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寻找建筑中的现代中国理想—...济建筑思想与作品学术研讨会_马国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6637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找建筑中的现代中国理想—...济建筑思想与作品学术研讨会_马国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寻找建筑中的现代中国理想—...济建筑思想与作品学术研讨会_马国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寻找建筑中的现代中国理想—...济建筑思想与作品学术研讨会_马国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51论坛纪实 ForumRecord录用日期:2022-11中图分类号:TU-0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6740(2023)03-0051-18DOI:10.12285/jzs.20230530006寻找建筑中的现代中国理想张开济建筑思想与作品学术研讨会SearchingfortheIdealofModernChinaThroughArchitecture:SymposiumontheThoughtandWorkofZHANGKaiji马国馨 等 MAGuoxin etal.时间:2022 年 10 月 24 日地点: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200会议室主办:北京市建筑

2、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建筑师杂志社研讨背景:张开济先生(19122006)是中国第二代建筑师中的代表性人物,1935 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1950 年代主持设计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天文馆、三里河办公大楼群、百万庄居住区等国家级重要项目,获得首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是首届梁思成建筑奖的获得者。2022 年是张开济先生诞辰 110 周年,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开济先生家人以及建筑学界、出版界各方的支持和推动下,由学者程力真老师所著的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张开济大师建筑思想与实践的专著建筑师张开济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出版。为了缅怀和纪念张开济先生,深入研究张开济先生的建筑思想与设计成就,同时加深和推动对以张开济为代表的同时代建筑师相关群体的研究,特于 2022年 10 月 24 日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举办了“寻找建筑中的现代中国理想张开济建筑思想与作品学术研讨会”,研讨由建筑师参加研讨嘉宾合影(部分嘉宾线上)052论坛纪实 ForumRecord张开济一书责任编辑、建筑师杂志副主编易娜主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邵韦平与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编辑陆新之出席本次学术研讨会并致辞。研讨主要围绕三个议题展开:1)所学与所思:张开济建筑求学、执业历程与建筑思想的相互关系;2)所作

4、与所为:张开济建筑设计作品形式、语言、建造技术与时代特征等;3)关于张开济同时代建筑师群体特征与个体特征研究的探索与思考。学者与专家们围绕以上几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文将与会者发言扼要整理,以呈现本次研讨会的全貌。研讨嘉宾(按姓氏笔划排序,排名不分先后):马国馨|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叶依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伍 江|同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 刘亦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邵韦平|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张永和|张开济之子,美国建筑师协会院

5、士,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杨昌鸣|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李 浩|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 鸽|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建筑师杂志主编陆新之|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张路峰|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卫钧|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单 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 磊|中国建筑文化遗产 建筑评论两刊主编易 娜|建筑师杂志副主编,建筑师张开济责任编辑徐苏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崔 彤|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程力真|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系副教授,新

6、书建筑师张开济作者戴 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邵韦平:我今年已经过了六十岁,是今天到场的建筑师里面年龄最长的人了。非常荣幸的是,我的工作经历中一直跟张开济老先生有交集,虽然这种交集很有限。印象比较深的有:中日建筑师1997年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人民大会堂设计与建设”研讨会,还有1999年在北京召开UIA第20界“世界建筑师大会”,我都近距离地接触到张老,留下难忘的印象。我们知道北京开国十大建筑“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是由张老先生亲自主持设计的,这个项目代表了他职业成就的高峰,当年因为这个项目的改造,业主在2000年后专门举办了一次国际方案招标,我们那时候是和英国的诺曼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合作,参与了革

7、命历史博物馆扩建工程的方案征集,在过程中专门向张老当面请教,老先生特别提到有关当年的“十大建筑”创作时的感受,尤其是当年这个项目在如何传承中国文化,以及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功能需求相结合方面有很多思考。他说觉得当时那个项目做得有点矮了,所以老先生很支持项目的改扩建,这样可以让革命历史博物馆更具有气势。很荣幸因为得到张老当面的一些教诲。最近为建党100周年专门创作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时候,我们又深入研究了革命历史博物馆一些当年的创作手法与思想,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有关让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现代化的手法,比如说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柱廊是用方柱子,然后通过额枋和柱子之间通过侧向连接,这些东西都是传承了木构

8、建筑的这样一种逻辑,这些让我感受到那代建筑师所具有的独特和高深专业修养,也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我们为有这样一个前辈感到由衷的自豪。2018年初,跟张永和先生一起在四川成都参加一个建筑文化颁奖活动,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我说我是来自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总建筑师,在座的张永和的父亲张开济先生就是我的前前任,我很荣幸能够作为张老的后辈从事建筑师这个职业,我们也希望通过建筑师张开济这本书的出版,能够让后人更多地了解前辈的设计心路,以及为中国现代建筑发展做出的贡献。去年建筑界还举办过多场纪念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活动,概括起来他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文化传承性和开拓性,探索现代建筑思想和中国

9、传统文化的融合,真正意义上启动了中国建筑的现代化。所以我们今天讨论这样一个话题还是很有历史意义的,也希望借这个活动能够把北京院更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记录下来。再次感谢专著的作者和做出贡献的各位学者。最后祝今天学术活动圆满成功!张永和:作为建筑师,我对父亲的工作里面有几件事儿感兴趣,但是也没有很深入地去看。像“低层或多层高密度”的概念,它既是关于集合住宅的,又是关于城市的。有一位老师曾经对我说,“你是实践建筑师,你怎么让年轻人也对(19)50年代的建筑发生兴趣?”因为1950年代的中国建筑其实是我近年来非常感兴趣的,是超越“主义”的现代建筑。我讲的是那一代人或者两代人,他们做的工作不是像原来我们以为

10、的有一个清晰的或绝对的“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分。他们做的工作,是在寻找建筑的一种现代性。这也是程老师书里的一个关键点,同时也就超越了不同的主义或者风格。我父亲的工作可以看作是在一个大语境里的个案。在谈他之前,我想提一篇文053论坛纪实 ForumRecord章,这篇文章是东南大学童明教授写的,题目是学院传统与专业因素,发表在建筑学报上。这里的“学院”是特定的,他谈的是巴黎美术学院,说的是巴黎美术学院的传统并不是被约束在一个风格里面的,而是这个传统里的一系列思维方式,包括技巧等,实际上都是建筑学的基础,也就是说在古典主义建筑里可以用这些知识、技巧和思想方法,在现代建筑中也可以用。就是说巴黎

11、美术学院的传统构成了建筑学的专业因素或核心知识。在这么一个建筑学框架下来看我父亲这代人所做的工作。我父亲念书的学校,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也是我和在座的有些老师比如单踊老师的母校。我和单踊老师是77级的同班同学,我们在校时的校名叫“南京工学院”。这是我父亲画的水彩写生,建筑当然是“所谓”的古典建筑,巴黎美术学院式的建筑教育里面不可或缺的一课就是画水彩。古典建筑也不是能简单地定义的。比如这个名人纪念堂,这是1934年他念三年级时的作业,他已经在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古典建筑进行简化。我猜他参考了一个新建筑,就是当时美国的林肯纪念堂。坡顶端部的三角山墙没有了,它变成了一个更简单的几何形体,然后装饰

12、也尽量去掉了。所以它显然是古典主义的,但同时又开始向现代迈出了第一步(图1)。这就回到童明老师提到一个主题,就是有代表性的专业因素。严格说起来这并不是巴黎美术学院的老师做的工作,而是巴黎技术学院的一位老师迪朗作出的贡献。迪朗教授已经能运用抽象思维,把各式各样的建筑平面的“定式”(法文叫parti)总结出来。这些定式可以拉起来一个古典的庙宇,但也可以拉起来一个现代的剧场。这种平面定式,是对空间组织的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它导致建筑设计的开始并不是所谓要建立一个原创的空间组织,而是选择一个既有的空间组织。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在今天再重新思考的问题。现在常常在现代主义思维影响下,好像建筑师可能有一个前所未

13、有的设计或者是平面,也不是不可能,但是非常难得,更多的也是选择。这是迪朗书里面的一页,他把各式各样的“定式”罗列出来。定式这个词是我从围棋里借来的。因为下围棋的时候,最先走的那几步都不是要想的,而是要背下来用。双方都按先人的“定式”走,造成了一个势均力敌的平衡局面。只要两方没有一方出错,平衡是可以保持的,这种思想方法跟马上去进攻,马上就去厮打,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我父亲设计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他先选择了一个定式作它的平面基础,形成建筑东西对称;然而他要把对称性贯彻到底,这个建筑有两个入口,一个在南面轴线上,一个在东面,做到东立面以及进去入口内的门厅空间也要完全是对称的。这需要很高的空间组织技

14、巧。立面上看,体量比较简单,同时又把中国建筑的一些装饰运用到三开间的柱廊上,比如像雀替这种因素。这种浮雕其实跟希腊神庙上的是类似的,只不过内容变成中国的了,变成现代的了,已是简化的中化的古典。现在这里是协和医院的院史馆(图2)。下面就是从简化的古典再转化的问题了,咱们已经看到一点点了。要转化中国古典建筑传统,首先要面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挑战,城市密度的增长。以前四合院和胡同构成的北京肌理是一层的,后面盖的这些住宅,就再也不可能是一层的了。在1950年代,低的是二三层的,高的有四五层的。同时像“四部一会”这么大体量的办公建筑群,历史上也没有,它是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况

15、都是过去不存在的。我学建筑之后,听我父亲讲过,设计“四部一会”这么一个大楼,又要让它跟中国古典建筑传统发生关系,非常不容易,并没有做熟的“套路”。他是看到古代城门楼受了很大的启发。这个转化不是很直接,但又是显而易见的。城门楼变成一个五六层办公楼,一个多层甚至高层现代建筑就有了一个在中国古典建筑里的参考依据。这个平面是北京的百万庄小区,采用“双边式布局”,双边式的布局跟院落有很大关系。“乾隆京城全图”中胡同和四合院构成的肌理,跟百万庄的肌理是很不一样的,但是百万庄仍然保持了一种城市尺度上的院落,还是借鉴了老北京四合院的肌理。用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启发现代城市设计,来解决1950年代中国城市的密度增长

16、,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参考(图3)。我父亲其实也做过现代建筑,但有意思的是并不纯粹,它有古典的特征。这是他做的一个纪念碑设计的竞赛方案,是第二名。这种简洁的造型,纯粹的圆球形,就很现代了。但是这四根支撑体越到下面越宽出来,表现了力的传递,比较不抽象,实际上又更像古典主义的方法(图4)。就是说在那一代建筑师的脑子里,像杨廷宝先生,华揽洪先生等,并没有很教图1:张开济国立中央大学就读期间三年级作业:名人纪念堂(1934年)054论坛纪实 ForumRecord图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图纸(1954年)图3:北京百万庄住宅区“双周边”规划总平面(1953年)图4:沈阳开国纪念碑设计竞赛第2名(1950年

17、)条地去纠结一些风格和主义的问题,而是很开放,把他们掌握的知识及对建筑的理解,恰当地进行“混搭”,再进一步去设计跟城市发生融合的建筑,这种思维方式已经比较“当代”了。因为在“现代”时期,常常是把建筑作为城市里孤立的物体,建筑和建筑之间没有很紧密的关系,反而古典城市里以街区形成肌理。几乎从中世纪以来的欧洲城市都有这种记忆:整个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建筑。我父亲做的天安门观礼台,也是把一个新建筑非常好地插入到现有的城市关系里。实际上它构成故宫这道城墙的一部分,同时它的使用又是参与前面广场上的活动,所以就开始富有当代性了。从天安055论坛纪实 ForumRecord门广场角度看观礼台,是简洁干净的,完全没

18、有古典主义的特征,尽管在观景台北侧有一些拱券的做法。1950年代有很多建筑师,比如我前面没有提到的林克明等,当时都在做着类似的工作。我觉得这个工作特别有意义,它带来了很多的可能性。如果拘泥于某一个风格就常常变成假古董或者变成了一个很突兀的现代建筑。我今天发言的核心观点是不要把一位中国建筑师的工作孤立地去对待。现在非常重要地是要建立起一个中国建筑师的谱系,每代建筑师有哪些人,做了哪些工作,尽量多搜集,建立起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慢慢的,“传统”的概念就会变成“传承”的概念。我希望的是一个年轻建筑师知道他老师做了哪些工作,他老师的老师又是谁,又做了哪些工作。这样,他就不会一个人对着一本外国杂志或者

19、一个人对着一个计算机搜索那些零碎的、没有联系的信息碎片,而是有一个中国建筑的知识体系,对自己今天做的工作可能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我就先讲到这儿,谢谢大家。崔彤:在学习和研究张开济先生的这些建筑当中,我有几点体会:第一个还是张老代表着一个群体,我把它称作为叫“正典”之路。他们所做出来的设计和理论,有着所谓的“中国的典雅主义”这样一个成分在里面。因为他们多在海外留学,又回到国内,在当年中国最早的一些建筑师事务所进行工作、学习、研究,一直成长起来,他们都有着非常扎实、稳定的知识体系和工作环境,有这样一个艰辛执着,但非常幸运的执业过程,所以他们练就了一套非常好的本事。比如刚才永和老师提到的,张开济先生

20、最早三年级时候的作业,这样一个纪念馆,虽然是一个水墨单色渲染,但我们能从中看到简化的新古典主义,让我们想起了林肯纪念堂,但更多的让我想起来是密斯凡德罗做的西柏林国家美术馆。这样一个将经典的古典主义建筑转化成现代建筑过程中的第一步,它没有山花,没有细节,但是还有柱式,六柱五间还是存在的,这个非常难得,给我们今天很多启发。第二就是张老提出的建筑和艺术的大众化和人民性的问题。这点跟有些建筑师认为要把自己的建筑作为艺术品,高高在上,成为一个传奇的永恒的存在完全不一样。他认为建筑不仅是要看的,而是要用的,是好管好建的,是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的。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价值。第三个体会就是张老融合和转译了中国古典建

21、筑,分成两种形态:一种是关于形构,比如刚才我们谈到的“四部一会”的“类中式”建筑的感觉。他有着西方古典主义的“三段五体”,也有城门楼子的形象。但它也有一个我觉得“丁”或者“有”字形的平面构成,空间是现代的,这是形构。我觉得受到更大的启发和启示的就是刚才我们看到的三里河整个居住区,我们带学生也去参观过,我觉得它现在依然是社区居住小区、邻里环境及居住环境当中“典范中的典范”。我之所以这么谈,就是中国建筑一直谈“建筑包着花园”,而在三里河社区当中,我们发现是双层。这里面不仅有房子,而且还有院子,还有园子。中国人所要的理想的居住环境是房子、院子、园子,而且是层层套叠,我把它称作“中心结构的边界原型”。

22、在这里面,张先生不仅传承了关于中国传统的经典的式样,“三段五体”,古典主义转译等。最关键是他传承和解读了中国传统空间的价值房子、院子、园子的原则,用中心结构边界原型来处理的。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依然还是典范。有几次在设计当中,我还曾经有意去尝试和学习过这样一个方式,而且“守边”的方式完全改变了现在这种排排坐的日照求出来的东西,这是我的第三点体会。还有一点体会,我觉得是我们特别需要学习的,就是低调的为城市服务的空间。以张先生做的观礼台为例,他创造了一个在所谓我们国家政治中心核心建筑当中,在“大式建筑”和“政治建筑学”所主导下的一个非常好的建筑体系,那就是天安门观礼台。中国传统建筑的感觉就是“筑高台

23、以壮雄威”,没有观礼台就没有天安门今天这样的雄伟,但是观礼台本身的姿态又很低,创造了这样一个雄伟或者是一个伟大的天安门广场。但是他自己又低调地悄然于旁边,这个不仅没有消失,而且增加了环境的场所感,塑造了神圣的伟大的这样一个广场空间。我们需要有这样的场所观、城市观和政治观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一些简单的学习和体会。感谢大家。伍江:今天这个讨论特别重要,所以我想简单谈谈三点体会。第一就是说这代建筑师真的特别重要,整个中国建筑学历史并不长,尽管我们说中国有很悠久的建筑传统,但是作为现代的西方建筑学观念,其实是一个很新的事物。第一代建筑师是功不可没的,把很多西方的观念带了进来。张先生这一代可以粗粗地算作

24、是中国的第1.5代,或者说是中国国产第一代建筑师。这批建筑师其实承担着跟第一代建筑师一样的责任,但是他们处于整个国家历史交错的时候。特别是在1949年之后,参与了更多的实践,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责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多重要建筑是这一代建筑师完成的,这代建筑师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上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对于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研究,对于第一代建筑师的特别关注,已经出了相当多的成果。但是对于张先生这一代建筑师研究还不多。据我所知,像同济、清华、东南都有一些学生在以他们这一代建筑师为题在研究,但是真正看到的比较好的成果的还不多。程力真老师这本书非常完整全面地讲了张开济先生一生的经历,甚至连张永和老师自

25、己都觉得书里的很多研究,超出他对自己父亲的了解,我觉得这本书可以开一个先例,能把中国近代早期建筑师、建筑学科以及建筑设计影响的研究拓展到更宽一点,拓展到张开济先生这一代建筑师,并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学者来研究他们,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体会。056论坛纪实 ForumRecord第二点体会,张开济先生这代建筑师一生的追求和成就,我个人理解,一直处于三个矛盾、三个纠结和三个追求当中。这三个矛盾究竟是什么?第一个就是中国建筑跟西方建筑的关系。他们不管是从西方留学回来,还是第一代建筑师教出来的(所谓的第一代半建筑师),所学的建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设计方法、手法,基本上都是西式的。这些西方的影响在他们一生当

26、中,当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不断的升起,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了现代教育之后,对自己与中华民族传统的认识之间一定产生了一个反差,就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反差。他们这代人是非常纠结的。一方面他们觉得西方对于文化传统的传承,是我们中国要学习的。我们中国最近这100多年实际上是断裂的,同时又觉得很多是西方的东西,不是中国的东西,那么中国的东西究竟在哪儿呢?一直在纠结。第二个就是中国建筑跟现代化的关系,他们所处的那个年代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不管是曾经在西方留学,还是像张开济先生这样在国内念书,老师在教室里面给他们讲的都是我们正在走入现代的时代,要追求一些跟现代生活需求,经济社会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相适应的建

27、筑。那么这些建筑究竟是以西方的传统建筑为参照呢?还是以其他建筑类型为参照呢?他们是有纠结的,从梁(思成)先生杨(廷宝)先生身上就看得到,当然在张开济身上就更为明显,因为越是年轻,就越是敏感于现代思想、现代社会以及它在建筑上所应该呈现出的现象。所以您看张老的作品里面,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流露出又想传统又想现代的意味。当然我自己个人的理解和思考,对于那代建筑师来讲,越往后他们就越多地认识到西方和现代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体两面,是一件事,所以他们并不愿意把西方古代的跟西方现代的理解成一个强烈的对立面。换句话说,对于中国建筑师或者作为对于中国社会而言,不论是西方古代的还是西方现代的,都代表现代的,这是我多年思

28、考的一个结论,并没有像西方现代建筑师,那样把现代建筑看作是古代建筑的一个对立面。对于中国人来讲,因为西方是后来进来的,不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在时间上是没有那么强的前后关系的。对于他们来讲,只要是西方的就是代表现代的,这个是第二点。第三个纠结就是中国建筑跟中国传统的关系,因为他们越是对建筑学了解,越是在中国社会扎根,越是在中国有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就越会思考中国传统建筑是怎么回事,所以我刚才说对他们来讲。西方传统跟西方现代之间的界限不一定那么清楚,但是中国传统跟中国现代之间的界限是清晰的,对他们来讲,做传统与做现代的是对立的,怎么能够把它融合起来,对他们来讲是纠结。如果说他们在1949年以前

29、这个纠结还不那么冲突的话,那么在1949年之后冲突就非常的明显了,因为来自于政治的和来自于其他方面的要求,让他们试图把现代化跟中国传统两者合二为一,而在他们心目当中,这两个之间合二为一是有难度的。这其中,当然有的建筑师走得更远一点,我以为像张开济先生在做天安门广场的观礼台的时候,他是走得最远的,他已经摆脱了建筑的风格,摆脱了纠结于是现代还是传统,中国还是西式,它完全从人的需求出发,从环境协调出发,他要做的是一个跟天安门城楼与天安门广场混为一体的一个作品。至于到底是西式风格还是现代风格,他是不太关注的,而在他那一代建筑师里面能够这样去想的人不多。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建筑史上最伟大的

30、作品之一。当然这代建筑师在这个方向上都多多少少在探索,有人走得远一点,有人走得近一点,而张先生是属于走得比较远一点的,这个是我的第二个体会。第三个体会就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也好,第一代半也好,这些建筑师所追求所探索的,或者说他们所面临的这些需要解决的纠结问题,一直延续到今天。今天当下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师在中国建筑舞台上的表现,在世界建筑舞台上的表现,都是前几代建筑师无法同日而语的。我们前面那些伟大的建筑师,在世界舞台上其实是看不见他们的光芒的。当下,中国建筑师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一种在世界设计舞台上的光芒,似乎他们是从天而降的,是突然由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涌现出来的一批,我个人以为他们的设计思想和他

31、们的创作实践,其实跟前面一代、两代、三代的铺垫是完全连为一体的。尽管当中可能在“文化大革命”中有过一些中断,但是总的来说思想是一体的,他们所纠结的其实还是那些问题,到底怎么解决?中国建筑跟西方建筑的关系,中国建筑跟现代建筑的关系,中国建筑跟中国传统建筑的关系,这些关系到现在也没有解决,当然现在又变得更复杂了。比如说跟城市环境的问题,跟自然环境的问题,跟现代技术的问题,怎么能体现建筑师本身的文化创造,现代科学技术对建筑产生的那些冲击变得更为复杂了。老一代建筑师所集中想解决但没有完全解决的一些问题,当下建筑师仍然面临,所以我个人的体会是当代建筑师在中国要想继续推进(中国建筑学的发展),如果我们还用

32、建筑现代化这个词的话,那么未来中国的现代建筑或者是未来中国的时代建筑,应该朝这个方向继续往前走。今天的中国建筑师获得的国际社会地位已经远远高于上一代上两代建筑师,但另外一方面也不能自满自大。我们中国建筑师所做的作品现在已经全世界关注了,但是他们在建筑设计或者说在建筑学的文化属性上,在建筑学的形而上境界上所能达到的高度,我觉得现在还是有差距的。我们一个好的作品可以拍非常漂亮的照片,可是却讲不出来它到底好在什么地方,甚至于他自己也不一定讲得出来。这个不是简单地说讲不出或者评论家评不出,而是中国建筑学还需要在更多形而上层面的思考,使得我们有一个思想上的跨越,使得中国的建筑学真正取得历史性的057论坛

33、纪实 ForumRecord跨越。建筑尽管是一个造房子的工程,但如果仅仅把建筑理解成是造房子,就永远也摆脱不了造房子的境界,永远也不能上升为文化创造的境界,而我个人以为建筑文化创造是人类所有艺术门类中最重要的文化创造之一。张路峰:程老师这本书其实是基于她的博士学位论文,我作为她的导师,主要是在选题和研究部分有些参与,所以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把研究阶段的一些基本设定或者说叫研究设计交代一下,以便让大家了解这本书的出版背景。首先是选题,选题多少有点运气的成分,或者说是一种缘分。鲁力佳是我大学同学,张永和老师也是多年的朋友,一次偶然机会,他们提到张开济老先生离世多年,书房里有好多资料,需要找懂专业的人帮

34、忙整理。我马上意识到,那些从来没有面世过的资料一定很有研究价值,于是建议以整理资料为契机,开展对建筑师张开济的研究。当时程老师正处在开题准备阶段,已就另外一个选题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我马上跟她商量,希望把选题转到这个上面来。她也表示很感兴趣,于是就这么定下来了。这些独家一手资料的整理工作,奠定了研究的基础,也决定了论文的学术价值。所以在这一点上非常感谢张永和、鲁力佳作为张老家人对我们师徒二人的信任。同时我们也感到,整理、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料对于学术界是一种责任。另外,程老师也不是一个一般的学生,她读博士的时候,已经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师了,做事很靠谱,工作推进得很快,在疫情期间克服了很多困难,一次一

35、次地去那间尘封的书房去整理资料,非常细心,有条理。这是第一点。第二是学术立场的设定。由于我们与研究对象的距离比较近,或者说有些近水楼台之便,但这恰恰也是个缺点。作为研究者,跟研究对象拉不开距离,就可能会失去客观、独立的学术立场。所以一开始我就嘱咐程老师,一定不要仰视你的研究对象,不要把张老先生当作一个高高在上的偶像去崇拜,这样的话你没法研究他。再一个就是提醒她不要把张永和老师当成“甲方”,你的研究不是在向张永和老师交代,而是要向整个学术共同体交代。而张永和老师也非常自觉,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除了开放资料、接受访谈,并没有输入任何他的个人观点,所以说这个研究是一个独立的工作。这一点需要强调一下。第三

36、点就是关于学术把关。我们建筑学科其实是分建筑历史、建筑设计、建筑技术等不同研究方向的。我本人其实是属于设计方向的,在历史方向也是外行,虽然懂一点一般的学术规范和学术方法,但做这个选题我实际是没有什么底气的。所以就动用了我的朋友圈,几乎把我所能请到的建筑史学界的大咖全给挖来了,他们都非常支持我。像单踊老师,是张老先生母校的代表;然后远在美国的赖德霖老师,是我非常敬佩的学友;天大的徐苏斌老师,清华的刘亦师老师,北工大的杨昌鸣老师,都是在这个领域里相当有建树的学者。请他们来做评阅和答辩,并得到他们的认可,论文的学术质量就有保障了。在这里非常感谢他们的支持和奉献。特别让我感动的是马国馨院士,本来我不好

37、意思麻烦马院士,但是我又一想,这件事情必须要请马院士出马,因为他是北京院的代表,没人比他更了解张老当年的工作情况。马院士爽快地答应了,并亲自到场主持了程老师的论文答辩会,使得这份研究成果的分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另外必须要提的是,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得到徐全胜董事长的大力支持,他把这项研究纳入了北京院院史建设的框架中。上午听了一些老师的发言,把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的谱系建设起来,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情,我也深有同感。好多工作等到这一代人故去之后,再去搜集整理都已经来不及了。像张老先生这样特别爱收藏资料的前辈并不多见,很多人的资料都慢慢流失了,学者在做研究的时候就会有很大困难。我们北京院原来的“八大总”

38、当然要做,其实现在的“八大总”,包括在座的邵总的资料也都得好好留着,咱们不能等资料没有了再去搜集,太费劲了。新“八大总”的研究现在就该做些准备。今天在座的李浩老师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要把口述史这块先做起来。最后我还想说说这本书的出版跟学位论文的关系。我们当初的设定是把研究和出书严格分开,变成了两件事。研究是出书的基础,或者说,出书是研究的副产品。学位论文和出版物所面对的读者是不一样的。所以程老师在论文阶段完全没有去想出版的事情,答辩完成后才开始考虑如何把它改编成一本书。出书的过程我就退后了,完全由作者、责编主导,按出版规则对学位论文进行了大幅度改编。这本书的出版,对于程老师来说,是完成了从学

39、生到学者的身份跨越,祝愿她在未来学术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单踊:今天,是张开济先生传记问世的喜庆之日。作为张老求学阶段的“知识供给侧”母校东南大学的后学,我们无比欣慰!在此,我想尝试将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早期的建筑教学做个生态还原。希望这一对专业学习环境的直观描述,能为张老传记的阅读有所补益。在对应的“1933年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课程标准”基础上,通过查对各种教学文档史料,将各门专业课相关信息汇总成表(图5),张开济当年的专业学习的情况就基本清楚了:张开济就学的19311935年夏,是中央大学历史上在经历了短暂“易长”风潮后、抗战爆发前的第一个平静发展期。其时,他所在年级的建筑系专职教师有:系主任

40、留美硕士生刘福泰(1933年前及1934年后系主任)、留法毕业生虞炳烈(19331934年系主任)先生,留英毕业生李祖鸿,留日毕业生刘敦桢,留德毕业生贝寿同(字季眉),留美硕士生卢树森、谭垣、鲍鼎、陈裕华,以及留法毕业生刘既漂。首先,看教学的总体计划。张开济所在年级开设的专业课共30门、113学分,大致可分为“设计”“图058论坛纪实 ForumRecord艺”“史论”和“技术”四类。其中前三类均覆盖了一至四年级,后一类自二年级开始直至四年级。四类课程的门数/学分数/学分占比各为:“设计类”5.5门/42.5分/37.6%+、“图艺类”艺.5门/25分/22.1%+、“史论类”4.5门/14.

41、5分/12.8%+、“技术类”术3.5门/31分/27.4%+。从这份教学计划中不难看出,中大建筑系首创的“设计为先、艺技并重”这一综合性大学的工学院办学特征是十分明显的。少数课程兼有两类性质(表内将其学分、门数各记一半),这也表明了原理讲授与操作训练的关联备受重视。其次,是实际的课程安排。“设计类”课程中,主课“建筑图案(设计)”的教学由时任系主任的刘福泰先生整体安排并亲自主持二年级,我系第一位宾大学人、为中大的建筑设计学科奠定基础的谭垣先生负责高年级“建筑图案(设计)”。一年级的设计初步(含“建筑初则及建筑画”“初级图案”)由颇具包豪斯风范的贝寿同(字季眉)先生负责,“内部装饰”课由巴黎美

42、院毕业、并在国内建筑理论和设计界颇具影响的刘既漂先生教授。理论讲授与设计联系结合的“都市计划”“庭院学”由我系率先对城市规划问题予以关注的虞炳烈先生负责,中西“营造法(构造)”由深谙机械及建筑结构技术的鲍鼎先生讲授。“图艺类”课程中,建筑制图相关的“投影几何”“透视画”“阴影法”由治学严谨、图文不苟的刘敦桢先生讲授。其余的“徒手画”“模型素描”“水彩画”均由绘画造诣极深的李祖鸿先生包揽。“技 术 类”课 程 中,除 了“营 造法”“建筑师职责及法令”明确由鲍鼎先生、刘敦桢先生分别讲授以外,其他众多课程因暂无史料支撑而情况不明。有资料显示,家中开有营造厂(建筑公司)而熟知建造技术的陈裕华先生承担

43、了其中部分课程的教学,其他(暂列陈裕华等名下并以虚线框出)的应该是由中大的土木等系图5:张开济就学期间中大建筑系专业课程信息一览刘敦桢贝季眉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建筑科毕业19271968年在职德柏林工业大学 建筑系毕业19291932年在职*都市计划 3建筑图案 3/4建筑图案 5/5/6/6内部装饰 2/2钢骨构造 2营造法 3/3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1931-1932学年)(1932-1933学年)(1933-1934学年)(1934-1935学年)刘福泰*美俄勒冈大学 建筑系硕士19271940年在职 李祖鸿19271939年在职谭 垣美宾夕法尼亚大学 建筑系硕士19311947年

44、在职刘既漂鲍 鼎虞炳烈*法巴黎国立高等艺术学校 毕业19321939年在职法里昂建筑专门学校建筑系毕业19321937年在职美伊利诺大学 建筑系硕士19331945年在职西洋建筑史 2/2/2中国建筑史 2/2中国营造法 2图解力学 2陈裕华美康奈尔大学 建筑系硕士19331936年在职初级图案 2水彩画 1/1/2/2/2/2模型素描 2/2/2美术史 1钢筋混凝土屋计划 2电 学 1暖房及通风 1 庭园学 2给水及排水 1阴影法 2投影几何 2透视画 2建筑师职务及法令 1测 量 2材料力学 5应用力学 5钢筋混凝土 4施工估价 1建筑组织 1徒手画 2英格拉斯哥大学毕业美伊利诺大学 建筑

45、系硕士 图 例:设计类 图艺类 史论类 技术类 教师不确定时间教师课程学分建筑初则及建筑画 2李祖鸿刘福泰刘敦桢贝季眉谭 垣刘既漂鲍 鼎虞炳烈陈裕华059论坛纪实 ForumRecord科协助完成。再者,是我个人对教学观念的理解。我完全同意张永和老师和他转述童明老师关于“布扎(学院派)”的见解硬性地就其局部表征做标签式定义都是徒劳的。原因在于“布扎”是个开放和不断发展的体系。布扎原本就并不排斥古典以外的形式和技术,张老师也提到过巴黎美院的众多学者都有过颇具现代意识的积极探索,如L.B.龙德莱(L.B.Rondelet)和J.N.L.迪 朗(J.N.L.Durad)的 理 性 主义 倾 向、E.

46、L.部 雷(E.L.Boulle)和 勒 杜(C.N.Ledoux)的幻想风格等。新古典主义盛行时在巴黎的美术学院施行的教学法,偏重艺术性、古典形式的感悟和培养是天经地义的;1900年代后传入美国的大学体系中,新技术的大量充实和教学法的更新也是无可厚非的;进入背景迥异的东方大国的高教系统后,中华民族和传统文化基因的作用、社会主义新中国发展的需求以及全面学习苏联的影响,激化了教学体系的本土化、现代化推进更是势在必行的。被普遍誉为中国“学院派”建筑教育大本营的中大建筑系是上述兼容和演进最典型的案例。教学计划层面,综合性方略是中国国情使然。上述各类课程的门数、课时等的整体安排,充分体现了中大建筑系决

47、策者们的适应性思考。即设计及图艺课所承载的“艺术性”和技术课所指向的“技术性”兼具的战略价值所在。具体实施层面,多元化原则是施教者的自然。诚然,“布扎”教学法在中大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得以传承是毋庸回避的事实。但就中大的教师们如杨廷宝、童寯等先生而言,在外求学时对新兴现代主义的体会、回国后本土建筑文化的补给以及苏式“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的介入,使得他们在建筑设计实践中早已将现代化、民族性因素运用自如。因而在实际施教过程中,除了低年级的西方五柱式描绘以外,高班设计中的西古/中古、民族形式/现代风格等已成为完全无差别的学术取向,这就是杨老在设计课上为学生们改图时常说的“这样也行,那样也行”金磊:

48、程力真博士这本建筑师张开济其价值不仅仅是为中国第二代建筑师的学术生涯做了书写,更是对强化中国建筑师的代际研究,启示中国建筑界要致敬百年建筑巨匠有帮助。有感于近十年来,在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的支持下,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除每年推介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外,还关注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作出贡献的建筑师,北京建院1950年代的“八大总”中的张镈、张开济、赵冬日恰是其中的“百年建筑巨匠”。2022年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发布50周年,在追寻中国遗产的世界价值上,不能不瞩目这五十年来中国建筑师为传承与创新的设计足迹,这里不仅有1999年UIA北京建筑师大会上北京宪章的贡献,更不乏如张

49、开济大师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的设计与理论成就。其一,张开济的中国建筑现代化思想据程力真建筑师张开济一书介绍,早在1979年张开济就在北京日报撰文实现建筑现代化首先要思想现代化。(1)他从国情出发强调中国建筑必须现代化。他指出,用新材料、新技术及新施工方法建造的建筑,并非就是现代化建筑,建筑现代化重在内涵,重在它要追求内容而非形式。建筑的现代化绝不是摩天大楼,他引用例子说明在西方国家已经证明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住宅)已经过时。他还从民族化与现代化的视角分析,强调现代化非工业化,中国建筑现代化之路,需要先进和文明体验并存的现代性,这是国情国力所决定的;(2)他认为中国建筑现代

50、化首先在于人,要先提升建筑界各方人士(设计者与管理者)的思想现代化,这中间也包括社会对建筑师职业尊重和理解。1978年10月在南宁召开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委员会,张开济总建筑师畅言三条措施推进建筑现代化即,要积极举办设计竞赛;要积极推动建筑评论;要深度开展与设计相关的理论研究等。他列举了诸方面建筑师思想缺乏“进步”的症结如:设计追求气派,“好大喜高”;设计千篇一律,“公式主义”;设计因循守旧,相互抄袭;设计缺少主张,人云亦云等。张开济中国建筑现代化之思的进一步阐述,体现在他于1985年中国建筑学会繁荣设计创作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他以一介建筑师的社会责任表述了“建筑设计要三尊重”。其一设计要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