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呼兰区利民二中“自主·合作·探究”导学提纲
课题:有机合成材料 主备人:冯金铃 参与人:王元晨 时间:11月25日 地点:办公室 需要课时:3 学年:九 学科:化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3.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探究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通过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化学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
2.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
教学方法
1.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
2.开放式教学
教具准备
学生准备:
1.塑料、纤维和橡胶的样品以及衣服标签。
2.上网查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有关塑料的利与弊,以及调查“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提出消除这类污染的建议。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说明
新课2课时
习题1课时
教学流程
内容
备课札记
自主学习
第一课时:
1.填写教材P105的“活动与探究”中的表格;
根据表格内容完成书中“讨论”栏目。
2.阅读教材P105- P106,并依次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分哪两大类?
2)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3)C、CO、CO2、CaCO3等是有机物吗?为什么?
4)为什么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
第二课时:
1.阅读教材P109的文字和有关合成橡胶用途的插图,并对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比较,具有的优良性能。
2. 阅读教材P109- P110的文字和有关塑料等的插图。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着手,由学生自主归纳得出结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交流展示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6- P108,并依次讨论下列问题:
1.什么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2.举例说明什么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什么是合成材料?
3.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怎样形成的?链状和网状有什么区别?
第二课时:
1.学生课前调查的有关“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以及消除这类污染的建议,让学生评判是否合理?
2.展示学生收集的标有“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塑料制品,请学生讨论回答各标记的含义。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识图、理解图的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探究突破
第一课时:
一、动手试一试:在两种不同的方向撕开塑料布,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二、多媒体演示实验13-1,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指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 举例说明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和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性质相同吗?
2.指导讨论教材P107的“讨论”栏目。
3.举出常见塑料的名称和用途
三、1.举例说明什么是天然纤维?什么是合成纤维?
2.如何鉴别棉、羊毛和合成纤维
3.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优缺点
4.为什么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混合纺织?
第二课时:
将学生分成甲(正方)、乙(反方)二大组,正方的论点是“塑料的利”,反方的论点是“塑料的弊”。挑选二位支持人以及双方的组长,课前进行指导。
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树立辨证地看问题。树立学好化学的决心。
学生意识到学习化学、爱护环境的重要。
巩固延伸
1.根据不同的标准,纤维有多种分类方法,如:①植物纤维 ②动物纤维 ③天然纤维 ④合成纤维.请查阅有关资料,分析指出下列几种物质应属于哪类(填序号).
(1)棉花和麻是________(2)纯羊毛绒是________
(3)涤纶是____________(4)涤棉纤维含有______
2.塑料根据其受热时性质不同,可分为 ____塑料和 ___塑料,二者在性质上不同之处是_________.
3.回收废弃塑料的好处是什么?困难是什么?你家中用过的塑料制品应该怎样处理?举例说明.
板书设计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第一课时:
一、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二、有机合成材料
有 棉
机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羊毛
高 天然橡胶
分 塑料 热塑性
子 热固性
材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涤纶
料 合成纤维 锦纶
腈纶
合成橡胶
第二课时:
1.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比较,具有的优良性能。
2.“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以及消除这类污染的建议。
3.新材料的介绍
4.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教学反思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参与度很高。完成教学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