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导学案模板
四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执笔: 审核:
授课人:胡干平 授课时间: 11,18 班级:四(8)班 姓名: 小组:
课题:《长城》 课型:展示课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2、小组探究交流,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预测】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知识链接】长城最初是秦始皇灭六国后为防御匈奴南侵而将秦赵燕三国北部长城加以修缮、连贯起来的。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约13300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课文中讲到的长城是明代修筑的。
【学法指导】学习课文时要借助图画,反复诵读,联系生活,交流探究。从而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围绕“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的一个伟大奇迹”展开思考,懂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凝结成了这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进一步加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流程】
■ 自主学习: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长城的?
2、 结合课文插图,说说你对长城的印象。
3、课文哪一句话在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辛苦与伟大?
■ 合作探究:1、长城的高大坚固体现在哪里?
2、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 展示提升: 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1、
2、
3、
【达标测评习题】1、 远看 ,象一条长龙,在 之间 ,从东头的 到西头的 ,有 多里。
2、多少劳动人民的 和 ,才凝结成这 、 的 。
3、这样 的工程,在 是一个伟大的 。
备 注
(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
说明: “课型”指预习课、展示课或反馈课等;导学案采取一案两用,教学案合一。右侧备注栏,教师用于集体备课后的个人二次备课;学生用于课堂整理学案,可使用双色笔整理纠错题,记录方法和规律总结以及课堂学习成果的生成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