注册的华校,校长在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学校的后续

14、发展问题,而在这方面他们往往缺少可以借鉴的经验。因此在谈到发展趋势时,Z校长表示在考虑学校的转型问题。从另外的角度来看,新时代海外华侨华人在所在国的职业和个人发展方面具有比上代人更大的优势和更多的选择,加上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使其更多地从经济方面考虑职业选择。4.华校的自我探索近年来,中文科目进入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体制内学校,人们认为是融入主流的象征。国内相关机构给予了极大支持,在经费、教材、教师、交流等方面提供有力外援。在访谈中,受访者均表示祖籍国在经费、教材、师资、文化活动等各方面的支持令华校受益良多。受访者表示,国内提供的师资培训课程让参训教师的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特别是在师资培训条件有限

15、的国家,国内提供的培训为华文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一位马来西亚校长提到,虽然当地政府也为华文师资提供培训机会,但是此类培训是面向所有语种的,不能满足华文教师需要,来自中国的培训应当是部分弥补了他们的不足。但随着华文教育发展的进一步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仅仅“输血”是不够的,不少学者也提出要变“输血”为“造血”。为此国内相关高校开设了华文教育专业,着力培养本土师资;也有各类面向海外华文教师的短期培训,旨在帮助本土教师提升教学水平。部分海外华校已经在探索如何自我“造血”,积极寻求具有自己特色的师资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特别是疫情以来,原有的“输血”渠道向海外输送外派教师、开展面授培训、

16、文化活动等中断,很多华校因师资短缺,很多课程无法开设,甚至面临教学体系瘫痪的困境。因此,在外援中断或无法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华校必须想办法自救以渡过难关。华文学校在实践中总结出不少经验,不少学校已经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模式和运营模式。4.1 重视华校发展生态的创建新时期以来,多数华文学校在所在国社会的发展环境相对宽松,华校也十分重视协调华校与当地社会各界的关系,为自身发展营造良8好的氛围,获得多方支持。如:对外重视与所在国社会的关系,突出公益性;重视与所在国华人社会、社区以及祖籍国的关系;对内重视师生关系、教师关系以及学校与家长的关系等等。新冠疫情发生后,很多华校不能正常开学,面临生存性危机

17、,必须多方面下工夫才能维持学校的基本运转。首先,华校成为联系当地华侨华人社会乃至当地社会与祖籍国的重要纽带,在积极组织捐赠、发放抗疫物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少校长介绍了本校在疫情期间积极组织募捐,参与当地社会各界的抗疫情况。其次,及时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通过网络教学实现“停课不停学”,维护了与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再次,加强校内的网上教研,积极探索网络教学途径,迅速积累了丰富的远程教学经验,锻炼了教师队伍,增强了凝聚力。4.2 打造校本特色的师资培训体系目前欧美一些华校师资培训的基本构成是:“校内教研活动+所在国语言教学相关组织的师资培训+中国国内相关机构的师资培训”。受新冠疫情影响,华文师

18、资培训均以远程方式进行,线上师资培训成为主流。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各级侨务院校和机构、相关高等院校组织的各类线上师资培训已成常态。这些培训资源大多数面向所有人开放,为国内外教师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实际上,在一些倡导多语言文化的国家和地区,政府相关部门也提供很多培训机会。比如澳大利亚政府对社区语言学校的教师有在职培训要求,由当地高校提供培训课程,内容符合当地教学实际,受到教师及华校肯定。另一方面,华校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汉语教学组织或是外语教学组织也会自发地举办经验交流和研讨会,这是华校教师培训的另一种途径。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华校形成了稳定的教学研究机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教学研

19、讨、理论培训等,探讨符合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由于缺乏合适的教材,不少华校都有研发校本教材的需求,并逐渐付诸实施。通过建立规范、稳定的教研机制和队伍,形成一套适合当地学习者特点的课程和教学方案,使不少华校具备了一定的软实力,在应对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反应,变危机为生机。4.3 重视校长的开拓精神和管理团队的忠诚度受访者从管理者角度提出,校长必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引领整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必须懂得中外两种语言文化,并能处理好各种外部关系。同时,华校十分重视管理团队的忠诚度,大多数管理人员是半义务为华校服务,在华校的正常运转中发挥重要作用。郭熙(2017)认为,教师培训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

20、如何培养教师的做人”。在访谈中,在提到华文教师和管理者的理想素质时,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首先提出的就是对华教事业有热情和奉献精神。一位校长说,华校管理者要有宽容心、有爱心、有公益心,而且不能只看到学校,也要参与校外活动,因为教育是由全社会来完成的。很多华校校长是一步步从教师成为管理者的,多年不求回报而坚持耕耘,因此特别重视这一岗位所需要的品质。另一位校长表示是否是中文专业科班出身并非聘用教师的首要条件,关键是看其是否真的喜爱孩子、热爱教育。更有校长认为,当教师必须做到无私,并认为教师的某些素质是“天生的”。上述对华教工作者的要求不仅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更是因为海外华文教育特殊的社会环境和

21、生存状态下,没有一定的情怀和奉献精神是无法承受高付出、低回报的压力的。因此,成熟的华校和华教组织都将教师团队建设列为常态化的工作重点之一。4.4 重视开展区域间和全球化的交流与合作疫情以来,全球华文学校通过各种类型的线上讲座、培训、研讨会,极大地增强了彼此的交流与了解。各个国家或地区原有的华教协会组织开展师资培训、资源共享等,守望相助,共渡难关。如全美中文学校协会在疫情之初即迅速组织会员学校开展线上教学工具、方法等培训,帮助华校及时转向线上教学。受访者均表示,通过线上培训与其他华校建立了联系,学习到优秀的管理和教学经验。在线上华文教育研讨会上,研讨最为热烈的环节往往是华校教师和管理者互相交流各

22、自所在华校的教育教学、师资、课堂等相关的管理细节和方法。互联网加强了全球华校之间的联系,华校之间互相交流的意愿比较强烈,并且表达了建立地区性乃至全球性华文教育交流平台的诉白娟:当前海外华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9华文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求。2020 年 12 月 31 日,在日本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校长张岩松等倡议下,暨南大学牵头成立了“全球华校联盟”,得到了全球华校和华教组织的积极响应。此外,华校和华教组织纷纷利用各类网络信息通讯工具如微信、视频号等开展宣传,更加重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塑造其良好的形象和声誉。5.华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往我们对海外华文教育的讨论主要归为三个层面:一是从宏观层面对华

23、文教育所在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与华文教育相关的要素进行研究,探讨华语教育政策、语言地位和语言声望等形成的整体生态。从超国家视野下观察全球化背景下华文教育的发展问题,是近年来部分学者着眼的重点。很多学者着眼于某一地区乃至全球范围的新形势,对华文教育未来发展进行宏观层面的探讨,为顶层设计提供参考和建议。贾益民发表一系列文章,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华文教育发展的趋势、使命等宏观问题(2017,2018,2019)。他指出,新时代是全球化发展和多元文化交流融合与发展的时代,华文教育也在走向“大华文教育”,并且要借助科技发展来予以推动,同时必须走向本土化、融入主流,这就涉及到华文教育的转型发展和标准化体系

24、建设问题,必须大力促进华语文教育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他也认为,在疫情催生下,线上线下融合办学将是华文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教育形态。二是从中观层 面 讨 论 华 文 学 校 的 运 营 模 式(王 琳,2020;李竹等,2022),教师、教材、教学法等“三教”问题(李雪梅,2021;翟影等,2022)。其中,李竹等(2022)集中讨论了美国各华校的管理经验;王文龙(2020)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疫情以来师资培训的问题和可行性方案。翟影等(2022)论述了欧洲、日本、菲律宾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华校疫情以来的师资培训经验。三是从微观层面讨论华侨华人及华裔青少年的语言学习和语言传承状况,近年来家庭语言规 划也

25、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刘慧,2021;王玲、支筱诗,2020;白娟,2019)。上述视角和现有成果有案例、有理论;有微观、有宏观,形成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成果,对我们进一步开展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依据和参考。结合调研结果,我们对后疫情时代海外华文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认识。5.1 进一步厘清华文教育中不同参与主体的定位华文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有多个参与主体,得到多方支持。王焕芝(2019)将海外华文教育的动力类型分为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次,分别来自政府、华社及教师、华人个体。华文学校、孔子学院、主流学校和商业培训机构已成为海外华文教育市场的“四驾马车”(裘援平,2017)。实际上,家庭作为

26、最小的社会单位,也是华文教育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对于上述主体在华文教育中的相互关系和定位,还没有完全厘清,而在相关研究和工作中,仍然是自上而下和政府主导式。目前我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其弊端。严晓鹏、孙将文(2015)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孔子学院和华文学校在创办主体、办学模式、管理方法、社区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和利弊进行了对比,认为前者的问题在于政府的“划桨”式主导,使得其市场化运作动力不足、资源获取渠道单一、自主性和灵活性缺乏以及社区关系不牢等;而后者虽然由于其自发性、民间性和市场化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却也因此而具有政策支持不足、师资短缺以及组织交流不足等问题。文章提出前者应在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社区关

27、系上作出转变,国内对海外华校的支持上要将管理模式“变掌舵为服务”,同时在教师队伍建设和组织交流方面有所改进。其他如曹云华(2020)、韩晓明(2017)、吴应辉(2016),这些来自中国国内的、自上而下的视角无疑为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华文教育发展态势提供了参考,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一国一地乃至一校的华文教育有其特殊性,华文学校作为华文教育实施的主体,有其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及途径,需要予以充分的认识和支持。首先,明确华文学校在海外华文教育中的主力军地位。华文学校直面教育一线,不仅在教学中发挥核心作用,也应当在教材编写、教学法改革和推广及教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次,政府及相关研究机构在海外

28、华文教育中的作用是支持与服务,而不是包办。多年来我们研发了不少华文教材供海外华校使用,总体上助推了华文教育发展,但也存在不少10“水土不服”的问题。也许我们应当对此进行反思:是否有“越俎代庖”之嫌?再次,海外华侨华人是华文教育发展的基础。“华文教育的最终发展要看华人自身(接受主体)在保持本民族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需要或主观愿望(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以及汉语的使用需求”(王焕芝,2019)。华二代是语言文化传承的关键代际,而这主要取决于华一代也就是华人新移民的母语传承意识,因此也许在国内教育中加强母语意识教育,是强化未来新移民自觉传承母语的根本。我们之所以称海外华文教育为“教育”,而不仅仅是“教学”

29、,原因之一在于教育非一校一人之力,而是学校、家庭、社会合力的结果。我们应当为华文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孕育良好的教育环境,将华侨华人社会、华人家庭都纳入华文教育研究和工作的范畴。5.2 鼓励华文学校探索市场化和本土化贾益民(2019)指出“我们不能就华语文教育界来谈华语教育,华语文教育必须适应所在国所在地区,适应所在国华人华侨社会,包括主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海外华文教育的本土化包括华文教育的目标、教材的内容、当地的文化取向、宗教信仰、学生的语言基础、教师的整体水平以及办学条件等多方面都要与当地的社会环境相适应,才能促进海外华文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刘芳彬,2015)。华文学校产生于当地华侨华人

30、传承母语文化的根本需求,具有良好的社区关系,是将华文教育目标植入当地的最佳主体。华文学校主动探索市场化,是实现华文教育本土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华文教育走向市场化有其必要性。裘援平(2017)指出,“海外中文教育市场更加多元、传统华文教育发展面临竞争。必须谋求创新发展。”此外,走向市场也是华校发展的内部需求。不少华教人士认为,教师是“三教”的关键,也是华校发展的关键。而教师水平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有赖于教师待遇的提高。只有薪资提高了,能够解决面包问题了,才能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进而提升队伍的教学水平,最终提升学生的水平。因此,鼓励有条件的华文学校探索市场化道路,以优质的师资、教学服务和教学产品

31、赢得市场和口碑,是华文教育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在市场化条件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激发华校内生动力,鼓励华校通过(准)市场行为提升生存发展能力;在条件较差的地方,则尽可能给予更多的公益支持”(于晓,2021)。另一方面,我们认为,通过低廉的学费和教师薪资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固然能够体现华文学校的公益性质,但也可以探寻其他方式和途径回馈社会。鼓励华文学校探索市场化,具备可能性和可行性。当前华文学校大多数管理者不仅具备高度的华教情怀,也在不断学习和创新,积极探索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许多较为成功的华校已经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师资培养、教材体系和运营模式。新时期华文教师发生的重要变化之一是教

32、师的学历普遍较高,总体教学水平有大幅提升。多年来国内培养了大量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并派往海外从教,同时也有不少在海外高校语言教育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华文教育行业。这些专业人才为改善华文教学质量提供了可能,并且能够逐步参与到教学改革、教材编写、师资培养等研发工作中。我们已经注意到,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进步,出现了大量的新兴教学机构。这些机构多数从“个体户”起步,创办主体是在国内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宣传、招生乃至教学,科技含量高,教学方式和时间灵活,成本低,收益率高,因而受到不少新生代欢迎。目前已有传统华校将远程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不少校长表示所在华校的远程汉语

33、教学在疫情后因及时作出反应而获得了迅速发展,这是华校转型升级的一个典型。5.3 重视华语的基础理论研究,重视研究成果的转换应用目前华语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对祖语生的语言状况还没有研究清楚、华文教育的教学资源不足、海外华语描写不够全面深入、海外华语生活研究不够等等,制约了华文教育的发展(郭熙、王文豪,2018)。海内外教学机构大多还在按照第二语言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大部分华文教材的编写思路仍然没有跳出对外汉语教材的框架。海外不少华校根据实际需要已在探寻新的教学路子,如针对听说能力达标的学生使用国内母语教学模式,采用国内同步教材和教辅资源,学生水平完全可以与国内同龄人白娟:当前海外华文教育

34、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1华文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媲美(蒋忠华,2018)。在菲律宾,侨中学院的华二代学生也使用人教版语文教材。因此,这类华校非常青睐外派的国内中小学教师。此外,海外华语教学的低龄化趋势也使得华校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和幼儿教师需求量增加。但是要胜任非母语环境下的类母语教学,国内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等比较传统,教材的选文、倾向可能与所在国社会文化有差异等。海外华文教育的复杂多样倒逼我们深入调研现状,了解需求,进行改革。我们已经在汉语本体、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文教学、外语教学等有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都应当成为进一步研究华文教育的基础。与华语教学相关的分支

35、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华侨华人研究、跨文化研究及其分支学科等都应当纳入华文教育研究视野。一方面,加强华语的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将理论成果进行转换,应用到教学和教材中,使其具备科学性。特别是在当前网络教学趋势下,如何使技术发展助推语言教学,也是我们的新课题。国内开发了大量的教学产品,包括图书、APP、在线课程等,但是专门针对海外汉语学习者的还不多见。现有的教学资源良莠不齐,难以兼顾趣味性和学理性。这说明我们非常需要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应用转换,使其成为生产力。5.4 多方联动,统筹规划如前所述,华文教育的发展来自多方合力,但多数情况下是不同支持方与华文学校之间的合作,如何真正实现多边合作

36、和共赢发展,是我们还没有深入研究的课题。目前不少学者提出,汉语国际教育与华文教育、孔子学院与华文学校应当优势互补,“双流合一”(严晓鹏、孙将文,2015;黄启庆,2020)。王焕芝(2019)提出要促进海外华文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的合作,创设共生环境诱导机制、共生发展动力机制以及减缓共生阻尼机制,推进海外华文教育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两者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基础都存在本质差别,如何互补还需要商榷。不过,我们的确需要从机制上实现统筹规划,避免各自为政,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和浪费。在研发教材、教学资源过程中,应当将海外华校和一线教师作为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双方优势互补,实现教研相长。不少国家和地区成立了相关

37、教师协会和教学组织,与华文学校建立了密切联系;此外,一些华校与当地的高校、研究机构也建立了合作。这些组织和机构举行的师资培训也是华校日常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训内容上更接近当地教学实际,我们应当将其作为重要的合作对象,共同探讨和参与当地华文教育的发展。欧美一些华校尝试与主流学校合作,向主流学校派遣华文教师,承担其汉语教学项目。这种合作方式提升了华校在主流教育中的影响力,同时为主流教育缓解了中文师资缺乏的压力,实现了双方的共赢。一些商业培训机构也正凭借成熟的运营管理、良好的教学服务打入市场,这类机构的市场嗅觉往往更为敏锐,更重视学生体验,在宣传推广方面,手段更为丰富多样。上述各方均是目前华文教

38、育不可或缺的助推力量,我们需要多方联动,对如何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统筹规划,避免各自为政。此外,华文教育作为海外华侨华人的留根工程,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是要注意在华侨华人社会和家庭中培植中华语言文化传承的土壤。现有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在家庭中使用族裔语言是其传承的关键性要素,是培养华裔青少年族裔认同、情感认同以及语言认同的主要途径。改善整个群体对母语文化的态度,使家庭有利于提高华裔儿童的整体语言水平,提升华校的教学效果。6.余论本文通过对海外十余所华校管理者的深度访谈,重点探讨了疫情以来华校面临的一些发展性问题以及华校开展的自我探索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海外华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9、建议。从长远来看,做好顶层设计,重视多方联动,因时、因地、因校满足当地需求并拓宽市场,是我们推动华文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尽管在调研设计时我们尽量考虑到选取不同类型华校作为调查对象,但海外华校基数庞大,本次研究样本有限,难免挂一漏万,未必能反映海外华校发展之全貌,希望在下一步研究中予以弥补。12参考文献白娟2019华文教育中的家庭语言政策驱动机制和影响分析 J.语言战略研究(4).曹云华2020全球化、区域化与本土化视野下的东南亚华文教育 J.八桂侨刊(1).郭熙2017华文教育需要顶层设计郭熙教授访谈录 J.世界华文教育(1).郭熙,王文豪2018论华语研究与华文教育的衔接J.语言文字应用(

40、2).韩晓明2017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国华文教学的本土化转型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黄启庆2020新形势下看汉语国际教育与华文教育的双流合一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5).贾益民2017世界华文教育发展新形势与多元驱动J.世界华文教学(00).2018新时代华文教育的新使命 J.世界华文教学(1).2019新时代世界华文教育发展大趋势 J.世界华文教学(1).蒋忠华2018试论意大利华裔华文母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与特点以罗马中华语言学校为例 J.世界华文教育(3).李雪梅2021海外华文线上常规教学要素分析及基本经验以中意国际学校疫情期间线上

41、授课为例J.世界华文教学(1).李竹,林骏,孙金爱,奚建,陈卫平,陈传起2022美国的中文学校建设及管理经验分享 J.世界华文教育(2).刘慧2021柬埔寨华人家庭语言规划与华语传承调查研究 J.语言战略研究(4).刘芳彬2015当前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之处境与对策分析 J.八桂侨刊(2).裘援平2017未来华文教育发展具有四大特征 OL.中国新闻网,10 月 20 日.http:/ J.海外华文教育(3).王琳2020法国华文教育的新发展及其困境以法国新兴华文学校为例 J.世界华文教学(1).王玲,支筱诗2020美国华裔家庭父母语言意识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J.华文教学与研究(3).王文龙2020

42、海外华文教师网络培训模式初探 J.世界华文教育(3).吴应辉2016东南亚华文教育发展问题的表象、本质、措施与机遇 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严晓鹏,孙将文2015政府在孔子学院与华文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比较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 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版)(4).于晓2021后疫情时代华文教育的转型发展访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晓 J.世界华文教育(4).翟影,蔡艺术,陈薇,侯艳妹,蒋忠华2022漫谈海外华文教师培训 J.世界华文教育(3).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sues of current overseas Chinese

43、educationA survey of overseas Chinese schools managersBAI Juan(Research Center for Overseas Chinese and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Beij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College,Beijing 102206,China)Key words:sustainabledevelopment;overseasChineseeducation;transformationandapplication;marketization;lo

44、calization;multi-lateral cooperationAbstract:This paper conducts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he managers of overseas Chinese schools on the sustainabledevelopment issues of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The result shows that overseas Chinese schools still face many problemssuch as local policy obstacles,

45、teaching hardware and management team construction etc.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schools has been supported in many ways,the self-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schools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irsustainable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search results,this pap

46、er puts forward some sustainabledevelopment suggestions,such as further clarifying the positioning of different participants in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encouraging Chinese schools to explore market-oriented development and localization,paying attention to the basic theoreticalresearch of overseas Chinese,valu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results,cooperating multi-laterally andoverall planning.【责任编辑匡小荣】白娟:当前海外华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