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分数的意义与读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课前准备:光盘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需求谈话引入: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李星明等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如下:姓名投篮次数投中次数李星明25 16张小华20 13吴力军30 18提问:根据这张表,你认为哪位同学投篮练习的成绩好一些?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并
2、在讨论中确认最后一种方法是合理的。(在统计表右边增加“投中的比率”一栏)二、自主探究,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1引入百分数。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完成统计表。指名说说、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提问: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你能比较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吗?指出: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指名口答改写结果,教师板书。2揭示百分数的意义。(1)提问:64表示哪两个数量比较?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2)指出: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3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提问:通过阅读这段
3、文字,你知道了什么?教师进一步示范64的读、写方法,并要求学生模仿着读一读、写一写。指导学生做“练习十四”第1题。指导学生做“练习十四”第2题。提问:根据题中的百分数,你对我国的西部地区有了哪些直观的印象?三、指导完成“试一试”,加深理解百分数的意义1指导完成第(1)题。启发: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如果把女生人数看作100份,那么男生人数相当于这样的多少份?由此,你知道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吗?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几比几?2指导完成第(2)题。3提问:通过解答上面两题,谁来说说百分数为什么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四、巩固应用1做“练一练“第1题。2做“练一练“第2题。3做“练习十四”第3
4、题。告诉学生: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不能用来表示具体的数量。这是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五、全课总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样?板书设计: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写作64,读作百分之六十四。教学反思:对学生而言,百分数并不陌生,在生活中可以找到百分数,但不理解百分数意义。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的特点设计了教学。1、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材料的安排上,我大量的结合具体的生活素材,以孩子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让学生结合生活素材谈谈每个百分数的意义,进而
5、总结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并充分体会到百分数认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可供独立思考,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收集到的百分数的意义,进而理解概括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排除分数与百分数意义非本质上的区别,掌握本质的区别。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多种形式的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大胆发言,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思维为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总之,一堂课下来,学生的收获颇多,学习兴趣盎然。但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学生搜集的百分数没有最大程度地开发出来,只是上课时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见到过百分数。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材料,学生对自己搜集的百分数是最感兴趣的,在了解百分数的意义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手中的百分数的意义并进行交流,我想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却没有抓住这一点,失去了这么好的一个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