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杨修之死导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074333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修之死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杨修之死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8课 《杨修之死》导学案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理清文章脉络,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②用自己的语言分析概括杨修、曹操的性格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并从中受到启发。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①理清文章脉络,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②用自己的语言分析概括杨修、曹操的性格 ;探究杨修的死因 导学程序 一、预习导学 题目解读: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界,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有机可乘。“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走近作者: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或庐陵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他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 相关资料: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有不少成分是作者虚构的,由于作者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拥刘反曹,因此,书中主要强调他的坏处,在许多读者中造成了对这个历史人物的错觉。阅读《三国演义》,不应当按照作者的爱憎倾向和是非标准来评价曹操。文学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作家创作意图和艺术典型的客观意义并非完全相同。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并注音 ①杨修以鸡肋之意对( ) ②将首级号令( )于辕门外 ③杨修为人恃( )才放旷 ④与众分食讫( ) ⑤佯( )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⑥操疑修谮( )害曹丕 ⑦操方麾( )军回战马超 ⑧延弃弓绰( )刀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适庖官进鸡汤 ②数犯曹操之忌 ③人皆不晓其意 ④丕如其言 ⑤植然其言 ⑥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②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③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④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⑤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 ⑥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 ⑦人皆不晓其义。 4、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元末明初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 )。原来杨修为人( ),数犯曹操之忌。 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 )。 二、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1)、记叙的方式有:A顺叙 B倒叙C插叙D补叙 本文属于哪一种( ) (2)、课文中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体现了修的什么性格? 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有什么心理变化?体现了操的什么性格? 犯忌事件 杨修性格 曹的心理变化 曹操性格                                         鸡肋事件   杀之 三、合作探究 1、关于杨修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种观点?请说明理由。(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2、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四、小结 五、拓展练习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于碑背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彘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1、这是《世说新语》中关于杨修的一则故事,文中表现了杨修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魏武”指谁?表现了他什么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认识,谈谈应如何对待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彘(zhì)“受辛”是“辞”的古体字, “齑(jī)臼”就是用来盛装和研磨调味料的器具。而古代的那些调料主要是辛辣的东西,像捣碎的姜、蒜、韭菜等。“齑臼”就是用来接“受”“辛”料的。所以,是“辞”字。 六、课外阅读 看杨修 看自己 _____《杨修之死》读后感 杨修,好一个奇才! 杨修该不该死,不去辩论。他的才能,绝对在常人之上。他能轻易掀开曹操心思的外纱,可谓奇才。可是,他的智慧甚至不比常人,恃才放旷的杨修,带着些傲气,不知道尊重别人,他得罪曹操不知几次,让曹操恨再爱上;应该说,他不识时务。 从人情看,对他我是不爱也不恶,可我似乎应该感激他。 杨修不识时务,最后决定了他的被斩。在这个人的社会中,其实有很多累人的地方。杨修让自己不被一些事所累,他没有刻意压制自己本领的表现,而是随自己的心思。但他的这一点让他不适合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他应该生活在一个纯真的社会中。虽然这样一来,他的一些才能便展现不出来,但他可以完全地活出杨修的所有。 完全地活出真正的自己,无拘无束,我也希望,可是…… 这个我正面对的社会,体现给我并让我在其中生活的社会,让我不得不累了自己,有时失去了真实,除非脱离社会。不过,社会是这个社会的,我是我自己的,我的梦想是我自己的。虽然完全实现自己的梦想很艰难,但不失去精神上的自己。有时需要伪装,必须伪装,那不要紧,因为那只是外套,因为那样做是为了自己的梦想,真正的梦想。当有一个梦想成真,便将外套换得更薄。 有两种人最不被外事所累,一种是大智的人,他们看透了一切,看开了一切,变得无拘无束;另一类是大愚的人,他们不琢磨一切,不在意一切,变得无拘无束。这两种人获得真实,充实,无论成为那种,都很不错。如果被注定活在他们中间的部分,就蔑视一切的黑暗,向往所有的光明。 杨修属于夹心的部分,他分不清黑暗和光明,似乎只希望那个合了自己的胃口,不看干净。 杨修,好一个奇才! 杨修,好一个奇才。 七、导学后记及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